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班的家长都该做点啥.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3255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班的家长都该做点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毕业班的家长都该做点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毕业班的家长都该做点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毕业班的家长都该做点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毕业班的家长都该做点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毕业班的家长都该做点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毕业班的家长都该做点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毕业班的家长都该做点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毕业班的家长都该做点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班的家长都该做点啥.docx

《毕业班的家长都该做点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班的家长都该做点啥.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毕业班的家长都该做点啥.docx

毕业班的家长都该做点啥?

下学期的学习开始了,毕业班的学生们也即将进入中考最后冲刺复习阶段,在心理、身体状态以及学习状况等方面每天都发生着点点滴滴的变化,作为后备军的家长朋友该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呢?

       第一,了解孩子的心态,做孩子的知心人。

不同性格的孩子面对月考、模拟考的成绩心态不尽相同。

通过最近与家长的接触,发现有一部分孩子在冲刺阶段存在着对自己不自信、对自己要求过于苛刻等问题,作为家长要及时帮助孩子调整这一心态,以免孩子压力过大。

家长朋友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告诉孩子自己是孩子的知心人,也希望孩子能够及时和自己沟通自己心里的想法。

比如,孩子做作业困了的时候,家长可以试着给孩子递上块毛巾或者帮孩子拿个水果,一定要让孩子清楚,成绩的取得是最终的结果,只要孩子全力以赴,什么成绩家长都可以接受。

对于另一部分孩子,可能存在着对成绩不够重视或无动于衷,那么家长应该让孩子通过成绩找到自己的差距,至少应该做到的是考后满分,同样的错误不可以犯两次。

      第二,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做好孩子的后备军。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而言,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绝不是空谈。

还有最后四个月,孩子的身体是否能顶住也成为孩子最终成绩的一个决定因素,家长除了给孩子每天合理搭配饮食以外,也要适当给孩子加强营养,及时增减衣物。

除此以外,每周如果能拿出一个小时和孩子进行一些户外锻炼,不仅仅能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也能让孩子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稍微得到些许放松,同时也能增进家长与孩子的关系。

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一定要适量,千万不要给孩子带来太多的疲劳感,也一定要在活动中注意孩子的安全。

建议周六晚上陪孩子打一个小时羽毛球或游泳,让孩子周六晚的睡眠质量得以提升。

      第三,准确了解孩子的考试进度及安排,了解孩子各次考试中的水平,做孩子的督战官。

千言万语,初三是一个要成绩的时候,孩子每一次的成绩都牵动着家长的心。

家长要在日常月考和模拟考中了解孩子的名次变化以及经常出错的知识点。

其实每一次的模拟考的水平基本上和孩子最终中考的水平不会有很大的出入,鼓励孩子每一次考试进步一点点,切忌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这会大大伤孩子的自尊,也会增大孩子的压力。

对于各科成绩不均衡的孩子,家长也要适当和在校老师沟通,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让孩子的总成绩得到最大的提升。

       第四,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为孩子指明方向,做孩子的导航员,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

初三的孩子更多的是迷茫与无助,这时候如果能有一个灯塔般的爸爸妈妈在身边,告诉自己该做什么,告诉自己家里人看到了他的努力与进步,这会让孩子多么的感动和欣慰!

最近接触到一个初三家长,孩子成绩不理想,每次考试成绩都距离重点高中有所差距,孩子平时为人老实厚道,但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初三下学期刚一开始孩子说自己一定要上重点高中,这可让家长犯了难。

一方面,孩子的成绩家长心里很清楚,上重点高中成绩很危险,但另一方面又不能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这个时候的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告诉孩子只要有决心和毅力,一定能够做到。

这是锻炼孩子成长的机会,无论结果如何,只要他尝试过,将来不会后悔,更不会怨恨家长当时没有给自己创造条件。

当然,作为家长,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其他出路的打算,做好孩子的坚强后盾。

      中考并非是一个结束,而仅仅是一个开始。

走过了中考的孩子,才能认识到什么是拼搏,什么是付出,什么是心酸与收获;伴随着孩子走过中考的家长,才能认识到什么是责任,什么陪伴,什么是艰辛与希望。

走过了这一程,回头看看,孩子长大了,他们学会了走自己的路。

2014中考的最后100天,家长和孩子应对的一些体会

1.紧张害怕没有用,立足自我,抓住能抓住的东西;

  与其盘算着能提高多少分,能丢多少分,还不如抓基础+抓漏洞+抓重点+抓方向。

一要跟着老师的计划走,做好一、二轮的系统复习,找出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及时查缺补漏;二看老师强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重视有代表性的问题,做一些典型题目,注意练手;三看以前做过的卷子,重点看错题,不仅是知识点的漏洞,还有在考试心态、答题技巧等方面的不足,再进行弥补。

四是深挖历年真题。

说句题外话:

这时候的老师能力至关重要,一个名师的水平就体现在这个关键时期,他能让你复习到点儿上。

但是得要求孩子跟上老师的节奏。

但是对于孩子确实挺难的,因为这个时候老师抓的是宏观,当前中考的要求,全班的整体学生,而不是对于你个别人的。

如果私人定制的话,就得找老师单独具体的指导了。

  2.现在到了学习和成绩的极点了,真个人浑浑噩噩,已经木了。

这时候要求你必须迅速确立目标,否则一败涂地;

  做好周期计划,根据个人情况啊。

比如说5天一个小周期,10天一个大周期,20天一个阶段什么的。

每个时间段我要干什么,必须要迅速明确。

建立阶段目标的时候考虑:

1学什么、2学多少、3定强度、4怎么学。

这个时候没有发呆的喘息机会,必须做好每个小时。

家长有这方面的能力,帮着孩子制定阶段计划,孩子就有福了。

为什么呢?

孩子只需要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具体完成就可以啦。

但前提是家长得懂,这个工作的重要性不用说都懂得。

这个时候你得让孩子看到你们是一家人共同努力,这个比任何说教都现实。

考分高的学生核心就在于此。

  3.现在不是拼谁不睡觉,而是拼合理分配体能,合理调整状态的时候;

  首先得强调强度,中考为什么能将考生分出个三六九等,关键一点就是单位时间内你答卷的质量如何。

大家明白了吧。

你得知道自己的天赋如何,自己的体能如何,合理分配作息时间,别看别人,没用的,关键你自己得知道睡多少小时。

学习一定要上强度,但绝不是放弃睡觉,大家应该明白了吧。

  4.做好孩子的助手,节约孩子的时间,这是最大的帮助,其他都是浮云。

  大多数孩子其实都害怕,这个时候。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都感觉孤独,没有底,很多的时候不知道该干什么。

很多人跟苍蝇似的围着孩子转,其实都没有忙到点儿上。

这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今天鸭汤明天鸡汤,孩子需要家长能介入到自己的复习中。

想让你的孩子高效利用这100天吗?

一定要有人做孩子的助手,不管是你自己还是外面找人帮忙。

  5.最后,历年的真题很重要,里面有出题人的思路,习惯,方向。

  多数人也都是很认真地捋历年的真题,但效果不明显,重要原因是就题做题,没有挖出里面的东西来。

你也就是不知道自己的漏洞,哪些分是努努力就能拿的,哪些是该放弃的,阶段计划也就制定的不精准,那复习的时候这抓一下,那抓一下,那么考试前的训练就不系统了。

这个挖掘工作就需要专家了,这个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考试的问题?

一位老同学跟我聊起他女儿上高中时的一些事情,仍然心有余悸。

他的女儿上高中后开始住校,高一的时候,一到考试就给他打电话:

“爸爸,我不想考试了!

”他很纳闷,因为在他潜意识里,学生上学考试是天经地义的事,自己就是这么走过来的,许多孩子都是在这样走,为什么他的女儿一到考试就想逃避呢?

他想孩子或许是怕考不好爸爸妈妈会批评,就劝孩子安心去考,考啥样都没有关系。

可是女儿这一科考完,下一科考前又会给他打电话,央求他跟老师请假。

就这样,高一的好几次考试都持续上演着相似的一幕,这位父亲终于觉得事态比较严重了,就赶紧去找了一个专注考试焦虑的老师给孩子做了数次辅导,孩子才克服了恐惧心理并顺利地读完了高中。

后来这个孩子读了一所很普通的大学,但是始终能保持自信与快乐!

交流中,我的老同学不无感慨地说:

“只要孩子身心健康,哪怕她不读大学也没有什么。

  我非常欣赏这位好爸爸,当发现孩子出了状况的时候,他把焦点放在了如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上,及时地找方法。

事实上每次到了期中考试或者期末考试季,心理辅导机构往往都会接到一批恐惧考试的孩子和家长来咨询和辅导。

同时也有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旧采取强行逼迫孩子的方式,最后导致孩子厌学甚至逃离学校也时有发生。

  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参加各种考试,家长都特别看重孩子的考试成绩。

当孩子排名靠前的时候,家长会欢欣,还会以好成绩作为条件给孩子各种奖励。

而当孩子考试出现失误或者“考砸”的时候,轻则冷暴力,对孩子不理不睬,重的会责骂、惩罚孩子。

这种“只见分数,不见孩子”的做法会让孩子从小就在内心会建立一些非理性的信念,比如“只有考好了爸爸妈妈才喜欢我”、“学习成绩好才是好孩子”等等。

所以,一旦考不好或者觉得自己考不好,孩子就会很害怕,害怕来自家长的冷漠、责骂,也害怕来自老师的批评。

更何况,家长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而且总是用自己孩子的弱点跟别人家孩子的强项比。

这一点也使得孩子觉得成绩差会遭到周围人尤其是同学的小瞧,从而对学习、考试产生抵触情绪。

  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属于他独特的精彩,他的优秀与否,和考试成绩没有直接关系。

我们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的目的,不是要那个考试成绩,而是希望孩子越来越有修养且能学到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优秀的孩子往往是能力重于知识,他们不会因为上学考试而耽误了自己的爱好与兴趣。

作为家长,要相信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是获取知识和提高成绩的途径。

家长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些,就能看到孩子的成长,而不会太在意孩子的考试成绩,更不会患得患失了。

家长放松,就一定能支持到孩子,孩子的状态自然会阳光快乐了。

  也有一些孩子,中考成绩不错,进入了重点高中。

一下子到了高手林立的人群中,很可能会遭遇考试人生的“滑铁卢”。

因为过去的优秀,这些孩子的挫败感很可能感受的更加强烈。

我想这时候家长首先要改变自身观念,也有责任改变孩子的观念,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实力和竞争的环境,真正明白“山外有山”、“胜败乃兵家常事”。

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孩子明白,考试成绩的高低跟他这个人本身没有关系,就算考试成绩差了一些,他身上依然有很多珍贵的资源,家长依然爱他如初。

  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自身生命的价值,他才会自信!

一个自信的孩子自然会坦然面对考试的成败,也会从容面对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各种挫折了,只是,这种自信更多地来自家长对他的接纳和信任。

因此,一个从长远考虑孩子成长的家长,不该在乎孩子一时的考试成绩,而要发现孩子身上那些独特的资源,并帮助孩子认识和挖掘,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

        

  这是一位培养出优秀女儿的母亲的博文,借鉴过来供家长们参读!

或许,您的孩子不曾拥有这些问题,或许您的孩子曾出现或存在过类似问题,无论孩子成绩如何,孩子的成长决不是一纸卷面的分值的高低来裁决的。

想想,你做对了吗?

不上课外班中等生也能进北大(李若辰的故事摘自中国青年报)

故事是真实的,道理是浅显的,孩子的路何去何从要审时度势,只有适合的才是正确的!

  李若辰绝不是“天才”也不是“学霸”,从小学到中学,她的成绩都处在中游,刚上高一的时候更是因为数学成绩很差,排在了中下游。

谁也没想到,这么一个普通的中等生却后劲十足,高三时获得香港大学的校长推荐加分,并裸分考取北京大学,最终成为北大新鲜人。

  中国青年报记者与李若辰的妈妈刘称莲交流后发现,在李若辰小的时候几乎看不到课外班的身影,也很少有参加各种竞赛的经历。

刘称莲把她养育孩子的经历写成了两本书,想告诉更多正在疲于“拼孩子”的家长:

教育要遵循常识。

  不随波逐流,让孩子在自己的兴趣点上闪光

  “凭什么别的孩子周末都去学奥数、华数,你的女儿周末却出去玩?

”若辰小学四年级时,一位老师挺为这一家子着急。

  李若辰上小学高年级的那几年,正是北京的课外班开始风生水起之时,孩子们被纷纷送进各种培训班和竞赛班。

可李若辰还沿袭着之前的习惯,每天放学后就在外面看各种小动物,周末跟随父母踏青、爬山。

  “老师说这句话的时候大概是忍无可忍了。

”刘称莲说,可能在老师的眼中,这样的家长太不负责任了。

  于是,刘称莲也去尝试给李若辰报了一个奥数班。

  “她真的很痛苦,听不懂。

”刘称莲说,原本非常开朗、阳光的孩子竟然不敢跟同桌说话,“她是越学越没有自信了。

  面对奥数班,李若辰直白地跟刘称莲说:

“有些事,不是我愿意做的,也不是您应该做的”懂事的女儿让刘称莲心疼——“我报班是为了她好,但她这么痛苦,报班就没有意义了。

  于是,刘称莲又把女儿带回到了原来的生活中。

  若辰从小就是个昆虫迷,喜爱小动物。

兴趣激发了无穷动力。

若辰写下细致的观察日记,小学三年级就读完了法布尔的《昆虫记》,阅遍了所有能找到的相关资料。

一次在山中,一家人发现了一种俗称“老妹倒倒”的倒着走的昆虫,她在百科全书上一页页地执着翻找,终于获知了它的学名:

蚁蛳。

“教育是渗透在生活之中的。

”刘称莲说。

  香港大学面试未提前通知就突然袭击,若辰毫无准备却巧遇到了一位研究生物的面试官,相谈甚欢,以至于让很多孩子难熬的5分钟时间都过去了,她还没说过瘾。

圆桌讨论环节的主题是动物权利,正是她曾经关注、并致电焦点访谈节目表达观点的课题。

最终,她获得了20分的招生加分。

  “妈妈,他们考查的恰巧都是我擅长的,我太幸运啦。

”若辰向母亲报喜。

刘称莲则微笑着说:

“女儿啊,这不是幸运,是你的积累。

  “毋须一味追求成绩,成长会自然地带来成绩。

”刘称莲对记者说。

  语文英语不用报班:

完全靠积累

  李若辰的作文经常在各种比赛中获奖。

  从若辰小时候起,刘称莲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不仅要让孩子有好书看,而且还要让她能看到书。

  于是,刘称莲就在家里的沙发上、写字桌、餐桌甚至地板上都摆上书,起初,小家伙熟视无睹,后来,开始随手从身边拿起书来读,毫无悬念地爱上了阅读。

在小学期间,李若辰就阅读了卫斯理的科幻系列、金庸的武侠系列、《可怕的科学》,还有《飘》、《简·爱》、《红楼梦》、《西游记》等中外名著。

  有了这样的积累,李若辰的文科成绩一直很好,尤其是她的作文,总是有的可写,而且文字生动,比如刚开始写作文时,李若辰就用了这样的句子:

“兔子的尾巴像小米饭团”、“汽车从盘山道往下走,就像在削苹果皮”——是充分的生活体验让李若辰的文字有了灵性。

  跟语文类似,李若辰也从来没有上过一天英语培训班,但是英语成绩却出奇地好,而且发音也很标准。

  原来,从小学一年级起,刘称莲就利用每天晚上睡觉前的半个小时给女儿听英语磁带,“小学英语的学习内容并不多,只要每天听,孩子就能把课文内容记得滚瓜烂熟了”,刘称莲说,句型、发音等自然就没有了问题。

  睡前听英语的习惯一直坚持到了高三。

升入高中后,李若辰对自己也有了新的要求,她将新概念一的课文拷到mp4里,每天都听。

后来,又增加了每周一部英文电影的“固定节目”,字幕逐渐淡出舞台,有时妈妈听不懂,女儿就负责讲解。

  从小养成订计划的习惯

  李若辰能在高三发力其实还得益于她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小,刘称莲就有意识地培养女儿做事前订计划的习惯。

  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学习量一下子加大了,再加上青春期的到来,刘称莲明显感到了教育时的阻力。

  这时,刘称莲受一本名为《学会跟孩子说话》的书启发,跟孩子订了一份百天协议,协议的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与学习有关的上课认真听课,课下认真复习,同时也包括生活中的“自己挤牙膏”、“自己整理书包”、“见到人主动打招呼”等等,协议要求家长每天晚上对孩子一天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写出评估意见。

  自从签订了协议之后,一家三口共同执行,父母中有一个出差了,另外一个也要严格遵守协议,整整坚持了100天。

  “给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在各方面有了好的发展,学习成绩会自然而然提高。

”刘称莲说。

  李若辰大概也从这个协议中体会到了凡事做计划的好处,从此之后她每天写作业之前都会订下一个粗略的计划。

即使高三最忙的时候也几乎没有熬过夜,高考前的冲刺阶段,她“把计划做到了极致”。

  距离高考仅有20天时,李若辰做了一个完备的总体复习计划。

这个计划分配了最后这些天的复习时间及所要达到的目标,详细到分钟。

每完成一项李若辰就打一个勾,高考前一天,李若辰推开书房门,说:

“我完成计划了!

我准备好了!

  其实,订计划并不新鲜,但“考验的是家长的坚持和智慧”,刘称莲说。

    找到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李若辰的学习并不是一帆风顺:

从小学到高中她一直在和偏科作斗争,数学甚至曾经考过年级的倒数几名。

  初三的第二学期,李若辰突然对刘称莲说:

“妈妈,我想加强数理化的学习。

  这时离中考只有几个月了,去外面上补习班显然没有什么效果了。

于是,一家人商量决定:

找一个家教。

  为了更加有效地帮助李若辰提高成绩,刘称莲夫妇又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们让李若辰每周五的晚上把本周所学的数理化内容进行梳理,已经掌握的知识放到一边,没有掌握的记录下来,然后跟“家教姐姐”进行沟通,让“家教姐姐”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

  这样,每一次“家教”都是针对李若辰最弄不懂的问题,“有时候,一两小时只弄懂了一道题,但这一道题却是非常关键的。

”若辰对妈妈说。

  果然,这样学习了一个月后,李若辰的数理化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后来考上了一所理想的高中。

  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事,找家教也是很普遍的做法,但是,很多家长请了家教之后,往往是让老师给孩子再把学校里学过的东西讲一遍,这就没有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请了家教要把补什么的主动权留在孩子手中。

”刘称莲说,其实,当时使用这个方法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女儿每周给老师准备备课重点时,无意中又进行了一次系统复习。

  家长做孩子内心永远的支持者

  “其实,成绩不好,最痛苦的是孩子自己。

”刘称莲说,孩子成绩下滑带来的波动是家长必须面对的坎儿。

不少家长这个时候会批评孩子,这越发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

“家长们可以想一想如果把这件事放到20年以后,那时候,你还会觉得孩子一次成绩波动是个天大的事儿吗?

  “家长得是孩子内心永远的支持者。

”刘称莲说。

  高三“二模”李若辰遭遇了入学以来最坏的成绩。

知道成绩那天,李若辰从学校回家后,躲进小房间,趴在床上一动不动。

刘称莲心里也着急,但她知道现在女儿的内心比谁都要痛苦,她静静地陪在女儿床边,没有说话,伸手捋了捋女儿的头发。

原本压抑的女儿一下子爆发了,大声地哭了出来:

“妈妈,我难受。

  刘称莲静静地陪着女儿,等女儿哭完,完全平静下来后说:

“好了,咱们现在一起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吧!

  刘称莲说,孩子有着很大的潜力,他们遇到困难时,往往是内心失去了前进的力量,这个时候帮助孩子纾解情绪很重要。

高二下学期,为了缓解若辰的压力,刘称莲曾经做过一件“疯狂的事”:

一家连夜飞机往返,看了一场流星雨。

  但是,比疏解压力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战胜困难的关键。

  那一天孩子哭完之后,李若辰给妈妈的答复是:

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再拼一把。

后来,李若辰制定了完备的考前冲刺计划,并且很好地完成了。

  在成长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李若辰都会说:

“妈妈,我真的很幸运。

”可能也会有不少家长认为李若辰确实是太幸运了。

但其实,每一个偶然背后都有一连串的必然,李若辰的每一次“幸运”背后都是多年的积累,而积累的背后则是父母的教育智慧。

  

  如果我们静下来想一想,其实孩子的每一次考试,考的已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对孩子们的心理、能力综合考核,强者增分,弱者减分。

所以,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智慧相帮。

  孩子是我们心中的希望,如何对孩子进行引导与关注,让他们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脱颖而出,将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