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材料之一.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3339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培训材料之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师培训材料之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师培训材料之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师培训材料之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师培训材料之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教师培训材料之一.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教师培训材料之一.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教师培训材料之一.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教师培训材料之一.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教师培训材料之一.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教师培训材料之一.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教师培训材料之一.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教师培训材料之一.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教师培训材料之一.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教师培训材料之一.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教师培训材料之一.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培训材料之一.doc

《教师培训材料之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培训材料之一.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培训材料之一.doc

山阳县城区三中2015年暑期教师全员培训学习材料之

(一)

高度重视校本研修不断提升业务素质

(本文摘录于陕西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文)

2010年底,陕西省教育厅就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意见》文件,校本研修从此拉开序幕,2014年度开始正式实施学分认定,其实质是对教师在校参与校本研修工作的过程考核。

省、市、县各级主管部门多次下发文件强化指导,县教体局也做了具体安排部署。

“校本研修学分”是教师资格定期登记、职称评定、岗位聘用、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

商洛市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认定有明确规定:

每名教师每五年一个培训周期内,须修满不少于120学分的培训课程——其中:

集中培训(必修)30学分,校本研修(必修)50学分,远程培训(选修)40学分。

校本研修是指各校按照年度计划组织开展的以校为本的研修活动,以及经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纳入校本研修管理范畴的教研、教改活动。

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学分认定以年度为单位。

每学时计0.0625学分,每个研修单元(半天或4学时)计0.25学分。

平均每周需要开展4学时的研修活动,每学期按20个周计可研修80学时(5学分),每年度研修160学时(10学分),每名教师每年校本研修不少于10学分。

下面,关于“校本研修”的概念内涵、相关内容组织大家学习,希望通过学习使大家对“校本研修”有比较深刻比较全面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乐于思考、勤于研究、善于提炼,不断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第一部分关于“校本研修”

1、“校本研修”的涵义:

“校本”就是以校为本,“研修”则是研究、探索和反思,以实现教师自身的提升。

具体包括:

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科研和校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①校本教研包括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

②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全体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③校本科研是以教育教学问题为科研的主要内容,以解决实际问题、探索规律作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科研活动。

形式主要有:

教育教学叙事,教育教学随笔,教育教学案例,教案,论文等。

④校本资源开发其主体包括教师个人、教研组、学科组、与校外机构或个人。

种类有课程、教材、教法与教辅等;校本资源利用包括政策资源、校内的课程资源、校外的课程资源、信息化课程资源。

2、校本研修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统筹部署、全面推进,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成长,为我省基础教育提供有质量、高水平的师资保障。

3、校本研修的特点:

全员性。

主体是教师,也包括学校管理人员及其辅助人员。

对象为全员,全员参与,整体推进。

实效性。

贴近学校实际、为了学校发展,基于教师、以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解决问题的指向性明确,能够较好地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

针对性。

针对学生的发展,针对教师的个体发展,针对学校的发展。

自主性。

校本研修的主体是学校和教师,其享有充分的研训自主权。

能自主制订和实施研训方案,自主选择研训内容和资源,自主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的计划。

灵活性。

校本研修可根据学校和教师实,在内容设置、方法确定、人员组合、时间安排等方面具有充分的灵活性,研训的内容、形式、对象、时空均具有灵活性。

4、开展校本研修的意义:

一是校本研修是社会的发展的需要与国家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

“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

”二是校本研修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

三是校本研修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

5、教师专业发展包括的基本内容:

主要包括本体知识、条件知识和专业能力。

①本体知识有理念与师德,包括职业理解、对待学生、教学态度、个人修养专业知识包括、学生知识、学科知识、通识知识;②条件知识有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方面分成十四条;③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教育评价、与人沟通、专业发展。

6、陕西省校本研修的基本原则:

①面向全员、整体推进。

校本研修必须面向全体中小学教师,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全员参与。

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辖区内的校本研修进行统筹规划、统一部署、重点下移,在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全面开展,整体推进校本研修工作。

②区域协作、资源共享。

要在立足本校的基础上,倡导“大校本”理念,针对许多农村学校布点分散、教师人数少、优质资源分散的实际,整合区域资源,加强校际合作,构建研修联盟,创造性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研修质量和效果。

③以校为本、突出特色。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旨在优化本校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研修活动形式,必须立足本校实际,突出自身办学特色。

要将校本研修与本校教育教学实践和师资队伍建设实际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研修内容、研修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

④聚焦课堂、注重实效。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

校本研修要植根于课堂,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为基础,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强化课堂质量评价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要将教研活动、学术研究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以研促教、以研促训,切实提高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7、陕西省校本研修评价的内容与途径:

——教师校本研修计划、次数、时间、态度、笔记、考勤、做课、论文、培训、教材和成果等;

——每位教师五年完成120学时的校本研修任务;

——通过个人申请、学校审核、教研部门认定、教师培训机构登记;

——对按期完成每五年360继续教育学分者,发给继续教育证书。

校本研修活动开展的关键环节:

一是通过需求分析确定主题。

研修活动的策划始于分析教师需求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研修主题,结束于研修活动计划的发布。

二是依据要素分析组织活动。

突出研究主题与形式的针对性、活动过程的可参与性、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设性、研究主题的连续性与渐进性、关注过程的生成性、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性。

三是通过评价分析促进发展。

这种评价的作用是总结交流经验,进行帮助和督导。

8、校本研修的主要方式:

主要有3个方式途径:

“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这三个不同的方面为校本研修提供了不同的路径,也提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方力量——教师个人、教师群体、给予专业引领的专家。

“实教学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专业引领”是实践与理论的对话。

通过对话最终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在实践中,我们只有充分地发挥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各自的作用,并注重相互间的整合渗透,才能使校本研修获得实效。

9、校本研修的基本内容:

①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

学科教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成果;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现;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组织策略;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研究性学习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等。

②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

教育法规与政策;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发展规划;教师心理调适与情绪调控;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评价;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教育科研方法;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等。

③教学管理与学校发展:

学校办学思想与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与风、教风、学风建设;学校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校本研修规划与方案等。

④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

学生成长与身心发展;班主任工作与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班务管理;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学生思想工作及心理辅导;团队活动组织与管理等。

10、校本研修的基本方式:

校本研修要根据研修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结合区域和学校实际情况,科学设计、灵活运用。

基本类型和方式有:

①基于课堂教学的研修方式:

集体备课;示范观摩;听课评课;同课异教;微格教学;案例分析等。

②基于专家指导的研修方式:

专题讲座;案例点评;咨询诊断;交流研讨;名师工作室等。

③基于同伴互助的研修方式:

以老带新;结对互助;教研活动;专题沙龙;兴趣小组等。

④基于校际合作的研修方式:

对口支教;影子培训;项目合作;基地活动;校际结对;区域联盟等。

⑤基于专业发展的研修方式:

实践反思;技能训练;教学竞赛;专题(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

⑥基于网络平台的研修方式:

校园网站、专题论坛、主题空间;博客写作;QQ群交流等。

11、农村学校开展校本研修的有效方法途径:

①开展远程研修。

我省面向中小学教师开通了“校本研修网”和“继续教育网”,同时建立了“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网”,教师可以与名师在线咨询交流,互通研修,取长补短。

②开展自我反思研修。

独立思考,自我反思是校本研修最好武器。

在偏远农村学校的教师可以调动自我学习的内在因素,促进专业成长

③大学区研修。

可以依托中心校或优质学校,利用良好的资源,定期开展大学区共同体研修。

一是学科教师联片研修;二是同类互助研修,确定共同的研修主题,轮流“坐庄”,定期开展研讨交流活动;三是学区内学校互助研修,即小学校或大校的弱小学科与学区内的名校结对子,利用名校的优势学科组,共同开展研修活动,实现研修资源共享。

④请进来,走出去。

邀请各级“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到农村,分享名师、专家、教育资源。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举办的“国培”、“省培”、“校本研修”集中培训班。

12、校本研修经费如何保障?

省教育厅提出:

“建立健全校本研修的经费保障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不断加强对校本研修的经费投入。

各中小学校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有关“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的政策,确保校本研修的经费投入,积极为全面推进校本研修创造条件。

13、开展校本研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不可一刀切,全面开展,突出特色;

不可集体活动代替个人反思,要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

不可以教研代替研修,寻找全面提高教师教育的新途径;

不可以追求升学率代替研修,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不可以课题研究代替研修,要整体推进;

不可急功近利,要持之以恒;

不可贪大求洋,要从实际出发;

不可一阵风,要形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第二部分日常教学研修

1、关于“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以分享教学设计的方式解决教学设计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作为一种有效的实践训练方式,其思路就是:

组织教师围绕一个单元或一节课,通过任务分工,进行教学设计、交流和讨论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设计,在实践和讨论教学设计的活动中学习教学设计,以提高集体成员的教学设计能力。

2、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

①任务分工。

集体备课需要所有参与者都承担责任,要提高任务承担者的工作质量,一是建立一定机制强化任务承担者的责任心,提高个体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明确任务质量标准,避免任务承担者不负责任,敷衍了事。

②个体创造。

个体创造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入钻研和理解教学内容、吃透教材、广泛收集相关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认识教学内容、如何开发利用相关教学资源、如何组织和实施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准备相关教学内容的课程资源。

③集体研讨。

操作环节包括:

第一,承担任务的教师向其他教师讲述自己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理解,讲述自己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和教学环境的处理意见,并介绍自己为此涉猎和准备的相关资源。

第二,接受其他成员对相关内容和主题的质询。

第三,参与教师共同对这一任务对话研讨,进行思维碰撞,以完善设计方案,使其成为成员共享的集体智慧成果。

④个性化处理。

集体成果最终需要个体实现,最后的个性化处理目的在于使设计更适合自己的学生,更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⑤教后修订完善。

教后修订和完善是一次集体反思和提升,它有利于促进教师比较和评估,从而提高教学设计质量,并使修订完善的方案成为以后设计的有效的参考资料。

3、如何进行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以课前说课议课为起点,以课堂观察为基础,以课后议课以及反思改进为核心,三个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观课议课循环。

(1)观课前的说课议课。

与现有听课评课活动比较,观课议课强调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意义的理解,强调集中在一定的主题上,强调对授课教师教学风格、教学追求、教学特色的尊重,强调授课教师与观课教师的课前沟通和互动。

(2)课堂观察。

观课教师在课堂观察中,不是纯粹的旁观者,而是积极主动的介入者、帮助者,要把“我”投入进去,不仅对“课堂管理行为”及效果进行观察,并且要思考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3)课后反思与记录。

观课议课提倡“把经历的事情说出来,把讨论的东西记下来,把想到的办法做出来。

”“说出来”、“记下来”是一种叙事研究,而“做出来”则是一种行动研究。

反思首先是一种追问,我们可以用表格的方式填写相关的反思记录,也可以以叙事的方式从“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课堂实录”、“课后反思”、“议课记录”、“改进设想”等方面进行思考。

在写教学叙事过程中,可以分出教学片段,选择某一个教学片段或者教学细节进行总结,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关主题,将相近和相似的片断集中进行教学叙事。

4、观课议课的基本要求:

(1)以观察为基础。

同事之间互相观摩教学,主要以师生行为、课堂事实、现象、氛围、效果为观察要点。

观察者要记下所观察班级的所有信息,使反思建立在充分全面掌握课堂信息的基础上。

(2)教师间进行合作性议课。

献课教师和观课教师是既平等又对立的主体间关系,彼此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各自的处境和条件、愿望和设想。

(3)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坚持以学论教。

就是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状态作为观课议课的焦点,以学的方式讨论教的方式,以学的状态讨论教的状态,以学的质量讨论教的水平和质量,通过学生的学不映射观察教师的教,以学考察教,以学改进教。

某种意义上,以学论教是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的根本方法和技术。

(4)在同伴指导人员中明确一位大家都信任的专业人员,他能够与人进行很好的沟通,思想开明,能努力提高他自身的教学技能。

有责任心做事谨慎,在课堂上富有创新精神。

5、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科组长)在校本研修中的职能和作用:

①组织组内教师学习。

制定本组成员的校本研修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如集中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的学习;每期推荐一本好书让老师自学;组织观看优秀教师教学实录。

通过有计划地学习,更新和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教材观。

②组织课堂教学交流。

组内教师的相互听课评课说课;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新教师的合格课;突出某一特点的特色课;探讨某一种课堂结构模式的研究课。

③组织本组课题研究。

一是对上级教研部门推荐的课题或子课题的推广应用和实验研究。

二是对兄弟学校已经出了成果的课题实验的应用和研究。

更重要的是教研组自主开发教研教改课题实验。

自主开发教研课题,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找出“问题的答案”。

研究和构建现代教育理论体系与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桥梁”。

④帮扶培养青年教师。

教研组长可以在组内开展“师徒结对”,督促学习提高,“集体诊断”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尽早走向成熟,尽快提高教学水平,以实现全组成员整体水平的提高。

⑤指导教师集体备课。

学科教研组长要帮助和指导本学科的各年级备课组搞好集体备课。

指导备课组分析和把握教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指导检查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执行情况。

⑥组织学科课外活动。

教研组长要思考、策划、组织开展适合本学科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本学科学习兴趣,拓宽学生本学科知识面的学科课外活动。

⑦归纳总结教研成果。

教研组长要在日常的教学和教研活动中,收集、归纳、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积累教研教改成果,形成资料。

在收集和积累中不断完善,在总结和反思中不断提高。

6、如何利用校本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四部分,一是政策资源;二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三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四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第三部分研修方式途径

1、关于“自我反思”:

1987年美国舍恩提出“教师即反思性实践者”的口号。

1989年波斯纳将之概括为“成长=实践+反思”。

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也就是教师自己主动研究自己。

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

2、自我反思的主要途径:

①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越来越显出动态生成性,有些课堂中的突发问题或值得深思的现象在课前很难预料到,“预设”与“生成”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两大焦点。

而课后教案则较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课后教案就是把自己上课时的课堂实录详尽、及时地记录下来,并对其中某些片段和环节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从而扬长避短,以便于今后教学的提高。

②反思日记。

实践者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及时地记录下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教育教学的背景、实施要点、实施效果及伴随而至的思想感悟和情感体验,记录下发现的问题及反思后设计的假设性解决方案等。

③教育叙事。

实践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独特的事件或感受,要及时地记录下你的思考和感受。

写教育叙事可长可短,不一定长篇大论。

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积攒下来的点滴叙事,经过整理、归纳、加工,就是一册校本研修成长集。

④观摩体会。

通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和示范课,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是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

因为这样可以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

这种反思可以极好使教师从自我封闭状态解脱出来,让教师通过镜子来反思自我。

许多教学名家常说自己的“名师”是听出来的,其实都是他们对别人的课堂进行反思,借他山之石的结果。

3、关于“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就是教师之间真诚的合作、交流和共享,实质是建立教研伙伴(研共体)。

与专家引领和自我反思相比,同伴互助是校本研修三要素中最难实现的环节。

其特点是互动,同伴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加工、改造、促进等形式,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研究。

它的基本形式是交谈(对话)、协作、帮助等。

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文化,是实现1+1>2的有效途径。

可共同分享经验,也可共同探究问题。

4、同伴互助的主要活动形式:

(1)对话:

交换信息,共享经验,深度会谈,探讨和辩论

(2)协作:

寻找伙伴,共同承担某项实际问题研究。

(3)帮助:

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绩的骨干教师指导新任教师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的教师。

5、专业引领的主要方式:

第一,靠教师研修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运用于反思和互动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中。

这是教师从教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教师养成学习的习惯,其实就是一种隐性的专业引领。

第二,靠专家、学者的指导。

教师们在与专家的互动中,在真实的课堂、真情的参与、真心的交流、真诚的研讨中,实现真正的提高。

第三,教研员的上门指导,面对面地点评和引领,安排老师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培训。

6、专业引领的具体形式:

(1)辅导讲座。

就课堂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作专题或系列性讲座,举办学术性报告和理论学习辅导讲座,解读新课程标准和内容,介绍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的要求,并与教师进行互动式交流。

(2)专题谈话。

一对一、面对面地进行专题谈话。

针对教师教学中的困惑,确定谈话专题,拟订谈话提纲。

过程中引导教师自我分析、自我评价,鼓励教师表达自己关心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点。

(3)专题式研讨。

外派教学骨干参加各种专题的学术会议,建立由骨干教师组成的“先导小组”,内化理念后向其他教师传播新的教育教学思想。

“先导小组”成员与其他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以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为研讨内容,重点解决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比如新教材内容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等。

(4)教学现场指导。

专业研究人员对教学现场指导。

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备课(设计)、听课(观察)、评课(总结)等。

理论指导实践,思想支配行动。

请全体同志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业务研修,将自己锻炼成为高级名师!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