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步滴定法测锰的氧化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396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续两步滴定法测锰的氧化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连续两步滴定法测锰的氧化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连续两步滴定法测锰的氧化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连续两步滴定法测锰的氧化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连续两步滴定法测锰的氧化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连续两步滴定法测锰的氧化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连续两步滴定法测锰的氧化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连续两步滴定法测锰的氧化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连续两步滴定法测锰的氧化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连续两步滴定法测锰的氧化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连续两步滴定法测锰的氧化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连续两步滴定法测锰的氧化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连续两步滴定法测锰的氧化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连续两步滴定法测锰的氧化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连续两步滴定法测锰的氧化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连续两步滴定法测锰的氧化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续两步滴定法测锰的氧化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连续两步滴定法测锰的氧化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3铬黑T的用量对锰氧化度的影响5

2.4高锰酸钾浓度对锰氧化度的影响5

3结果与讨论6

参考文献7

致谢9

 

摘要

本文用已知浓度的草酸钠溶液溶解样品,用高锰酸钾返滴定法测试样品得失电子数,直接用EDTA溶液滴定二价锰,经计算求出锰的氧化度。

通过改变水浴时间、EDTA的浓度、铬黑T指示剂的用量、高锰酸钾浓度探究最佳的实验方案。

关键词:

锰氧化度;

氧化-还原;

EDTA滴定;

铬黑T;

高锰酸钾

Abstract

Inthispaper,sodiumoxalatewithaknownconcentrationdissolvedsamples,potassiumpermanganatebacktitrationtestedthenumberofgainorlosselectronsofsamples,EDTAsolutiontitratedbivalentmanganeseindirectway,andthenthedegreeofoxidationofmanganesecouldbecalculated.Theexperimentconditionscouldbechanged,suchaswaterbathtime,concentrationofEDTA,thedosageofchromeblackTindicator,andpotassiumpermanganateconcentrationtoexplorethebestexperimentdesign.

Keywords:

manganeseoxidedegrees;

theoxidationandreduction;

EDTAtitration;

chromeblackT;

potassiumpermanganate

前言

锰氧化物广泛分布于土壤、沉积物和海洋锰结核中,往往以细粒和胶膜状的聚集体,球状、块状结核体形成于岩石圈和水圈、大气圈或生物圈的交界面,通过包被在其它矿物表面,使其表现出远远超出自身总量的活性潜能[1]。

锰氧化物因电荷零点(PZC)低、比表面积大、负电荷量高、表面活性强,影响和决定着许多其他营养元素、重金属元素及有机污染物的行为和归趋,锰氧化物以其氧化活性高、催化与吸附能力强、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等特性在化学电源、催化、氧化、吸附和磁性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2-3]。

最近研究表明锰氧化物的氧化度显著影响其物理化学性质,氧化度越高的锰氧化物其化学活性也越强。

氧化度是指锰氧化物中锰的平均价态[4]。

研究表明酸性水钠锰矿(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锰氧化物)对Pb2+、Cu2+、Zn2+、Cd2+的吸附量均随锰氧化度的增加而升高[5-6];

此外,碱性水钠锰矿对Cr(III)氧化率随着锰氧化物氧化度的升高而升高[7]。

氧化度影响着锰氧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准确测定锰氧化物的氧化度对于研究锰氧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锰氧化度的测定分为锰矿中高价锰的测定和总锰的测定。

高价锰的测定方法是氧化还原法,有高锰酸钾草酸钠法和碘量法测反应中转移的总电子数,高锰酸钾草酸钠法是目前采用的最主要的方法。

目前总锰的测定的方法大多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或原子吸收光谱法(AAS)[8]。

但由于ICP-AES和AAS的测定对象主要是微量元素,因此测量时试样的稀释倍数过大易引起误差。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锰的含量[9],该方法测定的对象主要是微量或低含量的元素,同时操作复杂,实验过程比较长,偶然误差比较大。

用配位滴定法测定锰氧化物中锰的含量[10],可以避免稀释样品时产生的误差,同时该方法不用使用大型仪器,操作简单,因此本文采用氧化还原与络合滴定相结合的方法来测定锰氧化物中锰的氧化度。

目前对锰氧化度的测定方法主要集中在总锰测定的探究,但对于总锰测定的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较少,本文在李琪等[11-14]采用方法的基础上来测定锰氧化物中锰的氧化度,进一步探究影响锰氧化度结果准确的因素,本文以二氧化锰为代表矿物,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对比,通过改变不同的影响因素来探索最佳的实验方案,为其它锰氧化物中锰氧化度的测定奠定基础。

寻找和建立准确、快速测定锰氧化物的氧化度的方法为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实验部分

1.1主要的仪器与试剂

酸式滴定管、锥形瓶、分析天平、玻璃棒、烧杯、移液管(10mL、25mL)、量筒(100mL)、容量瓶(100mL、250mL、500mL)。

二氧化锰(纯度为99.99%进口试剂,锰氧化度的理论值为4)、草酸钠(基准试剂)、碳酸钙(基准试剂)、高锰酸钾、硫酸、EDTA、铬黑T、盐酸、氯化铵、氨水、甲基红等其他实验所用药品均为分析纯,实验室用水均为去离子水。

1.2实验方法[15]

1.2.1高锰酸钾-草酸钠返滴定法测定样品中还原电子的物质的量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0.1g(精确至0.0001g)左右的二氧化锰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2mL(1+5)H2SO4,25mL浓度0.1mol/L的草酸钠溶液,加热至试样完全溶解,趁热用已知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约为0.2mol/L)滴定过量的草酸钠至溶液呈微红色保持30s不褪色为终点。

测定至终点时溶液温度不低于65oC。

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高价锰被草酸钠还原的反应:

MnO2+C2O42-+4H+=Mn2++2CO2↑+2H2O

过量的草酸钠被高锰酸钾返滴定,发生的反应:

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由此可知:

试样得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n1=2[C1V1-2.5C2V2]×

10-3

式中:

n1为试样得电子的物质的量,mol;

C1为Na2C2O4溶液的浓度,mol/L;

V1为消耗Na2C2O4的体积,mL;

C2为KMnO4溶液的浓度,mol/L;

V2为KMnO4消耗的体积,mL。

1.2.2EDTA滴定法测定溶液中总锰的含量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1滴甲基红,用氨水中和过量的酸,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即可,加入10mL氨缓冲溶液,用铬黑T作指示剂,用浓度为0.05mol/L的EDTA溶液滴定Mn2+,溶液由红色变蓝为滴定终点。

为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每个试样平行测定3次。

Mn2++EDTA→Mn(EDTA)2+

试样中总锰的量为:

n2=(C3V3-C2V2)×

n2为样品中锰的物质的量,mol;

V2为KMnO4消耗的体积,mL;

C3为EDTA溶液的浓度,mol/L;

V3为EDTA消耗的体积,mL。

还原电子的物质的量说明锰离子价态的升高情况。

结合样品中的总锰量进而可求出锰元素的氧化度a。

经过推导,可以得到计算式是:

a=2+n1/n2(2为Mn2+化合价)

2实验条件的探索

2.1加热时间对氧化还原滴定的影响

取25mL草酸钠溶液于250mL锥形瓶,加入12mL(1+5)的硫酸,分别在不同的水浴时间下,做3个平行实验,用高锰酸钾返滴定后加一滴草酸钠溶液,加一滴甲基红,用氨水中和过量的酸,加10mL缓冲溶液,加10滴铬黑T指示剂,用0.05mol/L的EDTA滴定,通过锰氧化度的测定来探索水浴时间长短是否对草酸钠有影响,实验数据见表1。

表1水浴时间的长短对草酸钠的影响

1

2

3

草酸钠溶液(mL)

25.00

高锰酸钾浓度(mol/L)

0.023

加热1h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mL)

43.80

不加热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mL)

由表1可知,高锰酸钾的用量与水浴时间的长短无关,故在75-85oC内水浴不会影响草酸钠的分解。

2.2EDTA浓度对锰氧化度的影响

称取0.1000g左右的二氧化锰于250mL锥形瓶,加入25mL草酸钠溶液,加入12mL(1+5)硫酸,水浴完全溶解后,用高锰酸钾返滴定后加一滴草酸钠溶液,加一滴甲基红,用氨水中和过量的酸,加10mL缓冲溶液,加10滴铬黑T指示剂,用不同浓度的EDTA滴定,实验数据记录见表2。

表2EDTA溶度的大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名称

草酸钠浓度(mol/L)

高锰酸钾体积(mL)

EDTA浓度(mol/L)

EDTA体积(mL)

锰氧化度

0.022

0.099

23.70

0.04

42.60

3.95

42.65

3.94

23.75

0.05

34.10

3.97

34.05

0.06

28.80

28.75

4

0.07

24.85

23.80

24.80

由表2可知,EDTA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产生较大的偏差,当EDTA浓度低于0.05mol/L时,加入EDTA的体积较多,使得溶液颜色较浅,颜色变化不明显误差较大;

当EDTA浓度高于0.05mol/L时,由于EDTA浓度较高,易产生较大误差,故EDTA浓度取0.05mol/L最佳。

2.3铬黑T的用量对锰氧化度的影响

准确称取0.1000g二氧化锰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5mL草酸钠溶液,12mL(1+5)硫酸溶液,在完全溶解后用高锰酸钾返滴定,后加入一滴草酸钠溶液,用氨水中和,并加入10mL氨水缓冲溶液,加4滴,7滴,10滴,13滴铬黑T,用0.05mol/L的EDTA滴定,实验数据记录和结果见表3。

表3铬黑T的用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铬黑T(滴)

0.02

26.75

——

26.80

7

34.20

26.85

10

13

34.30

3.96

26.90

注:

——表示无法测得。

由表3可知,当加入4滴铬黑T时,溶液颜色较浅,实验过程中颜色变化不明显,无法测得锰氧化物的锰氧化度,加入7滴至10滴量为最佳,因为指示剂量越多,颜色干扰就越大,导致误差也越大。

2.4高锰酸钾浓度对锰氧化度的影响

称取0.1000g左右的二氧化锰样品于250mL锥形瓶,加入25mL草酸钠溶液,加入12mL(1+5)硫酸,水浴完全溶解后,用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返滴定后加一滴草酸钠溶液,加一滴甲基红,用氨水中和过量的酸,加10mL缓冲溶液,加10滴铬黑T指示剂,用EDTA滴定,实验数据记录见表4。

表4高锰酸钾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3.65

34.01

34.02

0.027

19.50

34.50

34.53

34.52

0.032

16.72

34.61

3.92

16.73

34.60

16.76

由表4可知,当高锰酸钾浓度低于0.02mol/L时,高锰酸钾的用量超过50mL,误差较大;

当高锰酸钾浓度越高,产生的误差越大,实验结果越不准确,故高锰酸钾的浓度为0.02mol/L为宜。

3结果与讨论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准确称取0.1g(精确至0.0001g)左右的锰氧化物,溶解于25mL浓度为0.1mol/L,并加入12mL(1+5)硫酸,完全溶解后用浓度为0.02mol/L的高锰酸钾来返滴定草酸钠,再加入一滴草酸钠溶液,加一滴甲基红,用氨水中和过量的酸,再加入10mL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加入7至10滴铬黑T,用浓度为0.05mol/L的EDTA滴定至溶液颜色由酒红色变为蓝色即为滴定终点。

用此方法测定二氧化锰中锰的氧化度为3.97与理论值4.00的误差为0.75%,其测定结果稳定,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好。

参考文献

[1]WeiZhao,XiongHanFeng,WenFengTan,etc.RelationofleadadsorptiononbirnessiteswithdifferentaverageoxidationstatesofmanganeseandreleaseofMn2+/H+/K+.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2009,21(4):

520-526.

[2]WeiZhao,HaoJieCui,FanLiu,etc.RelationshipbetweenPb2+adsorptionandaverageMnoxidationstateinsyntheticbirnessites.ClaysandClayMinerals,2009,5(57):

513-520.

[3]QinZhang,XiaodiCheng,FanLiu,etc.Large-scalesize-controlledsynthesisofcryptomelane-typemanganeseoxideOMS-2inlateralandlongitudinaldirections.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2011,21:

5223-5225.

[4]HuiYin,FanLiu,XionghanFeng,etc.Co2+-exchangemechanismofbirnessiteanditsapplicationfortheremovalofPb2+andAs(III).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2011,196:

318-326.

[5]赵巍,谭文峰,刘凡,等.水钠锰矿的锰氧化度与Pb2+吸附量的关系[J].环境科学,2009,30(02):

535-542.

[6]王砚,冯雄汉,刘凡,等.水钠锰矿对几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及其与锰氧化度和吸附位点的关系[J].环境科学,2011,32(10):

3128-3136.

[7]谭军凤.Mn(Ⅲ)在水钠锰矿氧化Cr(Ⅲ)反应中的作用[D].华中农业大学,2008.

[8]ChitrakarR,KanohH,MiyaiY,etc.ANewTypeofManganeseOxide(MnO2·

0.5H2O)DerivedfromLi1.6Mn1.6O4andItsLithiumIon-SieveProperties[J].Chem.Mater,2000,(12):

3151-3157.

[9]邓干群,刘慧勇.返滴定-光度法测定锰的平均化合价[J].化学分析计量,2007,6(03):

31-33.

[10]陈永熙,周立娟,郭丽萍,等.锂锰氧化物中锰的平均化合价的测定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23(10):

1-3.

[11]杨文胜,刘庆国,仇己华,等.柠檬酸络合反应方法制备尖晶石型LiMn2O4.电源技术[J],1999,23(3):

49-52.

[12]杨文胜,刘庆国.尖晶石型LiMn2O4电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0,27

(1):

66-69.

[13]李琪,李飞,乔庆东.LixMnzOyFz中锰的平均化合价的测定[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4,24

(1):

11-14.

[14]魏秀荣,红霞,何润霞,等.锰氧化物中锰的平均化合价的测定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11):

149-151.

[15]刘金龙.分析化学[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75-113.

致谢

时光荏苒,去年还在这里看学长学姐们答辩,今年就轮到我们了。

回首这四年的学习生活,我觉得受益匪浅。

在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张嵚导师和吕红晓学姐给予了我热情的指导和帮助,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向张嵚导师和吕红晓学姐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在这里还要感谢参考文献中的前辈们!

还要感谢在一起做实验的小伙伴!

谢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愿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提要1

1.2结论与建议3

1.3编制依据4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5

2.1项目背景5

2.2项目建设必要性7

第三章市场与需求预测8

3.1优质粮食供求形势分析8

3.2本区域市场需求预测8

3.3服务功能10

3.4市场竞争力和市场风险预测与对策10

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情况12

4.1基本情况12

4.2主要业务范围和业务能力12

4.3人员构成12

4.4主要技术成果获奖情况及转化能力13

4.5现有基础和技术条件15

4.6资产与财务状况16

4.7项目技术协作单位情况16

第五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7

5.1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17

5.2建设规模及服务种类18

第六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9

6.1项目选址原则与要求19

6.2项目建设用地情况19

6.3项目用地位置20

6.4自然与资源条件20

6.5水资源优势21

6.6社会经济条件22

6.7粮田基本情况22

6.8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26

6.9对环境的影响26

第七章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27

7.1工艺技术方案27

7.2设备选型29

第八章项目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32

8.1项目建设方案32

8.2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34

第九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36

9.1环境保护36

9.2安全生产36

第十章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38

10.1项目组织管理38

10.2项目实施各阶段的管理方案39

10.3工程招投标方案39

10.4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与机制40

10.5运行经费解决方案41

10.6实施进度41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44

11.1投资估算44

11.2资金来源45

第十二章效益分析46

12.1经济效益46

12.2社会效益47

12.3生态效益47

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48

13.1综合评价48

13.2结论意见48

13.3问题与建议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