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387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周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2、外班教师回答:

“我是X老师,我是X老师的朋友,X老师在吗?

3、现在应该怎么做?

(请进,X老师好)

4、外班教师进来后向老师问好,客人进来了我们又应该怎么做?

(请客人老师坐,在家应请客人喝水,将好东西拿给客人吃)

5、启发幼儿说说自己家里的朋友。

你们是怎么招待的?

6、请几位幼儿分别扮演客人,其他幼儿做主人。

7、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游戏。

建议

活动后可利用画面练习礼貌用语。

拼音活动教案

声母r

一、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卡片。

(1)zcszhchsh,挑出翘舌音读一读。

(2)zhichishi读一读,这些都叫什么?

2、用活动卡片直呼音节。

(二)教学r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

1、出示书上的音节:

reruruo,加上声调请学生自由拼读。

(指名读,开火车,齐读)谁能给这些音节加上声调,并且组组词。

2、板画太阳和小苗苗,在其上填写rì

等音节。

(自己读读,指名读)

(三)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拼拼读读图上的音节。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日出、骑车、读书,根据拼音读一读。

4、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一句话?

(四)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

(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

(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5、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

如果让你来欢迎台湾小朋友,你会怎么做?

6、课后能够背诵儿歌。

(五)认生字。

1、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

2、出示生字:

出、读、书、骑、车、的、话。

这些生字你认识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3、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六)巩固练习。

跟录音读课文,试着背诵儿歌。

(七)小结。

数学活动教案

第11周(11月11日——11月15日)

10以内的数的倒数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倒着数数,能从相反的方向感知自然数的顺序;

2、进行10以内的倒着数数练习;

3、发展幼儿的逆向思维,为学习减法打基础。

二、活动准备:

1、教学准备

①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

②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彩色串珠,彩笔,托盘

2、知识经验准备

①能熟练地按顺序排列彩色串珠

②熟悉儿歌

3、环境准备

将数字贴在楼梯的阶梯旁,幼儿上楼时就会感受到数字变化与脚下阶梯的变化。

三、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小猴吃桃子

2、学习10以内的倒着数

①让幼儿将串珠按顺序摆放在盘子里,感知串珠是越来越多。

②提问怎样将盘子里的串珠倒过来(将盘子换一个方向)

倒过来后,串珠是越来越少。

③将串珠与数字相对应

④看着盘子里的数字倒着数

3、游戏活动

开火车:

每个幼儿胸前贴一个数字,将10放在最前面,让后面的幼儿按倒着的顺序依次排列。

4、分组活动:

①连线

1

10—□—□—□—□—□—□—□—□—□

②按倒着数的顺序排列串珠和数字卡。

活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3册第33—34页的活动。

2、利用吃饼干时,让幼儿感知吃掉一个少一个,进一步感知倒着数数。

教学资源:

小猴子 

作猴状

吃桃子 

作吃状

10个大桃子 

张开两只手,手指伸直

啊 

作咬状

9个大桃子 

弯下一个手指头

8个大桃子 

桃子吃完了 

摊开两只手

创新意图:

将教学与幼儿的动作相联系,由动作直接来感知倒着数,再与粗象的数学知识相联系,利用幼儿的身体来感知数的变化与量的变化,直接来理解数学中的重难点。

练习10以内的顺数与倒数

一、活动目的:

 1、让幼儿掌握从1数到10,10数到1的顺序数和倒数的方法,进一步掌握数的顺序。

  2、让幼儿感知从1到10,按顺序数逐个多1,倒数逐个少1。

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序列之间的可逆性及可传递性。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二、  活动准备:

  1、楼梯、10层楼房5幢、1--10的数字卡,阶级图12张、投影仪、电视机。

  2、学具:

作业纸、铅笔若干;

写字本、笔每人一套。

三、  活动过程:

  一、游戏:

爬楼梯。

  幼儿自由上下楼梯,上楼时顺数1、2---10,下楼时倒数10、9—1,理解什么是按顺序数、什么是倒数。

 二、幼儿探索活动:

  1、给楼房编上楼层号,后根据楼层号的数字住相应数量的小动物。

  师重点引导幼儿比较小动物数量的多少,感知从1到10,按顺序数逐个多1,倒数逐个少1的关系。

  2、给阶梯图排上相应的数字后练习按顺序数、倒数三、观看投影仪播放的阶梯图。

  以小猴爬楼梯的形式:

引导幼儿发现顺着数时每一个数都比它后面的数少1,倒着数时每一个数都比它前面的数多1。

  四、游戏:

数数接龙。

  幼儿两人一队,剪刀、石头、布、看谁赢谁先数数,后数的小朋友要根据先数数的小朋友数相反的数例。

科学活动教案

东西南北

活动目标:

1、能借助物体来辨别前后、两边等方位。

2、在游戏中学习完整讲述句子,学习方位词:

上下、前后、里外

各种毛绒小动物或头饰

活动重点:

感知前后、两边等方位。

活动难点:

能完整的讲述句子。

活动过程:

1、初步辨认以自身为中心的方位:

—“你的鼻子(耳朵、屁股)在哪里?

”(在前面、在后面、在旁边)

2、游戏—找方向:

—“你们做兔宝宝,我来做兔妈妈。

我捏捏鼻子你们就到我的前面来;

我拍拍屁股你们就到我的后面来;

我拉拉耳朵你们就到我身体的两旁来。

好,我们现在来试试吧。

教师边拍屁股边说:

—“快到我的后面来。

依次:

边捏鼻子边说:

快到我的前面来。

边拉耳朵边说:

快到我的旁边来。

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行动。

教师转身,改变方向,只拉耳朵不说话。

—“为什么还是拉耳朵,你们要变方向?

师生共同小结:

改变了方向,旁边也跟着变了。

3、游戏—捉迷藏:

—“动物们在森林里玩捉迷藏游戏,让我们赶快把它们找出来!

请幼儿找出并说出小动物躲藏的准确位置。

分组游戏:

请一半幼儿抱着动物们躲藏,另一半幼儿寻找并说出躲藏地。

轮换进行游戏。

  

尾巴的作用

一、活动目标:

1、认识一些动物的尾巴,了解它们外形特征和用途。

2、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分享,提高观察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对探索观察动物有兴趣,乐意参与活动。

1、物质准备:

(1)“动物尾巴”、“苍蝇找尾巴”多媒体课件。

(2)没有尾巴的动物及尾巴图每人一份。

(3)自制动物尾巴、头饰(多于幼儿人数)

2、经验准备:

活动前请幼儿家长和幼儿一起完成调查表(附后),鼓励幼儿去观察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探索动物尾巴的作用。

1、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出示调查表):

小朋友,前几天老师请大家回家做了关于动物尾巴的调查,下面请大家来把你的调查结果说给大家听听。

还可以把你收集来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看。

2、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教师(播放课件):

老师也带来了有关动物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幼儿观看、听赏多媒体课件。

*教师:

儿歌好听吗?

想不想学?

好,我们一起跟着念一遍。

*操作练习:

给动物找尾巴。

教师(出示没有尾巴的动物):

森林里出现了一件怪事:

一位魔法师把小动物的尾巴给偷走了。

现在老师已经侦察到小动物的尾巴就藏在我们后面,我们一起去帮小动物找尾巴好吗?

你们有信心找出来吗?

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行的!

*幼儿帮小动物找尾巴。

找好了吗?

和好朋友说一说,讨论一下:

你帮谁找到了尾巴,它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幼儿向同伴讲述后请愿意向大家讲述的幼儿一个一个挨着说一说。

3、了解动物尾巴的用处

教师:

小朋友真能干,帮小动物找回了它们的尾巴,小动物们真高兴,说:

谢谢小朋友。

动物王国真奇妙,动物的尾巴是各种各样的,你们知道苍蝇有尾巴吗?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苍蝇找尾巴》。

讲述故事《苍蝇找尾巴》

故事里有谁?

苍蝇向谁借尾巴?

*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用?

*教师(播放课件)小结:

幼儿看课件,原来动物的尾巴都很重要,不同动物的尾巴有着不同的作用。

袋鼠的尾巴在跳跃时,尾巴能调节身体的平衡,又有方向舵的作用,还能当凳子;

蛇在爬行时,尾巴能使身体平衡;

狐狸会用尾巴扫掉留下的脚印迷惑对方,放出臭气熏人,还能用尾巴当被子;

鱼在水里游,鱼的尾巴能把握方向;

牛尾巴能躯赶蚊子和苍蝇。

猴子的尾巴能倒挂在树上。

4、游戏:

抓尾巴。

动物的尾巴用处真多呀!

下面,我们一起来玩“抓尾巴”的游戏。

请小朋自己选动物的尾巴和头饰,扮演小动物。

找朋友和你一起玩抓尾巴的游戏。

活动建议:

将不同动物尾巴的用处编成儿歌。

如牛的尾巴赶苍蝇,小虾的尾巴当浆,小鱼的尾巴当船舵,袋鼠的尾巴当凳子坐等。

健康活动教案

得了水痘怎么办

  了解水痘的主要症状,懂得配合预防和治疗,建立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 活动准备:

  1、预防水痘的宣传画。

  2、“宣传画”表现的水痘预防方法。

 三、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了解水痘.

  

(1)——师:

“宝宝们,你从哪里看出画上的小朋友生病了?

  引导幼儿观察、讲述画面的体温表;

小朋友脸上、身上都是小痘痘,脸上表情很痛苦;

小朋友在吃药等。

“你们知道这个小朋友得的是什么病吗?

  师小结:

得了传染病人会感到不舒服,没有精神,很痛苦,如果得了水痘,还会在皮肤上长出一颗一颗的水痘,使皮肤非常的难看!

  

(2)经验知识的回忆

  “哪个宝宝小时候得过水痘?

得病的时候,身体感觉怎样?

”“怎么会得水痘的?

”“万一被传染上水痘,该怎么办?

”(幼儿讨论)

  (3)幼儿听老师讲宣传画上的内容:

水痘是一种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人和带病毒者是本病的主要的传染源。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儿的口腔、鼻腔里含有大量的水痘病毒,咳嗽、打喷嚏时,病毒喷到空气中,健康的宝宝吸入后就会发病;

还可通过接触或使用病人的餐具、玩具、衣、被、毛巾等也可被传染,此病传染性很强。

  2、观看报道,了解水痘的主要症状

  “得了水痘,身体会出现哪些症状和反应?

”“皮肤很痒,为什么不能抓?

很痒的时候怎么办?

”“德勒水痘为什么不能上幼儿园?

要在家休息多久?

  3、师幼讨论:

怎样才能不得水痘。

宝宝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传染季节不要到人多的地方,不接近带传染源的病人等。

这样我们就远离水痘了。

  还有不到得了传染病的病人家去玩,不能接触病人摸过的东西,并能勇敢地按时进行接种,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咬手指……),这样我们就不会生病痛苦了!

身体就能棒棒的!

  4、那得了水痘,应该怎么办呢?

使幼儿知道生病了不要害怕,要听医生和爸爸妈妈的话,勇敢地打针和吃药,接受治疗,这样就会很快好起来。

保护牙齿

1.教育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惯。

2.使幼儿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1.龋齿形成过程的教学挂图一幅,刷牙方法图解。

2.活动前两天把洗净蛋壳的一半浸在醋里。

3.每人一面小镜子。

1.用谜语引出牙齿课题

启发幼儿猜谜语,从而引出有关牙齿的课题。

2.小实验:

(1)引导幼儿观察、触摸蛋壳,比较在醋里浸过的和没在醋里浸过的蛋壳有什么不同?

(2)讨论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

3.找龋齿:

请幼儿用小镜子观察自己有没有龋齿。

4.组织幼儿讨论龋齿形成的原因:

(1)请幼儿吃饼干,然后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或同伴之间互相观察牙齿,说说牙缝里多了些什么?

(2)启发幼儿借助蛋壳变黑变软的现象,结合教学挂图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

5.启发幼儿讨论:

如何预防龋齿?

怎样保护牙齿?

7.延伸活动:

(1)在生活活动中,请幼儿欣赏故事: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2)课后组织幼儿阅读幼儿用书3—16。

活动效果:

通过活动教育了幼儿坚持早晚刷牙,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使幼儿了解了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效果很好

胖和瘦

一、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意识到太胖和太瘦都对身体健康有影响。

学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初步了解自身成长的需要,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健康。

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活动前根据“学前幼儿体重标准表”为本班幼儿测量体重。

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表格各一,并根据幼儿体重情况制作三种颜色的圆点卡片。

活动前发给幼儿。

多媒体课件“来当营养师”

“健康棋”六套,各种食品的卡片若干(活动前请幼儿画好)

三、活动重点 

通过幼儿自由辩论帮助幼儿正确理解胖和瘦的概念。

活动难点 

使幼儿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健康。

突破方法:

利用不同颜色的圆点来表示幼儿的健康状况,并请幼儿自己贴到相应的表格中使幼儿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通过集体讨论、多媒体课件和“自助餐”的游戏来帮助幼儿树立自我保育意识。

四、活动过程

(一)大胆表达,各抒己见

幼儿将自己有关胖好还是瘦好的想法在集体中展示、扩散,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尝试用实例说服同伴。

过程:

幼儿各抒己见,运用实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在幼儿的意见无法统一的情况下,教师出示“学前幼儿体重标准测量表”,知道胖瘦有一定的标准,太胖和太瘦都不健康。

(二)了解自身,对症下药

(1)出示红、绿、黄三种颜色的表格,请幼儿根据手中圆点的颜色寻找自己在表中的位置,(红色表示偏瘦,黄色表示偏胖,绿色表示正常)从而了解自身以及本班幼儿成长的状况。

(2)集体讨论怎样才能使自己既不胖也不瘦,身体更健康。

(3)“对症下药”:

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当营养师”为不同情况的孩子“开处方”。

(三)分组游戏活动,经验梳理

(1)棋盘竞赛:

幼儿通过竞赛性游戏,在下棋过程中获得有关健康生活的经验。

(2)自助餐:

幼儿根据自身情况为自己挑选一份营养合理的美餐。

活动延续

幼儿将已有的经验运用到生活中去,关注自己的身体特点,坚持健康饮食和锻炼,并把有关的信息带给身边的朋友和家人。

继续鼓励幼儿搜集资料,研究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

第四课时

不能乱吃药

让幼儿了解一些预防药物中毒的常识、知识;

不能自己拿家里的药片吃,不动家里的农药、不玩盛农药的瓶子、不摸鼠药;

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自编故事、flash 

1、讲故事《平平中毒了》,让幼儿感知自己乱拿药吃的危害。

提问:

(1)平平怎么了?

(理解“中毒”一词) 

(2)平平为什么会中毒?

2、小结:

药物种类很多,每一种药都有不同的用法来治疗一个病。

但不能乱吃药、乱用药,用错了药、吃错了药,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引起更大的麻烦,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3、讨论:

生病吃药时要注意些什么?

(要听医生的话,要有大人的帮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药、自己吃药。

) 

4、启发幼儿还有哪些东西也不能随便吃?

进行防中毒的教育 

家里的装农药的有怪味的瓶子,粉末的东西,不知道的药片,散落在地上的药片、食物等。

5、欣赏flash,加强幼儿的意识。

美术活动教案

我的好朋友

一、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尝试运用多种手段在纸盘上大胆地制作,表演自己的好朋友。

2、活动中遇到困难会主动请求老师或同伴帮助。

二、准备:

1、圆形、徒圆形若干,数量等于幼儿人数。

2、制作的工具和辅助材料:

水彩笔、绒线、纸及一些废旧材料。

3、活动室内展示老师制作的纸盘,共幼儿欣赏。

三、过程:

1、引导幼儿说说、看看桌子、柜子上又那些材料?

2、组织幼儿讨论怎样用纸盘来表演自己的好朋友,可以选用那些材料?

3、幼儿制作,老师巡回指导。

启发幼儿运用多种表演手法,如:

用纸、绒线粘贴头发,用彩笔在纸盘上画武官。

鼓励幼儿遇到困难可以请求同伴或老师帮助,并提醒幼儿制作完后要将所有物品归放整齐。

4、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并猜猜“这是谁”,延伸活动:

可将幼儿作品布置于墙,供幼儿互相欣赏、交流、学习增加同伴间的友谊

找不同

飞机

1、尝试用各种大小不同的纸折叠飞机,感受折纸的乐趣。

2、学习将折好的飞机按大小排序。

1、事先折好的大小不同的飞机。

2、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若干。

3、折飞机步骤图。

1、教师出示折好的大、小纸飞机,让幼儿自由观看、玩耍,激发幼儿折飞机的愿望。

2、幼儿自由探索折飞机的方法。

(1)教师出示折飞机的步骤图,引导幼儿自己看图解折飞机。

(2)教师重点向幼儿示范难折的部分,如:

机翼的折法。

(3)幼儿再次看图解折飞机,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引导幼儿思考:

怎样才能折出大小不同的飞机?

鼓励幼儿选择大小不同的纸进行折叠。

3、教师鼓励幼儿将折好的飞机进行排序。

(1)引导幼儿自由排序,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可以多人合作一起进行排序。

4、展示自己的作品。

音乐活动教案

小兔乖乖

  1、喜欢唱歌、表演

  2、愿意和同伴分角色来表现歌曲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唱准旋律、激发幼儿喜欢参加表演。

  难点是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要分角色来扮演大灰狼、小兔子、兔妈妈,并且尝试用不同的表演来表现歌曲。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小兔子乖乖”的录音磁带

  2、小兔子、兔妈妈、大灰狼的头饰

  3、小房子一座

  四、设计思路

  小班幼儿的歌曲大多是具有表演性的,在边唱边表演中幼儿展现的是个体的表演。

随着年龄的逐步增长,他们对一些歌曲之中所表现的故事情节有了一定的理解,让幼儿在和同伴分角色的基础上表现角色,能提高幼儿的表演兴趣,提高幼儿的表现力。

  五、活动流程

  欣赏——创造——表现

  1、欣赏

  教师可按排多种途径提供幼儿欣赏作品,如图书、音乐欣赏、看教师表演。

其中在指导音乐欣赏时,尤其是要让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熟悉旋律。

  2、创造

  让幼儿在角落活动中尝试分角色来表演歌曲。

  说明:

小班幼儿较善于独自一个人的表演,要尝试分角色表演需要教师共同参与他们的角落活动,也需要教师提供如头饰、小房子等道具,帮助幼儿理解歌曲。

同时,教师还需要在

活动中不断地点评幼儿的表演,使他们彼此之间更默契,使他们的表演更精彩:

如:

点评幼儿能按角色的变换唱准歌词;

点评小兔妈妈的声音真好听,像妈妈的声音;

大灰狼的样子真可怕……

  这一创造活动可在角落活动中按排二周左右,引导每一位幼儿都来尝试与同伴合作,都要尝试表演。

  3、表现

  

(1)教师可利用每一次角落活动的讲评,作为幼儿表现的舞台,让参与表演的孩子有表现的机会,让没有参与表演的孩子有欣赏的机会。

  

(2)利用集体活动让幼儿共同尝试分组分配角色参与表演,这样教师也可以在这一时间里给予孩子一些共性问题的指导:

如根据情节根据歌词用不同的声音刻画不同的形象,如激发幼儿都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各自的形象。

  (3)教师即兴表现歌词,利用孩子们中间的“闪光点”分角色表现歌曲,让幼儿进一步体会,激发再尝试的欲望。

敲敲打打

1.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乐趣。

2.乐意敲打会发声的器具,体验探索的乐趣。

1.每人一个奶粉罐,一次性筷子。

2.音乐磁带、录音机。

1.教师用手敲打奶粉罐,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听听是什么声音?

(幼儿自由猜测)

2.教师出示奶粉罐,再次拍打发出声音,并发给幼儿每人一个让

幼儿自由拍打。

3.教师放音乐,请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拍打。

(1)第一段请幼儿坐在位置上敲打。

(2)第二段请幼儿起立,在位置前面边走边敲打。

4.发给幼儿每人一根筷子,请幼儿用筷子敲打奶粉罐,感受和用手拍有什么不同。

5.教师再次放音乐,请幼儿在A段时敲打奶粉罐盖子,B段是敲打底部。

6.教师将筷子收回,请幼儿跟着音乐边敲边离开教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