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钥匙”科技初三化学CESL活动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3150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钥匙”科技初三化学CESL活动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金钥匙”科技初三化学CESL活动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金钥匙”科技初三化学CESL活动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金钥匙”科技初三化学CESL活动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金钥匙”科技初三化学CESL活动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金钥匙”科技初三化学CESL活动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金钥匙”科技初三化学CESL活动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金钥匙”科技初三化学CESL活动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钥匙”科技初三化学CESL活动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doc

《“金钥匙”科技初三化学CESL活动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钥匙”科技初三化学CESL活动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钥匙”科技初三化学CESL活动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doc

2016年“金钥匙”科技竞赛(初三学生CESL活动)决赛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Al-27Cl-35.5K-39Co-59Cu-64Zn-65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有两个答案的错选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方的表格内)

1.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结构如下图)这种治疗头疟疾的药物,从而拯救了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蒿素是有机物B.一个青蒿素分子中有5个氧原子

C.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D.青蒿素在高温下性质稳定

2.2015年,是美国化学会主办“化学家庆祝世界地球日”活动第十二年。

今年活动的主题

是“天气中的科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唯一的温室气体B.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变暖

C.雾霾天气的形成与人类活动无关D.碘化银和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3.某同学将烧杯和量筒置于同一环境中,分别装入20mL不同液体(如图)。

一段时间后,剩

余液体体积最少的是

4.2015年天津爆炸事件让我们更加感受到消防安全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下列有关举措合

理的是

A.KNO3、KClO3与单质S、C2H5OH需要分别放置不同库房

B.金属钠、电石着火时,直接用高压水枪喷水扑灭

C.燃气中应添加极少量具有明显臭味的杂质,用以警示气体的泄漏

D.剧毒的氰化钠溶液泄漏时,直接将其冲入下水道,让其自然消解

5.2015年年底,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确认了原子序数分别为113、115、

117和118的元素的存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118号元素一定含有118个中子

B.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117号元素含有117个质子

D.人们不可能再发现新元素了

6.欲配制2瓶ρ=1.0g.mL-1,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NaCl溶液,每瓶250mL),需要NaCl的质量为

A.0.45gB.2.5gC.4.5gD.9g

7.法拉弟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

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8.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二个就可以证明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A.将铁片放入稀盐酸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

C.将铁片放入硝酸铜溶液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9.以下是《环球科学》公布的2015年全球十大技术突破中的4项,其中与化学学科关系密切的是

A.软件把眼动转换为设备的控制命令为瘫痪患者带来希望

B.导电的高聚物网可以给大脑研究带来新希望

C.慢镜头摄像机红外光谱学和计算机模拟可以揭示溶剂-溶液反应的秘密

D.弹射的光子可以让摄像头看到视线外的物体

10.用电设备发生火灾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的“灭火弹”扑灭。

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

据此推断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能导电B.不易燃烧

C.不易汽化D.密度比空气小

11.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为H+、Cl-、K+和X离子,则X离子可能是

A.Ca2+B.Fe3+C.OH-D.CO32-

1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I所示。

常温下,分别向装有适量甲、乙物质的两支试管里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两支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将两支试管放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里,如图II所示。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装有甲物质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都增多

13.现有一包6.4g铜粉和6.5g锌粉的混合粉末,将其加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沉淀为一种金属,该金属为银

B.沉淀中也可能有两种金属

C.沉淀的质量不可能超过21.6g

D.沉淀的质量可能为20g

14.右图是米勒实验的装置图,它模拟原始地球空气的成分(主要是甲烷、氢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氨气等),并通过放电和照射紫外线的方式进行实验,结果获得了多种氨基酸。

下列关于米勒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电极模拟的是原始地球上闪电的作用

B.米勒的实验中只使用了电能和光能两种形式的

能源

C.原始地球上小分子物质可以逐渐形成比较大的

分子

D.紫外线灯模拟了太阳光

15.火星是太阳系8大行星之一,属于类地行星。

人们多次发射火星探测器,试图研究这颗靠近地球的行星。

关于火星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星上大气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

B.火星上的温度与地球类似

C.火星的橘红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铁矿

D.目前还没有发现火星上有生命迹象

16.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是因为CuSO4遇H2O转化为CuSO4.5H2O

B.警用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5mL酒精和5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混合过程中分子变小了

D.不同种酸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与酸电离生成的阴离子不同有关

17.某同学发现养鱼师傅向鱼塘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过氧化钙(CaO2),以增加鱼塘中的氧气。

他查阅资料发现,过氧化钙可与水反应:

2CaO2+2H2O=2Ca(OH)2+O2↑同时发现Na2O2与CaO2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也可与水反应:

2Na2O2+2H2O=4NaOH+O2↑。

选择过氧化钙而不选择过氧化钠作为鱼塘增氧剂的原因可能是

A.相同质量的CaO2提供氧气更多B.过氧化钙没有毒性,过氧化钠有毒

C.CaO2可以较缓慢与水反应放出氧气D.CaO2对鱼塘水酸碱性影响较小

18.实验室可以用锌粒与稀盐酸制备氢气。

下列H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19.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20.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某物质X至过量,用pH传感器等数字化实验仪器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右下图所示,则X可能是

A.水

B.纯碱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

二、判断题(共1题,10分)

21.(10分)请判断以下叙述的对错,对的在题前括号内打“√”,错的打“×”。

a.()大城市禁放烟花爆竹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

b.()超导材料具有在特定温度下电阻为零的特性。

c.()201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研究DNA修复技术和遗传信息保护的科学家,是因为他们研究的生物科学都是在分子层次。

d.()花露水、驱蚊剂等常含有易燃溶剂,所以其摆放和使用都要远离火源。

e.()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熔点16.6℃).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

冬天实验中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对试剂瓶加热解冻,方便取出醋酸。

f.()加了生石灰的原煤燃烧时可减少SO2排放。

g.()很多城市对生活垃圾已经实施分类投放,金属饮料罐应投放在收集厨余垃圾的垃圾箱。

h.()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必须的元素。

植物缺钾时,可以施加的化肥是KOH。

i.()节约资源就是保护环境。

j.()强酸性的“洁厕灵”可以替代管道疏通剂疏通厨房或浴室的下水道。

三、综合应用题(共4题,共24分)

22.(5分)诗词、谚语、成语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1)下列诗词或谚语的描述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伐薪烧炭南山中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伐薪烧炭南山中”,从化学角度说,薪的主要成分是;

(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铁杵的组成元素除了Fe以外,还有等;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蜡烛泪与蜡烛只是

不同,化学组成是相同的。

23.(5分)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化学系教授乔治*欧拉率领团队,首次采用基于金属钌的催化剂,将从空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甲醇(CH3OH),转化率高达79%。

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2016年1月份的《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

下图描述了该反应的四个步骤。

(1)请写出该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

(2)简称聚胺。

在本反应中的作用是;

(3)请简要描述该反应的实际意义(至少写出两条)

24.(5分)右图表示NaCl、Na2CO3、AgNO3、BaCl2、HCl五种溶液之间的部分反应关系,线条相连的溶液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1)图中还缺少一条连线,此连线应连在两溶液之间(填字母)。

(2)E是溶液。

(3)A和B反应有气体生成,则C是溶液。

25.(9分)2016年1月,极寒天气席卷我国北方地区,多地暴雪或冰冻。

冬季冰雪覆盖路面,会给交通带来很多不便。

(1)为了疏通道路常使用铲雪车铲雪,铲雪车的铲斗是用锰钢制造的。

锰钢属于。

A.合成材料B.合金C.金属材料D.化合物

(2)融雪剂的主要成分主要是盐类,其融雪原理是盐类能降低水的凝固点。

有一类融雪剂是以醋酸钾(CH3COOK)为主要成分的有机融雪剂。

醋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还有一类融雪剂是以“氯盐”为主要成分的无机融雪剂,统称作“化冰盐”。

常用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NaCl、FeCl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该融雪剂。

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

Fe(OH)3为难溶的碱。

①“操作l”的名称是;溶液A中加入过量熟石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第二次加入盐酸的主要目的是。

③固体乙的成分是。

四、研究性学习题(共2题,共20分)

26.(10分)以下是甲乙两同学对有关镁与盐酸反应的系列研究。

研究一:

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

(1)实验时需将镁条进行打磨,其目的是。

(2)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盐酸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测得镁片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研究二: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发现问题】

(1)反应后甲同学用pH试纸测定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发现pH小于7,说明甲同学所得溶液呈性,(选填“酸”“碱”或“中”)。

(2)反应后乙同学的试管中镁条有剩余,向试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振荡显红色,说明乙同学所得溶液呈性。

对此现象,乙同学重复如上实验,得到同样结果。

【提出猜想】

甲同学:

猜想I:

稀盐酸过量,使溶液pH小于7;猜想II:

氯化镁溶液pH小于7.

乙同学:

猜想I:

氯化镁溶液使酚酞变红色;猜想II:

镁与热水反应使酚酞变红色。

【实验与思考】

(1)为验证猜想,甲乙两同学均需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表明该溶液显弱酸性。

(2)乙同学为完成猜想II,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观察到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体生成,收集并点燃该气体,发现能燃烧,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

镁与盐酸反应,镁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镁与盐酸反应,镁过量时所得溶液显碱性。

27.(10分)为了测定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杨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一食品塑料袋,把开口热封。

剪去塑料袋的一角,插入约5cm长的玻璃管,用棉线缠紧(如图1)。

然后需检验

再将塑料袋平铺在实验台上,用手擀平,把袋内空气尽可能排尽。

把塑料袋的玻璃管接T形管(如图2),用量筒向分液漏斗里注水,水排出的空气进入塑料袋,至压差计右边水柱高于左边水柱0.5mm时,注入的水为V1,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则塑料袋的容积为;

(2)向塑料袋内呼气,如何确定人呼出的气体体积等于塑料袋容积,请叙述你的具体实验操作

(3)在具支试管里加入适量10%的NaOH溶液,按照图3组装仪器。

集气瓶收集的气体的总体积为V2。

请问V2如何测量得到;

请写出呼出气体通过碱液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上述实验测得的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

(4)关于该实验误差的思考:

①实验时的环境温度最好不低于30℃,此外,碱溶液和排水集气所用的水,也不应低于这个温度。

如果环境温度偏低,将导致测定结果比实际偏大,原因可能是;

②碱液吸收二氧化碳过程中要关注具支试管中的气泡速度,使呼出气经碱液吸收时慢一些,否则将导致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填“大”或“小”)。

五、科技英语题(共1题,6分)

Waterisveryimportantforourbody.About78%oftheaveragehumanbrainconsistsofwater.Withoutwater,youcan’tbesoclever.Youneedtodrinkwatertokeepyousosmartandhealthy,butdrinkingtoomuchwatercouldmakeyousufferaconditioncalledwaterintoxication(水中毒)orhyponatremia(低钠血症).Deionizedwater(去离子水)ispurifiedwaterthathashaditselectricalchargeremoved.It’sreactiveandcorrosive.Drinkingitcandamagesofttissues(软组织)andtoothenamel(珐琅质).Weusuallyboilittodrinkcleanwater,butinspace,itcanboilwithoutheating.Afterthat,thewatervaporwouldcrystallizeintoice.Isitamazing?

Basedonthearticleabove,pleaseanswerthefollowingqueations.

(1)Ifyoudrinktoomuchwater,youmusthavehyponatremia.Theimpossiblesymptom(症状)is.

A.tiredandweakB.dizzy(头晕目眩)C.crazyandexciting

(2)Wecandrinkalot.

A.unboiledwaterB.boiledwaterC.deionizedwater

(3)Inspace,watercanboilwithout.

A.coolingB.heatingC.warming

2016年“金钥匙”科技竞赛(初三学生CESL活动)决赛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有两个答案的错选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方的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D

B

AC

BC

C

D

AB

B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C

B

B

C

CD

BD

CD

B

二、判断题(本题包括1题,每空1分,共10分。

对的在题前括号内打“√”,错的打“×”)

21.a.√b.√c.√d.√e.×f.√g.×h.×i.√j.×

三、综合应用题(共4题,共24分)

22.(5分)

(1)C

(2)纤维素(3)C(4)蛋白质状态(每空1分)

23.(5分)

(1)CO2+3H2CH3OH+H2O(2分)

(2)催化剂(1分)(3)即可去除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生成的甲醇还能作为汽油的替代燃料。

(2分)

24.(5分)

(1)BD(1分)

(2)NaCl(2分)(3)BaCl2(2分)

25.(9分)

(1)BC(2分)

(2)39.8%(2分)(3)①过滤(1分)

3Ca(OH)2+2FeCl3=2Fe(OH)3↓+3CaCl2(2分)

②中和溶液B中过量的Ca(OH)2(1分)③CaCl2和NaCl(1分)

四、研究性学习题(共2题,共20分)

26.(10分)

研究一:

(1)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1分)

(2)放热(1分)Mg+2HCl=MgCl2+H2↑(2分)

(3)镁与盐酸反应放热,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1分)

研究二:

【发现问题】

(1)酸(1分)

(2)碱(1分)

【实验与思考】

(1)氯化镁(1分)

(2)Mg+2H2OMg(OH)2+H2↑(2分)

27.(10分)

(1)气密性(1分)V1(1分)

(2)将图2装置拆开储气瓶,从T形管向塑料袋内呼气,直至压差计右边水柱高于左边水柱0.5mm(1分)

(3)集气瓶的容积减去瓶内水的体积(1分)CO2+2NaOH=Na2CO3+H2O(2分)

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V1-V2)/V1*100%(2分)

(4)①如果环境温度偏低,吹入塑料袋的呼出气中的水蒸气将部分冷凝(1分)

②小(1分)

五、科技英语题(共1题,6分)

(1)C

(2)B(3)B(每空各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