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3481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doc

《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doc

关于运用各门课程德育资源

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的方案

为了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园教师,我校就如何运用各门课程资源,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简称“三级”课程,是国家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依据,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们要严格执行《中等幼儿师范教育课程计划》,开齐开足所有规定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文化课程,音乐、体育、美术等技能课程,教学教法、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课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等活动课程。

同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学科大讲堂和经典诵读。

课表一经制定,没有特殊情况不能变更,不得随意换课或者改上其他课程,确保每一门课、每一节课都能按照课程计划落实。

二、突出德育为先地位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在课程计划中,一年级每周开3节品德与生活课,二年级每周开2节品德与社会课,要求教师充分运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精心备课和撰写教案,认真上课,充分开展体验性活动,让学生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年级每周开出一节班队活动课,作为少先队活动的阵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每年级每周各开出1节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中热爱劳动、关心他人、热心社会,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三、加强学科德育渗透

学科德育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道德教育、孝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阶段德育的核心,德育因素或蕴含于教材中,或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或教学过程,或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本身。

因此,实施学科德育渗透有三条途径:

一是具体内容的直接渗透;二是思想方法和观点的渗透;三是结合课堂和学生实际的随机渗透。

各学科进行德育时,应把握两个原则:

一是“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二是教学方式的水乳交融,即在传授知识与能力的同时进行德育渗透,避免单纯的说教。

我们反对纯技术性的学科教学,也反对将其他学科课上成品德课,从而失去了学科本位。

四、充分挖掘德育资源

作为教师,应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善于利用本学科教材挖掘德育资源。

途径主要有三条:

一是挖掘学科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备课时应深钻教材,于平凡处发现闪光点,于肤浅处提炼深刻点,努力寻找其中的育人契机;二是挖掘教学内容外的德育因素,如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寻找与教材类似的或起补充、拓展作用的资源;三是挖掘第二课堂的的德育因素。

利用早自习、午自习进行中华经典诵读,或读报、听广播,了解时事新闻;支持每周的升旗仪式,为主题教育和活动开展提供足够时间;重视阳光体育锻炼和眼保健操,开展各类运动会,关爱学生身心健康;鼓励学科组举办学科节,如语文的诵读与演讲,数学的生活数学竞赛和玩转魔方,音乐的合唱比赛和器乐比赛,美术的绘画比赛和书写比赛等。

五、重视综合学科教学

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学科(语文、数学、英语),要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努力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文化成绩,让学生得到一流的智育;对于其他的综合课程,要加以重视。

首先是保证每门课、每节课都开设,都上好;其次是建立完善学科组制度,在原有科学组、体育组、美术组、音乐组的基础上,增加电脑组、思品组,让综合学科尽可能专职化、专业化,有利于凝聚组内智慧,形成“我的学科我能行,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更加全面、专业、快乐的美育和体育。

第三是尽力上好综合实践活动,发挥其综合性的优势,让学生的智育、德育、美育、体育得到协调发展。

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生命乐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有效教学逐步过渡到追求更为高效的课堂。

要营造“和谐”的课堂生态,做到组织教学有序、纪律严明,倡导民主的师生关系,营建和谐的课堂氛围,让“手常举,口常开,脸通红,眼发光”成为一种常态;要达到“本真”的教学状态,学科教学特色明显,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扎实的发展,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关注,得到成长;要提倡“自主、合作”的教学方式,科学处理“教”与“学”、“主导”与“主体”的关系,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探究学习的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要切实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纠正唯智育的倾向。

在作业训练方面,提倡少练精练,作业尽量当堂完成练习,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推行考前三天不布置家庭作业,节假日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代之以实践体验类作业;使作业逐步向“布置科学、题型多元、质量结合、注重创意、批改规范”方向迈进。

组织好“作业布置与批改”交流分享会,在交流中学习,吸纳,提炼符合班级和自身教学实际的行之有效的作业布置方法。

通过多种措施,让学生学得既扎实又灵活,既轻松又快乐,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以上要求,希望全体老师认真学习,悉心领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切实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美好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