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3081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8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3页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3页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3页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3页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3页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3页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3页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3页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3页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3页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3页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3页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3页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3页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业指导书修改记录Word下载.docx

具备中等专科以上学历,营销专业或相关专业,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具备市场开拓能力,熟悉本公司产品特点和使用方法。

9

设计研发中心主管

具备中等专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熟悉本公司产品特性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10

物控部主管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仓管工作三年以上,有一定的领导能力,熟悉掌握仓库管理知识。

11

电工

从事电工工作三年以上,掌握工厂低压维修,低压安装等电工技术。

12

设备维修

熟悉各种机械设备工作原理,能对公司设备进行维护、维修、管理。

13

普通员工

从事本工种工作一年以上,熟悉本工序的相关知识,经试用合格。

14

内审员

高中以上学历,二年以上企业管理的工作经验,接受过内审员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编号

JP/QW-A-01

第C版

第0次修订

第2页共2页

二、由综合行政部负责根据《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的要求对公司员工的培训进行安排,每年编制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培训大纲如下:

内容

类别

时间

课程

考核方式

新人教育

入厂时

厂规手册、管理制度等

考评

岗前转岗

上岗前转岗时

工作环境、相关作业指导、规范、工艺

管理人员

1年1次以上

管理制度、质量体系文件、统计技术

主管评定

生产组长

1年2次以上

生产管理、品质管理、工艺知识

专业技能

不定时

设备维修、流程管理、质量体系文件

质检员工

上岗前

质量标准、工艺文件、统计技术

法律知识

安全教育

消防知识、安全生产法规、劳动法、合同法、行业规定

内部审核员

内审员培训

三、培训对象为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质检员及操作工;

四、所有操作工人必须应知应会和经考试合格后才能正式操作设备;

五、检验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后才能进行检验工作;

六、对新入公司员工和转岗工人,要进行岗前培训,达到上岗应具备的应知应会等要求,才能上岗;

七、每年进行评比考核一次,优秀的给予表扬和奖励;

八、综合行政部保管培训的有关记录

人事管理制度

JP/QW-A-02

第1页共2页

1目的

本制度规定了本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要求,包括人员招聘、入职手续、转正、离职手续、人事档案的管理。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人事管理制度的全过程。

3职责

3.1综合行政部负责公司人力资源的档案管理及招聘、人员培训工作。

3.2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人事管理制度的应用。

3.3厂长负责批准入职人员的审批。

3.4各部门负责人招聘的申请;

对入职人员的监督、技能培训、审批转正。

4.程序

4.1人员招聘

4.1.1综合行政部根据各部门有效签批的招聘申请表,拟定招聘计划,由厂长签批。

4.1.2招聘方式包括以下:

a)人才市场招聘;

b)刊登报纸;

c)张贴招聘广告;

d)职业介绍所推荐。

4.1.2.1综合行政部对应聘者验证,初试及填写招工表,不合格者不予招聘。

4.1.2.2经验证、初试合格的应聘者由综合行政部带应聘者至用人部门负责人面试,不合格者退回综合行政部。

4.1.2.3经用人部门面试合格后,由用人部门负责人审批应聘者的招工表并交还综合行政部。

4.1.2.4由综合行政部组织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前培训,用人部门记录培训结果交综合行政部。

4.1.2.5将新员工资料交厂长审批,合格者办理入职手续并带新员工至部门上班;

不合格者退回综合行政部。

4.1.3内部招聘(异动部门)由综合行政部推荐合格人员,部门亦可推荐合格

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合格者办理异动手续并到新部门上班。

4.2入职手续:

厂长审批合格的应聘者需填写〈员工登记表〉及复印身份证、学历证等相关证件附于〈员工登记表〉交综合行政部存档。

并由综合行政部带入职人员到部门负责人处报到上班。

4.3转正:

4.3.1用人部门每月5号提供本月转正人员名单给综合行政部。

4.3.2用人部门制订培训计划经厂长审批后通知综合行政部,由综合行政部通知转正人员参加培训。

4.3.3用人部门将转正人员的培训考核成绩提供给综合行政部。

4.3.4综合行政部对转正人员填写意见并将以上资料交厂长审批。

4.3.5综合行政部将签批有效的转正意见表交财务做好相应的工资调整,综合行政部备案留底。

4.4离职手续:

4.4.1员工辞职时,必须到综合行政部领取申请书及离职交接清单按程序办理。

4.4.2从各部门接收填写正确并签批有效的辞职申请书或员工处理决定书。

4.4.3对办理好的表单由综合行政部审核后交厂长审批。

4.4.4综合行政部从厂长处收取签批有效的辞工书。

4.4.5通知员工在规定时间内到综合行政部办理离职事宜,收回工卡。

4.4.6持签批有效的辞工书及交接清单到财务部领取工资。

4.5人事档案:

4.5.1转正考核资料及日常对员工的检查记录表报厂长签批,综合行政部对签名册批有效的检查表及时整理存入相关员工的人事档案以作年终考核。

4.5.2将办理入职手续后的招聘表按要求进行整理,整理符合要求的招聘表呈送厂长审批。

将跟进审批完成的招聘表按部门及工号顺序编排装订存档。

4.5.3将人事档案按编号整理成册并保存。

4.5.4根据离职登记将人事档案取出并分类存入离职档案备查。

安全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JP/QW-A-03

为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化、文明化、科学化、规范化、秩序化,使生产现场的人、物、场三者协调配合,为加强生产管理运行机制,提高效率,实现现场文明管理。

1新工人进厂必须经三级安全教育。

重点设备、特殊工种须经培训考核后,凭证操作,任何人不得随意指定没经过培训的工人操作设备,否则造成的后果由指定者负责。

2工作前必须熟知所使用的防护用品、防护设施,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时穿戴好各种劳保用品,使用各种防护设施。

3操作前应检查设备周围有无障碍物,排除故障和隐患。

4上班时,进车间人员均不得穿拖鞋,应穿皮鞋、布鞋或凉鞋。

5设备维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任何人不得擅自作业;

设备的搬迁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6使用手提电器必须采取绝缘、接地等防护措施。

7各车间的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阻塞。

8各机台需引接用电线时,应请专业人员进行引接,引接电线要求整齐,严禁乱拉乱接。

9停工时应切断电源,熄灭火种。

10生产车间严禁吸烟。

11各班组在下班前必须将设备擦拭干净,成品、半成品条理摆放,不得阻塞通道。

非生产性杂物不得进入车间,保持生产场地清洁卫生,垃圾应按指定的地点倒放。

12进厂后的原材料、备件应在二天内搬运进仓或指定的区域存放。

13日班单车一律不准进车间。

为加强对公司的工作环境的监督,防止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的发生,特订本考核办法。

1本考核办法是考核各生产部门安全文明生产的基本规定。

2安全文明生产检查需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3安全文明生产检查记录应于每月25日前上交行政管理部门,以便做奖罚工作。

4安全文明生产考核办法(按元/分计)。

考核项目及要求

考核办法

考核对象

生产车间应有“注意安全”标志,有安全标语(10分)。

到生产车间检查,无标志或标语的扣10分

制造部

各机台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10分)。

无上岗证扣10分。

机台人员应穿齐劳保用品(5分)。

无穿劳保用品的扣5分。

生产部门

生产设的高温、高速旋转部门应有防护罩等防护设施(10分)。

无防护设施的扣10分。

生产设备应无障碍物,设备维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10分)。

有障碍物扣5分,工人擅自作业的扣3分。

检查各机台的用电情况,用电线不得乱拉乱接,操作工人不能自行引接用电线(10分)。

用电线乱接的扣2分,操作工人擅自引接用电线的扣5分。

操作工人离岗时,在没有接班生产品的情况下,机台的电源应切断,(5分)。

无切断电源的扣5分。

车间严禁烟火,应有标志,并检查生产现场,不得有烟头(10分)

无标志扣5分。

有烟头每个1分。

检查生产设备,设备上不应有废渣、废油或垃圾(5分)。

没清理的扣5分。

检查成品、半成品、盘具的摆放,非生产性杂物不得进车间(10分)。

没按定置管理规定摆放的扣5分,有杂物的扣3分。

检查原材料、备件的摆放,应在进购的二天内搬到仓库或指定的区域。

没按制度摆放的扣3分,进购的原材料、备件超二天还归位的扣5分。

物控部

工艺纪律管理制度

JP/QW-A-04

为不断改善工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确保产品质量,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1公司的工艺纪律的全面贯彻执行由厂长负责,各职能部门对本部门的工艺纪律贯彻执行负责。

2制造部对所编制的技术文件的正确、统一负责。

3要坚持按工艺文件、技术标准进行生产,各种工艺文件、技术标准必须按一定的审批程序进行校对、签字。

确定之后,公司各部门、各级领导、全体职工都应严格遵守执行。

凡改变工艺时,均应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4工艺文件规定的工艺参数,必须严格遵守,认真做好记录,经检查人员核对后,存档备查。

5所有工艺装备、生产设备均应保持精度和良好状态,工艺装备应坚持周期检定,并认真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6未经检查和不合格的工艺装备,不得在生产中流通使用。

调整好的处于使用状态的工艺装备不得随意折卸。

7凡交付生产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件等必须进行检验,符合有关要求,方准使用,如需代用,必须由厂长批准。

8生产作业计划要严格按工艺流程合理安排,做到均衡生产。

9生产工人要坚持按文件进行生产和操作,不按文件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否合格均以违反工艺纪律论处。

10生产工人要认真做好生产前准备工作,备齐有关文件,明确技术要求,检查工装、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发现问题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作出处理。

11生产工人在生产中要集中精神,不可擅离工作岗位,坚持自检,确保产品质量,做好交接手续。

12生产工人应将使用的工具、量具应整齐地放置于规定的地点或工具箱,防止碰坏和锈蚀。

要保持文件和生产场地的整洁。

13半成品和成品堆放要把合格品和不合格品隔开放置,并要有明显的标记。

14未经培训合格,达不到相应专业工种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可顶岗生产。

若违反而发生质量、设备事故,要追究生产部门责任。

15对生产现场的违纪现象及个人,公司制造部门有权制止并上报厂长,以至总经理,并提出处理意见。

为加强对公司工艺纪律的检查和监督,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本考核要求和办法。

1本考核要求和办法是考核公司各职能部门工艺纪律的基本规定。

2生产现场的每日工艺纪律检查、处理由品管部负责。

3每季由厂长组织品管、工程、制造等职能部门进行全面的工艺纪律检查、评定。

4每半年由总经理组织工艺纪律检查监督机构进行对全系统的工艺纪律检查、评定。

5各类工艺纪律检查均需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6全公司系统的工艺纪律检查评定结果应于当年6月、12月底前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7工艺纪律考核要求和办法

考核项目、要求

产品技术文件做到正确,清晰,符合有关标准规定,正确率应达到100%。

以工艺规范为准,每份工艺文件有不正确(关键地方一处、次要地方三处),作整份不合格处理。

工程部

新工人要进行技术培训,有关部门要进行:

(1)劳动纪律、厂规厂纪、质量意识;

(2)工艺纪律;

(3)安全生产知识等教育。

抽查近期进厂工人,是否己进行岗位培训和教育,考核合格,能否满足本岗位的需要。

上岗工人要做好生产前一切准备工作,明确技术文件,熟悉操作规程。

到生产现场,向生产者了解情况,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各车间

对技术文件要求的参数,要求严格执行和做记录。

检查各工序对文件的执行,抽查原始记录,无原始或无检测手段判不合格。

工具、量具等工艺装备放置整齐,按指定地点放置,防碰、防蚀。

半成品按定置管理规定进行。

到生产现场检查工具、量具的放置,以及半成品的堆放,应有防护措施,反之则判不合格。

技术文件和工作场所整齐、整洁、道路畅通。

到生产现场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为不合格。

技术文件按程序,专人校对、审核、批准后方能执行,不得随意修改。

检查技术部门和车间使用的文件,欠一道程序及以上的为不合格。

生产作业计划应严格按工艺流程合理安排,保持均衡生产。

考核每月生产情况。

生产用的材料、外协件必须进行检验,符合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

抽查近期进厂的材料、外协件品检验记录。

没检验记录的为不合格。

品管部

不合格材料、产品的隔离处理。

发现不合格的材料、产品无标识或混放者为不合格。

工装模具、生产设备应经常保持精度和良好的技术状态,满足生产技术需要。

抽查设备维修记录,工装模具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量具应坚持周期检定,保证精度合格。

合格率应在85%以上,发现超期未检或使用不合格的量具,判不合格。

仓库物品放置整齐,有明显标识,帐、物、卡相符。

检查仓库物品堆放情况,抽查帐本,有三类以上的不相符为不合格。

仓库

标准化管理制度

JP/QW-A-05

第1页共1页

1标准化工作规划由制造部组织编订,并纳入公司技术工作计划。

2必须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时编订作业文件,企业标准应不低于上级标准或与上级标准相抵触。

3制订企业标准,应充分参考各方面先进资料,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必要的试验验证后,编写标准草案,经审查会签,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发布实施。

4企业标准应根据上级要求,在规定期限内重新修订,由生产管理部门负责。

5企业标准经批准发布后,就是技术法规,全公司各有关部门均要严格执行,当有关部门对标准理解不一致时,由标准化工作组仲裁,直至制造部主任仲裁。

6凡因违反标准而造成不良后果和重大事故者,要追究经济责任。

定置管理制度

JP/QW-A-06

1车间应实施定置管理,切实做到设备分界限,材料(半成品)分规格、分类别、分批次存放。

2定置标识方法

2.1各设备、原材料、半成品等必须划分区域进行安装和存放。

2.2区域界限线采用适当方法进行标识。

3材料和半成品区域规划后,该区域应挂牌标明区域序号及所放置物品名称。

4物品放置时应保证不超过界限线,也不允出现与标牌不相符的物品出现。

5不合格品区域应与成品、半成品等区域远离,不得相邻和相近。

6界限划分时应确保通道畅通,不允堵塞。

7定置管理中的区域应以文件或平面图出现,并应与实际相符。

工位器具管理制度

JP/QW-A-07

为加强生产管理,改善工作场地秩序和劳动条件,防止工位器具遗失、损坏,搞好文明生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更新或添置工位器具,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特订本制度:

1工位器具包括:

钳、桌、工作凳、放置和保护工件、材料、模具、量具、仪器仪表、柜、箱、盒、托盘、运输车、图样文件夹等。

2工位器具的更新、添置申请均由使用部门按需要提出,并附数量和图样,一并呈制造部主任批准,才能进行制造和采购。

3工位器具不论自制或外购,一律应建立档案,以便核算全公司工位器具使用消耗情况。

4自制的工位器具由工程部门把计划连同图样交制造科安排制造,制造后由工程部门验收。

5外购的工位器具由制造部通知采购部进行采购。

6工位器具使用部门凭制造部开出的领用通知向制造部门或仓库办理领用手续,并应指定专人负责建立档案。

7工位器具由使用部门自行维修。

8每季度初技术部门应协同有关部门检查工位器具的使用与保管情况,对应使用而没有使用或不按规定使用,造成零件碰伤等问题,工程、品管等部门有权提出按违反工艺纪律进行惩处。

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JP/QW-A-08

质量信息是质量管理的耳目。

通过信息中心,对内部外部两个反馈系统收集质量信息,健全管理,及时掌握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产品的使用情况及用户意见。

从而改善各环节的工作质量,以达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特制定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1各部门结合质量管理,对日常资料记录、整理,保证第一手资料齐全、准确。

2各部门、车间(班组)要定期向公司报送、反馈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资料,要求有准确的数据和改进意见。

3对于公司内部环节反馈的信息,必须情况清楚、数据齐全、传递及时、责任落实。

4对外部信息、用户服务处理要及时,对用户反映和处理中发现有关产品质量、工作质量问题以及产品、技术改进意见,要求资料齐全、数据准确,产品、技术改进有可行性,要迅速反馈到制造部主任,分析处理。

5各部门负责人负责信息的管理工作,指定一名兼职信息管理联络员,负责信息收集和传递工作,确保全公司的信息系统健全、畅通。

6对信息管理工作必须重视,认真负责,对因失职造成的信息中断、资料失散、处理不及时要严厉处理。

7每年度进行一次信息工作检查总结,改进信息管理。

对制度落实,管理健全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

8做好信息管理的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各部门人员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有力地加强信息管理工作。

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

JP/QW-A-09

1质量控制点(关键工序)是按产品制造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和环节,凡符合下列要求的需考虑设立控制点:

a.产品性能、安全、寿命有直接影响的;

b.出现不良品较多的工序;

c.用户反映、定期检查等多次提出不定的项目。

2.控制点的确定由品管会同工程、制造等部门和有关车间,根据工艺文件或内容标准的质量特性,共同认定经品管部主管批准。

3.工序质量由车间负责按人、设备、材料、方法和环境五要素展开的内容严格管理,在品管部的组织下,工序质量的检验必须做到三自三检,即自检、自记、自分、首检、中检、终检。

并进行不良品的分析。

4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操作人员必须按文件的内容,保证进行正确操作,自检和自控,并按要求做好原始记录工作,及时分析,及时解决,及时上报反馈。

5工序质量控制点上的设备、工装、检具应键全日常点检制度,并按设备定期检查。

6质检员对控制点活动资料应及时分析,每月汇总一次,向领导汇报。

7公司根据企业有关制度,对工序质量管理好,产品质量稳定或有所提高的有关人员给予奖励,对管理不好造成质量下降的将给予处罚。

质量改进计划管理制度

JP/QW-A-10

1质量改进计划是指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达到预定目标所制订的计划和协调的过程。

它是企业改善经常性缺陷,提高质量水平的计划过程。

质量改进计划主要包括新产品开发计划、产品质量升级创优和质量攻关计划等。

2质量改进活动按“计划、组织、诊断、实施”四个过程及“收集质量信息、选择改进项目、建立质量改进组织、对经常性缺陷产品进行原因分析、对缺陷原因确定改进措施、提供有关控制方法”六个步骤执行。

3编制质量改进计划由制造部主任召集品管、工程、制造等部门,将使用单位反映的质量问题和生产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加以集中,传递给各部门,并提出解决方案。

其次,由制造部主任召开会议,确定今年质量改进的措施项目,并确定每一项目的主要负责部门及参加部门,然后编制成全公司年度质量改进措施计划草案,经厂长批准后执行。

4在质量改进计划执行中,品管部负责检查质量改进措施计划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制造部并通知各部门,并召开会议落实有关部门解决。

检验管理制度

JP/QW-A-11

1原材料进厂时,由仓库管理员核对数量后通知质检进行检验。

2检验员应根据购进实物的技术条件或标准对其进行检验,或验证其合格证、质保书等有效证件,并检查其外观按的质量情况。

如有不合格时,按《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3对于标准中规定必须作理化试验,或在材料检验、加工生产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原材料,也必须进行理化试验。

4鉴于目前我公司情况,理化试验基本满足要求,未能满足的项目,可委托国家质量检测机构或质量部门认可的理化试验室进行试验。

5进行检验时,应按检验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并应在规定环境条件中进行。

6检验员应严格遵守有关文件,爱护计量器具和仪器,不使用超检定期的仪器。

如由于不正确检测或计量器具不合格等而造成产品批量报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