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影响天气对作战体系影响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5483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影响天气对作战体系影响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工影响天气对作战体系影响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工影响天气对作战体系影响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工影响天气对作战体系影响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工影响天气对作战体系影响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人工影响天气对作战体系影响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工影响天气对作战体系影响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工影响天气对作战体系影响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影响天气对作战体系影响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工影响天气对作战体系影响分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天气所蕴含的能力巨大,人工改变天气在作战中的影响无可估量,杀伤力堪与核、生、化武器媲美,合理的利用可以给人类生产带来便利,无限制的利用,尤其在军事领域里为达到某种目的,过分的改变天气,可能会给世界带来灾难性的隐患。

为此,联合国于1977年通过相关协议,禁止将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运用于军事领域。

但是,人工影响天气的研究从没有停止,而且一些国家仍然将研究秘密渗透到军事领域。

据美军的一份秘密研究报告透露,美国已密谋研制气象武器,将天气变化产生的雨水、冰雹、冰雪作为空袭“杀手铜”,以羸得“无伤亡”战争的胜利。

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德国环保人士指责美国政府正在进行化学实验,试图利用喷气式飞机在空中喷洒一种用合金制成的细小微粒来影响和操纵全世界气候。

据英国《焦点》月刊报道,近年来,美军收集整编了全世界上千个机场的气象资料,并定期修正。

美军先后投资进行过数十个秘密的气象研究项目,其中包括制造地震的“阿耳戈斯计划”、制造雷电的“天火计划”和在咫风周围实施人工降雨以改变风暴方向的“暴风雨计划”等,而这些计划几乎都是用来对付“潜在军事大国”的。

显而易见,联合国的协议对一些霸权主义国家起不到约束作用。

因此,在未来出现大规模气象战争的武器不是不可能的,各国对人工影响天气的研究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

2.人工影响天气在战争体系中的作用

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战争中,充分的利用和改变自然环境,以此获取战争的胜利是战方梦寐以求的。

在古代的神话故事中不乏有很多利用气象条件夺取战役胜利的典范:

中国传说中的涿鹿之战,黄帝利用狂风大作、尘沙蔽天,大胜蚩尤;

封神榜里“冰冻岐山”,姜子牙大败商军;

西游记中孙悟空巧借风婆、云童、雷公、电母和龙王,大败虎力大仙;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火烧赤壁,成为古代战役中的经典。

近代,人类掌控天气的能力逐渐显露,利用天气、人工影响天气多次应用于战争体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给战争一方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2.1人工降水的作用

人工降水也称人工增雨,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弹向云中播散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促使右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

人工增雨常分为暧云催化剂增雨与冷云催化剂增雨。

欲要暧云(温度高于0笆的云)降水,就得使云中半径大于0.04mm的大云滴有足够的数密度,让它们迅速与小云滴碰并增长,成为半径超过1.0mm的雨滴形成降水,因此在那些大云滴数密度小而无法形成降雨的云中,用飞机、炮弹携带等方法,播撒盐粉、尿素等吸湿性粒子,使形成许多大云滴,便可导致形成或增加降水。

欲要冷云降水,就得使冷云上部的冰晶数密度超过1个/升,对那些冰晶数密度不足的冷云,用飞机等播撒干冰、碘化银等催化剂,便可产生大量冰晶,促成或增加降水。

越战期间,美国正是利用东南亚地区西南季风和多雨等条件,出动飞机26000架次,在越南作战区域上空施放降雨催化弹474万多枚,制造了大量暴雨和洪水,使越南的主要物资通道“胡志明小道”变得泥泞难行,阻断了越南北方部队的物资供给,据统计美军人工降雨给越南带来的损失,比整个越战期间飞机轰炸造成的损失还要大。

2.2人工消云的作用

用人工方法使局部区域云层消散的措施,称人工消云。

大型运动会或某些航空活动等,有时希望晴朗无云,便可进行人工消云试验。

人工消云分为:

人工消冷云和人工消暧云。

人工消冷云的方法是:

播撒碘化银等人工冰核或播撒干冰等催化剂,产生大量冰晶,再通过贝吉龙冰水转化过程,原云中的过冷却水滴(云滴)蒸发消失,水份转移到冰晶上经凝华冻结,冰晶长大成降水粒子,下降离开云体,使云消散。

人工消暧云的方法是:

向云中播散盐粉、尿素等吸湿性粒子,这些吸湿性凝核吸收水汽凝结长大,然后与原来云滴碰并长大,降出云外,使云消散。

此外,还试验过消除积云的方法:

在积云顶部摇撒盐粒、水滴、沙子等质粒,有时也观测到云消散,其原理尚待研究。

1970年,美国曾对古巴的上空云层进行过播撒碘化银作业,造成了古巴反常的干旱天气,河流干涸、果园减产、农作物枯萎,数十万农民生活变得艰难。

2.3人工造雾消雾的作用

二战期间,德国为了有效保护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军事设施,使其免遭英(美盟军的打击,采纳了气象专家们的建议,在意大利的伏尔特河岸地区播洒了大量造雾剂,制造了漫天的浓雾,有效地保护了整个地域。

就在同一个地区,1943年美军也是利用人工造雾的方法,制造了一条长5km、高1.6km的雾层。

浓雾为美军的行动创造了良好的掩护条件,使美军得以顺利渡河实施作战。

人工消雾是在冷雾中加干冰或碘化银,或者是在暖雾中加食盐或尿素等,促使小雾滴蒸发、大雾滴增大而沉降,从而达到驱散云雾的目的。

1964〜1967年,前苏联的军用机场利用人工消雾的方法,保障了飞机多次起飞和降落。

另外,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点燃了数百口油井;

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燃烧了大量的废旧汽车轮胎,都使战场上空形成了持久的弥天烟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自己的作用。

但同时也极大的损害了他们的生存环境。

2.4人工降温升温的作用

在热带丛林上空引爆甲烷或者二氧化碳炮弹,炮弹碎片遮蔽太阳,可以使天空骤然变得异常寒冷。

在沙漠地区通过发射激光炮弹,使沙漠升温,空气上升,产生人造旋风,可使坦克在沙暴中无法行驶,甚至整个军队和武器被沙漠风暴掩埋。

这种通过改变气温的作战方式,将在未来战场上得到广泛应用。

1794年,法国拿破仑的军队进攻荷兰时,荷兰军队面对强敌,打开运河水闸,用洪水阻挡住了法国军队的攻势。

正当拿破仑一筹莫展、准备撤军之际,欧洲大陆受到寒潮袭击,强冷空气横扫欧洲大陆,洪水一夜之间结冰封冻。

法军踏着冰雪,蜂拥冲过了瓦尔河,攻克并占据了荷兰腹地的交通要塞乌德勤支城,顺利地完成了作战计划。

此战成为拿破仑一生最为得意之战。

二战中,纳粹德国以破竹之势席卷苏联,然而几乎要占领苏联首都莫斯科时,德军突遇暴风雪,气温骤降,达到零下四十度。

致使坦克发动机熄火,士兵冻死无数,苏联充分利用上天赐予的作战环境,由此转败为胜。

2.5人工削弱台风的作用

人工削弱台风是指向台风中特定部位的对流云播撒大量的成冰催化剂,改变台风的某些结构,使最大风力减弱,以减轻其危害。

有人估计,如果台风最大风力减弱10%,就会使灾情减轻20%。

所以人工削弱台风试验,都是以削弱台风眼周围的最大风力为目标。

人工削弱台风原理:

在台风眼周围的云墙和离台风眼稍远的螺旋状云系内,播撒大量的碘化银,使云中产生大量冰晶和冻滴,释放冻结潜热,促进对流云发展,从而使水汽进一步凝结而继续释放潜热,造成该区域的气温上升,这样,低层气压降低,就可以使台风眼附近的气压梯度变小,最大风力减弱。

同时,由于主要上升气流区向外围扩展,低层入流区也随之外移,根据角动量守恒原理,这将使最大水平风速减小。

理论模式的计算结果表明,用催化的方法,能使台风眼壁向外扩展10km,并使海面最大风速减小3~4m/s(6~8%)。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用人工方法将飓风引向洪都拉斯,1974年9月“法夫飓风”气旋突然转向洪都拉斯。

暴雨和速度超过177km/h的飓风横扫大地,造成1.1万洪都拉斯人丧生,60万人无家可归。

2.6人工雷电的作用

众所周知,雷云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打个比方,一片普通雷云中的能量,就相当于一颗100万吨级的核炸弹爆炸时释放的能量。

战场中如果利用雷云放电现象,对敌方地面部队、坦克、飞机、舰船进行雷击,将起到毁灭性的效果。

虽然目前还没有应用到作战中,但关于雷电方面的研究在各国早已展开。

据报道,英国沿西海岸布置了一系列电极,通过向大气层输入电能,使对流层中的镁原子发生电离,产生一个密度可变的静电屏蔽层。

通过调节静电屏蔽层的密度,就能控制气团的运动,进而控制半径5000千米范围内的气侯。

人工影响天气不仅能对军队造成严重打击,对我们生存的地球和人类自身都会带来了极大的损害。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影响天气终将会在未来作战体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一些好战国家对未来作战体系的推动下,开展气象武器研究已成为历史的趋势。

这就好比目前核武器技术的发展研究,研究的目的不•定是用来战争,却可以作为一种威慑,避免战争。

3.气象武器

气象武器是新概念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物理武器,是一种以人工制造局部自然灾害(如洪涝、狂风、海啸、极端天气等),以自然威力袭击对方的经济、文化、指挥中心和妨碍对方的军事行动的武器,气象武器的应用将直接影响未来战争的作战样式、战争进程和战争结局。

气象武器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是为己方作战创造有利条件的,如人工消雨、消雾等;

二是给敌方军事行动制造困难的,如人工降雨、控制台风、闪电、制造酸雨等。

大气空间中所包含的水汽、水滴、冰晶等悬浮物和空间电子时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之中,如果掌握了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变化规律,就可以使用较少的能量去引发和催化不稳定能量,形成一种使天气产生变化的触发机制造成天气中的不稳定因素就会产生较大的能量转换,导致某些地区、某些空间天气、气候的变化。

气象武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按照一定的军事目的给大气施加某种能量,使天气系统按照有利于我方,不利于敌方的方向发展,以制造恶劣的天气和气候去直接攻击敌人,或为间接攻击敌人创造有利的战场环境。

人工影响天气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催化剂选型、作业方法选择,到天气的监测预报,缺一不可,而且各项工作都要做到准确无误。

3.1气象武器研发现状及发展前景

由于气象武器具备的巨大威力,世界上一些军事强国都在大力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在军事上应用的研究与发展力度,并积极将其推向战场实用化。

近几年来,许多国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外场作业、试验和科学研究,其中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尤为活跃。

我国目前在人工降雨、人工消云造雾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并已成功应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国庆阅兵中。

目前美军正加紧研制人工催化台风或使自然台风改变方向,给对方以突然的打击,造成军事上的主动。

美军不仅一直在研制诱发紫外线照射的武器,还制定了在30年内控制战场天气的计划。

俄罗斯、法国、英国等国家也正在进行人工影响战场大气和空间环境的研究。

其中俄罗斯在人工降雨、制造干旱和影响空间电子密度方面的研究处于比较领先。

随着未来战争对气象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气象武器的大威力、低耗费和高效性等优点来看,气象武器必将成为未来战争中制“气象权”的主角。

气象武器的研制、开发及应用必将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和关注。

3.2气象武器的特点

作为一种新概念武器,气象武器是一种正在深入探索、不断发展中的新型武器,其作战效能和特点还未得到充分的展示。

根据目前已经掌握到的资料分析,其主要作战特点是:

①作战威力巨大

天气中的一切变化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根据气象学家估计,一次风暴凝结的水汽量约为1000万吨量级,其凝结潜热约为2.5X1016Jo一个强雷暴系统的能量相当于一枚250万t当量的核弹爆炸;

一个弱小气旋所显示出来的平均能量差不多等于一颗100万t级氢弹爆炸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虽然目前气象武器虽然在技术上还无法把如此巨大的能量全部用于战争,但即便是在局部上使用,也具有巨大的作战能量。

②作战隐蔽性强

气象武器能给对方以意想不到的打击,其主要表现在:

一是它能够改变天气原有的转化规律,使对方无法预测到天气的变化,无法根据天气变化情况计划和调整自己的作战行动,使其在突然的天气变化面前缺乏必要的准备,给对方以措手不及的打击,造成其作战行动的被动和失利;

二是攻击速度快,只要有可供利用的气象条件,在数小时甚至十几分钟内就可迅速改变战场的天气,迅速置对方于恶劣的战场环境之中。

③应用于作战具有双重危险性

大气和空间环境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系统,决定其发展变化的因素非常复杂,而且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只有充分利用已有的天气条件,准确把握住能使天气变化的关节点,采用科学的影响手段和方法,才能以较小的能量消耗,达到较大的作战效益。

如果一旦使用失误,或者对天气情况把握不准,就有可能使天气系统向不利于我方而有利于敌方转化。

3.3气象武器装备体系的发展协调技术

气象武器应用于战场,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

气象武器的装备体系集合了气象探测装备、气象通信和网络设备、气象预报预测设备和作战实施装备,要求各分系统之间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全。

从资料获取、传输,到信息加工处理、预报预测、作战准备实施的各个阶段,必须贯彻信息化技术,从精细化入手,全面提高气象武器系统装备体系的科学协调发展。

①气象武器装备体系中的气象探测装备

气象探测装备的作用主要是获取气象资料和情报,为选择气象作发动、时机选择和作战效果分析提供依据。

必须发展军用气象卫星、气象侦察飞机、GPS探空测风系统、风廓线雷达系统、多普勒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下投式探空仪等先进的气象探测装备,建立以空基、天基、地基相结合的一体化气象信息获取系统;

大力发展新型气象探测技术,以信息化技术带动自动化观测技术,实现对地面气象要素(温度、湿度、气压、降水、能见度、云、等天气现象)观测的自动化。

高空气象探测装备发展应立足现有装备,实现探测数据质量和探测高度的提升,采用新型探空气球和测风系统,实现对从地面到高空36km高度的温度、气压、相对湿度和风场的探测,充分发挥风廓线技术和中频雷达的优势,减小探测间隔时间提高数据获取率;

加大无人机、下投探空仪、卫星遥感探测等新型探测仪器的研究,促使观探测装备向多元化、集成化、小型机动化和精确定量化方向发展,促进地基观测系统更加完备。

以卫星、飞机、雷达为基本观测手段的天基、空基、地基观测网进一步发展,综合利用多种手段和技术,实现高准确度、高时空分辨率、连续、一体化定量观测,是气象观探测装备信息化发展的目标。

②气象武器装备体系中的气象信息传输装备

气象信息传输装备的作用是实现气象探测数据和气象预报预测数据的实时准确传输,为气象武器作战提供信息传输、处理和发布。

气象信息传输和存储要实现网络化和高速化,做到气象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共享,手段上应以卫星通信和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具有足够带宽、通用格式和保密性,战区与战场遂行保障机构间的通信具有优先权。

基层作战分队配备相应的卫星和计算机通信系统,具备了与指挥控制系统链接能力,以及与保障对象间的便捷沟通能力,能够安全及时有效地传递气象信息。

应大量采用宽带传输、高速处理技术提高网络传输速率,采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文字、数值、声音、图形、图像、视像的综合传输,采用多网络、多信道和安全保密技术,以确保军事气象信息高速率高质量的传输和安全保密。

③气象武器装备体系中的气象预报预测装备

气象预报预测装备的作用是对气象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态势,为选择气象作发动、时机选择提供依据;

主要以数值天气预报及其产品解释应用为主要天气预报手段。

需要研制全球战区天气分析和预报系统,针对全球范围设置可移动战区尺度窗口,可有效提供战场目标区的天气预报和辅助决策;

装备一体化气象预报保障系统,专门用来制作积冰、湍流、云、雷暴概率、雾和地面能见度等详细的战术气象预报保障产品,研究新型适合战场范围的预报预测模式。

④气象武器装备体系中的作战实施装备

作战实施装备的主要作用是根据作战要求,结合气象探测、传输、预报情况,进行气象武器攻击实施。

目前主要的人工影响天气装备有飞机、高炮、气象火箭、碘化银和电离层干扰电子设备等。

对于实施人工影响天气装备而言,要求其能够适应多种天气气候条件下的战场环境,克服气象战场不良战场环境带来的不足;

创新人工影响天气理论,从理论入手推动人工影响天气作战的应用发展。

4.结束语

大自然的威力是无穷的,人类掌控自然地能力还有限,合理的利用自然,能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过分的利用自然,将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人工影响天气在军事作战中的作用无可估量,气象武器必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世界一些军事强国都在加大气象武器的研究与发展力度,已经有能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特别是现代气象科学技术人为地控制风、云、雨、雪、雾等天气变化。

但是发展的同时,人类应该从生存与发展的高度出发,掌控天气,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郑国光,郭学良.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工程科学,2012,09:

21-23;

2.李宇宙,薛红.彩虹后面的恐怖一气象武器正在逼近人类.飞航导弹,2006,05:

28-30;

3.王保成,杨恩智.气象武器的物理知识及其军用前景.现代物理知识,1997,06:

23—25;

4.李大光,水文伟.气象武器与防灾技札生命与灾害.2009.02:

16-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