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4602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docx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

新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

 

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感悟生命

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

也许是神妒忌它的美丽,故意让它默默无闻,不惹人注意,许多游人以为它只是一株草而已。

但是,它一直在告诉自己:

“我不是草,我要开花!

”于是它奋力把它那一条瘦瘦的主根蜿蜓盘曲着插入地层深处,固执地寻找着沙漠里如珍珠般稀有的水分,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

经过了五年漫长时间的积累,它会在第二年的某个清晨突然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无比绚丽的一朵花,似乎要占尽人世间所有色彩,呈莲叶状的花瓣儿,每瓣自成一色:

红色的瓣,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般耀眼,白的花瓣,像山涧清晨那晶莹剔透的雪,黄的灿烂似天使袒露在阳光的闪闪发光的金发,蓝的犹如那最美最美的天空,使其他任何花在它面前都相形见绌。

可这最美丽的时刻却只有短短的48小时,然后它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开花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和凋零。

多情的诗人也许会哀叹:

“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也许依米花如果生长在江南,那么它的美丽便可以永远地保持下去。

可它偏偏生长在贫瘠的荒漠,正如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成长的环境。

但世界上的每个生命都有灿烂一回的时候,这是造物主赐予万物的权利。

所以我相信,只要像依米花奋力拼搏,(    )是在泥潭里,你只有一次的生命(  )会像雨后彩虹般灿烂夺目。

(1)给文中括号处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

即使……也……   只要……就……   无论……都……

答案为:

________

(2)解释词语。

香消玉殒:

________

相形见绌:

________

(3)在描写依米花的美的时候,用了(      )修辞方法。

(可多选)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D. 对偶

(4)在文中找出描写依米花拼搏的句子,用“________”画出。

(5)文中的“我”对生命的认识前后有什么不同?

【答案】

(1)即使……也……

(2)像玉一样殒落,像花一样凋谢;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3)A,C

(4)它奋力把它那一条瘦瘦的主根蜿蜓盘曲着插入地层深处,固执地寻找着沙漠里如珍珠般稀有的水分,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

(5)以前:

从我出生开始,我的命运早已被设定好了,无论我如何尽力,我也始终是穷人的孩子,注定成不了大事。

后来:

只要像依米花奋力拼搏,即使是在泥潭里,你只有一次的生命也会像雨后彩虹般灿烂夺目。

【解析】【分析】

(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此题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

故选“即使……也……”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把“红色的瓣”比作,熊熊燃烧的火焰”,把“白的花瓣”,比作“山涧清晨那晶莹剔透的雪”,把“黄的灿烂”比作“袒露在阳光的闪闪发光的金发”,把“蓝的”比作“那最美最美的天空”这是比喻。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⑴即使……也……;⑵像玉一样殒落,像花一样凋谢;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⑶AC;⑷它奋力把它那一条瘦瘦的主根蜿蜓盘曲着插入地层深处,固执地寻找着沙漠里如珍珠般稀有的水分,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

⑸以前:

从我出生开始,我的命运早已被设定好了,无论我如何尽力,我也始终是穷人的孩子,注定成不了大事。

后来:

只要像依米花奋力拼搏,即使是在泥潭里,你只有一次的生命也会像雨后彩虹般灿烂夺目。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食物链的故事

美国曾经有个地方草场繁茂,他们养了许多羊在那里放牧,可是总有一些虎狼常来这里吃他们的羊。

当地人很生气,决心要把这些食肉动物猎杀完。

后来这些虎狼终于被他们猎杀完了,他们都很高兴,他们的羊繁殖得也非常快,可是后来,草场慢慢地被越来越多的羊吃光了。

羊没有了食物,也慢慢地都饿死了。

美国从这个教训中知道了生物链对自然界是多么的重要,每样物种的灭绝都可能影响到一系列的问题。

食物链,它形成了大自然中“一物降一物”的现象,维系着物种间天然的数量平衡。

上个世纪,有人将小小的麻雀列为“四害”之一,于是全民总动员,一个彻底消灭麻雀的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除了毒、抓、杀之外,人们还采取轰的办法。

一见麻雀的影子,就猛敲锣鼓,齐声呐喊,惊得雀儿绝无停歇立锥之地,只好不停地躲呀,飞呀,最后累得从半空跌落摔成肉饼。

因为失去麻雀这个天敌,庄稼地里害虫丛生,虫灾泛滥,结果造成粮食歉收,接着,饥饿紧跟而来,人类终于饱尝了破坏生物链的苦果。

(1)画线句子中“轰”的意思是(   )

A. 形容打雷、放炮、爆炸等巨大的声音。

B. (雷)鸣;(炮)击;(火药)爆炸。

C. 赶;驱逐。

(2)文章列举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事例,告诉我们灭绝一种生物保护另一种生物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没有考虑到________。

(3)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请用文章的话回答。

(4)对于人类这种干涉自然界生物链的行为,你想说些什么呢?

【答案】

(1)C

(2)美国人捕杀虎狼;中国人消灭麻雀;大自然中的生态平衡

(3)生物链对自然界是多么的重要,每样物种的灭绝都可能影响到一系列的问题。

(4)做事情的时候要考虑周全,要尊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解析】【分析】

(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1)C;

(2)美国人捕杀虎狼;中国人消灭麻雀;大自然中的生态平衡;(3)生物链对自然界是多么的重要,每样物种的灭绝都可能影响到一系列的问题。

(4)示例:

做事情的时候要考虑周全,要尊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父亲与世长辞后,我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角膜。

温迪告诉我: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这令你骄傲吗?

”我问。

“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

”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我紧紧地搂住温迪,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遵从——________    骄傲——________    领悟——________

(2)温迪告诉我: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①这句话中“骄傲”意思是________。

②温迪为外公捐了自己的眼睛角膜感到骄傲,为什么也为妈妈感到骄傲呢?

________

(3)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你认为“父亲”留下的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答案】

(1)听从;自豪;领会

(2)自豪,引以为荣;因为“我”遵从了父亲的遗愿

(3)乐于为他人着想的心。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如:

遵从:

遵照并依从;遵照正式或官方的规定。

根据其意思,遵从的近义词可以是“依据,按照,根据,遵从,遵守,遵循,遵照”中其中之一。

其他依次类推。

骄傲:

自豪,成就感值得自豪的人或做事傲慢,自以为了不起。

领悟:

体会,解悟。

(2)①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字放在语境中去理解。

②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1)听从、自豪、领会 

(2)①自豪,引以为荣②因为“我”遵从了父亲的遗愿

(3)乐于为他人着想的心。

【点评】

(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①一词多义是一种语言现象,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

②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陈景润的故事(节选)

陈景润叔叔是我国有名的数学家。

他非常喜欢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这天早晨陈景润叔叔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到图书馆去了。

陈景润叔叔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个最安静的地方,认认真真地看起书来。

只见他一会儿用铅笔在书上轻轻敲击,嘴里念念有词;一会儿抬起头,望着屋顶沉默不语;一会儿又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一会儿又低下头不声不响地看着书。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中午,他觉得肚子有点儿饿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馒头来,一面啃着,一面还在看书。

“丁零零……”下班的铃声响了,管理员大声地喊:

“下班了,请大家离开图书馆!

”人家都走了,可是陈景润叔叔根本没听见,还是角落里静静地看书呢。

管理员以为大家都离开图书馆了,就把图书馆的大门锁上,回家去了。

时间悄悄地过去,天渐渐地黑下来。

陈景润叔叔朝窗外一看,心想:

今天的天气真怪!

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天又阴啦。

他拉了一下电灯的开关线,又坐下来看书。

(1)仿写词语。

认认真真(AABB式):

________   ________

不知不觉(ABAC式):

________   ________

(2)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并仿写一句:

________。

(3)第3自然段是主要是对陈景润的________(A.动作 B.心理)描写,可以看出陈景润________。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属于________(A.动作 B.心理)描写,说明了陈景瑞________。

(4)读短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陈景润经常晚上在图书馆读书到天亮。

B. 陈景润是一个非常喜欢学习的人。

C. 陈景润能够成为著名的数学家是因为他非常刻苦。

(5)热爱读书是所有成功者共有的品质,你还知道哪些著名人士读书的故事?

【答案】

(1)安安静静;平平安安;一心一意;十全十美

(2)只见他一会儿用铅笔在书上轻轻敲击,嘴里念念有词;一会儿抬起头,望着屋顶沉默不语;一会儿又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一会儿又低下头不声不响地看着书。

;示例:

过年家里来了不少客人,忙的我一会儿倒水,一会儿拿水果,一会儿又开电视的!

(3)A;读书时全神贯注,他非常喜欢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B;他聚精会神地读书,没有发现是天黑了 

(4)A

(5)示例:

凿壁偷光;鲁迅嚼辣椒驱寒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从给出的词语“淅淅沥沥”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从给出的词语“不知不觉”来看,是ABA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

(2)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3)描写方法概括为:

环境描写 、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结合句子分析即可。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错误。

一次。

(5)此题较容易,只要从我们的记忆中写出几个即可。

故答案为:

⑴安安静静;平平安安;一心一意;十全十美;⑵只见他一会儿用铅笔在书上轻轻敲击,嘴里念念有词;一会儿抬起头,望着屋顶沉默不语;一会儿又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一会儿又低下头不声不响地看着书;示例:

过年家里来了不少客人,忙的我一会儿倒水,一会儿拿水果,一会儿又开电视的!

⑶A;读书时全神贯注,他非常喜欢学习,学习起来,常常忘记了吃饭睡觉。

;B;他聚精会神地读书,没有发现是天黑了;⑷A;⑸示例:

凿壁偷光;鲁迅嚼辣椒驱寒

【点评】

(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学习他们热爱读书的精神。

5.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X射线的发现(节选)

1895年11月8日晚上,伦琴离开实验室回家时想起忘了关电源,便转身回实验室。

忽然,他看到桌上有什么东西在闪光,走近一瞧,原来是一张感光纸。

伦琴知道,感光纸(   )受到光照时,(   )能放出幽幽的冷光。

可是,房间里没有开灯,哪里来的光呢?

他的目光停留在放电管上。

伦琴注意到放电管外面包着厚厚的黑纸。

“就算是放电管发光,也不会穿透黑纸呀!

”伦琴感到疑惑,“难道说,放电管放出了能穿透黑纸的射线?

”他暗下决心:

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

从那以后,伦琴整天守在实验室中,白天黑夜地反复试验。

他终于发现,放电管确实能放出一种神奇的射线。

这种射线(    )能穿透黑纸,(   )能穿透厚厚的书,穿透木头,穿透玻璃,穿透铁,穿透铜……它有着极强的穿透力!

伦琴把这种奇妙的射线叫做X射线。

其实,早在伦琴发现X射线的17年前,法国的克鲁克斯就注意到,照相底片放在放电管旁边会变模糊。

他以为是底片没有包好而漏了光,把这个现象放过去了。

美国的古兹皮德也曾看到,使用放电管后照相底片会发黑,他也没有理会这个现象。

后来,德国的勒纳德观察到在放电管附近出现了冷光,但是他也懒得去理它。

所以,他们都错过了发现X射线的机会。

(选自《重大发现见证人类前进足迹》,光明日报出版社)

(1).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①伦琴知道,感光纸________受到光照时,________能放出幽幽的冷光。

可是,房间里没有开灯,哪里来的光呢?

他的目光停留在放电管上。

②这种射线________能穿透黑纸,________能穿透厚厚的书,穿透木头,穿透玻璃,穿透铁,穿透铜……它有着极强的穿透力!

(2).“水落石出”的意思是________。

(3).文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B. 表示列举同类事物词语的省略       

C. 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4).仔细读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穿透”后面的事物能换一下顺序吗?

为什么?

(5).除了伦琴之外,还有谁差点发现了X射线?

他们为什么和X射线的发现擦肩而过?

【答案】

(1)只有;才;不仅;还

(2)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

(3)B

(4)“穿透”后面的事物不能换顺序,因为后面的事物是按照从薄到厚的顺序来写的,这样排序能显示出X射线的威力很大。

(5)除了伦琴之外,还有克鲁克斯、古兹皮德、勒纳德差点发现了X射线,他们是因为粗心才和X射线擦肩而过的。

【解析】【分析】

(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①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

故选“只有……才……”;②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

故选“不仅……还……”;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了解省略号的作用,做题多读,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依据句意进步去分析句子。

(4)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

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

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⑴只有;才;不仅;还;⑵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⑶B;⑷“穿透”后面的事物不能换顺序,因为后面的事物是按照从薄到厚的顺序来写的,这样排序能显示出X射线的威力很大。

⑸除了伦琴之外,还有克鲁克斯、古兹皮德、勒纳德差点发现了X射线,他们是因为粗心才和X射线擦肩而过的。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3)此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6.进入中学后,在日渐繁忙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题目:

这事真让我______________

要求:

①半命题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内;②字数不少于500字;③在记叙中可插入适当的描写和抒情;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范文:

这是真让我感动

人生的道路上,少不了让我们难以忘怀的事情。

而在这些珍贵的记忆中,定会有无数的细节来供我们慢慢回味。

在这些微妙的细节中你会有新的收获——是高兴,是悲伤,或许更多的还是感动。

  ——题记

自从入选了学校排球队以来,每天下午都少不了高强度的训练,而训练内容则包括:

扣球、垫球、传球等。

其中,最让我头痛的莫过于发球了。

每一次站在底线,我这心老是“扑通”跳个不停。

放眼望去,说实话,十多米的距离足以使我感到畏惧。

无数次,我都倒在了这种心理之下,从没有过例外……颤抖的抛球,然后在手掌上的击球部位闹罢工后,一阵狂乱出手,导致“啪”的一声,排球便得到自由,四处蹦跳。

每当这时候,我这心中都不是滋味,与排球解放后的兴奋有着天壤之别。

这天,和以往一样,在使我郁闷的发球时间中我已经连续三次发球相继失败。

于是,我开始急促不安、焦急难忍;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拿着排球就是一阵乱敲,将所有的不满与愤怒发泄在了它上面,也因此只听一下又一下沉重的“啪啪”声。

一颗颗硕大的汗珠划过脸颊,有次序的在滑滑梯;火辣辣的太阳仿佛因为队友们的漂亮发球而留住了下山的脚步。

我是如此的无助与孤独。

“怎么不发球了?

来来来,我们来比比看谁强!

”猛然间一个熟悉的声音轻轻拂过,可依旧下了我一大跳,我连忙抬起头——原来是伍豪——他正用一双浓眉大眼望着我,神情中流露出急于等待我的回答。

霎那间,我算是愣住了,不过随即我感觉到一股力量附上了我的身体,并逐渐布满了全身,我感受到了——自信!

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朝气蓬勃,那不是夕阳,而是一股力量的源泉。

我挺直了身躯——既然伍豪要与我比,自然证明他认为我发球不差。

不说别的,就是为了争这口气,我也要成功。

缓缓走到底线两米左右的地方,一个深呼吸,那气势可算是起来了。

接着,只见我一个上布,抛球,此时此刻,我脑中一片空白,右手自然伸起来,挥背,打!

只见球径直飞了出去,十分低,一下子便撞到网上,然后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一翻一跃,勉强抵达对面,啊!

这是一个突破!

我久久的沉浸在欢乐之中,甚至颇有几分意外,这可是从我们开始训练发球至今的灵的超越!

这是在挑战中诞生的成功!

我内心激动不已,差点就跳了起来;我伸出右手,久久的注视着,这简直不可思议,这是我的手吗?

终于,一个声音把我从诗画般的境界中拉了回来:

“翻网,漂亮!

就是抛球高度还要再调整一下,并且手要剥球。

”伍豪话音刚落,一个球便飞腾而来。

我仔细的推敲着这句话。

后来,又在老师地指导下,发球过网对于我来说再也不是难事。

在我因为没有绚丽光彩而几乎被所有人遗忘时,伍豪向我发起的挑战使得我找回信心,他朴实简短的话让我取得了零的突破,甚至是自我的一个超越。

至始至终,这件事都使我难以忘怀。

这件事,真让我感动。

【解析】

【详解】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

题目中明确要求写的是----“这件事”,所以本文写的应该是一件事,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一件令人难忘的事,或者让人后悔的事……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

补充文题时应注意要易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

你觉得所供选择的词语中哪个最好写,你就补上哪个。

题目补充好后,要选好材料。

补写好了文题,也就成了命题作文了,那我们就要按照命题作文的要求,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文章的主题。

材料最好从自身写起,这样有助于表现真情实感。

所写事件要突出中心,安排构思重点情节——详写细写美写。

7.命题作文:

这天,我回家晚了

要求:

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这天,我回家晚了

还记得我回家最晚的那一天,天上孤零零的挂着一轮明月,但乌云密布,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落在地上、屋上,溅起了朵朵雨花。

我不禁加快脚步向前走去。

在密密的雨帘中,街上的人很少。

我低头快步走着,突然把一人撞了一下,我忙抬起头,只见她踉跄了一下,扶住了墙。

“对不起,对不起!

”我忙道歉。

“噢,不要紧的。

在迷蒙的雨雾中,只见她中等个儿,瘦削的脸上一双木然的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她是个盲人!

我心里很难受:

“阿姨,我扶你吧!

”“谢谢你,小姑娘。

我搀扶着她向前慢慢地走着。

心想:

老师说过,我们要多做好事,去公园打扫卫生、帮父母做家务、帮助孤寡老人。

那多累。

看,我扶盲人过马路,这好事做得轻松自在。

我感到无比骄傲。

突然,我被路中央的一块大石头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了。

我便嚷了起来:

“谁把这么块大石头放在路中央了,也不放好。

阿姨,您走这边,小心绊倒。

”她迈了一步,又回头用拐杖敲了敲,又用脚试探地踢了一下,放下拐杖,蹲下去边摸索边说:

“说不定还会有人经过这儿,会绊倒的。

”她弯着身子,吃力地捧着石头,用脚板磨着地面摸索着向感觉中的路边移动着。

我心中真是百感交集:

我做了什么好事?

只是扶一位盲人过马路,举手之劳也值得沾沾自喜吗?

看看人家盲人阿姨。

我的眼眶湿润了,赶紧跑过去帮阿姨搬石头,我说:

“阿姨,我来吧。

”“又是你啊,真是好样的!

”阿姨的声音显得有些兴奋。

这时,我的心潮更加澎湃起伏了。

我从她心灵的窗口看见了她那颗纯洁透亮的心,那是一颗时时想着别人的心。

我感到浑身的血都在沸腾,雨仍然细细沥沥地下着,我搀扶着她继续向前走着,走着。

回到家里,已经十点多了。

妈妈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我,看见我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