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2430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通假字必修15Word文件下载.docx

《过秦论》

73、合从缔交

74、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75、陈利兵而谁何

76、始皇既没

77、而倔起阡陌之中

78、赢粮而景从

《师说》

7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80、或师焉,或不焉

必修四

《念奴娇-赤壁怀古》

81、一尊还酹江月。

《廉颇蔺相如列传》

82、肉袒伏斧质。

83、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可予不

84、臣愿奉璧往使

85、拜送书于庭

86、召有司案图

87、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8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89、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苏武传》

90、女为人臣子

91、畔主背亲

92、与旃毛并咽之

9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94、法令亡常

95、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

96、前以降及物故

97、信义安所见乎,

98、请毕今日之驩。

《张衡传》

99、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100、傍行八道

101、一时收禽

《归去来兮辞》

102、曷不委心任去留

103、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104、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腾王阁序》

105、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治)

106、云销雨霁(“销”通“消”,消失)

107、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逍遥游》

108、北冥有鱼

109、而征一国

110、小不知及大知

111、此小大之辩也

112、旬有五日而后反

113、御六气之辩

《陈情表》

114、夙遭闵凶

115、零丁孤苦

116、常在床蓐    

117、四十有四    

二、古今异义(必修1~5)

1、贰:

贰于楚也。

2、东道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3、行李: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4、夫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5、涕: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6、币:

持千金之资币物

6、穷困: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7、偏袒: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8、郎中:

诸郎中执兵。

9、提: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10、股:

断其左股。

11、购:

今闻将军之首。

12、穷:

图穷而匕首见。

13、假借:

愿大王少假借之。

14、提: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15、婚姻:

约为婚姻

16、所以遣将守关者

17、非常: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8、河:

将军战河北。

19、河南:

臣战河南。

20、鱼肉: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1、再:

再拜献大王足下 

22、山东:

沛公居山东时

23、细说:

而听细说。

24、衣、裳: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25、浩荡:

怨灵修之浩荡兮。

26、穷困: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27、流亡:

宁溘死以流亡兮。

28、固然:

自前世而固然。

《孔雀东南飞》

29、自由:

汝岂得自由。

30、要:

虽与府吏要。

31、可怜:

可怜体无比。

32、适:

适得府君书。

33、却:

却与小姑别。

34、千万:

千万不复全。

35、扶持:

好自相扶将。

36、何意:

何意出此言。

37、劳劳:

举手长劳劳。

38、奄奄:

奄奄黄昏后。

39、逢迎:

蹑履相逢迎。

40、交通:

叶叶相交通。

41、下床: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42、多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43、白:

便可白公姥。

44、谴:

为仲卿母所谴。

45、否泰:

否泰如天地。

46、渠:

渠会永无缘。

《兰亭集序》

47、次:

列坐其次。

48、向:

向之所欣。

49、斗牛:

徘徊于斗牛之间。

 

50、白露:

白露横江。

   

51、茫然:

凌万顷之茫然。

52、十一: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53、非常: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54、至于: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5、于是:

于是余有叹焉。

56、学者: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7、左: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58、明年: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59、因为:

因为长句。

60、颜色:

暮去朝来颜色故。

61、老大:

老大嫁作商人妇。

62、向前:

凄凄不是向前声。

63、当心:

曲终收拨当心画。

64、突出:

铁骑突出刀枪鸣。

65、整顿:

整顿衣裳起敛容。

66、去来:

去来江口守空船。

《寡人之于国也》

67、凶:

河内凶。

68、河内:

移其粟于河内。

69、加:

邻国之民不加少。

70、走:

弃甲曳兵而走。

 

71、养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72、然而:

然而不王者。

73、填:

填然鼓之。

《劝学》

74、金:

金就砺则利。

75、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6、博学:

77、假:

假舆马者。

78、爪牙:

蚓无爪牙之利,

79、以为:

輮以为轮。

80、疾:

声非加疾也。

81、跪:

蟹六跪而二螯。

82、用心:

用心一也。

8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84、江河: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8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86、赢:

赢粮而景从。

87、以为:

以为桂林、象郡。

88、爱: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89、以致: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90、于是:

于是六国之士,

91、学者:

古之学者必有师。

92、所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93、不必: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94、无: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95、从:

吾从而师之。

96、众人:

今之众人。

97、小学:

小学而大遗。

《廉颇蔺相如列传》

98、拜:

拜为上卿

99、寿:

请以咸阳为赵王寿

100、亲戚: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101、指示:

请指示王。

102、前进:

于是相如前进缶。

103、宣言:

宣言曰:

我见相如,必辱之

104、布衣:

布衣之交。

105、左右:

左右欲刃相如。

106、鄙贱: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

107、约束: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108、不肖:

臣等不肖,请辞去。

109、宾客: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10、汉亦留之以相当

111、皆为陛下所成就

112我丈人行也。

113欲因此时降武。

114独有女弟二人

115且陛下春秋高

116武等实在

117、操持:

卧起操持。

118、货物:

以货物与常。

119、实在:

武等实在。

120、从容:

常从容淡静。

121、因此:

欲因此降武。

122、女弟:

独有女弟二人。

123、俗人:

不好交接俗人。

124、周密:

覆盖周密无际。

125、激扬:

振声激扬。

126、因此:

伺者因此觉知。

127、下车:

衡下车。

128、学者: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

129、征夫:

问征夫以前路

130、人事:

尝从人事,

131、幼稚:

幼稚盈室。

132、情话:

悦亲戚之情话。

133、追:

知来者之可追。

134、宰: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

135维: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136悲:

谁悲失路之人

137、穷: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38、赊: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139、是:

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140、再: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141、逢迎:

千里逢迎。

145、上路:

俨骖于上路。

146、介:

一介书生

147、学士:

孟学士之词宗

148、数:

识盈虚之有数

149、彩:

彩彻区明

150、秋:

序属三秋

151、猖狂:

阮籍猖狂(

152、见机:

君子见机

153、腹犹果然

154、众人匹之

155、虽然,犹有未树也。

156、穷发之北古

157、小年不及大年

158、海运: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159、虽然:

虽然,犹有未树也。

160、生物: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62.野马也,尘埃也

163.蟪蛄不知春秋

164.我决起而飞

165.枪榆枋而止

166.适莽苍者

167.抟扶羊角而上九万里

168.行比一乡

169、九岁不行

170、丁孤苦,至于成立

17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17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173、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174、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175、臣欲奉诏奔驰

176、拜臣郎中

177、星火:

急于星火。

178、告诉:

则告诉不许。

179、寻:

寻蒙国恩。

180、除:

除宦洗马。

181、婴:

刘夙婴疾病。

182.晚有儿息

18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84.人命危浅

185.日薄西山

186.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二、词类活用(必修1~5)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晋军函陵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越国以鄙远

夜缒而出

既东封郑

肆其西封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第5课《荆轲刺秦王》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又前而为歌曰

乃朝服,设九宾

使使以闻大王

箕踞以骂曰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皆白衣冠以送之

群臣怪之

左右既前

断其坐股

第6课《鸿门宴》

①名词的活用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吾得兄事之

常以身翼蔽沛公

头发上指

间至军中

沛公军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

籍吏民

范增数目项王

刑人如恐不胜

道芷阳间行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②动词的活用

项伯杀人,臣活之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拔剑撞而破之

③形容词的活用

沛公今事有急 

君安与项伯有故

素善留侯张良

第4课《诗经》两首

其黄而陨

雨雪霏霏

夙兴夜寐

岂不日戒

②形容词的活用

三岁食贫

③数词的活用

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

第5课《离骚》

鸷鸟之不群兮

謇朝谇而夕替

屈心而抑志兮

步余马于兰皋兮

回朕车以复路兮

夫清白以死直兮

何方圜之能周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故前圣之所厚

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

哀民生之多艰

第6课《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

槌床便大怒

自名秦罗敷

谢家事夫婿

交广市鲑珍

何敢助妇语

勤心养公姥

手巾掩口啼

卿当日胜贵

黄泉共为友

昼夜勤作息

中道还兄门

逆以煎我怀

千万不复全

足以荣汝身

便利此月内

第7课诗三首

榆柳荫后檐

乌鹊南飞

天下归心

第8课《兰亭集序》

映带左右

一觞一咏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死生亦大矣

齐彭殇为妄作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足以极视听之娱

第9课《赤壁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歌窈窕之章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侣鱼虾而友麋鹿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哀吾生之须臾

③形容词的活用

渺沧海之一粟

不知东方之既白

第10课《游褒禅山记》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以故其后名之曰

由山以上五六里

有泉侧出 

往往有得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入之甚寒,问其深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火尚足以明也

后世之谬其传

第4课《蜀道难》

西当太白有鸟道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侧身西望长咨嗟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使人听此凋朱颜

猿猱欲度愁攀援 

雄飞雌从绕林间

第5课《杜甫诗三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败

第6课《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

歌以赠之

遂命酒

梦啼妆泪红阑干

商人重利轻别离

钿头银篦击节碎

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

填然鼓之

然而不王者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王无罪岁

养生丧死无憾矣

谨庠序之教

第9课《劝学》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故木受绳则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④数词的活用

用心一也

第10课过秦论

序八州而朝同列

履至尊而制六合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追亡逐北

外连横而斗诸侯

吞二周而亡诸侯

却匈奴七百余里

约从离衡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会盟而谋弱秦

以愚黔首

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第11课《师说》

吾师道也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吾从而师之

君子不耻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则群聚而笑之

小学而大遗

圣人之所以为圣 

惑而不从师

而耻学于师 

第4课柳永词两首

异日图将好景

都门帐饮无绪

多情自古伤离别

第5课《苏轼词两首》

樯橹灰飞烟灭

竹杖芒鞋轻胜马

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遥岑远目 (

(1)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

时矫首以遐观

(2)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策扶老以流憩

(3)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倚南窗以寄傲

(4)使动

眄庭柯以怡颜

审容膝之易安

(5)意动

悦亲戚之情话

善万物之得时

(6)动词作名词

感吾生之行休

(7)动词作状语

1、襟、带:

襟三江而带五湖

2、下:

徐孺下陈蕃之榻

3、上: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腾、起:

腾蛟起凤

5、屈:

屈贾谊于长沙

6、窜:

窜梁鸿于海曲

7、星: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8、目: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9、尽:

宾主尽东南之美

10、美:

11、一言均赋

12、四美具,二难并

1、南:

奚以之九万里而为而后乃今将图南

不过数仞而

3、致:

彼于福者

4、合、而:

德一君、而征一国者

5、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

1、名作状

躬亲:

躬亲抚养

日:

则病日笃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但以刘日薄西山

2、动作名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3、形作名

在故老,犹蒙矜育

夙遭闵凶

猥以微贱

愿陛下矜悯愚诚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形容词作动词

5、使动用法

终:

无以终余年

卒:

保卒余年

闻:

谨拜表以闻

臣具以表闻

四、常见的文言句式

Ⅰ、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

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

例如: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③“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臣本布衣。

”⑥“且相如素贱人。

”⑦“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对否定判断学生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

  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②予本非文人画士。

(6)无标志判断句。

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

“刘备天下枭雄。

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

此人力士。

注意点: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Ⅱ、被动句

所谓被动,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古代汉语表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

“动词+于+主动者”。

①“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

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二)无标志

动词本身表被动。

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

如:

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资治通鉴》)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注意点: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

“冀君实或见怒也。

”(《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用法。

“慈父见背“

Ⅲ、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

⑴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

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古之人不余欺也!

”“忌不自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

《鸿门宴》:

“良问曰:

‘大王来何操?

’”吾孰与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 彼且恶(何)乎待哉?

沛公安在?

《鸿门宴》 夫晋,何厌之有?

(之,宾语提前的标志)《烛之武退秦师》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3特殊结构:

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唯……是……”和“唯……之……”)

 “何陋之有?

”“宋何罪之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惟命是听”“惟利是图”

“惟马首是瞻”《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

”太阳呀月亮呀,照耀大地“父母唯其疾之忧。

 4介词宾语前置

《岳阳楼记》:

“臆!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不然,籍何以至此?

  5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

“业文南向坐。

”(《史记.项羽本记》

 

(二)主谓倒置

这种句式为了强调谓语,表示强烈的感叹,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

“甚矣,汝之不惠(慧)!

”(《愚公移山》)

嘻!

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8226晏子辞千金》悲哉,世也!

《工之侨献琴》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

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

《促织》:

“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状语后置最常见一种形式是介词结构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得双石于潭上。

苏轼《石钟山记》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史记〉  

《劝学》〈荀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赤壁赋》苏轼

(四)、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和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