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昌盛电机能效提升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493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介休昌盛电机能效提升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介休昌盛电机能效提升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介休昌盛电机能效提升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介休昌盛电机能效提升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介休昌盛电机能效提升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介休昌盛电机能效提升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介休昌盛电机能效提升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介休昌盛电机能效提升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介休昌盛电机能效提升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介休昌盛电机能效提升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介休昌盛电机能效提升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介休昌盛电机能效提升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介休昌盛电机能效提升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介休昌盛电机能效提升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介休昌盛电机能效提升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介休昌盛电机能效提升计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欧洲于2011年也开始强制推行高效电机。

我国2006年发布了电机能效标准(GB18613-2006),近年来参照IEC标准组织进行了修订,新标准(GB18613-2012)于2012年9月1日正式实施。

按照国家新标准,我国现在生产的电机产品绝大多数都不是高效的(高效电机是指达到或优于GB18613-2012标准中节能评价值的电机)。

为加快推动工业节能降耗,促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十二五”节能约束性目标的实现,必须大力提升电机能效。

表1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标准对比

IEC60034-30

(国际标准)

GB18613-2012

(我国2012版标准)

GB18613-2006

(我国2006版标准)

IE4

能效一级

IE3

能效二级

IE2

能效三级

IE1

注:

1.我国电动机能效标准仅对低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提出了要求;

2.按照2012版新标准,高效电机仅指达到能效二级(相对于IE3能效标准)及以上的电机。

二、公司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1)总体思路

我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要求,以提升电机能效为目标,紧紧围绕电机采购、使用、回收及改造等关键环节,加快淘汰落后低效电机,大力引进和推广使用高效电机产品,扩大高效电机使用份额;

加快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建立健全废旧电机回收机制,推进电机高效再改造;

加强电机能耗管理,完善测试方法,强化标准规范约束,严格市场准入,加强监督管理,逐步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实施机制,全面提升公司电机能效水平,促进低效电机改造升级,推动“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顺利完成。

(2)基本原则

公司坚持存量调整与增量提升相结合。

从生产设施环节,严格执行电机能效标准,淘汰低效电机生使用,提高高效电机的使用率;

从使用环节,淘汰在用低效电机和改造提升相结合,鼓励新增需求采用高效电机。

坚持技术研发与推广示范相结合。

针对新型高效电机产品、高效电机关键材料、电机系统适应性改造关键技术、电机高效再改造、电机系统能耗诊断及系统节能效果测试评估等环节加强技术研发;

建立完善新技术推广体系,加大高效电机示范应用推广。

坚持淘汰低效电机与电机高效利用相结合。

淘汰在用低效电机的同时,加快建立旧电机回收体系,积极推进电机高效利用,培育电机技术改造产业,实现节能与节材的协同效应。

坚持政策激励与国家标准约束相结合。

充分发挥高效电机推广政策的导向作用,强化电机能效强制性标准和产业政策的约束性作用,完善电机生产使用的市场准入机制和后续监管制度,扩大高效电机的市场份额,促进电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3)主要目标

到2015年,公司实现电机产品升级换代,50%的低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产品、40%的高压电动机产品达到高效电机能效标准规范;

累计推广高效电机1000千瓦,全部淘汰在用低效电机,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技改800千瓦,预计2015年当年实现节电60万千瓦时,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加快推广高效电机

目标:

累计推广高效电机1000千瓦,其中2013年推广200千瓦,2014年推广300千瓦,2015年推广500千瓦。

主要任务:

充分利用财政补贴政策拉动公司高效电机的使用。

一是落实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电机推广财政补贴政策。

依据中小型低压电机能效标准(GB18613-2012)及高压电机相关规范,调整公司高效电机推广范使用,上报公司生产企业及相关产品型号,争取获得国家高效电机推广财政补贴力度。

二是抓住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风机、泵、压缩机推广财政补贴政策实施的有利时机,公司逐步把选用高效电机作为高效风机、泵、压缩机等通用设备入围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必要条件,延伸财政补助推广高效电机的使用力度,进一步带动高效电机推广应用。

公司高效电机推广计划可参考国家推广目标

表2国家高效电机推广目标

单位:

万千瓦

项目

年份

直接推广的

高效电机

配套给高效风机、泵、压缩机中的

配套给其他设备的高效电机

小计

2013年

1100

1300

300

2700

2014年

2500

2400

500

5400

2015年

4000

900

8900

合计

7600

7700

1700

17000

促进电机生产转型。

贯彻执行2012版电机能效新标准,禁止电机企业生产能效等级低于3级的低效电机。

加强政策引导和能评审查,加强电机能效标识备案管理,确保新增电机产品全部达到高效电机能效标准。

到2015年,当年使用的低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有50%以上、高压电机有40%以上,达到高效电机标准规范(见表3)。

表3高效电机使用导向目标

                            单位:

千瓦

低压高效电机

高压高效电机

1400

3200

2200

5500

3400

10100

6900

(二)淘汰低效电机

累计淘汰在用低效电机1000千瓦,其中2013年淘汰200千瓦,2014年300千瓦,2015年500千瓦。

制订在用低效电机淘汰路线图。

充分利用国家节能补贴政策等手段,推动落后低效电机逐步退出应用市场。

到2013年底,完成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J系列在用电机及第二批淘汰目录中1993年前生产的Y系列三相异步电机的淘汰任务;

2015年前,完成2003年前生产的Y系列三相异步电机及Y2和Y3系列电机的淘汰任务(见表4)。

鼓励企业主动淘汰服役时间超过20年(或总运行时间超过6万小时)的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机。

表4在用低效电机淘汰路线图

时间

淘汰依据

主要型号系列

淘汰量

2013年底前

工业和信息化部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

J02系列、J03系列、J2系列、BJ0系列、JB3系列、JZ、JZ2、JZR、JZR2、JZB、JZRB系列

200

工业和信息化部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二批)

1993年(含)以前生产的Y系列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

2014年底前

1998年(含)前生产的Y系列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

2015年底前

2003年(含)前生产的Y系列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

拟定第三批淘汰目录

2003年(含)前生产的Y2、Y3系列及电机生产企业自行命名的低压低效三相异步电动机

1000

完善落后电机淘汰机制。

一是按照电机能效新标准,制订《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三批),将Y2、Y3系列等低压低效三相异步电动机及低效风机、泵、压缩机等通用设备纳入淘汰目录。

二是把淘汰低效电机与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任务相结合,指导列入国家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工业企业,把淘汰落后电机、提升电机能效作为节能降耗的重要措施,尽快制定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是把淘汰落后电机与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相结合,支持系统节能改造时用高效电机替换低效电机,利用电机系统节电收益抵减购买高效电机的费用。

四是支持建立规模化、规范的废旧电机回收拆解及再利用企业,推进淘汰电机定点回收补偿机制。

分解淘汰任务。

组织开展在用电机及电机系统普查,对照淘汰路线图,确定应淘汰的电机设备和功率,分年度下达落后电机淘汰目标任务。

企业按照落后电机淘汰目标任务,制定3年的淘汰计划,对列入淘汰范围的电机,明确淘汰时间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三)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技术改造

累计改造电机系统1000千瓦,其中,2013年改造电机系统200千瓦,2014年改造300千瓦,2015年改造500千瓦。

制定节能改造总体方案。

公司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电机系统节能改造方案(2013-2015年),明确3年电机系统能效提升目标,节能改造重点及措施(包括以旧换新、电机高效再制造及电机系统技术改造等内容),总投资及实施进度等内容。

加强对电机系统节能改造技术指导。

公司采用适宜的技术对低效运行的风机、泵、压缩机等电机系统进行适应性节能改造。

应用变频调速、变极调速、相控调压、功率因数补偿以及电机与拖动设备、运行工况匹配技术对风机、压缩机、泵等设备进行改造。

应用能效检测分析、自动控制管理系统等方式,对公司的电机系统进行优化和运行控制,改造上下游关联度较大的生产线和电机系统集群(见表5)。

表5电机系统节能改造技术指南

单位:

序号

技术

方案

适用场所

节电效果

改造容量

1

变频调速技术

可用于高压、低压电机系统改造,适用于需要频繁调节流量的场所,如风机、水泵、压缩机等

节电率为10%~50%,投资回收期一般在2年左右

400

2

变极调速技术

主要用于高压电机系统改造,适用于需要定量调节、但不需要频繁调节流量的场所,如风机、水泵等

节电率为20%以上,投资回收期一般在1年左右

100

3

相控调压技术

可用于高压、低压电机系统改造,适用于负荷率、功率因数较低,负载变化较大且速度恒定的场所,如机床、输送带等

节电率为2%,投资回收期一般在3年左右

25

4

功率因数补偿

适用于负荷功率因数低、负载功率变化大,变化速度快、有谐波源且谐波污染大的电机集群,如钢厂、化工厂、机械加工厂等

综合节电率为4%左右,投资回收期一般在3~5年

5

电机与拖动设备、运行工况匹配技术

解决电机额定功率与拖动设备运行功率不匹配问题,适用于高压、低压电机系统“大马拉小车”的改造,如风机、水泵、车床等

节电率为3%~5%,投资回收期一般在2~4年

150

解决重载或大惯量设备要求启动转矩大、运行效率低的问题,适用于高启动转矩且常处于空载、轻载的场合,如冲床、搅拌机、磨机、抽油机、注塑机等

节电率为5%~15%,投资回收期一般在1~3年

解决拖动设备效率低或输出与需求不匹配造成系统效率低的问题,适于压力过大、扬程过高或流量过大的场所,如风机、水泵等

节电率为10%~30%,投资回收期一般在1~2年

6

电机系统优化和运行控制

适用于电机密集且关联度较大的生产线和工厂,如化工、轻纺、制药、食品、冶金等工业企业中同一工序设备多用、多备和上下游工序影响较大且工艺、产能经常变化的场所。

节电率为5%~15%,投资回收期一般在2~3年

50

建立废旧电机回收机制和体系。

一是建立废旧电机定点回收机制,探索各种形式的“以旧换新”实施机制,推动废旧电机回收企业与电机高效再制造及拆解企业建立合作模式,确保回收的旧电机仅用于再制造高效电机或者进行拆解,不再回流进入二级市场。

二是建立废旧电机定向回收体系,支持再制造企业以大宗用户定向回购等方式回收废旧电机。

2015年前,试点地区形成年5000万千瓦废旧电机的回收能力。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协调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电机能效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电机能效提升计划实施的组织推动和综合协调工作,在公司内部设立电机能效提升工作办公室,负责相关宣传、培训、技术推介等组织工作。

要制定具体的电机能效提升实施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将推广高效电机、淘汰低效电机、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电机高效再制造等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位,落实到具体生产线和设备。

将电机能效提升工作作为公司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在管理、资金等方面加大对电机能效提升项目的支持,确保按要求完成任务。

(2)充分利用政策支持

一是利用现有优惠政策和节能产品推广补贴、节能环保装备税收优惠等政策。

二是要充分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中小企业等专项资金渠道,加大对电机能效提升重点工程和项目给予支持。

三是加强与科技部门沟通,积极争取把高效电机重大研发项目列入科技开发计划。

四是加强国内合作,利用有关国际组织和机构的资金,对电机能效基础能力提升工程等给予支持。

(三)加强监督检查

1开展电机使用企业执行能效标准核查。

2开展落后电机淘汰专项监察。

对重点耗电设备落后电机淘汰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对工作措施不利、未达到年度淘汰目标任务,及时整改;

3实施电机能效专项审查。

充分发挥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的约束作用,加强对电机系统能效方面的专项审查,确保增量电机选用高效电机产品。

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选用全部采用高效电机及拖动设备。

(四)推进合同能源管理。

支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促进电机能效提升。

鼓励高效电机生产企业成立节能服务公司或与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合作,选择部分行业或领域,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广高效电机。

鼓励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对企业电机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建立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合同能源管理产业联盟。

发布电机系统节能服务公司推荐名单,发布电机能效提升合同能源管理技术指南、实施指南;

建立合同能源管理公司与银行等金融投资机构的合作平台,加大对高效电机推广及电机系统节能技术改造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金融信贷支持。

(五)加快标准体系建设

一是严格执行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标准,风机、泵、压缩机运行标准及能效标识制度,确保标准的约束力和执行力。

二是组织相关标准化技术机构研究制(修)订电机产品、再制造标准,电机及拖动设备能效及节能监测等标准,提高标准的技术水平。

三是积极推进与国际IEC标准相衔接,以电机能效标准为引领,推动电机产业转型升级和全国工业节能降耗。

(六)加强技术支撑服务

加强业务培训。

依托相关机构,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高效电机技术培训中心,构建全国电机能效提升分级培训体系,对公司内部进行相关政策、标准、规范及高效电机应用与电机系统节能、电机高效再制造技术、电平衡测试等方面培训。

开展企业电平衡测试。

对于年耗电1000万千瓦时以上的工业企业要委托有技术资质的单位开展电平衡测试,对企业电力、电量消耗总量,构成、分布、流向,重点设备及系统的用电效率进行测试,进一步分析挖掘节电潜力,提出解决方案(见图1)。

扩大对外合作交流。

依托有关单位,加强与IEC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国外机构的合作,开展电机能效标准对标及互认、先进技术、高效再制造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舆论宣传。

充分利用节能宣传周、我为节能减排献一策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倡导节约型的生产及消费方式,提高企业管理层对电机系统节能管理的认识和主动节能的执行力。

充分发挥企业、节能机构、监督机构、媒体的作用,营造共同推动高效电机推广的良好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