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汇报doc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3625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汇报doc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汇报doc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汇报doc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汇报doc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汇报doc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汇报doc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汇报doc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汇报doc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汇报doc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汇报doc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汇报doc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汇报doc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汇报docWord格式.docx

《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汇报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汇报doc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汇报docWord格式.docx

“以前的老

  先进,现在的落后村,街不通,路不顺,人心涣散脏乱差”。

(视

  频1,12:

56分处)

  去年3月,市委办公室选派刘伟和范彬二位同志到三南尹

  村担任“第一书记”以后,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在深入走访

  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加强一个建设,打造四型村庄”的工作目标,在市委办公室和县、开发区的关心、支持、配合下,任职工作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视频4,1:

49分钟处)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筑牢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根基。

一是加强村班子建设。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

该村作为三个村的合并村,力量比较均衡,很难从一个村选出个总揽全局的支部书记。

针对这种情况,“第一书记”工作组建议镇党委从镇里选派一个有知识、有能力,能够带领村民致富的副科级干部到村担任支部书记,组成强有力的“两委”班子。

同时,充分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开展集中学习、教育培训。

组织村支“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分别到罗庄区沈泉庄村、临沭县北沟头村、莒南县十字路镇等地参观学习,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带领村民致富奔康的能力。

(视频5,00:

2;

视频4,2:

40;

照片1)

  二是加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是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增强村级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三南尹村以前的老办公场所破旧低矮,面积狭小,一室多用,村委各项活动无法开展,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视频5,3:

21;

);

工作组经过多方筹集资金,建设了1000多平方米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行政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增加事务办理大厅,农家书屋,农村电影院、党员活动室、微机阅览室等,使党员学习活动有了阵地,干部参事议事有了场所,群众休闲娱乐有了舞台。

(视频8,2:

47)(新旧办公场所放在同一画面上进行对比)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

按照《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暂行规定》要求,认真落实“四民主一考核”“四议两公开”等各项制度,坚持用“四议两公开”方法实施村级重大事务,增强村民的民主意识,使各项村级事务制度化、程序化,推动了村庄规范发展、科学发展。

(照片1)

  二、打造“四型村庄”,构建富裕、活力、宜居、和谐新农村

  任职工作组把谋发展、促增收作为“第一书记”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提出了“两个园区齐发展,村民集体双增收”的工作思路,积极打造“四型村庄”。

  

(一)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打造富裕村庄。

一是建基地。

在该村水稻种植基础上,把村南耕地进行流转、整合,建成XX亩绿色、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实行规模化种植,提高了水稻的质量和产量。

(视频1,12:

视频9,8:

02)二是做品牌。

申报注册了“祊河源”绿色水稻品牌,统一加工包装,加入“沂蒙优质农产品”宣传系列,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

大米价格每斤比以前提高了1元钱左右,平均每户年增收入3000元。

26;

ppt4)三是强服务。

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多次聘请农委、农科院专家讲课,为他们提供优质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农户的科学种植和管理水平。

(视频10,0:

1;

视频4,0:

43;

照片1;

照片2.1)

  

(二)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打造活力村庄。

  一是规划建设村级工业园。

合理利用村西200亩的贫瘠土地,在几家个体板材加工企业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一处村级工

  业园区。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搞好服务项目提升,积极招商引资,采取租赁等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目前,工业园内已有46家板材加工企业,年增集体经济收入24万元。

(视频4,3:

51)

  二是创办合作经济组织。

组织成立了“六合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视频1,12:

31)板皮加工联合社,(视频10,3:

12)采取“村集体+合作组织+农户”的形式,实行股份分红,变“输血”为“造血”,增加村民和集体收入。

  三是开展植树造林。

充分利用“四荒”、“四旁”、坡地等发展用材林、经济林,采取村集体统栽统管、村户分成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

(视频8,15:

30;

15:

50;

16:

06;

17:

20)

  (三)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村庄。

一是做好村庄“五化”文章。

绿化。

投资5万元,购买5000多棵绿化苗木,对中心街道两侧、村北外环路南侧、新居民楼四周绿化地带进行绿化。

(视频2,2:

09;

视频10,5:

25)美化。

投资4万元,对中心街道两侧进行粉刷,增设宣传标语,并在村东建一处文化墙。

(视频1,13:

51;

照片)净化。

对村内东西18条共计16公里的街道进行清理,清除了“五堆”,路面铺上沙石,彻底清除了脏、乱、差现象。

(视频6,0:

43)硬化。

对中心街道到滨河大道的路面进行硬化,消除“断头路”现象,解决百姓的出行困难。

(视频8,0:

1)亮化。

把327国道到滨河大道约2公里长的中心街道架上路灯,解决村民夜间出行困难。

(视频1,1:

54)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水:

(1)村西拦水坝年久失修,每到雨季,整个村西的房屋都浸泡在水里,时刻有坍塌的危险。

多少年了,村里无钱维修。

“第一书记”工作组协调资金30万元,全面改造了拦水坝,彻底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改造前、改造后的图画依次出现,定格在同一个画面上,形成对比效果。

见PPT)

(2)农田灌溉是村民很犯愁的事,没有水渠既费水又伤庄稼,为了给水稻浇水,村民需要排队等几天几夜。

工作组协调资金17.7万元,修建灌渠1266米,彻底解决了农田浇灌问题,村民在自家地头上等着,水就源源不断的流到田里。

(见PPT)(3)投资26万元,为全村架起自来水。

  路:

(1)生活路。

村子的主要道路没有硬化,百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工作组协调资金20万元,硬化了村庄主要街道和村北通滨河大道路面,解决了百姓出行困难。

(视频8,0:

05)

(2)生产路。

农田里缺少生产路,播种的机器下不了地,收割的庄稼运不出来,(视频4,3:

25)工作组协调资金35万元,以“路带渠”的形式,建设4公里的生产路,解决了村民农作物的运输困难。

(ppt)

  电:

以前的电线满街都是,越是需要用电的时候电越不够用,给村民带来很多不便。

工作组采取“电力部门帮一点,村集体出一点”的方式,投资13.8万元,完成了全村电路低压整改工作,确保了村民全年用电。

  房:

(1)村民经常为儿女结婚无处住发愁;

经过村委会研究,启动新社区建设规划,建设两栋居民楼房,解决了66户居民的住房问题,目前居民全部入住,资金全部到位,不欠建筑

篇二:

“第一书记”挂包帮扶工作进展情况

  ※※镇※※村挂包工作进展情况

  一、驻村基本情况

  ※※村是一个人口不足260人的小村,现有党员20名,全村拥有土地200多亩。

XX年村级集体收入5.5万元,主要靠收取土地租赁费,XX年全村农民纯收入8000元左右。

通过调查走访,目前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集体经济薄弱。

村级集体收入5万余元,全靠收取土地租赁费,无其他经济来源。

每年除去老人生活补助、党员活动、村办公经费外,所剩无几。

村干部常年只发几个月的工资,前几年因发展村办煤井,至今外欠款100余万元,欠村里农户工资30余万元。

  2、村容村貌较差。

尽管村委有近3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但被各种煤炭加工作坊包围,粉尘污染严重,周边生产生活环境较差,村内还有部分道路未硬化。

有利因素:

  1、村级班子比较稳定。

村书记、村主任由※※※一人兼任,村两委其他人员工作也比较认真,现村两委人员自上任以来,工作认真,团结,无矛盾利益纠葛,村级工作班子比较稳妥。

  2、村级服务意识比较强。

尽管村无集体资产,外欠账

  多,无额外收入,但村两委班子为村民服务意识比较强,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仍对村里老人实行生活补助,可见一斑。

  二、挂包工作进展情况

  1、专门成立帮扶工作机构。

机关单位成立了以一把手任组长、分管书记任副组长的挂包工作领导小组,并从有关科室抽取专人负责挂包工作情况,深入村内走访调查,摸清村情村况,制定工作计划。

  2、积极开展入户走访。

根据统一部署,已入户走访80%以上,其中机关干部每一人与该村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象。

第一期走访已全部进行完毕,每户100元钱、一桶油、一袋面。

  3、协调参观考察活动。

为进一步帮助村两委工作成员开拓眼界,提高发展意识,组织村两委有关人员参观考察了一些富裕村,听取了相关富民强村经验,并发放了部分优质农产品集锦,努力探索适合村发展之路。

  4、引进一家市级龙头企业。

积极牵线搭桥,成功促使一家市级龙头企业落户该村,目前该厂投资1000余万元,正在兴建日产60吨的面条生产线一条,项目占地11亩。

投产后,可带动该村100亩绿色小麦基地建设。

在引进同时,规范企业与村里土地租赁合同,租赁费一年一收,杜绝了以后可能产生的其他问题,维护了双方的利益。

  5、推荐上报一家市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联系点。

根据

  工作便利,推荐上报了该村作为市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联系点,在联系点确定之后,积极协助村里根据联系点的基本要求,正在制定村容村貌治理方案,并根据工作职能,尽可能争取一些优惠政策。

  三、三年帮扶工作目标及XX年工作打算

  三年帮扶工作的基本目标是:

以区委有关文件为指导,认真落实区有关挂包村的具体要求,在镇党委和挂包帮扶单位党委领导下,积极发挥指导帮扶作用,全程参与村居党组织建设,力争通过三年帮扶,基本实现五个改变。

  XX年具体打算是:

围绕五个明显改变,重点做好两个方面工作:

  1、按天线,争项目,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改善村容村貌。

  一是依托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农户与龙头企业签订绿色小麦种植合同,完善章程,规范管理,建设100亩绿色小麦基地。

  二是依托市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联系点,进一步完善治理工作方案,多方争取优惠政策,积极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居住环境水平。

  2、连地气,抓规范,促进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把强班子、带队伍贯彻到挂包工作全工程,重点开展五必访五必问活动,找准抓住影响和制约村庄发展的突出问题

  与原因,督促落实村级事务五代理有关规定,实现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提高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水平。

  四、对“第一书记”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单位挂包分管负责人、村支部“第一书记”是两个身份,现在是两个身份一人挑,在责任明确到了一个人的同时,也有许多不便。

原先单位成立了挂包工作机构,现“第一书记”任职发布后,只能一人来村里工作。

为充分发挥单位职能,建议今后还是有两人分别行使各自职能。

  2、建议“第一书记”的考核日期与单位挂包日期相符,以单位挂包日期为准。

篇三:

驻村第一书记年终工作总结

  驻村第一书记年终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以以第一书记为纽带,以加强自身建设为目的,以落实“三大任务”为根本,严守纪律,认真履职,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

  一、主要做法

  (

  一)调查研究,理清思路。

调查研究,把握情况,找准问题,是做好帮扶工作的前提。

为确保获得全面真实的第一手资料,采取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详细了解了xx村的自然环境、组织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方面面的情况。

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市人口计生委班子成员、各科室调研的情况,提出了“1345”的帮扶工作思路,即围绕发展经济这“一个中心”,抓好个体经济、结构调整、规模经营“三个关键”,强化班子建设、基础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四项保障”,实现有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好的发展思路、一个好的工作制度、一个好的活动阵地、一个好的保障机制“五有目标”,制定了三年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为做好帮扶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健全班子,规范工作。

抓班子、育后备、建制度,是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

上任时,支部书记因工作被动被免职,计生专职主任被解聘,仅有的两职干部村主任、村会计,由于种种原因工作积极性不高,村班子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面对这种状况,我积极入户走访,广泛征求意见,确定了一名群众威信高、公道正派的党员作为村书记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解决了村党支部选人难的问题。

我特别注意工作方法,讲求工作实效。

通过短信、谈心等形式,就为什么要当支部书记、近期打算怎样打开工作局面、怎么谋划村的长远规划和发展等问题,与支部书记沟通交流,及时进行提醒引导。

该同志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勇于担当,很快进入了角色。

作为第一书记,我坚持在村吃住,解决了“下得来”、“蹲得住”的问题,而且正确处理指导与领导的关系,解决了“处得好”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尽责不越位,倾力办实事,着力谋长远。

7月底,为xx村成功地建起了党支部领导班子。

目前,村班子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扭转被动落后局面有了良好开端。

在选配好带头人的同时,我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指导帮助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完善村“两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村务、党务公开,使村各项工作开始步入正轨。

  (三)解决困难,改善民生。

一是整修房屋五保户。

通过排查发现,有四户五保户的房子破旧,漏雨严重,存有安全隐患。

我把这些情况立即向市人口计生委党组作了汇报,提出了具体整改落实意见。

市人口计生委党组随机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决定动员机关干部捐款,为五保户整修房子,并在汛期到来之前

  落实到位。

目前,枣庄市人口计生委干部职工捐款3万元,为四户五保户整修房屋10间,解决了他们的安危问题,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

二是解决吃水问题。

吃水问题关乎群众的日常生活,一直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该村仍有三分之一的群众吃不上水,他们怨声载道、意见很大。

经过分析,问题的症结在于,吃水按人头收费,而不是按用水量收费,造成了部分家庭浪费严重,再加之管道年久失修,跑冒滴漏严重,造成部分家庭吃不上水。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多次召集村干部,专题研究解决吃水问题的措施办法,提出了整修管路、减少跑漏;

分路供水、延长供时;

安装水表、按量收费;

合理定价、定期收费的解决方案。

这个方案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目前,已整修管路3600米,安装水表320块,实行分路延时供水,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

三是整修道路。

枣滕公路至xx村之间的乡间道路,是附近三个村群众进出的唯一通道。

由于年久失修,道路坎坷不平,给群众出行带来不便,特别是给孩子上学带来隐患。

为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建议镇里把该路整修纳入乡村道路建设计划,协调附近三个村同修同享,争取资金4万元,用于道路整修。

7月中旬,总投资40万元的1800米进村公路和80米村内道路的整修工程如期完工,群众出行不便,特别是孩子上学路途安全隐患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四)密切关系,维护稳定。

一是解决低保问题。

在走访群众过程中,群众对低保问题反映强烈。

群众说:

咱们村低保变了味,有应该吃低保的没有吃,有不该吃的吃了。

低保问题不仅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而且是反映村干部公信力的问题。

第一书记借助XX年度低保申报的有

利时机,对低保工作进行规范:

村“两委”严格按照标准条件,逐一审核,提出初步意见;

召开党员和群众代表会

  议,征求意见;

在村内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

对取消低保人员,逐户登门,说明情况,解释原因,取得理解好支持。

通过严密的程序,低保申报工作进展顺利,为应该享受低保的78名群众办理了低保,消除了群众的怨气,赢得的群众的认可,树立了村干部的威信。

二是解决纠纷问题。

针对该村当前宅基土地、债权债务、家庭邻里纠纷等引发的矛

  盾问题增多的实际,第一书记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时发现纠纷苗头,坚持多做疏导心理、理顺情绪的工作,多做释疑解惑、排忧解难的工作,综合运用教育、行政、调解、司法等手段进行化解。

4个多月来,第一书记已成功处理化解矛盾纠纷3起,达到了在加强沟通、理解信任中维其权、顺其气、聚其力的目的。

三是救助困难家庭。

市人口计生委把一户因病困难家庭作为重点帮扶对象,第一书记把2位孤儿家庭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提供了物资、资金、信息、技术等一系列帮扶。

特别是第一书记,先后自己出资XX多元,帮扶救助了3户困难家庭和3个孤儿,“六一节”期间给3个孤儿送去了学习用品和慰问金,鼓励我们树立信心,快乐生活。

  (五)狠抓落实,搞好生产。

一是修井浇地。

年初,降雨偏少,春旱比较严重,而这时正是小麦返青时节,必须尽快浇水,否则,小麦收成就会减少。

我就发动村干部,找来包井人员、电工,安装变压器,架设高压线,及时进行浇地。

  浇地过程中,先后有三台机井因常年失修出现故障停机,我立即组织人员,连夜加班维修。

在修井现场,我和群众一起干活,一起吃饭,一身土,一身泥,但我毫无怨言。

经过两天的艰苦奋战,三口机井全部修好,及时把800多亩小麦全部浇灌一遍,保证了小麦的高产丰收。

二是全力夏收。

坚持早协调、早谋划,我与村两委就夏收工作认真研究,倾听群众意见,制定了夏收工作实施方案。

先后组织7部收割机,利用5天时间,800亩小麦全部收割完毕,做到了颗粒归仓、应收尽收,群众非常满意。

三是认真防火。

按照镇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xx村成立了由我任组长、村两委成员和村民骨干组成的麦收防火领导小组,设立防火指挥部,设置3处防控点,组建了有20人组成的防火小分队,昼夜24小时值班巡逻,确保万无一失。

麦收期间,我村没有发生一起火情,保障了三夏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集中夏种。

针对今年旱情严重的实际,麦收之后,立即召开村两委会议,专题研究夏种工作,制定了包括种子选购、播机协调、灌溉浇地等各环节的工作方案,组织两委成员全力做好夏种工作。

截至6月底,xx村800多亩玉米夏种工作全部结束,是全镇夏种工作进展最快、效果最好的村,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

  (六)着眼长远,发展经济。

建立土地合作社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解决种地难题的有效手段,是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和重要途径。

基于这种认识,我坚持以维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村土地资本化为切入点,以土地规模经营为突破口,以土地合作社为载体,以发展高效规模农业为目标,提出了“总支倡导、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土地合作社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初步形成了“土地变资本,产权变股权,农民当股东,保底加分红”的农村土地合作社模式,不仅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带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明确政策界限。

按照土地合作社的要求,坚持“三不”政策,即始终坚持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三不”政策,在坚持稳定承包权同时,实现搞活经营权,把握土地合作社的发展方向,稳定群众的思想和情绪。

二是加强宣传引导。

针对大多数农民对土地股份合作社普遍存在怕烦、怕难、怕失利等思想顾虑而不愿入社的实际状况,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召开座谈会、印制宣传品、入户走访、广播介绍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让老百姓了解合作社的好处,引导干部群众正确处理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群众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意识,提高群众土地入社的积极性,为土地合作社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完成注册登记。

通过认真排查、反复考虑,筛选了5名合作社发起人,制定了合作社章程,组建了合作社机构,成立了“滕州市御宿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履行了合作社注册登记手续,给合作社和农户的利益加上双保险,走上了合法经营、受法律保护的的有效种植道路。

四是签订入社合同。

在确认土地的基础上,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了入社合同。

合作社以农户入社的土地认定股东股权,并提前兑付了保底金1000元/亩,农户的利益得到了有效保障,使农户更放心的入社。

目前,已有220户农民与合作社签订了入社合同,占全村农户的68%;

入社土地200余亩,占全村土地的20%;

兑付保底金20万元。

五是确定种植项目。

为解决种植粮食作物收益低的问题,确立了种植中药材的发展方向。

前不久,赴安徽亳州进行了3天的考察学习,经过商谈最后与一家公司签订了提供优质种苗、技术指导和产品全部收回的合作合同,确定种植白术100亩、丹参85亩,白术育苗15亩。

  预计总投资约55—60万元,预算纯收入在70万元左右。

目前,合作社各项工作全面展开,为村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组织建设方面。

一是制度建设薄弱。

村党支部班子刚刚建立,虽然工作激情热情很高,但管理制度、议事规则、工作程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是党员队伍年龄老化。

xx村现有党员19名,年龄结构上老党员多、青壮年党员少,文化结构上文盲半文盲多、有知识有发展头脑的少,性别结构上男党员多、女党员特别是年轻有知识的女党员少,年龄老化的现象非常突出。

目前党员年龄均在38岁以上,最大的85岁。

其中38—40岁的1人,仅占5.6%;

40—50岁的1人,仅占5.6%;

50—60岁的7人,占38.9%;

60岁以上的9人,占50%。

其中女党员1人,仅占5.6%。

三是发挥作用不够。

多数党员年龄偏大,精力跟不上,家庭负担较重,很少参加组织生活会;

有的村干部责任意识不强,不能够积极作为;

有的党员思想意识不正,甚至发挥副作用,群众不信服,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开展村级工作的需要。

四是村级后备干部严重匮乏。

由于经济条件落后,45岁以下的年轻人很少在家务农,留守在家的大部分是妇女、儿童和老人,造成村级干部后继无人、断层脱节现象严重。

1981年以来的30多年间,该村仅发展1名党员。

五是派系纷争。

派系复杂,相互纷争,相互诋毁,信访不断,工作难度很大。

  

(二)经济发展方面。

一是集体经济空白。

该村总人口1421人,总户数350户,集体经济上不仅没有任何项目,没有任何收入,而且欠债50多万元,发展的包袱相当沉重。

二是个体经济薄弱。

该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济还相当薄弱,全村仅有加工户2户、养殖户5户、代销点4个,拖拉机、收割机等生产设备4台(套)。

三是农业结构单一。

该村村耕地814亩。

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仅有4户种植不足5亩的金银花,经济作物几乎为零,农业生产单一,结构调整缺乏主导产业。

四是基础设施滞后。

虽然村内道路较好,但进村道路和田间生产道路较差,影响群众出行和农业生产;

虽然有自来水,但由于年久失修,部分群众还吃不上自来水;

虽然耕地都有机井,但由于设施不配套,浇地仍有困难,群众盼望吃水浇地、改善民生的愿望强烈。

五是群众生活困难。

由于收入少、条件差,农民增收缓慢,XX年实际人均纯收入3600元,群众生活相当困难,而孤寡老人、孤儿、五保户等特殊人群以及因病因灾返贫的家庭生活更加困难。

目前,xx村有孤寡老人11人、孤儿3人、五保户10人,享受低保人数78人,困难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