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2851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试题附解析 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热胀冷缩是由于微粒大小发生了变化

C.原子和离子不能相互转化

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的

【答案】D

A、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故错误;

B、热胀冷缩是由于微粒间隔发生了变化,微粒大小没有变化,故错误;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原子得失电子后会变成离子,离子再失得电子后就可能变成原子了,故错误;

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

D。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酸碱度B.氧气验满C.熄灭酒精灯D.倾倒液体

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

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

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C。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酒精灯;

液体药品的取用;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5.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蒸馏水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C.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蒸发结晶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可停止加热

【答案】B

硬水与软水;

浓硫酸的性质与稀释;

蒸发与蒸馏;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

6.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的两种物质都属于单质B.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C.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O

CO+H2。

A、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两种物质中有一种属于单质,故A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

1,故B正确;

C、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故C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故D正确。

故选A。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和区别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酚酞试液遇到白醋不变色

B.石灰水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碱的化学性质;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现象;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酸的化学性质

8.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物质与氧气接触就一定能燃烧

②所有的爆炸都是由燃料引起的

B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铅

C

①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清洗油污

②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异味

D

①缺碘易导致骨质疏松症

②霉变的谷物晾晒后可以食用

A、①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不一定能燃烧,如温度达不到着火点,错误;

②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气体的急剧膨胀,不一定需要燃烧;

例如高压锅爆炸;

故错;

B、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错误;

C、①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清洗油污;

②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异味,正确;

D、①缺碘易导致骨甲状腺肿大,错误;

②霉变的谷物有黄曲霉毒素,晒后不可以食用,错误。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空气的成分;

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化学与人体健康

9.下列关于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中含有42个原子

B.青蒿素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C.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青蒿素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5:

22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10.A、B、C、D四种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围标出),它们均含有同种金属元素.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是氧化物,C为碱、D由两种元素组成。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A的化学式为CaCO3

B.D物质不属于盐

C.表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D.B→C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根据“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推测A为碳酸钙;

根据“B是氧化物,C为碱、D由两种元素

故选B。

物质的鉴别、推断;

常见的氧化物、酸、碱、盐的判别;

反应类型判别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5分)

11.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里,请选用下列物质的字母编号填空:

A.氮气;

B.干冰;

C.蛋白质;

D.小苏打;

E.聚乙烯.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2)可用于包装食品的合成材料是。

(3)可用作灯泡填充气的是。

(4)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是。

(5)鸡蛋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答案】

(1)B

(2)E

(3)A

(4)D

(5)C

(5)鸡蛋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故填:

常见物质的用途;

化学与生活

1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是。

(2)米汤遇碘水变蓝,说明米汤中含有,食用后成为人体提供能量。

(3)铁制品生锈是铁与共同作用的结果。

铁锈成分复杂,主要是(等化学式),工业上常用盐酸除去铁锈。

(4)银锌纽扣电池放电时,能转化为电能,主要发生的反应为:

Zn+Ag2O+H2O═Zn(OH)2+2Ag,反应前后锌元素的化合价由零价变为价。

(1)使油与氧气隔绝

(2)淀粉

(3)氧气、水Fe2O3

(4)化学+2

6

化学式的计算;

化学与能源;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13.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油、纯碱、高锰酸钾等物质,分别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2)农业上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进行无土栽培,硝酸钾属于化肥中的肥,溶解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

(3)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溶液导电性实验,发现食盐溶于水后能导电,原因是食盐溶于水生成了自由移动的Cl﹣和(填离子符号)。

(1)食用油

(2)复合玻璃棒

(3)Na+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

物质的溶解;

溶液的导电性及原理分析;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

14.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和②的名称:

①是,②是。

(2)实验室常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该发生装置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氧气的装置为(填字母序号)。

(3)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固体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序号),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则二氧化锰的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实验结束后,欲从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需要进行溶解、、洗涤、干燥等操作。

(4)向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倒入迅速冷却的沸水,立即塞紧穿有两端开口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用注射器向玻璃管中注水至P处,装置如图2所示。

①手拿集气瓶在水平面上摇晃数十次后,看到玻璃管中的液面将(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说明有少量氧气溶于水中

b.应保证装置有良好的气密性

c.用迅速冷却的沸水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气

(1)长颈漏斗锥形瓶

(2)CaCO3+2HCl=CaCl2+H2O+CO2↑2H2O2

2H2O+O2↑CD

(3)A质量过滤

(4)①下降②abc

(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

长颈漏斗;

锥形瓶;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2H2O2

2H2O+O2↑;

CD;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15.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性质时,将一段去除氧化膜的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试管中有灰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

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

小华认为灰白色沉淀为碳酸镁(MgCO3),其他同学认为不需要实验就能否定小华的猜想,理由是。

小宇认为由于反应后氯化镁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

小彤认为灰白色沉淀为脱落的镁粉细颗粒。

【实验探究1】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①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适量的氯化镁固体

氯化镁固体(选填“溶解”或“不溶解”)

小宇猜想错误

②取适量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中

(选填“有”或“没有”)气泡冒出

小彤猜想错误

基于以上探究与分析,原有猜想均遭到了否定。

【查阅资料】

HCl+AgNO3═HNO3+AgCl↓,AgCl是一种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2】

他们又另取灰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加热,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内,玻璃棒上的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证明产生了气体。

再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色。

同学们请教老师后得知,足量的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溶液会经历从酸性到碱性且碱性逐步增强的过程,从而生成了碱式氯化镁沉淀.据文献介绍,碱式氯化镁存在多种组成结构,化学通式可表示为Mgx(OH)yClz•mH2O(其中2x﹣y﹣z=0,0≤m≤6)。

【反思拓展】

(1)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镁条的用量宜少不宜多。

(2)铁片和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的现象也不相同,据此推测出铁的活性比铜。

还可根据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来确定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猜想假设】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不会生成碳酸镁

【实验探究1】溶解没有

【实验探究2】氯化氢红

【反思拓展】强Fe+CuSO4=FeSO4+Cu

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及含量;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

金属的化学性质;

酸的化学性质;

盐的化学性质;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分)

16.某兴趣小组用熟石灰中和实验室用含有硫酸的废水,向100g该废水样品中加入7.4g熟石灰,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的其它物质不参与反应)。

(1)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Ca(OH)2═CaSO4+。

(2)计算该废水中H2SO4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2H2O

(2)9.8%

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