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4702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0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docx

3号路盖梁施工方案

盖梁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南海区红沙高新产业基地配套道路3、4、5号路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佛山市天健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2012年10月)

5.《南海区红沙高新产业基地配套道路3、4、5号路工程》设计图纸

二工程概况

南海区红沙高新产业基地配套道路3#、4#、5#路工程设计道路的等级定位为三级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先行实施的3#路,其中桥涵工程为3#路跨大榄涌桥、管线保护涵。

3#路跨大榄涌桥盖梁共8片,分别在Pe1~Pe8墩上,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桥墩类型为双柱墩,桥墩立柱采用圆柱型,直径1300mm,盖梁尺寸按照图纸相关尺寸施工。

三技术标准

1.设计车速:

50km/h

2.荷载等级:

公路-1级

3.设计安全等级:

一级

4.平曲线、桥面纵坡与横坡

桥梁平曲线线形、桥面纵坡及竖曲线线形、横坡等均按道路线形要求设置

5.结构抗震标准

根据《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规定,本工程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本工程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

根据《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规定,本工程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类别为C类,抗震设防措施等级为7度。

6.桥梁设计基准期:

100年

7.桥梁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8.耐久性设计环境类别:

1类

四施工进度计划、机械配置及劳动力安排

3号路跨大榄涌桥盖梁施工计划表

工程部位

单位(个)

工期(d)

开始时间

完成砼浇筑时间

Pe1#盖梁

1

5

2013年03月01日

2013年03月05日

Pe2#盖梁

1

5

2013年03月03日

2013年03月07日

Pe3#盖梁

1

5

2013年03月05日

2013年03月09日

Pe4#盖梁

1

5

2013年03月07日

2013年03月11日

Pe5#盖梁

1

5

2013年03月15日

2013年03月19日

Pe6#盖梁

1

5

2013年03月17日

2013年03月21日

Pe7#盖梁

1

5

2013年03月19日

2013年03月23日

Pe8#盖梁

1

5

2013年03月21日

2013年03月25日

材料、施工机械配置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备注

1

组合钢模板底模

4套

定做

2

组合钢模板侧模

1套

定做

3

钢棒

45号钢

8根

直径15cm,长2.2m

4

40a工字钢

12根

长12m

5

16a槽钢

若干

长12m

6

木枋

若干

10cm*10cm

7

对拉螺杆

若干

直径1.2cm

8

挖掘机

PC-200

4台

9

混凝土灌车

/

8辆

10

钢筋切割机

GD40

2台

11

钢筋弯曲机

GW-40

2台

12

钢筋调直机

BC-3

1台

13

电焊机

BX3-315

4台

14

插入式振捣器

HZ-50

8套

15

圆盘锯

MB106

2台

16

潜水泵

QY84-40

4台

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杂工

10

2

模板工

10

3

钢筋工

12

4

混凝土工

8

5

电焊工

6

五施工准备

1.施工场地准备

施工前进行场地平整,且地面作硬化处理,场地面积满足盖梁放样面积要求。

同时施工用水、动力电源已到位。

2.施工主要设备准备

2.1作好混凝土的供应工作。

商品混凝土的运输设备为罐车,暂定为8辆。

2.2盖梁混凝土输送采用泵送入模;采用泵车(地泵)1辆。

混凝土的振捣设备为插入式振捣器,现场共准备8套振捣设备,其中有2套备用。

3.施工部署

3.1项目管理人员构成表

职务

姓名

职称

项目经理

左庭友

高级工程师

项目总工

朱向阳

高级工程师

质检员

刘望明

质检工程师

试验员

罗文智

试验工程师

测量工程师

贺晓锋

工程师

安全管理负责人

尚志华

安全员

 

 

3.2组织机构框架

 

3.3主要管理人员及其责任

3.3.1项目经理主持该项工程的全面领导工作,全面负责盖梁施工生产过程中的人员组织、材料计划、施工安排、各环节的协调等,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对工期、质量、安全等负全面责任。

充分利用人力和物力,有效的利用时间,以确保此项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3.3.2项目技术负责人配合项目经理做好、管理好生产技术工作,科学的组织生产施工,带领其他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详细制定施工技术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提高生产施工效率,积极配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检测单位进行工程验收工作。

3.3.3质检主管负责原材料的取样送检、校核点位,在施工中及时对混合料的配制、搅拌、输送等工序进行检查、验收,并将检查情况及有关资料及时反映给技术负责人,以便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做到工程施工准确无误。

3.3.4安检主管负责检查施工场地安全用电,杜绝施工机械、消防等方面的隐患,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对发生事故后的处理要做到“四不放过”:

一是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二是员工及事故责任人受不到教育不放过;三是事故隐患不整改不放过;四是事故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

3.3.5材料主管对各种材料要严把质量关,负责计划好各种材料的用量,做到供应及时。

3.3.6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做好职责范围内各项工作的合理安排,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各方积极性,落实工程技术质量、安全保证措施,牢牢树立预防为主、事前控制的指导思想,对施工中重点工程、隐蔽工程要全方位进行检查、指导、确保质量。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检查与材料控制,对现场存在的质量及其隐患问题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并上报技术主管。

3.3.7安全管理负责人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制定落实项目安全防范措施,做好项目部新进职工的登记注册工作,发放安全教育卡片,安全帽和其他劳保用品。

安全员必须按公司规定,组织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以及安全措施的培训等。

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负责施工现场重要危险部位的警示、安全标语牌的制作和宣传等工作。

六施工方法

桥梁盖梁施工前应检查盖梁下桩基础是否符合要求,在检测、监理单位认可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盖梁主要施工工序包括:

测量放样→施工平台搭设→支底模板→钢筋加工、安装→支侧模板→浇注混凝土→养生→拆模→成品检查验收

1、测量放样

1.1盖梁是控制跨径和桥面标高的重要项目,因此盖梁测设时一定要保持精度。

在桥墩立柱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可以准备盖梁的施工。

在铺盖梁底模前,由测量人员给出墩柱中心点、放出轴线、梁底的尺寸线并给出梁底各部位的标高,校核无误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开始铺底模。

1.2根据盖梁的横、纵轴线向两侧放出盖梁结构尺寸线。

外边线位置用墨线在底模上给出,以便支设侧模时模板位置准确。

1.3盖梁顶标高在支模后,用红油漆标注在侧模上。

盖梁标高控制见下图,其中H3、H4、H5标高详见图纸参数表。

 

3号路跨大榄涌桥盖梁标高控制图

2、施工平台搭设

2.1盖梁施工平台采用预埋PVC管(穿钢棒)、工字钢纵梁、双槽钢分配梁、盖梁模板方式进行搭设。

在施工桥墩立柱时,在每根桩离柱顶约65cm处预埋直径16cmPVC管,在桥墩立柱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16a的双槽钢焊接组成盖梁底模的支撑,具体高度按图纸要求。

底模坡度为2%。

盖梁放坡要求从底模开始放坡,坡度倾斜方向同盖梁横坡。

2.2支撑系统主要包括预预埋PVC管(穿钢棒)、工字钢纵梁、双槽钢分配梁、实木调平层、盖梁模板等。

3、支底模板

3.1支底模板前用吊机安装40a工字钢于钢棒上,立柱两侧工字钢采取焊接加固。

工字钢上铺设双槽钢分配梁,双槽钢上安放方木进行调平,调平尺寸按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但必须保证坡度为2%,坡度倾斜方向同盖梁横坡。

底模支好,监理对底模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

在盖梁混凝土浇筑之前将全部扣件重新复拧一遍,以防止松动和漏拧。

3.2采用16t吊车配合人工进行槽钢、工字钢及枕木的吊装,安装操作平台要稳定,位置准确。

在安装吊装时注意对墩柱的保护工作,现场派专人指挥吊装,防止碰撞墩柱,对墩柱造成破坏。

3.3钢模板制作、安装质量标准(参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钢模板制作质量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mm)

钢模板制作

外形尺寸

长和宽

+0,-1

肋高

±5

面板端偏斜

0.5

连接配件(螺栓、卡子等)的孔眼位置

孔中心与板面的间距

±0.3

板端中心与板端的间距

+0,-0.5

沿板长、宽方向的孔

±0.6

板面局部不平

1

板面和板侧挠度

±1

模板安装质量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mm)

模板高程

柱、梁

±10

模板尺寸

上部构造的所有构件

+5,-0

轴线偏位

墩台

10

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模板表面平整

5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3

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

10

预留孔洞截面内部尺寸

+10,-0

3.4盖梁底模支模图

 

4、钢筋加工、安装

4.1钢筋加工

4.1.1钢筋除锈:

钢筋放置久后易生锈,如钢筋生锈,在使用前应清除浮皮、铁锈和油污。

除锈使用钢丝刷、砂盘等工具进行人工除锈。

4.1.2钢筋调直: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采用钢筋调直机进行机械调直。

如采用卷扬机冷拉调直时,Ⅰ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2%,Ⅱ、Ⅲ钢筋不得大于1%。

4.1.3钢筋切断:

钢筋切断应采用切割机切断,不得用气割。

切断时力求长度准确,偏差限制在5mm以内。

断料前复核配料单,根据配料单下料,要长短搭配,统筹排料。

先下长料,后下短料,尽量减少接头,降低损耗。

4.1.4钢筋弯曲:

钢筋弯曲应在常温下进行,不允许加热弯曲,用钢筋弯曲机加工,不得采用锤击弯折。

钢筋弯折点不得有裂缝,弯曲形状不应在平面上发生翘曲现象。

弯制钢筋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弯向两端,弯钩应一次弯成。

钢筋的弯制和末端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

加工钢筋的允许偏差(参照JTG/TF50-2011)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冷拉率

满足上述规定

2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

±10

3

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

±20

4

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

±5

4.2钢筋连接

4.2.1钢筋接头要求:

钢筋的接头采用焊接,主筋采用双面搭接焊时焊缝长度不小于5d,在骨架两根主筋重叠段应增加焊缝,焊缝间距100cm,焊缝长度为2.5d。

焊接前进行试焊,试验合格后正式施焊。

钢筋绑扎时,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箍筋搭接处承受力钢筋方向相互错开。

主筋焊接电焊条采用502焊条,受力钢筋焊接接头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拉钢筋接头,其截面不得超过配筋总面积的50%。

4.2.2钢筋安装

1)安装钢筋时,保证主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为4cm。

2)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可用水泥砂浆垫块支垫,其强度不应小于设计混凝土的强度。

垫块应互相错开,分散布置,并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及墩台帽混凝土外观质量。

3)焊接的钢筋骨架在运输、安装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得有变形、开焊和松脱现象。

4)安装钢筋骨架时,应保证其在模板中的正确位置,不得倾斜、扭曲,也不得变更保护层的规定厚度。

5)钢筋骨架制作和安装时各项指标的误差不得超过下表之规定:

钢筋成型与安装允许偏差(CJJ2--2008)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

钢筋

间距

两排以上排距

±5

同排

梁、板、拱肋

±10

基础、墩台、柱

±20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

±10

钢筋骨架尺寸

±10

宽、高或直径

±5

弯起钢筋位置

±20

钢筋保护层厚度

墩台、基础

±10

梁、柱、桩

±5

板、墙

±3

5、支侧模板

5.1盖梁钢筋定位后,支立盖梁侧模。

盖梁侧模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板,前后穿拉杆定位,模板外纵横设槽钢楞。

钢筋安装就位,侧模安装完成,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序。

6、混凝土浇筑

6.1盖梁采用C40混凝土,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合,用砼运输车运输,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

浇筑时从中间向两边对称浇筑,保持水平分层。

混凝土分三次施工,浇筑每层混凝土时浇筑层厚度不大于30cm,使用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砼50~100mm。

做到快插慢拔,表面泛浆停止,且无显著气泡冒出,表明混凝土已经密实。

每一处振捣完成后必须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振动棒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和其他预埋件。

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结构支架、模板情况,防止漏浆、涨模。

6.2试块留制: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至少5组试件,2组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28d试压;1组在现场同条件下养护28d试压;1组为底模拆模试件试压;1组为吊装预制板时试压。

7、混凝土养生

7.1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应立即对混凝土养生,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洒水进行养护。

养生期应最少保持14天。

7.2养生方法和持续时间,应使混凝土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和强度,且混凝土构件变形最小,避免混凝土过分泛白和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裂缝。

7.3洒水养生包括对末拆模板和在混凝土无模板表面上严密地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使混凝土能延续保持湿润。

7.4洒水养生应根据气温情况,掌握恰当的时间间隔,在养生期内保持表面湿润。

8、拆除模板

8.1盖梁浇筑完毕后,待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开始拆除侧板,然后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开始拆除底模,底模的拆除方法为先将支撑降低,拆除底模,再拆除工字钢。

拆模时防止托架和模板碰撞墩柱,以免混凝土表面损伤。

模板拆除后,采用薄膜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

9、成品检查验收

9.1现浇混凝土盖梁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盖梁尺寸

+20

-10

每个

盖梁

2

用钢尺量,两侧各1点

+10

0

3

用钢尺量,两端及中间各1点

±5

3

盖梁轴线偏差

8

4

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各2点

盖梁顶面高程

0

-5

3

用水准仪测量,两端及中间各1点

平整度

5

2

用2m直尺量

支座垫石

预留位置

10

每个

4

用钢尺量,纵横各2点

预埋件

位置

高程

±2

每件

1

用水准仪测量

轴线

5

1

用钢尺量

七质量要求、保证及管理措施

(1)质量要求

1.大体积混凝土参照下述方法控制混凝土水化热温度:

1.1用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入混合料、外加剂等方法减少水泥的用量。

1.2降低浇筑层厚度,加快混凝土散热速度。

1.3混凝土用料避免日光曝晒,以降低用料的初始温度。

1.4混凝土拌合必须严格按试验给定的配合比操作,若需调整必须经试验人员签字同意方可。

1.5混凝土运输采用罐车,以保证混凝土不离析,不分层,且和易性好。

1.6天气炎热时,由于模板一次立模较高,模板温度及模内温度都很高,混凝土水分易散失,宜在低温时段浇筑。

(2)盖梁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1必须进行分层连续施工,每层施工时浇筑层的厚度不大于30cm。

2.2应从盖梁中间向两边匀速对称浇筑,防止出现局部底模或侧模受力不均,影响整体质量。

2.3施工过程中要求经常检查模板的变形情况,发现底模或侧模开裂漏浆时,应立即停止施工,马上采取相应应对措施进行加固。

2.4应设置临时的人行通道及机械通道。

2.5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制计量、搅拌时间、坍落度,保证泵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易性及缓凝早强性。

应采取降低内部水化热措施,并注意保温和养生,防止因水化热过高而使盖梁开裂,应尽量缩短盖梁混凝土与墩身混凝土之间的龄期差,保证盖梁与立柱之间混凝土浇筑的龄期之差不应超过一个月。

2.6严格控制盖梁高程及各断面尺寸在规范容许范围内。

2.7支座垫块预埋件应在盖梁施工时预埋,在盖梁施工完成后再浇筑支座垫块混凝土,以保证支座顶面标高准确无误。

(2)质量管理措施

本工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实施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为此,在组织上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在施工中实行工序管理,把每一道工序的质量管理工作都做扎实。

严格把关,当上道工序不合格时,不准转入下道工序施工,把质量隐患纠正或处理在萌芽状态中。

3.1建立三级质量保证体系。

3.2为了使质量保证措施,能够得到完全贯彻落实,建立公司、施工单位、生产班组三级质量管理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级抓一级。

3.3质量管理机构职责如下:

3.3.1施工单位成立以项目经理和总工为主的质管领导小组,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进行领导和管理,对整个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

3.3.2班组长,认真执行质检标准,按规程作业,对工序质量负责。

3.3.3总工负责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并通过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加强技术管理,以贯彻执行各种技术标准,达到确保质量之目的。

开工前落实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做好技术交底,使每个施工人员对工程的总体要求明确,对岗位的职责、岗位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有深刻的了解,使人人都有很强的质量意识。

3.3.4实行值班工长跟班负责制。

每道工序须经他们检查符合设计和质量要求后,经监理工程师签证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交接班时,实行交接班质量验收制。

3.3.5质检员负责对各道工序的检查。

负责原始资料搜集整理的技术人员对施工中的资料要及时整理归档,做到准确、齐全、及时,严禁涂改、损坏、丢失、资料中的停息,要及时反馈,以进一步指导施工。

八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1.安全目标

安全目标为五无、四控制:

无人身伤亡事故,无行车险情事故,无交通责任事故,无锅炉、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

职工重伤频率控制在0.4‰以下;年负伤频率控制在10‰以下,职业病发病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作业环境控制在规定指标内。

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保证体系

 

安全保证体系图

 

3安全保证措施

  3.1安全组织保证措施

  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现场设立专职安检工程师,班组设立安检员,负责施工全过程安全工作。

  3.2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每道重点工序开工前,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执行。

认真执行“一日三检制”,“交接班检查制”,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解决,坚决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前。

对关键部位、岗位,时刻要设专人负责,制订防范措施。

  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细则,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3.3安全制度保证措施

  制定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专职安检工程师,安全员的岗位职责;制定安全检查制度、奖惩制度和安全质量申报制度;根据国家,铁道部、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要求,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制定重点、关键工序的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制定特殊岗位及特殊施工环境的安全保证措施。

认真执行“一日三检制”,“交接班检查制”,及时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4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各部门、作业班组要始终做到“三个坚持”和“四个加强”。

 “三个坚持”:

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在不同施工阶段,开展各种安全活动;坚持“四不放过”的制度,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四个加强”即:

加强安全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各方面、各部门的作用;加强组织纪律和法制教育,提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加强安全检查工作,及时消灭事故隐患;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素质。

4施工过程安全保证措施

 4.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4.2施工现场各种防护装置、设施和安全标志齐全。

4.3吊车作业回转尽量避免超出施工现场,作业半径内严禁站人。

4.4基坑四周安装防护栏、设立警示牌和警示灯,挂设网眼不大于10厘米的维纶、锦纶、尼龙等材料编织的标准安全网。

在距基坑边缘2.0米内禁止堆放弃土、禁止车辆通行。

  4.5不得在乙炔瓶和氧气瓶周围用火、抽烟和乱扔烟头。

在现场进行钢筋焊接时,严格遵守电、气焊安全操作规程。

气焊作业中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不得同放一处,距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小于10米。

气焊枪点火时应按“先开乙炔、先关乙炔”的顺序作业。

  4.6电焊机应安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点,周围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应设置单独的开关箱,作业时应穿戴防护用品,施焊完毕,拉闸上锁。

  4.7各吊具、吊点在投入使用前,由安全员组织施工负责人、起重工和技术员进行联合检查,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严禁使用。

4.8砼浇注过程中,砼搅拌运输车倒车时,指挥员必须站在司机能够看到的固定位置,防止指挥员走动过程中摔倒而发生机械伤人事故。

轮胎下必须垫有枕木,倒车过程中,车后不得有人。

4.9为保证夜间施工,现场应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5施工用电措施

5.1施工现场的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用电安全教育、管理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并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用电安全生产执行情况。

机电员和安全监控员协同专职安全员工作。

现场所有接拉电线及电气设备均由持证电工操作。

每个施工作业人员经用电安全教育后应具有较强的用电安全责任制,掌握一定的安全用电常识。

5.2定期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用电安全的抽检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发生事故隐患,按安全用电“三不放过”原则及时处理。

做好临时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电工作业维修记录。

设备定期检修等记录。

5.3经常检修现场电箱,保证箱内各类电器装置灵敏有效,完整无缺,绝缘良好,无外漏带电部分,且安装牢固,布置接线规范。

进、出线口设在箱体的下底面。

电箱装设在干燥、通风、常温以及无杂物、无液体浸溅和易受撞击的场所,周围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和通道,并采用设防雨篷等防雨措施。

5.4动力、照明线路分路设置;并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电动作电流的漏电保护器,进行分级配合,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制,并选用与用电设备相匹配的漏电开关。

5.5所以电气设备绝缘做到良好;所以电气设备都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并接地。

非指定人员不动用电气设备,所有电气设备由专人负责检查保养。

对每台电气设备建立档案。

6起重吊运安全保证措施

6.1起重吊装作业编制专项安全方案,并按要求逐级上报审批。

6.2起重机械超高、力矩限制器、吊钩保险等齐全有效;安装验收后取得合格证方可使用。

6.3对起重设备的素具、钢丝绳、吊钩等做到定期检查安全使用情况,定期检查行车各种安全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