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3431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docx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docx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第一讲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维度及其标准

新课程下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应从哪些角度去评价?

新的评价体系如何构建?

怎样以新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来指导体育课堂教学?

如何根据新的教学思想与理念,构建体育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

现在用过去陈旧的评价体系,来评价现今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我们要构建新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就要确立指导思想和评价原则,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应该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立足学生,为学生做好服务。

一、构建体育与健康新课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理念是什么?

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课堂教学的设计要体现出一个服从、一个服务。

一个服从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生成,必须要服从国家的课程标准及课程的要求,体现时代性;一个服务是服务于学生。

因为课程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目标的达成,学生要受益。

从宏观的程度来讲,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因为课程标准是国家性的文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那么从微观的层面来讲,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该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为体育课堂教学是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的主渠道、重要途径,所以构建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另外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一堂课质量的高低,主要还是看学生在这堂课中,是不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因此,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无论是出发点,还是最后的落脚点,都要看学生有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

对于课程而言,不同的设计者,他的着眼点不同,导致最后生成的不一样,如着重于经典知识传授的设计,会导致对学生的主体需求、主体性、表现性不是很重视,学生着重掌握的是知识性的东西;还有一些课程的设计者,强调要着重观察学生需要什么,当你把眼光落在学生需要什么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老师的设计会源于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去构建新的生活,对学生体现出更大的服务性和知识的构建性。

往往有时候,我们在预设和达成方面存在着阴暗面,预设的很好,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达不到预设的效果,原因是没有立足于学生。

也就是说以知识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体系,评价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过去我们更多的是以知识为中心评价一堂课的教学,主要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到,知识是不是教的详尽无疑。

但是今天评价理念变了,不仅看知识和技能教的怎么样,还要以学生为中心,看学生的发展,除了看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外,还要看学生的学习表现、心理感受、合作精神等方面,因为课堂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是让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

因此,用过去的评价标准和用现在的评价标准来评课,最后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假如用以知识中心观下的评价体系,来评价新课程下的体育课,可能会把一些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追求主动发展,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的课,认为是差课,认为很混乱,实际上这叫行散而神不散,对学生实际上是一种深度的教育。

但反过来如果用学生中心评价观来评价过去的课堂教学,显然也不行,因为理念不一样,所以不能说过去的评价体系一无是处,应该说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在特定的教育观的指导下构建的一种评价体系,在当时也是起了积极作用的,但今天来看,显然已经过时了,要重新构建。

传统的评价体系偏重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具有导向性作用的,不同的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对于教师的发展、专业成长、课堂预设生成等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诊断,有利于教师不断的改进完善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积极意义。

评价具有导向性,什么思想下的评价体系,会影响教师从某个方面发展,所以现在重要的就是要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来构建新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教师更有效的教,学生更有效地学。

二、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维度及其标准

确定了新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后,我们要思考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评价一堂课的教学。

1.学生的维度和指标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首先在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时候,关注点之一,立足于学生,看学生有没有在这节课中积极的参与,其学习态度是积极还是一种懈怠、消极的。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如何,他不是在瞬间的课堂教学中生成的,也不是凭教师的机智在教学过程中骤然促发的,这种主体性的表现或者体现,应该在教师的预设、备课,即课的设计过程中就要去引导,在只有教师强势话语权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似乎还是比较难,要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过程应是一种平等的氛围,师生在知识方面不平等,但师生的地位应该是平等,或者他们的互动、对话应该是很民主的。

学生主体性是否体现,通过哪些方面来判断,首先从目标设置上进行判断,对课时目标的设置有的老师会注重知识传授,有的老师注重让学生获得一种能力,通过知识学习获得一种能力,那这两种目标设置是不一样的;第二在教学过程当中判断学生主体性是否得到体现,是否充分挖掘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教师引导、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互动交往中构建新的知识,通过自己已有的和经过对新信息的加工生成的新知识,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长久的,因为是他自己主动构建的,如果没有学生主体性的体现,生成性知识也很难学到。

传统的教法不是生成性知识,而是接受性知识,这个知识是很有限的。

例如南通潘雪峰老师的一节课,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不断启发,而是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设置了一些方向性的辅助练习,并进行汇总整理,最后形成了生成性知识,另外在这个构建过程当中,学生的互动性非常强。

石冰冰老师的一节课我也看过,如学生的分组,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有这样一种体会,学生通常会选择关系非常好的同学为伙伴组,再次分组他还会选择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但石老师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进行更好的交流,采用春夏秋冬随机的分组,在前几次分组的基础上,突然变化一种策略,让学生选择不同角色,再将相同角色进行随机分组,这就为原来的合作情景设置了障碍,学生要想共同合作好,就得沟通互动,这就是课堂教学的生成资源,形成一种新的合作学习小组。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养成了这种习惯,习惯了老师的这种教法,分组的时候我就喜欢和那几个人在一组,教师稍微变化策略,变化一种方式,同样还是你们四个人在一起,但是你要选择一个角色,春、夏、秋、冬,然后春一组,秋一组,夏一组,把这些同学全部又分开了,这个时候他就要考虑,我和另外的同学在一起,如何进行合作学习。

集中在学生方面,就是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怎么样,是评价一堂课的重要方面。

过去是看教师教多少知识,学生接受多少知识,教师教多少学生就接受多少,但是按照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不仅看学生接受了多少知识,还要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生成了多少知识,就是说学生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有没有得到体现,体现了就是教学质量高的一个重要指标。

除了学习能力的体现以外,还要看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表现,例如:

运动参与的表现、合作精神、情意表现、心理感受、运动量有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等都属于这个范围。

对于参与运动,不仅仅是表面的参与,很热闹很开心是需要,但要有一种深度的参与,参与运动的过程要变成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要有认知参与、思维参与,不完全是身体活动的表现。

因为体育活动既是身体活动也是心理活动,体育活动对人大脑的开发也起到积极作用,深度的认知参与对学生有效的掌握知识和技能也是很有好处的。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明确运动技术的动作和方法,接下来会思考采用怎样的学习方式能学的更有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掌握这项运动技术,不但要掌握,而且要生成其他的知识。

参与运动的表现也是对学生情感的一种判断,学生课前对体育课的渴望,通过什么来表现,如果这个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他上体育课也是慢慢腾腾的,可能最后一个到操场,对体育课感兴趣的同学,会积极踊跃跑过来,主动的帮老师布置场地器材,在课中热情,乐于合作,中国有句古话“亲其师谢其道”,再添六个字就是“爱其课,恋忘返”,下课了还舍不得走。

参与运动积极踊跃的表现,有待于教师的点拨、启发,教师上课有激情,能够带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乐于参与。

教师的个人表现,以及教学能力能够吸引学生来上你的体育课,而且深度参与你的课,从课堂中得到各方面的益处。

评一堂课是不是质量高,从学生这个维度看,还有一些具体的指标,有时候说说很容易,过去评课只是凭感觉、凭经验,不是太具体,更谈不上科学,要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从学生的角度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参与运动的表现,有没有积极参与、深度参与;二是掌握运动知识、技术的程度;三是运动量,体育课有别于语文课、数学课,以身体练习为主,这是体育课的特点,作为体育课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的角度来说,需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要动起来,要出汗;第四要有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要观察学生在这一堂课上是否兴致勃勃、情绪盎然,如果学生是唉声叹气、一脸的痛苦,那么这节体育课肯定是不成功的,也是低质量的体育课;第五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没有得到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的运用,一是看有没有自主、合作、探究形式的体现,二是看学生是不是有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如果有能力说明你的教学是有效的。

因此,评价课的教学质量,要关注学生这个维度,而这个维度在以往的评课当中是比较忽视的。

所以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感受等,改变过去只关注教师而忽视学生的状况。

2. 教师的维度和指标

评价课堂质量,学生只是一个方面,关注学生并不是不关注教师,教师的表现很重要。

新课程对教师的表现、能力有新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示范能力要强,例如:

有的老师简短的几句话,就能让学生领悟动作要领,而有的老师啰啰嗦嗦的讲了好长时间,学生还是云里雾里,由此可见,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领悟动作要领的能力以及把要领表达给学生的能力应该较强。

教师很强的讲解和示范能力,应该与过去的讲解示范的理解不一样,过去看体育课,老师过分讲解示范,今天示范讲解依然需要,但讲什么、怎么讲、是否讲的有效、示范有效,这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能力,一要轻灌输,你不能把课堂变成自己的,不能只进行自己一种强势知识的单向传递、强灌输;二要重启发,有的老师三言两语就能让学生知道,而有的老师讲的很辛苦,备课很认真,费了很大功夫,却是事倍功半,事实上他没有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进行一些知识的迁移,或者是运用启发式教学,他没有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没有考虑到进行方向性辅助的设置,所以导致一启发,学生云游四海,后来再想用启发,又害怕学生思维乱跑,就把启发式设置成了A或者B式的选择题;三是求引导,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指导,必须要注意一点,知识的资源绝对不是教师一个,任何一个学生都可能在某一点上成为其他学生的知识来源,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要像煤炭厂运煤的单向传送皮带,而要像管道工人,学生就像一个个小水管,老师要善于发现,把学生相互的巧连接,形成在教师辅助之下互通信息传递多途径的一个通道,注重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再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去进行新知识构建,关键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产生一些新的知识或者体验。

新课程下的示范讲解,与过去示范讲解的内涵是完全不一样的,关键是怎么示范讲解,要提高它的有效性就是要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思考学习、研究学习。

如:

说评书、说相声,用同样的台词换个人去讲,效果不一样。

当然体育课不能像说书的从头到尾来讲,同样是讲,讲要有方、讲要有道、讲要有效、讲要适时适度。

学生能够学会的,教师最好不要讲,应该让学生去体验尝试学会学习。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不断的引导,让学生慢慢的领悟感受,不要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学生的知识是很丰富的,再加上信息化的社会,学生有的方面比老师懂的要多,所以学生能够学会的教师不要教,多加引导,学生学不会的,教师加以指导和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真情、激情,立足学生,把自己和学生进行一个角色换位,能够激发、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要通过你的指导,或是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把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积极性调动起来,这应该是一种教学艺术,体育老师教技术都是行家里手没问题,越教越细头头是道,但是怎么把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调动起来,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教师们去认真的研究。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对学生分析的课题,把学生划分为三个群体,一是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这些学生很活跃;二是有兴趣没有特长,这个群体比例还不小;三个是既没有特长也没有兴趣的同学,为什么第三类同学既没有兴趣也没有特长呢,因为第三类同学可能在以前曾有过对体育运动喜好的想法,由于他运动能力和先天性差异,体育课存在一种对抗性和竞争性,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感到不行,有一种自卑感,如篮球比赛,有的时候矮个同学在旁边看,你问他怎么不参与,他会说:

“人家个儿这么高,抢抢不过人家,投篮投不过人家”,于是就给自己贴了标签,不适合我。

体育教师面对的学生,不可能都是既有兴趣又有特长的学生,关键是你怎么把他调动起来,这是能力更是教学艺术,特别是后面那么多同学有兴趣没特长,那些没特长的同学在中间属于摇摆性的,引导、培养的好,他会向上过渡,引导的不好可能会继续下滑。

所以教师对于学生兴趣的关注、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能力,绝对不是体现在课堂上很热情的那点东西,必须是在课前要花相当多的功夫,要有知识的积淀,有些体育教师在这一方面要补课的,怎么调动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兴趣调动起来,要多思考,来弥补这一块的不足。

除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教师的一种能力体现外,还应该还包括教师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以及保证学生在课堂当中有充分的练习时间。

目前的体育课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讲的多,练习的人数少,等待练习的人数多,为了给学生足够多的练习时间,多分几个组,量化练习次数,规定时间内练习什么,练习多少次,练几组,在时间和次数上给学生一个指向,有个目标。

学生在体育课上,要有充分的练习时间保证,或者自主学习的时间保证,第一要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更多次的练习;第二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学习、练习。

所以评价一堂体育课,教师的这个维度应该包括指导能力、组织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力、创新教学的能力、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及学生练习时间是否得到保障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能力。

3. 教学过程的维度和指标

关于教学过程这个维度,首先是对教学目标的一个判断,因为评价一堂课的时候,肯定要把教师的教案拿过来看,目标的预设与实际教学效果是不是吻合,才能评价目标预设的是否合理、有效,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目标的达成,一要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二要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形成、养成;三还要有序,教学内容内在的逻辑性,学生的生理、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认知特点,都要符合学生的身心规律。

在教学过程当中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是为了目标的达成、是否有效,目标是否在你所设计的教学方法里面一点一点的渗透进去及学生能够达成的可观测的教学方法的选用。

一要促进学生的合作,二要引导学生的思考,三要鼓励学生表现,四有利于本课目标的达成。

今后评价一堂课的时候,要重点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或者教师的教学方式有没有这点体现,因为我们现在看到一些课,包括评出来的好课,基本上就是在教师控制下学生被动的学习和练习,按照新课程的评价标准就是看有没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学生有没有自由思考的空间、时间,有没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这种形式在课堂上有没有体现出来,即使不到位,也不重要,形式体现的是思想和观念的变化,没有做到位,可以慢慢来,首先要有形式。

如:

有的课学生一人才练习了一次,还没有进入状态,也没有什么深刻体验,教师哨子一吹又开始整队、讲解,讲解好了以后,学生继续练习,练习了一次,老师哨子又一吹,又开始整队讲解,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断断续续的过程,这个过程完全是在教师控制之下的,学生根本没有相互交流、互相切磋的体验过程,所以有没有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其实每堂课都要体现,每节课都要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因为我们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培养的目标不一样,教学方式就不一样。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包括组织形式、整个教学过程是否流畅,不要断断续续,一会停,一会讲解,一会练习,一个单向的教学过程,而不是一个双向的交流。

4. 课堂环境的维度和指标

课堂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要营造好,另一是人文环境也要营造好。

基于人文环境,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是相互交流、平等对话、相互探讨、平等互助的过程。

老师跟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要融洽,平等的交流、平等的对话,不能居高临下的训斥,当学生认识到教师尊重自己,教师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自己的健康,他对教师的指导是接受的、欢迎的、积极配合的,如果师生关系很紧张,实际上学习效果并不好,过去都是居高临下式的师生关系,学生处于紧张状态,无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拉远了。

人文环境第一个体现的是师生关系,实际上还包括生生关系、课堂气氛的活跃度,是不是生机活泼积极向上,这是指人文环境。

另外自然环境上,我们要注意场地器材的合理布置、安全措施是否得到落实,要让学生感到在你的体育课上是安全的,如果体育课上乱七八糟不安全的话,无助于学生深度的参与体育学习。

所以根据新的教育思想与评价理念来评价一堂体育课质量的高低,应该从四个方面考虑、观察,就是学生、教师、教学过程和课堂环境,其中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和行为,因为我们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构建新课程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理念是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构建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维度及其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维度及其标准 :

 学生的维度和指标包括参与运动的表现、掌握运动技术的程度、适宜的运动量、良好的心理感受与情感体验、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的维度和指标包括指导能力、组织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力、保证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创新教学的能力、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能力;教学过程的维度和指标包括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围绕一条主线进行教学;课堂环境的维度和指标包括人文环境、师生、生生关系的融洽度、互动性、课堂气氛的活跃度、自然环境、场地、器材布置的合理性、安全措施的落实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