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2509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实验班Word文件下载.docx

所示,该物质与等物质的量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不考虑立体异构)理论上最多有5种

7.鲨鱼是世界上惟一不患癌症的动物,科学研究表明,鲨鱼体内含有一种角鲨烯,具有抗癌性。

实验测得角鲨烯分子是链状结构,分子中含有30个碳原子且碳氢质量比为7.2: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角鲨烯分子式为C30H50

B.角鲨烯是高分子化合物

C.角鲨烯与分子式为C29H48的物质可能属于同系物

D.1mol角鲨烯最多可与6mol溴单质加成

8.在一定条件下1molC3H8发生如下反应:

①C3H8→C2H4+CH4②C3H8→C3H6+H2如果C3H8的转化率为80%,且混合气体中m(CH4)=m(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5.2

B.两种烯烃物质的量之比,即n(C2H4)/n(C3H6)为1∶1

C.将混合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增重128g

D.两种烯烃物质的量之和,即n(C2H4)+n(C3H6)为0.8mol

9.有关苯的结构和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1种,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排布的事实

B.从萃取分液后碘的苯溶液中提取碘可以用蒸馏方法

C.苯不具有典型的单键和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苯燃烧,黑烟比乙炔浓

10.实验室用纯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进行提纯:

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10%NaOH溶液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②B.②④②③①C.④②③①②D.②④①②③

11.要检验某溴乙烷中的溴元素,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加入氯水振荡,观察水层是否有红棕色出现

B.滴入AgNO3溶液,再加入稀HNO3,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HNO3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12.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氢化反应的是

A.油酸甘油酯B.软脂酸甘油酯

C.油酸D.乙酸乙酯

13.溴乙烷与氢氧化钾溶液共热,既可生成乙烯又可生成乙醇,其条件区别是

A.生成乙烯的是热的氢氧化钾的水溶液

B.生成乙醇的是热的氢氧化钾的水溶液

C.生成乙烯的是在170℃下进行的

D.生成乙醇的是热的氢氧化钾的醇溶液

14.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装有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裂化汽油,充分振荡,静罝

下层为橙色

裂化汽油可萃取溴

B

向Ba(ClO)2溶液中通入SO2

有白色沉淀生成

酸性:

H2SO3>

HClO

C

将钠块加入盛有无水乙醇的烧杯中

有气泡产生

生成的气体是H2

D

分别向相同浓度的ZnSO4溶液和CuSO4溶液中通入H2S

前者无现象,后者有黑色沉淀生成

Ksp(ZnS)<

Ksp(CuS)

15.“人文奥运”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坚决反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

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遇FeCl3溶液显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

B.该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C.1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H2分别为4mol、7mol

D.滴入KMnO4酸性溶液,观察到紫色褪去,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16.天文学家在太空中发现了一个长约4630亿千米的甲醇气团,这一天文发现为揭示“原子气体如何形成巨大恒星”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下列有关甲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醇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B.甲醇能使石蕊变红

C.甲醇不能被催化氧化D.甲醇与钠反应比水与钠反应激烈

17.新制氢氧化铜存在平衡:

Cu(OH)2+2OH—

Cu(OH)42—(深蓝色)。

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出现蓝色沉淀

B.③中现象是Cu(OH)2+2OH—

Cu(OH)42—正向移动的结果

C.④中现象证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D.对比②和④可知Cu(OH)2氧化性强于Cu(OH)42—

18.中央电视台曾报道纪联华超市在售的某品牌鸡蛋为“橡皮弹”,煮熟后蛋黄韧性胜过乒乓球,但经检测为真鸡蛋。

专家介绍,这是由于鸡饲料里添加了棉籽饼,从而使鸡蛋里含有过多棉酚所致。

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30H30O8

B、1mol棉酚最多可与10molH2加成,与6molNaOH反应

C、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乙酸反应生成酯类物质

D、该物质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9.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混合物

试剂(足量)

分离方法

苯(苯酚)

浓溴水

过滤

乙烷(乙烯)

酸性KMnO4溶液

洗气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Na2CO3溶液

分液

乙酸(乙醛)

新制Cu(OH)2

20.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如图所示(未表示出其空间构型)。

下列关于普伐他汀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3个—OH皆可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molNaOH反应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能起银镜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醛

B.油脂、淀粉和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向经唾液充分作用后的苹果中滴入碘水鉴定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D.在加热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醇都能被空气中的O2所氧化,生成对应的醛

22.聚碳酸酯

透光率好,可制作车、船、飞机的挡风玻璃。

它是由碳酸二甲酯CH3O-CO-OCH3与下列哪种物质缩聚而成的()

A.二酚类B.二卤化物C.二醛类D.二烯类

23.某蛋白质充分水解后能分离出有机物R,R可与等物质的量的KOH或盐酸完全反应。

4.45gR与50mL1mol/L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则R的结构简式为

B.

D.

24.2008奥运吉祥物福娃,其外材为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羊毛与聚酯纤维的化学成分相同

B.聚酯纤维和羊毛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

C.该聚酯纤维的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醇

D.聚酯纤维属于纯净物

25.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可以得到碳、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和甲苯.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废旧塑料的再利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聚丙烯的链节是﹣CH2﹣CH2﹣CH2﹣

B.装置乙的试管中可收集到芳香烃

C.装置丙中的试剂可吸收烯烃以制取卤代烃

D.最后收集的气体可做燃料

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4分)某校学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并分离提纯反应的产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Br2═2FeBr3、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反应结束后,要让装置I中的水倒吸入装置Ⅱ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简述这一操作的方法:

___________。

(5)四个实验装置中能起到防倒吸作用的装置有___________。

(6)将装置(Ⅱ)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

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

②用5%的NaOH溶液洗涤,振荡,分液;

③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

④加入无水CaCl2粉末干燥;

⑤________(填操作名称)。

27.(14分)香蕉水主要用作喷漆的溶剂和稀释剂,其主要成分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

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

cm-3)

沸点/℃

水中溶解性

异戊醇

88

0.8123

131

微溶

乙酸

60

1.0492

118

乙酸异戊酯

130

0.8670

142

难溶

已知:

B为球形冷凝管,主要用于冷凝回流,使反应彻底。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g异戊醇、6.0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回流50min。

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先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再用水洗涤;

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g。

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忘记加入碎片,则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2)在洗涤操作中第二次用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粗产品应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_______(填“上”或“下”)口分离出。

(4)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5)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填标号)。

a.30%b.40%c.60%d.90%

(6)在进行蒸馏操作时,发现实验的产率偏高,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8.(22分)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有机物X,以它为初始原料设计出如下转化关系图(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Y是一种功能高分子材料。

①X为芳香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2

②烷基苯在高锰酸钾的作用下,侧链被氧化成羧基:

(苯胺,易被氧化)

④氨基(—NH2)和羧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类似酯化反应)。

(1)X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其侧链氢原子全部被苯环取代后,最多有__________个碳原子共平面。

(2)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G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

(3)已知A为一氯代物,则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4)反应②和③能否交换顺序___________(填“能”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

(5)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阿司匹林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

①含有苯环,且有两个取代基;

②既不能发生水解反应,也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1mol该有机物能与1molNaHCO3完全反应。

(7)请写出以A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详解

1.C

【解析】A、乙炔是直线型分子,四个原子处于一条直线上,故A错误;

B、

主链为5个碳,名称为3,3-二甲基-1-戊烯,故B错误;

C、羟基中氧原子与氢原子通过一对共用电子对连接,羟基中的氧原子含有一个未成对电子,故C正确;

D、溴乙烷中溴原子也是八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

故选C。

2.B

【解析】A.

是两类不同的有机物,所以不是同系物,A不正确;

B.油酸和丙烯酸(CH2==CH—COOH)都是分子中有一个碳碳双键的脂肪酸,所以它们是同系物;

C.乙二醇和丙三醇分子中的官能团数目不同,所以它们不是同系物;

D.甲酸和乙二酸分子中的官能团数目不同,所以它们不是同系物。

本题选B。

3.B

属于苯的同系物,名称是1,2,4﹣三甲苯,A错误;

B.

是卤代烃,名称是2﹣甲基﹣2﹣氯丙烷,B正确;

是饱和一元醇,名称是2﹣丁醇,C错误;

D.

是炔烃,名称是3﹣甲基﹣1﹣丁炔,D错误,答案选B。

4.A

【解析】A、青蒿素的不饱和度为5,苯环的不饱和度为4,羧基的不饱和度为1,同分异构体中可能含有苯环又含有羧基,A符合题意;

B、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青蒿素易溶于C2H5OC2H5,B不符合题意;

C、分子中含有酯基,其中O的化合价为-2,还含有过氧键,其中O的化合价为-1,C不符合题意;

D、分子中含有酯基,能与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5.C

【解析】A.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淀粉或纤维素,故A错误;

B.①③为取代反应,②为分解反应,故B错误;

C.乙醇可发生催化氧化、燃烧反应,且能被强氧化剂氧化,故C正确;

D.乙酸乙酯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含﹣COOH,﹣C3H7有2种,羧酸类同分异构体只有2种,故D错误;

故选C.

6.A

【解析】A.根据物质的名称,2-乙基-1-丁烯的结构简式为

,故A正确;

B.C=C双键连接的C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碳碳键键角约是120°

,不是直线结构,CH3−CH=CH−C≡C−CF3分子中C≡C及连接的C原子处于同一直线,最多有4个C原子处于同一直线,故B错误;

C.1mol乙炔燃烧消耗2.5mol氧气,而1mol苯燃烧消耗7.5mol氧气,故等物质的量的乙炔和苯燃烧的耗氧量不同,故C错误;

D.该分子中存在3个碳碳双键,所以与溴1:

1加成可以分别发生在3个碳碳双键和1,4加成,所以共有4种产物,故D错误;

答案选A。

7.B

【解析】碳氢质量比为7.2︰1,则碳氢原子数之比是7.2÷

12︰1÷

1=3︰5。

又因为分子中含有30个碳原子,所以角鲨烯分子式为C30H50,故A正确;

角鲨烯只含30个碳原子,属于小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角鲨烯C30H50与分子式为C29H48的物质通式相同,分子组成相差1个CH2,所以可能属于同系物,故C正确;

30个碳原子最多结合30×

2+2=62个氢原子,与烷烃相比少12个氢原子,所以可以认为含有12÷

2=6个碳碳双键,最多可与6mol溴单质加成,故D正确。

8.D

【解析】1molC3H8发生反应,C3H8的转化率为80%,参加反应的C3H8是0.8mol;

则混合气体含有n(C3H8)=0.2mol,由m(CH4)=m(H2)可知n(CH4)/n(H2)=1:

8;

所以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是

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故A错误;

两种烯烃物质的量之比,即n(C2H4)/n(C3H6)为1∶8,故B错误;

将混合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增重

35g,故C错误;

参加反应的C3H8是0.8mol,所以生成两种烯烃物质的量之和,即n(C2H4)+n(C3H6)为0.8mol,故D正确。

9.B

【解析】A.无论苯中碳与碳之间的键是等同的还是单双键交替,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都只有1种结构,故A错误;

B.碘单质与苯的沸点不同,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B正确;

C.苯属于不饱和烃,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可以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故C错误;

D.苯与乙炔中含碳量相同,燃烧时产生的黑烟和乙炔一样浓,故D错误;

答案选B。

10.B

【解析】粗溴苯中混有挥发出来的苯和溴,苯和溴苯的沸点相差比较大,可通过蒸馏分离,溴可溶于水,溴苯不溶于水,因此可先通过水洗除去大部分溴,然后再用氢氧化钠除去剩余的溴,最后通过干燥,蒸馏使溴苯和苯分离。

11.C

【解析】A.氯水与溴乙烷不反应,不能检验,故A错误;

B.溴乙烷与硝酸银不反应,不能鉴别,故B错误;

C.加入NaOH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NaBr,然后加入稀HNO3使溶液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可检验,故C正确;

D.冷却后应先加硝酸至溶液呈酸性,再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故D错误;

答案选C。

12.A

【解析】A、每个油酸甘油酯中含有3个碳碳双键,能发生氢化反应,油脂能发生水解反应,选项A正确;

B、软脂酸甘油酯是饱和一元酯,只发生水解反应,不发生氢化反应,选项B错误;

C、每个油酸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能发生氢化反应,但不发生水解反应,选项C错误;

D、乙酸乙酯是饱和一元酯,只发生水解反应,不发生氢化反应,选项D错误。

13.B

【解析】溴乙烷与氢氧化钾溶液共热,既可生成乙烯又可生成乙醇,其条件区别是生成乙醇的是热的氢氧化钾的水溶液,故选B。

14.C

【解析】A.裂化汽油含有烯烃,可使溴水褪色,裂化汽油不可用于萃取溴,故A现象和结论均错误;

B.向Ba(ClO)2溶液中通入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为硫酸钡,所以不能说明酸性:

HClO,故B结论错误;

C.钠与乙醇反应生成氢气,故C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

D.黑色沉淀是硫化铜,现象说明Ksp(ZnS)>

Ksp(CuS),故D现象错误。

15.C

【解析】A、该分子含有2个苯环,且含有碳碳双键,与苯酚结构不同,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

B、碳碳单键能够转动,两个苯环的平面结构由一个C-C相连,这两个平面不一定共面,故B错误;

C、酚类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邻对位上的氢被溴取代,左边苯环邻对位上只有一个H,右边苯环邻对位上有两个H,还有一个C=C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共消耗4mol的Br2;

两个苯环、一个C=C共消耗7mol的H2,故C正确。

D、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甲基、酚羟基、碳碳双键都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故D错误。

16.A

17.D

【解析】A.①中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A不符合题意;

B.③中溶液呈深蓝色,是因为加入了氢氧化钠,Cu(OH)2+2OH-

Cu(OH)42-正向移动,故B不符合题意;

C.④中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与葡萄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氧化亚铜沉淀,体现了葡萄糖的还原性,故C不符合题意;

D.②无氧化亚铜沉淀生成,是因为氢氧化钠太少,溶液碱性太弱,反应没有进行,故D符合题意。

18.B

【解析】

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30H30O8,A正确;

B、分子中含有4个苯环,2个醛基,则1mol棉酚最多可与12molH2加成.含有6个酚羟基,则与6molNaOH反应,B错误;

C、酚羟基在一定条件下,可与乙酸反应生成酯类物质,C正确;

D、酚羟基和醛基均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正确,答案选B。

19.C

【解析】A、生成的三溴苯酚中能溶解在苯中,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液即可,A错误;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把乙烯氧化为CO2,从而带入新的杂质,应该用溴水,B错误;

C、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而乙酸乙酯不能溶解在碳酸钠溶液中,因此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C正确;

D、乙酸也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反应,D错误,答案选C。

20.D

【解析】A项,与3个—OH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都连有H原子,3个—OH都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正确;

B项,结构中含碳碳双键和醇羟基,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正确;

C项,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酯基、醇羟基、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含醇羟基且醇羟基邻碳上有H原子能发生消去反应,正确;

D项,含1个酯基和1个羧基能与NaOH反应,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molNaOH反应,错误;

答案选D。

21.C

【解析】A、例如甲酸中含有醛基,所以甲酸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是属于醛类,选项A错误;

B、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选项B错误;

C、碘水可鉴别淀粉是否完全水解,选项C正确;

D、羟基碳原子上含有一个氢原子的醇可以被氧化为酮类,有两个氢原子的可以被氧化为醛类,没有碳原子的不能被氧化,选项D错误。

22.A

【解析】由聚碳酸酯的结构简式及题给信息可知其单体为CH3O-CO-OCH3和

,后者属于二酚类物质。

故选A。

23.B

【解析】有机物R与KOH或HCl反应时为等物质的量完全反应,说明R分子中氨基和羧基个数相等,选项D不符合,舍去;

若有一个氨基(—NH2式量为16)和一个羧基(—COOH式量为45)。

此有机物摩尔质量M=

=89g/mol,通过式量分析:

89-16-45=28,说明含有2个(CH2)或1个(CH3)和1个(CH),符合的结构简式只有B,答案选B。

24.B

【解析】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错误;

聚酯纤维中存在酯基和蛋白质中含有肽键,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B正确;

该聚酯纤维的单体为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C错误;

高分子化合物都属于混合物,D错误。

25.A

【解析】A.聚丙烯的链节是﹣CH2﹣CH(CH3)﹣,故A错误;

B.加热聚丙烯可以得到芳香烃苯和甲苯,苯和甲苯的沸点较高,故B正确;

C.烯烃可以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卤代烃,故C正确;

D.最后收集的气体为氢气和甲烷,可作燃料,故D正确.

故选A.

26.

吸收Br2Ⅲ中AgNO3溶液内有浅黄色沉淀生成使I的水倒吸入Ⅱ中以除去HBr,以免逸出污染空气开启K2,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Ⅲ)、(Ⅳ)蒸馏

(1)苯在FeBr3作催化剂的作用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除去溴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