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课题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2471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课题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课题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课题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课题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课题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课题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课题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课题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课题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课题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课题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课题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课题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课题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课题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课题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课题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课题研究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2.研究意义

1)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一次次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扩大,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一次次突破,教育的内容、手段、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用新的理论去认识它、掌握它、指导它。

大力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现代人才的培养创造不受时空局限的智能化、网络化、交互式的教育环境,也为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必备的技术条件。

2)教育改革和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

教育改革推进了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整合的进程,而新课程目标的实施要求英语教学资源在内容上具有丰富性、动态性,在教学时空上具有开放性、灵活性。

在教学方式上具有交互性和合作性,因而师生关系呈现出平等性和多元性等特点。

因此构建一个收集、生产、整合、检索、使用、发布、共享教学资源的全功能智能化平台,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3)有利于教师利用所整合的教学资源,去提高备课效率和课堂教学效果

当代教师,尤其是重点示范性高中的教师,不但教学工作繁重、工作时间长,备课辛苦,而且精神压力大。

如果实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资源的整合,有了可共享的优秀教学资源,则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还可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4)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资源的整合,可以实现以人为本,突出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性,从而实现“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的创建要求)。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

在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讨论和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主体性,凸现个性。

教师在整合教学资源中也能发挥主导作用,并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这样的教学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5)有利于建构“研究性”和“协作式”教学模式

通过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每位英语教师就可以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

从最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最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探索。

这两种教学模式就是“研究性”学习模式(也叫“探究性”学习模式)和“协作式”学习模式(也叫“合作式”学习模式)。

6)有利于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需要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以及校本教材的规范和完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同时提出“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这说明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正朝着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的方向发展,朝着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方向发展。

本课题的预期研究成果——高中英语教学资源库和课例光盘,就为英语校本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过整合的英语教学资源库和课例光盘本身就是一种网络校本教材。

7)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资料,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还要靠课外广泛阅读、练习、复习和巩固。

如果实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有了可共享的优秀教学资源网站,则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学习资料,从而也就会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和质量。

二、课题的概念界定

本课题研究中的“信息技术环境”指的是计算机、英语教学资源网站、因特网和多媒体等。

“英语教学资源”指的是高中各年级的英语教学资源:

1)对现行高中英语教材内容(包括语言知识、语法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等)的分析与辅导及其同步练习设计、单元课例和教学设计等,其实现媒介包括word文档、课件、电子书和音频等;

2)教学资源中的人力资源(包括教师和学生)。

这里的“整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整合”指的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高中英语教学资源的有机整体中,而不是信息技术和高中英语教学资源的简单相加。

其中,高中英语教学资源是主体,是目的;

信息技术是手段,是载体。

2.“整合”指的是高中英语教材内容的整合,整合的要求是科学合理地、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而不是机械地照搬教材内容。

整合的教学内容不是追求多和大,而是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追求“精、巧、新”。

3.“整合”指的是教与学的整合、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整合以及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整合。

所以,在整合过程中的一切行为,都应围绕“高中英语教学资源目标、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这个中心,把信息技术巧妙地应用和融合到高中英语教学资源的实施中,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将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

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这一中心来整合,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高中英语教学资源整合的教学设计工作中,密切注意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

看看通过自己将要进行的“整合”,能否使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和传统教学过程相比发生某些改变?

改变的程度有多大?

哪些要素将会改变?

哪些还没有?

原因在哪里?

只有紧紧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通过最终教学设计所建构的教学方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这样的整合才是有意义的。

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高中英语教学资源整合的教学设计(使计算机既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特别要高度重视高中各年级英语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整合的必要前提。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该课题的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研究性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首先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提出来的。

由科尔伯格、斯腾伯格、卡茨、维果斯基等丰富完善。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2)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的,学习者在实际情景下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到的知识,并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重组原有知识结构;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的作用;

4)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强调师生互动,特别是学生之间的互动。

另外,建构主义理论本身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伴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可以给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支持。

研究性学习理论——研究性学习在我国新课改中有两种提法,一是学习方式,一是课程。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应的概念。

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

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这一理论对于教与学的整合、教学中师生关系的整合以及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整合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构建主义理论和研究性学习理论为我们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四、课题研究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不但会建立好丰富而优秀的高中英语教学资源库和具有指导意义的课例光盘,为师生提供丰富生动的教与学的资源平台,而且探讨了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角色的转变从而促进教师英语专业水平得到发展,实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为新课程改革找到新的突破口,为校本教研制度和校本教材建设奠定基础。

其中最有特色和创新的地方在于本课题侧重于研究高中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从而建设好优秀的高中教学资源库和课例光盘,这是最有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的。

五、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基本目标:

以“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和《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性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针对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资源整合现状的分析,探索和整合出适合于高中英语课程的优秀网络教学资源。

最终目标:

建立英语网络教学环境下的高中英语资源库,高中英语课例光盘。

让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应用到英语课的教学中。

转变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实现以人为本,突出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研究内容:

1、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整合的理论背景和成果支持有哪些?

2、为什么要对高中英语教学资源整合?

整合的内容是什么?

怎样整合英语教学资源?

3、怎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整合高中英语教学资源?

4、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的成果是什么?

5、怎样评价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所整合的高中英语教学资源?

6、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

7、如何运用所整合的英语教学资源?

运用所整合的英语教学资源所产生的效果有哪些?

8、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现高中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建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资源库、课例光盘,从而促进师生角色的转变和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9.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实践探讨。

六、研究假设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现高中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建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资源库、课例光盘,从而促进师生角色的转变和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七、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预期研究成果有:

A.研究报告 

B.相关论文 

1.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整合的理论背景和成果支持有哪些?

2.为什么要对高中英语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3.怎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整合高中英语教学资源?

4.整合的成果是什么?

5.怎样评价所整合的高中英语教学资源?

6.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

7.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英语资源的整合初探

C、网络英语资源库 

充分利用我校两个英语学习网站——罗玉南老师的中学英语网()和隆回一中信息网()的英语教学资源和课件汇集,并且进行完善和整合,最终建成隆回一中网络英语资源库——中学英语网。

D、课例光盘

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资源整合的内容,形成实验课例,其中包括课例教案和教学课件等。

八、研究思路:

1.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教学资源整合的理论背景和成果支持。

2.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课程标准,为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课的教与学提供方向和资源,使其很好的与新教材资源相结合。

3.探索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在提供英语教学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教与学整合和提供质量非常高的英语教学资源,学生在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中,教师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4.落实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探究英语课程资源的利用,过去学生获取知识一般局限在求教老师,察看课外资料,在互联网十分发达的今天,要让学生能够从我们整合的英语教学资源中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题研究模式图:

 

九、研究方法及研究步骤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进行。

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2006年2月——2006年9月

课题选题,课题申请立项,课题研究的开题论证、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的完成。

(本阶段主要由罗玉南、周后秋完成,其他成员参与)。

2、分析阶段2006年10月――2006年12月

分析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现状,确定课题的方向、课题的结构,为课题的深入研究作好充分的准备。

(本阶段由课题的领导小组,指导小组和全体研究人员完成)。

3、实施阶段  2007年1月——2008年8月

全面展开对课题的研究,完成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资源整合的最佳方案及教学资源内容的整合。

(本阶段由全体研究人员完成)

4、总结推广阶段  2008年9月——2009年3月

运用英语教学资源整合的最佳方案及教学资源整合内容在全校试验、比较,形成课例,从而建成富有特色的英语资源库。

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试,直至成熟,完成总论文及研究报告。

然后在全校、全县乃至全市推广使用所整合的资源(本阶段由课题领导小组、课题指导小组、全体研究人员完成)。

十、课题的研究条件

1、学校已有的硬件设备和环境

近几年来,我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网:

我校校园网2002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网络中心1000mbps光纤到校内每栋大楼、大楼100mbps到信息点、10mbps专线与ISP互连,信息点已布设到校内每位教工的宿舍、办公楼的所有办公室、体艺馆的办公室及求知楼、闻达楼等部分教学楼的所有教室,拥有全球互联网中心注册、批准使用的从220.170.195.248到220.170.195.253共6个静态IP,建立了域名为WWW.LHYZ.NET的学校网站,添置了多台大容量高速服务器及SCSI硬盘等外部存储设备,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方便。

现在,学校正围绕“班班通”着手规划校园网第二期工程,到时,信息点布设将到所有教学班级。

2)多媒体教室:

3个多媒体教室和1间120座的多媒体报告厅,闻达楼25个教学班及1间66站的学生实习用计算机房全部装备成与校园网连通的多媒体投影教室。

3)教学软件制作及电子备课室:

学校现有教学软件及电子备课室共5间。

4)计算机教室:

购买了112台清华同方电脑,组建了62站的有盘计算机房1间和改造40站的机房1间,添齐了图书馆目录厅的10台工作站与图书馆6台办公用电脑及办公楼办公电脑。

5)每间办公室都配有教师办公电脑。

6)有英语资料丰富的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站—中学英语学习网中的英语资源和课件汇集。

2.已有的工作基础(包括课件开发和使用情况)

我校从2003年起对老师进行计算机应用培训,并应用市面上的成品课件进行教学,进行电脑走进课堂的探索。

此后,我校又对老师进行了几轮课件制作培训,让大多数教师有能力制作自己的课件。

同时有两个英语资料丰富的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站—罗玉南老师的中学英语学习网()和隆回一中信息网中英语资源和课件汇集。

老师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热情也加强了,课堂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比例达到了40%以上。

3.课题组成员介绍:

课题研究核心小组。

由教科室牵头,教研组长为主,组织大部分英语骨干教师参加。

组长:

罗玉南(隆回一中英语教研组组长、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成员:

王书博(隆回一中党总支书记、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周后秋(隆回一中工会主席、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肖佐凡(隆回一中现代信息技术中心主任中学一级教师、信息技术教师)

唐佐中(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邹迪隆(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黄秋年(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袁安平(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何石平(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聂良甫(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阳爱娥(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王丽泉(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陈小红(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谢艳梅(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钟爱科(中学一级教师、网络管理)

阳春晖(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刘玲(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刘烨(中学英语二级教师)

肖俐(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课题研究技术攻克小组。

由学校的网络技术教师负责,负责有关网络技术的解决。

肖佐凡(中学一级教师、信息技术教师)

本课题成员均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大部分同志具有多年从事课题研究的经验,这些英语老师和信息技术老师都是学校的学科骨干老师,有些老师是市县级在本学科的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大部分同志具有中学一级以上职称,其中有7人具有中学高级职称。

人人都有电脑,都会电脑。

以上这些都是本课题能够顺利完成的有利条件。

十一、课题组织管理

1.课题领导小组。

由学校校长和主管校长亲自挂帅,教科室、教务处,财务室等各部门领导和有关负责人组成。

组长:

陈惟凡(隆回一中校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

成员:

周跃南(隆回一中副校长、中学数学高级教师)

赵旭红(隆回一中副校长、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周后秋(隆回一中工会主席、中学英语高级教师)

阳自田(隆回一中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肖佐凡(隆回一中教科室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

2.课题研究核心小组。

范明(中学一级教师、信息技术教师)

主要参考文献:

1.《结构主义》Jean.Piaget,1971年出版

2.《试论信息技术整合于高等教育学科教学》,王丽珍,《中国高教教育》2003.3

3.《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教育技术通讯网站.

4.《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何克抗,《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5.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陈越 

6.《如何实现信息技术和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史敏

7.《正确把握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夏谷鸣,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9

8.《应用整合的思想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潘克明.

9.《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中国教学资源网2006-1

10.《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7月

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何克抗杨开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