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4001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1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微生物学练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①细胞核发育完善,有核膜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核内有核仁和染色质。

②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如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和叶绿体等。

③能进行有丝分裂。

原核微生物:

细菌、古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微生物:

藻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

五、论述题

3.结合微生物的特点,分析微生物在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微生物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中的作用:

保持生态平衡

污染物的降解

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

污染水体、土壤的生物修复

2、研究内容包括: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环境工程中的微生物原理

饮用水卫生细菌学

自然环境物质循环与转化

水体和土壤的自净作用

污染水体治理、污染土壤的修复等环境工程净化

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就是充分利用有益微生物资源为人类造福。

防止、控制、消除微生物的有害活动,化害为利。

4、环境工程中处理废水、废物和废气的方法很多,其中生物处理法占重要位置。

它与物理法、化学法相比,具有经济、高效的优点,更重要的是可达到无害化。

微生物是对废物进行生物处理、净化环境的工作主体,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特性,才能培养好微生物,取得较高的净化效果。

5、微生物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有机物的主要分解者;

微生物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成员;

体内的正常菌群是人及动物健康的基本保证;

微生物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物质;

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细菌)

1、荚膜

是某些细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形成的,分泌于细胞壁外的粘液状物质,把细胞壁完全包围封住,这层粘性物质叫荚膜。

3、菌落

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起来的,由无数细菌组成具有一定形态特性的细菌集团。

5、丝状菌

是由柱状或椭圆状的细菌细胞一个一个连接而成,外面有透明的硬质状的粘性物质包裹(称为鞘)。

实际上是一种细菌的群体形态。

6、菌胶团

有些细菌由于其遗传特性决定,细菌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粘集在一起,被一个公共的荚膜包围成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叫做菌胶团。

1.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⑤成分比阳性菌高。

①肽聚糖②磷壁酸

③脂多糖④葡萄糖⑤类脂质和蛋白质

2.②可作为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且能贮藏磷元素。

①脂多糖②磷壁酸③质膜④葡聚糖

4.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②。

①不敏感②敏感③无法判断

6.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②。

①荚膜②细胞壁③芽胞④鞭毛

8.一般来说,在液体培养基表面出现菌膜的微生物属③。

①厌氧型微生物②兼性厌氧型微生物③好氧型微生物④微需氧型微生物

9.菌苔是微生物在②上的培养特征。

①固体平板②固体斜面③液体表面④明胶穿刺

10.革兰氏染色结果中,革兰氏阳性菌应为③。

①无色②红色③紫色④黄色

1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①。

①肽聚糖②几丁质③纤维素④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18.土壤环境中最普遍的细菌是②。

①球菌②杆菌③螺旋菌④丝状菌

1.芽孢是芽孢杆菌的____休眠体_____。

4.来源于一个细胞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形成的群体称_____菌落__________。

7.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细胞壁__、__细胞质膜_、__细胞质及其内含物_和_拟核_;

特殊结构主要有__芽孢__、__鞭毛__、__荚膜__。

9.有些细菌细胞质内含有聚β-羟基丁酸,这是碳源和能源贮藏物质,而异染颗粒主要成分是多聚偏磷酸,它是一种磷源的贮藏物质。

10.G-细菌细胞壁特有成分是脂多糖,G+细菌细胞壁特有成分是磷壁酸。

四、判断题

1.原核微生物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内无核。

(×

3.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

五、问答题

1.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组成上有什么差异?

为什么它们会在革兰氏染色中表现出不同的结果?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厚,其厚度为20-80nm,结构较简单,含肽聚糖、磷壁酸(质)、少量蛋白质和脂肪。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厚度为10nm,其结构较复杂,分外壁层和内壁层。

外壁层又分为3层:

最外层是脂多糖,中间是磷脂层,内层是脂蛋白。

内壁层含肽聚糖,不含磷壁酸。

与细胞壁有关。

革兰氏阳性菌的脂类物质的含量很低,肽聚糖的含量高。

革兰氏阴性菌相反,用乙醇脱色时,革兰氏阴性菌的脂类物质被乙醇溶解,增加细菌细胞壁的孔径及其通透性,乙醇容易进入细胞内将草酸铵结晶紫和碘-碘化钾复合物提取出来,使菌体呈现无色。

革兰氏阳性菌由于脂类物质含量极低,而肽聚糖含量高,乙醇既是脱色剂又是脱水剂,使肽聚糖脱水缩小细胞壁的孔径,降低细胞壁的通透性,阻止乙醇分子进入细胞,草酸铵结晶紫和碘-碘化钾的复合物被截留在细胞内而不被脱色,仍呈现紫色。

3.可用什么培养技术判断细菌的呼吸类型和能否运动?

如何判断?

用穿刺技术将菌种接种在含0.3%-0.5%的琼脂半固体培养基中培养,细菌可呈现出各种生长状态。

根据细菌的生长状态判断细菌的呼吸类型和鞭毛有无,能否运动。

判断细菌的呼吸类型:

如果细菌在培养基表面及穿刺的上部生长都为好氧菌。

沿着穿刺线自上而下生长着为兼性厌氧菌或兼性好氧菌。

如果只有穿刺线的下部生长者为厌氧菌。

判断细菌能否运动:

如果只沿着穿刺线生长着没有鞭毛,不运动的细菌;

如果不但沿着穿刺线生长而且穿透培养基扩散生长为有鞭毛运动的细菌。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续)

一.名词解释

4.异形胞

位于细胞链的中间或末端,大、色浅、壁厚、只具PSⅠ,是固氮场所。

部分丝状蓝藻所具有的—种特殊细胞,由普通营养细胞转化而来。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4.芽殖

主要的无性繁殖方式,成熟细胞长出一个小芽,到一定程度后脱离母体继续长成新个体。

5.胞囊

当环境条件变坏,如水干枯、水温和pH过高或过低,溶解氧不足,缺乏食物或排泄物积累过多,废水中的有机物超过它的适应能力等原因,都可使原生动物不能正常生活而形成胞囊。

胞囊是抵抗不良环境的一种休眠体。

一旦形成胞囊,就可判断污水处理不正常。

2.酵母菌常用于酿酒工业中,其主要产物为②

①乙酸②乙醇③乳酸④丙醇

3.以芽殖为主要繁殖方式的微生物是②。

①细菌②酵母菌③霉菌④病毒

9.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②。

①青霉②酵母菌③曲霉④镰刀霉

10.毛霉分解①能力最强。

①蛋白质②淀粉③纤维素④果胶

11.分生孢子头呈扫帚状的霉菌是③。

①毛霉②根霉③青霉④曲霉

13.在富营养水体中形成水华的微生物是B。

A.细菌、放线菌、纤毛虫B.微囊藻、鱼腥藻

C.小球藻、绿藻、裸藻D.酵母菌、霉菌、甲藻

15.可引起海洋“赤潮”的微生物是C。

A.绿藻 

B.黄藻 

C.甲藻 

D.裸藻

3.在常见霉菌中,根霉分解淀粉能力较强,镰刀霉对氰化物的分解能力强。

8.游泳型纤毛虫多数生活在α-中污带和β-中污带水体;

固着型纤毛虫(如钟虫)喜在寡污带生活;

累枝虫耐污力较强,它们是水体耐污能力高,污水生物处理效果好的指示生物。

9.轮虫要求水体中含较高溶解氧,因此轮虫是寡污带和污水生物处理效果好的指示生物。

四、问答题

1.原生动物有什么特点?

它有哪些营养方式?

特点:

1、原生动物的细胞结构及其功能:

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

形体微小,在10-300微米之间。

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无细胞壁,有细胞质、细胞膜,有分化的细胞器,细胞核具核膜。

2、有独立生活的生命特征和生理功能,如摄食、营养、呼吸、排泄、生长、繁殖、运动及对刺激的反应等,均由相应的细胞器执行。

3、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营养方式

1、全动性营养:

以吞食其他生物(细菌、放射菌、酵母菌等)和有机颗粒为食。

绝大多数原生动物为全动性营养。

2、植物性营养:

有色素的原生动物(如绿眼虫、衣滴虫)和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

3、腐生性营养:

某些无色鞭毛虫和寄生的原生动物,借助体表和原生质膜吸收环境和寄主中的可溶性有机物为营养。

①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组成;

②由多种细胞器来完成各种生理活动;

③有三大类营养方式,即植物型营养(自养、光合型营养),动物型营养(异养,吞噬型营养),渗透性营养(腐生型营养);

④呼吸与排泄主要靠细胞膜的渗透作用,伸缩泡主要作用是调节水分平衡,寄生种类行厌氧呼吸;

⑤消化方式是细胞内消化;

⑥生殖方式多样,孢子纲的孢子生殖、裂体生殖和草履虫的接合生殖为原生动物所特有;

⑦具有应激性;

⑧能形成包囊度过不良环境条件。

3.请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特点。

书本P406

(霉菌的菌落特征:

(1)霉菌的菌落与细菌和酵母菌不同,与放线菌接近。

(2)霉菌菌落形态较大,质地比放线菌疏松,外观干燥,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

(3)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及边缘与中心的颜色常不一致。

是由于气生菌丝及其分化出来的孢子的颜色比营养菌丝的颜色深。

(4)菌落中心气生菌丝的生理年龄大于菌落边缘的气生菌丝,其发育分化和成熟度较高,颜色较深,形成菌落中心与边缘气生菌丝在颜色与形态结构上的明显差异。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

1.酶

酶是由细胞产生的,能在体内或体外起催化作用的具有活性中心和特殊构象的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类和核酸类酶。

3.选择性培养基

根据某生物的营养特殊要求或对各种化学物质敏感程度的差异而设计配置的培养基。

4.生物氧化

是指生物体内一系列能量代谢过程,此过程中有能量的产生和转移;

有还原性[H]的产生以及小分子中间代谢物的产生,这是微生物进行新陈代谢的物质基础。

6.呼吸链

呼吸链又叫电子传递链,是由线粒体内膜(真核)中的一系列电子传递体按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有低至高顺序排列组成的一种能量转换体系。

3.水主要通过①方式进入微生物细胞。

①被动扩散②促进扩散③主动运输④基团运转

4.大肠杆菌属于④型的微生物。

①光能无机自养②光能有机异养③化能无机自养④化能有机异养

5.蓝细菌和藻类属于①型的微生物。

6.硝化细菌属于③型的微生物。

7.化能无机自养微生物可利用②为电子供体。

①CO2②H2③O2④H2O

8.实验室培养细菌常用的培养基是①。

①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②马铃薯培养基③高氏一号培养基④查氏培养基

9.固体培养基中琼脂含量一般为②。

①0.5%②1.5%③2.5%④5%

10.用来分离固氮菌的培养基中缺乏氮源,这种培养基是一种③。

①基础培养基②加富培养基③选择培养基④鉴别培养基

13.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量来源是②。

①有机物②还原态无机化合物③氧化态无机化合物④日光

14.下列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糖酵解途径中,①是最普遍的、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

①EMP途径②HMP途径③ED途径④WD途径

17.进入三羧酸循环进一步代谢的化学底物是③。

①乙醇②丙酮酸③乙酰CoA④三磷酸腺苷

18.下列代谢方式中,能量获得最有效的方式是②。

①发酵②有氧呼吸③无氧呼吸④化能自养

20.无氧呼吸中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是③。

①还原型无机化合物②氧化型无机化合物

③氧化型无机化合物和少数有机化合物④某些有机化合物

1.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酶的活性与这种成分的结构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一旦它遭到破坏,就可能引起酶的活性中心改变。

酶的底物专一性分为结构专一性_和立体异构专一性。

这种专一性是酶的活动中心的结构决定的。

4.配制微生物培养基时,常用作碳源的糖类物质有___单糖__,__双糖_,_多糖__。

能用作微生物N源的物质有N2,___无机氮__,__氨基酸___,__蛋白质水解产物_。

5.按同化碳源的能量来分,微生物的营养方式有无机营养微生物、有机营养微生物、和混合营养微生物三类。

7.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根据其所需C素营养物质的不同,分为有机营养和无机营养;

根据其生长所需的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光能营养和化能营养。

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源和能源的不同,可把微生物分为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四种营养类型。

8.按培养基组成物的性质,可把培养基分为三类:

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复合培养基;

按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分为:

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

按实验目的和用途的不同,将培养基分为4类:

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和加富培养基。

1.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利用氨态N作为N源。

2.化能自养型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无机物氧化过程中放出的化学能量。

(√)

4.光能自养菌和化能自养菌都利用二氧化碳作碳源合成细胞有机物。

5.添加酵母膏配制培养基主要是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维生素。

11.水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微生物细胞的膨压和作为生化反应的溶剂。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续)

3.主动运输

是物质逆浓度梯度,在载体的协助协助下,在能量的作用下运进或运出细胞膜的过程。

6.内源呼吸

外界没有供给能源,而是利用自身内部贮藏的能源物质进行呼吸。

1.微生物从1分子葡萄糖的糖酵解途径获得①ATP分子。

①2个②4个

③36个④38个

2.下列哪个特征不适合于三羧酸循环④。

①CO2分子以废物释放②有底物磷酸化过程

③循环过程中形成柠檬酸④反应导致葡萄糖合成

4.微生物代谢中,硝酸盐和硫酸盐可作为电子受体是在②。

①有氧时②无氧时③有细胞色素时④无ATP时

5.驱动光合作用反应的能量来自②。

①氧化还原反应②日光③ATP分子④乙酰CoA分子

6.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是①。

①紫细菌和绿硫细菌②放线菌③大肠杆菌④芽孢杆菌

8.下列微生物中②能进行产氧的光合作用。

①放线菌②蓝细菌③紫硫细菌④大肠杆菌

14.同一种有机物在无氧和有氧条件下氧化产生的ATP数①。

①有氧条件下多②无氧条件下多

③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相差不多④无法判断

15.某微生物的呼吸途径为有氧呼吸,1mol的丙酮酸最终可以产生④ATP。

①38mol②4mol③2mol④15mol

17.靠氧化无机物获得能量来同化CO2的细菌叫②型细菌。

①光能自养②化能自养③光能异养④化能异养

18.微生物细胞氧化葡萄糖获得的能量主要以③形式被细胞利用。

①光能②热能③ATP④动能

1.化能自养型和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的生长所需的最初能量来源不同,前者来自于无机物的氧化放能,而后者则来自于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两者生长所需的碳源也不同,前者CO2为主,后者则以有机物为主要来源。

3.根据外源电子受体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前者以氧气为电子受体,后者以外源无机氧化物作为电子受体。

4.新陈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两者相辅相成的,分解代谢为合成代谢提供物质基础和能量,合成代谢为分解代谢提供基质。

6.亚硝酸细菌在氧化NH4+的过程中获得细胞生长所需的能量,并利用这些能量将CO2还原为细胞有机物,因此该菌的营养类型属于化能无机营养型。

10.一分子葡萄糖经有氧呼吸彻底氧化可产生____38______个ATP。

每一分子葡萄糖通过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产生____2______个ATP。

2.葡萄糖彻底氧化产生38个ATP,ATP的产生大部分来自TCA循环。

(√)

8.EMP途径的最终产物,除了ATP和还原力外,只有2个丙酮酸分子。

9.从产还原力[H]的角度来看,一个葡萄糖分子经过EMP途径后,可净产2个NADPH2。

4.简述EMP途径及其作用。

5.什么是厌氧呼吸?

请结合案例分析厌氧呼吸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3、消毒

消毒是用物理、化学因素杀死致病菌(有芽孢和无芽孢的细菌),或者是杀死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

消毒法有巴斯德消毒法和煮沸消毒法两种。

消毒的效果取决于消毒时的温度和消毒时间。

4、灭菌

灭菌是通过超高温或其他的物理、化学因素将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所有的芽孢或孢子全部杀死。

灭菌方法有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

5、平板菌落计数法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种统计物品含菌数的有效方法。

方法如下:

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涂布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

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

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宜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能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

1.不同微生物的世代时间(A)。

A、是不同的B、在30分钟之内C、为3小时D、为12小时

2.嗜碱微生物是指那些能够( 

D)生长的微生物。

A、在冷的温度下 

B、在高压下 

C、在高温下 

D、在高pH值下

3.干燥可以(C 

A、杀死微生物营养细胞,甚至其休眠体 

B、为微生物提供能量。

C、保存微生物 

D、作为一种简便的杀菌方法。

5.微生物分批培养时,在延迟期( 

B)。

A、微生物的代谢机能非常不活跃 

B、菌体体积增大 

C、菌体体积不变 

D、菌体体积减小

7.微生物分批培养过程中代谢活性最旺盛的时期是( 

D)。

A、延缓期 

 

B、衰老期C、稳定期 

D、对数生长期

8.微生物分批培养时,在衰亡期( 

C)。

A、微生物的代谢机能非常不活跃 

C、细胞增殖数大大小于死亡数 

9.适宜细菌生长的pH值一般在( 

C)左右。

A、3.2 

B、5.2 

C、7.2 

D、9.2

10.实验室常规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是( 

A.135℃~140℃,5~15秒  

B.72℃,15秒 

C.121℃,20分钟 

D.100℃,5小时

11.固氮菌可能定居在( 

A)。

A.豆科植物的根中 

B.深海

C.在人的肠中 

D.与多数牛肉和鱼产品有关

16.在典型生长曲线中,代时最短的生长期是( 

A.延滞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22.在自然界中,大部分厌氧菌归属于( 

A.细菌  

B.放线菌 

C.酵母菌 

D.霉菌

1、测定微生物细胞总数的方法有计算器直接计数、电子计数器计数和染色涂片计数;

测定活细菌数的方法有稀释培养计数、过滤计数和菌落计数等。

3、用平板落菌计数法测定活菌的数量。

通常可用两种制作平板的方法:

一是浇注平板法,适合于对兼性厌氧菌进行计数;

二是涂布平板法,适合于对好氧菌或放线菌进行计数。

菌落计数的单位一般用cfu表示,其英文全称是colonyformingunits。

4、典型的细菌生长曲线是以细菌数的对数的对数值为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为横坐标而绘成的曲线,大致由停滞期、对数期、静止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组成。

7、导致细菌进入静止期的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浓度降低,代谢产物大量积累。

9、在微生物的生产实践中,为获得优良接种体(“种子”),多取用对数期的培养物;

为了获得大量菌体,到取用静止期的培养物;

为了取得高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多取用衰亡期的培养物。

3、消毒剂指的是消除所有生物包括微生物的孢子。

6、氯是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反应的氧化剂,改变蛋白质的性质,所以可以杀死微生物。

7、紫外线杀菌主要借助于热效应。

8、当温度达到最低生长温度以下时,微生物死亡。

1.从对分子氧的要求来看,微生物可分为哪几类?

它们各有何特点?

3.在培养微生物过程中,培养基的pH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

在生产中如何调控pH?

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遗传

生物体最本质的属性之一。

指生物的上一代将自己的一整套遗传因子传递给下一代的行为或功能,它具有极其稳定的特性。

2、变异

生物体在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遗传物质的结构或数量发生的改变,亦即遗传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