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3903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8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

财政学期末复习要点

1.财政,公共财政的特点

从财政实务角度(PublicFinance):

财政是指政府的财政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政府职能。

从经济学角度(PublicEconomics):

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公共财政概念

公共财政是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满足公共需求的经济行为,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或类型。

财政的基本特征

1阶级性与公共性

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公共财政的特点

(1)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

(2)公共财政是与社会主义以市场经济有内在联系的财政;

(3)公共财政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

(4)公共财政是面向全社会进行分配的财政。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一是公共性。

即公共财政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公共财政的职能范围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的,凡不属于或不能纳入社会公共需要领域的事项,财政就不去介入;凡属于或可以纳入社会公共需要领域的事项,财政就必须涉足。

二是非盈利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其行动的动机不是、也不能是取得相应的报偿或盈利,而只能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己任。

其职责只能是通过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活动,为市场的有序运转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和物质基础。

即便有时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活动也会附带产生数额不等的收益,但其基本出发点或归宿仍然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不是盈利。

表现在财政收支上,财政收入的取得,要建立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筹集资金的基础上;财政支出的安排,要始终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宗旨。

三是法制性。

即收支行为规范化。

公共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

不仅财政收入要来自于社会成员的缴纳,财政支出要用于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事项,而且财政收支出现差额带来的成本和效益,最终仍要落到社会成员的身上。

既然大家的事情大家都有份,社会成员对于公共财政的运作便有强烈的监督意识,从而要求和决定着政府财政收支行为的规范化:

以法制为基础、全部政府收支进预算、财税部门总揽政府收支。

2.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三大职能

(一)资源配置

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有二

市场机制/非市场机制

政府资源配置职能——弥补市场缺陷和失灵

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矫正外部效应

促进市场竞争、构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引导资源流向

目的:

是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二)调节收入分配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实现公平分配

公平的两层含义:

经济公平:

市场条件下,依据等价交换原则,根据在生产中投入要素的数量的价格获得相应的收入。

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结果

社会公平:

收入差距应维持在一个各阶层居民所能接收到合理范围内。

财政的收入再分配活动的结果

手段:

通过税收手段(二次分配),调节收入差距

通过转移支付(社会保障),提供低收入的保障

规范工资制度(政府机关,国有企业)

(三)经济稳定与发展

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稳定: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发展:

包括经济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

目标

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包括总量和结构)

手段

相机抉择/内在稳定器/其他

3.公共物品及其特点

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的特性

效用的非可分割性(non-divisibility)

受益的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

消费的非竞争性(non-rivalness)

4.需求分析

5.实现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条件

实现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条件:

MSB=MSC

对于纯公共用品

MSB>MBi或者MSB=ΣMB

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

MSB=ΣMB=MSC

上式可以改写成:

如果MSC、MBi已知,就可以得出公共物品的供给数量

6.林达尔均衡与搭便车问题

林达尔均衡

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就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

林达尔均衡的前提条件

每一个个人都愿意准确披露各自的边际效益,不存在隐瞒或低估其边际效益,从而逃避分担相应的成本费用的动机。

每一个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他人的嗜好及收入状况,甚至每一种公共物品可能给每个人带来的边际效益,从而不存在隐瞒个人边际效益的可能。

免费搭车者问题

在人口众多的社会中,免费搭车者问题难以避免

免费搭车者问题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量不足,资源配置低效。

7.公共选择

公共选择:

政治机制—政治市场

公共选择理论:

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

用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人假设)、原理、方法作为分析工具,研究和刻画政治市场的行为主体和政治市场的运行。

从过程看:

8.民主政治决策过程的三个阶段

立宪:

决定公共决策的规则

立法或议会:

在上述规则下开展公共活动。

如民选议员们在议会通过立法程序,讨论表决各种议案。

行政和司法:

将上述决定付诸实施

9.投票规则

一致同意通过原则(现实中很难实施)

达到林达尔均衡(每人支付林达尔价格,获得大家都满意的供给品数量)

多数票规则

简单多数票规则>1/2(最常用)

比例多数票规则2/3、3/5、4/5

简单多数票规则是集体决策的一种有效方法?

中间投票者定理(Medianvoterrule):

简单多数规则下的反映中间投票者意愿的那个提案最终获胜。

即当有两种以上的方案可供选择时,多数规则并不能保证51%的投票者获得他们最偏好的结果。

投票悖论(Paradoxofvoting):

投票循环现象的存在使得多于两个提案时,没有一个提案获得通过。

投票交易(Logrolling):

利益集团互投赞成票

10.对我国财政政策法制化的借鉴意义

公共决策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合理确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加强对公共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建设

3正视政府低效及其原因,采取措施提高政府效率

我国财政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1我国财政民主化、法制化程序

2法制化:

立法(预算法、税法、税收征管法)执法和行政复议

3财政监督:

预算监督、税务监督、财务会计监督、预算外资金监督

11.转移性/购买性支出的特点及对经济的影响

购买性支出(或消耗性支出)Exhaustiveexpenditure/Purchaseexpenditure

指政府从个人和企业购买原材料和土地、劳动力、资本的生产型服务并由政府直接使用的支出。

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物品和劳务。

转移性支出Transferpayment

是指政府在公民之间再分配购买力的支出。

包括政府用于养老金、失业救济金、贫困补助金、财政补贴、债务利息等方面的支出。

12.瓦格纳法则

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公共活动增长论

Wagner’sLaw

Lawofrisingpublicexpenditures

Lawofexpendingstateactivity

考察了19世纪一些欧洲国家和美国的财政支出情况后,基于经验性分析总结得出的理论。

结论:

国家职能不断扩张是导致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根本原因

造成国家职能扩张的政治经济原因

1工业化、市场化发展

2城市化进程

3政府介入生产领域(国有企业)

4国家职能范围的扩充

13.发展阶段增长论

美国的马斯格雷夫(RichardA.Musgrare)和罗斯托(WalterW.Rostow)的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发展阶段增长论

主要观点: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增加财政支出的客观要求,因此财政支出体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经济发展阶段

早期:

政府需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必须的社会基础设施

中期:

弥补市场失灵,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成熟:

进行社会福利性再分配

14.对我国支出规模结构问题的认识

15.财政收入的形式

按财政收入形式分

1税收、非税收入

2经常性收入、临时性收入

3税收、收费、债务、利润、铸币收入和通货膨胀收入

16.财政收入大中小口径

小口径

预算内收入。

包括税收和收费(部分)。

统一纳入国家预算,按国家预算立法程序实行规范化管理,由各级政府统筹安排使用。

中口径

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

预算外收入指各级政府依据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规采取收费形式形成的专项资金或专项基金收入

专项统计,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使用上由收费各部门安排使用。

大口径

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

制度外收入:

乱收费、乱摊派和乱罚款

17.税收的性质

强制性(强制义务性):

税收的征收依据的是国家政治权力(是以国家的法律、法令为依据实施的),非所有者权力,即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所有与否无关。

依法纳税是人们不应回避的法律义务

无偿性(非直接偿还性):

就具体的征收过程看,国家征税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不存在对纳税人的直接偿还问题。

从财政活动的整体来看,税收是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成本的补偿,又反映出税收有偿的一面。

固定性(法定规范性):

税收的课征对象及征收比率都是以法律形式事先规定的,只能依照法律按预定标准征收。

18.我国五大税种

商品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目的税。

商品税主要包括现行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所得税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也称工薪税);财产税主要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资源税则分为一般资源税和级差资源税;行为目的税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屠宰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等。

19.税收的两大原则

公平原则

1公平合理是税收的基本原则和税制建设的目标

2包括普遍征税和平等(公平)征税两个方面。

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分为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横向公平:

经济条件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

即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同样的人。

纵向公平:

经济条件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

即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

公平类税收原则:

受益原则和能力原则。

效率原则

1税收的总体规模应符合整个社会资源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最优分布的效率要求

2税收对微观经济活动影响造成的效率损失最小

3税收的征收成本最小化

效率类税收原则:

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单原则。

20.简述税收中性和超额负担

税收中性:

指对不同产品或服务,不同的生产要素收入,不同性质的生产者课征应采取不偏不倚,不抑不扬的税收政策,使不同产品、服务、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能反映其相对成本,保持市场自发调节所能达到的资源配置效率状态。

1国家征税使社会付出的代价应以征税数额为限,除此之外,不能让纳税人或社会承担其他经济牺牲或额外负担。

2国家征税应避免市场机制运行产生不良影响。

特别是不能超越市场,成为影响资源配置和经济决策的决定力量。

额外负担:

政府征税给纳税人造成的超出了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

政府征收税收效应

收入效应(Incomeeffect):

减少纳税人收入(纳税人支出大于政府税收收入时产生额外负担)

替代效应(Substitutioneffect):

使纳税人行为发生改变(扭曲了纳税人的行为选择,造成额外负担)

马歇尔——哈伯格超额负担(excessburden)理论

21.分析税收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1商品税容易转嫁,所得税一般不易转嫁

2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容易转嫁;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课税不容易转嫁

3课税范围广的商品容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

4对垄断性商品征税容易转嫁,竞争性商品税不易转嫁

5从价税容易转嫁,从量税不易转嫁

22.税收的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23.税收对劳动供给、居民储蓄和投资的影响

税收与劳动供给

一般地说,在收入较低,收入的边际效用较大时,税收产生收入效应的可能性较大。

即征税结果会激励个人增加劳动投入;

反之,在收入较高,收入的边际效用很小时,税收产生替代效应的可能性较大。

即以闲暇替代部分工作时间。

税收与居民储蓄

●决定家庭储蓄的因素有二:

经济收入、私人偏好

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

家庭储蓄直接依存于家庭可支配收入。

收入增加,消费会增加,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高收入家庭平均消费倾向低,而具有较高的储蓄率。

而低收入家庭平均消费倾向高,而具有较低的储蓄率。

在经济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个人偏好决定储蓄的大小。

●影响家庭储蓄的税种

所得税(收入、利息)、消费税(支出)

税收与投资

税收对实物投资的影响模型

企业的投资决策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最终取决于新增投资的边际报酬率。

税收及相关政策会影响边际报酬率,从而影响企业愿意投入的投资总额

乔根森的新古典投资模型

在某一特定阶段,企业将不断积累资本,直到最后一单位投资带来的收入(资本边际收入)刚好等于其运用资本的全部经济成本(资本的使用成本)

令q:

资本品的价格;i:

市场利率;d:

资产的年经济折旧率;r:

投资报酬率;

税前:

税收及相关政策后:

 

其中,δ为单位投资的资本利息扣除现值,即利息支出税前扣除的税额节省额现值;φ为单位资产折旧的税款节约额现值;k为投资税收抵免率。

●对私人实物投资造成影响的税收政策

征收企业所得税(降低收益)

资本利息税前扣除

允许加速折旧

投资税收抵免

●针对外资

减、免税收

加速折旧

未分配利润减税,税后利润在投资退税

国际间税收饶让协议

24.供给学派的观点,拉弗曲线及其说明的问题

供给学派——主张减税政策(20世纪70年代)

观点:

1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工作的积极性,而低边际税率会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2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减少资本存量;而低边际税率会会鼓励投资,增加资本存量。

3边际税率的高低与税收收入的多少不一定按同一方向变动。

拉弗曲线经济含义

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

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而低税率有利于经济发展。

3存在一个兼顾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的最优税率,保持适度的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前提。

25.我国税收的改革方向

“十二五”期间,改革原则:

有增有减,调整结构

资源税改革:

2011年,经财政部和国税总局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11月1日正式实施,此前一刀切的"从量计征"正逐步转向"从价计征"。

2011年9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起征点上调至3500元,税率由9档调味7档,最低税率降至3%。

2012年1月1日起启动增值税扩容试点,即取消营业税,该营业税为增值税。

未来的改革:

社会保险税、遗产税、环境税、房产税改革

1所得税的改革:

降低税率、拓宽税基、减少税率档次

降低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的边际税率

拓宽个人所得税税基,减少税收档次

个人所得税与公司所得税一体化

2流转税(一般消费税):

普遍开征增值税,提高标准税率,制定标准化的增值税

3开征“绿色税收”,重视税收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26.李嘉图定理及国债的经济效应与政策功能

李嘉图等价原理基本含义:

政府选用征收一次总付税,还是发行公债,其对经济的影响是一样的。

国债的经济效应

1资产效应

指的是:

国债作为持有人的一种资产,其发行量的变化将会影响持有者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

勒纳效应:

由于公债资产增加而导致持有者消费增加

庇古效应:

公债在经济不景气时具有扩大消费支出、在经济景气时具有抑制消费支出的效果,反映的是一种稳定器的作用。

“国债幻觉”:

指的是国债持有者认为自己的财富因持有国债而增加,因而可能增加消费支出。

所以,国债积累与消费的增加有相关关系。

2需求效应

●国债融资,增加财政支出,通过支出效应增加总需求;或者通过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并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推动经济增长。

--凯恩斯

●两种情形

在原有需求基础上增加新的需求

改变需求结构

●应债资金来源

中央银行购买国债

商业银行和居民个人购买国债

a)用闲置资金

b)用现有消费或投资资金

3供给效应

a)发行国债作为一种扩张政策工具,具有增加供给和改善供给结构的作用

b)国债用于投资,增加供给并改善供给结构

1)政府投资/私人投资的区别

2)国债来源于私人储蓄(增加供给)/私人消费和投资(改善结构)

国债的政策功能

1弥补财政赤字

2筹集建设资金

3调节经济

27.国家预算及国家预算的类别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市政府集中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财政机制,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1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2以预算分项支出的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28.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2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即事权)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即财权)范围

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

4预算调节制度,即所谓转移支付制度。

5各国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制整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

29.政府间收支划分的理论依据

1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性

2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3中央与地方之间收支划分的案例

30.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功能与粘蝇纸效应

1弥补纵向财政缺口

2弥补横向财政缺口

3弥补地区性公共物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

4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粘蝇纸效应

指上级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拨款可以“粘住”接受拨款的一级政府,使其不会将拨款用于增加个人收入,而是用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31.我国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内容

指导思想

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合理增长,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2合理调节地方之间的财力分配

3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基本内容

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2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3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的确定

4原体制的处理

32.我国分税制有待完善的问题及完善的措施

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1政府间的财政关系趋向规范

2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3“两个比重”逐步上升

4调动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促进地方收入的快速增长,保证全国财政收入的稳定快速增长。

有待完善的地方

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主体的支出职责

2逐步调整和规范收入划分

3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4推进省(区)一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财政政策的目标

1经济的适度增长

2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

3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

4收入的合理分配

5社会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与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这种政策本身具有内在的调节功能,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无需借助外力而自动的发挥稳定作用。

●所得税(包括公司所得税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

●转移支付政策(失业救济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意味着这种政策本身不具备内在的调节功能,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

启动性财政政策(汲水政策Pumpprimingpolicy)--针对萧条时期

补偿性财政政策(反方向调节经济景气变动幅度,以达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

33.怎样认识与评价财政政策的效应

一、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平衡调节机制

财政政策乘数(multiplier)

–用来研究财政收支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税收乘数

•财政支出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

–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模型

•假设条件

–1、封闭经济体系

–2、税收为所得税(总付税)

–3、财政支出只用于购买当期产品

–4、价格水平在短期内不受总需求变化的影响

Y=C+I+G其中:

C=Ca+b*Yd,b为边际消费倾向,Yd=Y-T为可支配收入。

将以上参数带入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模型

Y=Ca+b(Y-T)+I+G

二、财政政策的经济效应

需求效应

供给效应

3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不同政策组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 :

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在消费中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与私人产品相对应

2、社会保障 :

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3、税负转嫁 :

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4、预算外资金 :

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是国家预算资金的必要补充,具有分散性、自主性、专用性的特点。

5、财政政策:

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由支出政策,税收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6、事业服务收费:

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服务而收取的费用以弥补其开支。

7、转移支出 :

转移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不相应地获得商品和劳务。

它所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18、增值税: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

洛伦茨曲线:

也译为“劳伦兹曲线”。

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

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财富不平等

拉弗曲线:

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

瓦格纳法则:

是指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即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财政支出相对规模相应提高的思想。

8、税收制度简称“税制”,它是国家以法律或法令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办法的总和,反映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国家财政制度的主要内容。

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

9、复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表格来反映的一种预算形式,它既能反映财政预算资金的流向和流量,又能全面反映资金性质和收支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