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5196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5 大小:19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5页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5页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5页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5页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5页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5页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5页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5页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5页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45页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45页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45页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45页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45页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45页
亲,该文档总共1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1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网吧技术专家培训手册Word文档格式.docx

主板的一大特点是采用了开放式结构,主板上有2-8个扩展插槽,供PC机外围设备的控制卡(适配器)插接。

通过更换这些插卡,可以对微机的相应子系统进行局部升级,使厂家和用户在配置机型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

总之,主板在整个微机系统中扮演着举足重新的脚色。

可以说,主板的类型和档次决定着整个微机系统的类型和档次,主板的性能影响着整个微机系统的性能。

如下图中所示,一般电脑主板上,安装配件的扩展插槽主要有:

A、SATA硬盘接口;

B、IDE硬盘接口;

C、CPU插槽;

D、内存插槽;

E、主板电源接口;

F、CPU供电接口;

G、CPU风扇电源接口;

H、软驱接口;

I、PCI接口设备接口;

J、显卡接口(J区域中短接口为PCI1X设备接口)。

不同的主板,扩展插槽的位置可能会略有不同。

目前主流的CPU插槽有:

用于AMD处理器的Socket462、Socket939、Socket754和用于Intel处理器的LGA775、Socket478。

Socket与LGA后面的数字表示与CPU对应的针脚数量。

只有两者匹配的时候才能够搭配使用。

如下图所示的,是一个LGA775插座,与之对应的是775针脚的IntelP4、PD和Celeron处理器。

在CPU插槽的中间位置有一个黑色元件,这是感温器件,用于检测CPU的内核温度。

LGA775插座

内存插槽用于安装内存条。

通常较为高档的主板会提供四根内存插槽,内存插槽的数量越多,说明主板的内存扩展性越好。

对于支持双通道内存架构的主板,内存插槽通常会有颜色标识,相同颜色的两条内存插槽,用来组成双通道内存构架。

支持双通道的内存插槽

小知识什么是双通道?

所谓双通道,就是芯片组可在两个不同的数据通道上分别寻址、读取数据。

这两个相互独立工作的内存通道依附于两个独立并行工作的、位宽为64bit的内存控制器下。

这样,普通的DDR内存便可以达到128bit的位宽,而对于DDR266,双通道技术可使其达到DDR533的效果。

  双通道DDR有两个64bit内存控制器,双64bit内存体系所提供的带宽等同于一个128bit内存体系所提供的带宽,但是二者所达到效果却是不同的。

双通道体系包含了两个独立的、具备互补性的智能内存控制器,两个内存控制器都能够在彼此间零等待时间的情况下同时运作。

例如,当控制器B准备进行下一次存取内存的时候,控制器A就正在读/写主内存,反之亦然。

两个内存控制器的这种互补“天性”可使有效等待时间缩减50%。

简而言之,双通道技术是一种有关主板芯片组的技术,与内存自身无关。

只要主板厂商在芯片内部整合两个内存控制器,就可以构成双通道DDR系统。

而厂商只需要按照内存通道将DIMM分为Channel1与Channel2,用户也需要成双成对地插入内存。

如果只插单根内存,那么两个内存控制器中只会工作一个,也就没有了双通道的效果。

扩展插槽用于接入显卡、声卡、网卡、Modem、视频采集卡、电视卡等板卡设备。

以下图所示的主板为例,最上方可看到一根PCI-E1X插槽。

中间的两根PCI-E16X插槽,用于安装目前风头正劲的PCI-E16X显卡。

而这块主板有两根PCI-E16X插槽,组成了SLI(ScalableLinkInterface)显卡串联传输接口。

下方两根是PCI插槽,可以用来接入电视卡、视频采集卡、声卡、网卡等传统PCI设备。

主板上的PCI-E和PCI插槽

随着PCI-E16X的引入,以前的AGP8X已开始走向衰落,如今在i915、i945、nForce4等芯片组的主板上已经见不到AGP插槽的踪影。

ISA扩展槽由于跟不上潮流也已经被淘汰。

小知识什么是SLI?

SLI(ScalableLinkInterface)是由NVIDIA提出的开放式显卡串联规格,可使用两种同规格架构的显示卡,通过显示卡顶端的SLI接口,来达到类似CPU架构中双处理器的规格效果。

采用SLI双显示卡技术,最高可提供比单一显示卡多180%以上的性能提升。

一块主板的外部接口是否丰富,决定了这块主板接入能力的强弱。

如下图所示,目前主流主板上通常有:

PS/2接口、串行接口、并行接口、RJ-45网络接口、接口、音频接口;

高档主板还有:

IEEE1394接口和无线模块等。

PS/2接口用于连接PS/2鼠标和PS/2键盘,其中绿色接口接入鼠标,蓝色接口接入键盘;

串行接口用于接入外置Modem和录音笔一类的设备;

并行LPT接口用于接入老式的针式、喷墨打印机;

IEEE1394接口主要用于接入数码摄像机;

无线模块用于建立无线网络;

网卡接口用于接入局域网,或连接ADSL等上网设备;

用于连接MP3、摄像头、打印机、扫描仪、移动硬盘、闪存盘等高速USB设备;

音频设备接口用于连接声道的有源音箱;

数字光纤接口负责传输质量更高的数字音频信号。

主板的外部接口

  南、北桥芯片是主板的灵魂,它的性能和技术特性决定了这块主板可以与何种硬件搭配,可以达到怎样的运算性能、内存传输性能和磁盘传输性能。

北桥芯片主要负责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传输,它直接决定着主板可以支持什么CPU和内存。

此外,北桥芯片还承担着AGP总线或PCI-E16X的控制、管理和传输。

总之,北桥芯片主要用于承担高数据传输速率设备的连接。

主板的北桥芯片

南桥芯片则负责着与低速率传输设备之间的联系。

具体来说,它负责与、AC'

97声卡、10/100/1000M网卡、PATA设备、SATA设备、PCI总线设备、串行设备、并行设备、RAID构架和外置无线设备的沟通、管理和传输。

当然,南桥芯片不可能独立实现如此多的功能,它需要与其它功能芯片共同合作,才能让各种低速设备正常运转。

主板的南桥芯片

CPU

CPU是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的缩写,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如果将计算机比作人体,那么CPU就是心脏,其重要性也就可见一斑。

CPU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按照处理信息的字长,CPU可以分为:

四位微处理器、八位微处理器、十六位微处理器、三十二位微处理器,以及六十四位微处理器等等。

无论何种CPU,其内部结构归纳起来都可以分为控制单元(ControlUnit;

CU)、逻辑单元(ArithmeticLogicUnit;

ALU)和存储单元(MemoryUnit;

MU)三大部分,这三个部分相互协调,便可进行分析,判断、运算,进而控制计算机各个部分协调工作。

CPU的使用需要主板配合,只有主板的CPU插槽与CPU接口型号相对应,才能配合使用,否则根本无法安装。

同时还需注意的是主板芯片组型号。

部分芯片组由于性能限制,某些CPU可能无法正常工作!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目前CPU已经从32位升级到64位,同时内核也有所增加,如Intel的双核心CPU。

1、Intel系列

①PentiumⅡ(奔腾2代)②PentiumⅢ(奔腾3代)

③Pentium4(奔腾4代)④Celeron/CeleronA/CeleronⅡ⑤PentiumD

2、AMD系列

①AMDK6②AMDK6-2③AMDK6-III

④AMDK7Athlon(阿斯龙)⑤AMDK7Duron(毒龙或钻龙)

⑥AMDThunderBird(雷鸟)

3、Cyrix(VIA)系列

①VIACyrix6x86MX②VIACyrix6x86MII

③VIACyrix-III④VIACyrix6x86

常用的CPU主要是INTEL和AMD:

INTEL

AMD

关于CPU的性能参数,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主频,即CPU内部的时钟频率,也就是CPU进行运算时的工作频率。

一般而言,主频越高,一个时钟周期里完成的指令数也越多,CPU的运算速度也就越快。

但由于内部结构不同,并非所有时钟频率相同的CPU性能一样。

CPU主频的计算方式为:

主频=外频×

倍频。

其中外频即系统总线,CPU与周边设备传输数据的频率,具体是CPU到芯片组之间的总线速度。

倍频,即CPU和系统总线之间相差的倍数。

当外频不变时,倍频越高,CPU主频也越高。

倍频可使系统总线工作在相对较低的频率上,而CPU速度则可通过倍频来无限提升。

INTELCUP目前使用的接口主要有,SOCKET478和LGA775。

AMDCPU目前使用的接口主要有,SOCKET754、SOCKET939和SOCKET462(即SOCKETA)。

CPU缓存分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

一级缓存:

即L1Cache,它集成在CPU内部,用于CPU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数据的暂时保存。

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由于缓存指令和数据与CPU同频工作,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越大,存储信息越多,就越能减少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次数,CPU运算效率也就越高。

二级缓存:

即L2Cache。

由于L1级高速缓存容量的限制,为了再次提高CPU的运算速度,CPU外部可再放置一高速存储器,即二级缓存。

现在普通台式机CPU的L2缓存一般为128KB-2MB或者更高,笔记本、服务器和工作站CPU的L2高速缓存最高可达1MB-3MB。

二级缓存的工作主频比较灵活,可与CPU同频,也可不同。

CPU在读取数据时,先在L1中寻找,再从L2寻找,然后是内存,再后是外存储器。

现在所使用的CPU制造工艺,一般是、,随着工艺水平的进步,目前已能达到64纳米,将来会更高。

总线是将计算机微处理器与内存芯片,及与之通信的设备连接起来的硬件通道。

前端总线(FSB)负责将CPU连接到主内存,前端总线频率直接影响着CPU与内存数据交换速度。

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

数据位宽)/8。

目前,PC机上CPU前端总线频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等几种,前端总线频率越高,代表着CPU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量越大,也就越能充分发挥出CPU的功能。

外频与前端总线频率的区别及联系在于,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实际速度,外频则是指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

多数时候,前端速度都大于CPU外频,且成倍数关系。

超线程技术是Intel的创新设计,它是藉由在一颗实体处理器中放入二个逻辑处理单元,让多线程软件可在系统平台上平行处理多项任务,并提升处理器执行资源的使用率。

这项技术,理论上可使处理器的资源利用率平均提升40%,从而大大增加处理的传输量。

内存

在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储器。

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

有了存储器,计算机才有记忆功能,才能正常工作。

存储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用途可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又称内存储器(简称内存),辅助存储器又称外存储器(简称外存),内存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的性能。

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质或光盘,像硬盘、软盘、磁带、CD等,能长期保存信息,并且不依赖于电来保存信息,但是需由机械部件带动,速度与CPU相比就显得慢的多。

  内存就是主板上的存储部件,CPU直接与之沟通,用其存储当前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的数据和程序。

它的物理实质就是一组或多组具备数据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功能的集成电路。

内存只用于程序和数据的暂存,一旦关闭电源或断电,其中的程序和数据就会丢失。

Kingbox黑金刚DDR1G500MHz悍将版

下图中红圈所示的插槽即为内存插槽,左下角小图为内存。

内存的安装非常简单,只要将内存按正确的正反面插到主板的内存插槽中即可。

若正反面错误,则会因为针脚的不对称而无法将内存安装进去。

作为PC不可缺少的核心部件,内存也在规格、技术、总线带宽等各个方面经历着不断的更新换代。

从286时代的30pinSIMM内存、486时代的72pinSIMM内存,到Pentium时代的EDODRAM内存、PII时代的SDRAM内存,再到P4时代的DDR内存和目前9X5平台的DDR2内存。

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内存变化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提高内存带宽,以满足CPU不断攀升的带宽要求,避免成为高速CPU运算的瓶颈。

虽然市场上的内存品牌多如过江之鲫,但内存芯片生产商却只有那么几家,我们可以在内存条上查到其使用的内存芯片编号,例如三星(Samsung)、美光(Micron)、现代(Hynix)等。

但由于内存厂家技术实力的差距,不同品牌内存的质量也有所差异。

小知识内存颗粒

内存芯片其实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内存颗粒,后者是我国台湾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对内存芯片的另一种称呼。

常见和不常见的内存品牌

这里所指的内存品牌,即内存条品牌,而非内存芯片品牌。

国内市场上比较畅销的内存条品牌有:

1、金士顿(Kingston)

在内存市场上,Kingston代表着高端和质量。

2、胜创(Kingmax)

Kingmax是与Kingston齐名的内存品牌,由于采用TingBGA封装专利技术,因此很难仿造。

3、三星(Samsung)

三星公司不仅研发内存芯片,还出产自有品牌的内存产品,其无疑是高品质的象征,许多笔记本电脑上使用的就是三星内存。

除上述品牌外,比较热门的内存品牌还有金邦科技(GEIL)、宇瞻(Apacer)、现代(Hyundai)、金士泰(KINGSETK)、超胜科技(Liadram)、勤茂(TwinMOS)、易胜(Elixir)、利屏(LPT)以及富豪等。

不常见的内存品牌有:

1、海盗船(Corsair)

虽然该品牌在国内知名度不高,但在国外超频发烧友中却使用广泛,可说是目前性能最好的DDR内存,不仅使用8层PCB,而且采用了两块厚厚的铝制散热片。

2、Crucial

美光(Micron)在1996年11月成立的一个分部,其产品以性能稳定、价格低廉而着称,主要通过互联网销售。

3、Mushkin

成立于1994年,其内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声誉,苹果专用内存就是普通的MushkinDDR400上增加了屏遮盖。

其超频性能极为出色,采用了充气袋包装方式,但在国内较难购买。

4、OCZ

发烧级内存供应商,是第一个提出双通道优化技术的厂家,也是第一个采用ULN(UltraLowNoiseshieldedPCB,PCB超级屏蔽)技术的内存厂商,其内存产品素有“超频之王”的美称,当然价格亦属天价之列。

模块名称:

内存制造商。

我们在使用一些测试软件的时候很容易看到相关信息。

如果未显示,说明该内存的SPD信息不完整或属于无名品牌。

存储方式:

内存类型。

例如,SDRAM或DDRSDRAM。

存储速度:

内存的标准运行速度。

例如,PC100、PC133、PC2100(即DDR266)、PC2700(即DDR333)、PC3200(即DDR400)和PC4000(即DDR500)。

模块位宽:

内存通道的位宽。

内存带宽=内存频率×

位宽。

例如,64bit的内存带宽为,400×

64/8=3200MB/s,即PC3200的标准带宽。

按此便可很容易地算出其它模式的带宽。

内存的时序参数,如下所述:

CAS#Latency:

行地址控制器延迟时间,简称CL。

到达输出缓存器的数据所需要的时钟循环数。

对内存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参数,该值越小,系统读取内存数据的速度越快。

例如,PC100SDRAM的时钟周期为1/0秒,即10纳秒。

RAS#toCAS#:

列地址至行地址的延迟时间,简称RCD,表示在已经决定的列地址和已经送出行地址之间的时钟循环数,以时钟周期数为单位,该值越小越好。

例如,2表示延迟周期为两个时钟周期,对于PC100SDRAM来说,代表20纳秒的延迟,如果是PC133则代表有15纳秒的延迟。

RAS#Precharge:

列地址控制器预充电时间,简称tRP,表示对回路预充电所需要的时钟循环数,以决定列地址。

同样以时钟周期数为单位,该值也越小越好。

TRas#:

列动态时间,也称tRAS,表示一个内存芯片上两个不同的列逐一寻址时所造成的延迟,以时钟周期数为单位,通常是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数字。

例如,nForce2主板一般设置为11。

显卡

又称为视频卡、视频适配器、图形卡、图形适配器和显示适配器等。

用于控制电脑的图形输出,负责将CPU送出的影象数据处理成显示器可识别的格式,再送至显示器形成图象。

它是计算机主机与显示器之间连接的“桥梁”,在电脑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目前主要的电脑游戏或3D制作都需要有一块强劲的显卡支持。

由于和3D息息相关,所以现在显卡也被称为3D显卡。

不同的显卡,性能会有所高低。

现在所说的显卡性能主要是指3D模型渲染速度的快慢,而2D性能已少有关注了。

显卡主要由显示芯片(图形处理芯片,GraphicProcessingUnit)、显存、数模转换器(RAMDAC)、VGABIOS、接口等几部分组成。

下图所示的,是国外Chinatech的GeForce6800标准版显卡,从外形上看显卡正面覆盖着巨大的散热片,周围是铝壳电容。

摘掉散热片,便可看到显卡的真正模样。

即“图形处理芯片”。

在整个显卡中,显卡芯片起着“大脑”的作用,负责处理电脑发出的数据,并将最终结果显示在显示器上。

一块显卡采用何种显示芯片大致决定了该显卡的档次和基本性能,显卡所支持的各种3D特效就由它决定,同时它也是显卡划分的依据。

2D显示芯片在处理3D图像和特效时主要依赖CPU的处理能力,称为“软加速”。

而3D显示芯片是将三维图像和特效处理功能集中在显示芯片内,即所谓“硬件加速”。

现在市场上的显卡大多采用nVIDIA和ATI两家公司的图形处理芯片,如NVIDIAFX5200、FX5700、RADEON9800,这些就是显卡芯片的名称。

不过,虽然显卡芯片决定着显卡的档次和基本性能,但也需配备合适的显存,才能使显卡性能得到完全地发挥。

下图所示的是GeForce6800的核心。

一般而言,芯片位于显卡中央,根据封装不同(如TPBGA、FC-BGA等),外观上会有不小的差异。

大部分核心上会有代码,不少芯片上可直接看出显卡芯片型号。

如Radeon9550核心的显卡芯片,核心上就第一排标有“Radeon9550”字样。

但也有部分芯片只标明研发代码,如nVIDIA的NV18、NV31,ATi的R340、R420等等,这些代码表示不同型号的芯片。

从nVIDIA的GeForce256开始,显示芯片又有了新名称——GPU,即“图形处理器”,与计算机系统的CPU遥相呼应。

在GPU的众多参数中,需要了解的主要是核心频率。

核心频率以MHz为单位,如FX5200的核心频率为250MHz。

核心频率越快,GPU的运算速度也越快。

但GPU的性能还要取决于诸多方面,如渲染管道的数量。

渲染管道就如同工厂生产线,生产线越多,相同时间内出产的产品就越多,GPU性能也就越好。

即“显示缓存”、“显示内存”。

显存分为帧缓存和材质缓存,其主要作用是临时存储显卡芯片(组)所处理的数据信息(包括已经处理和将要处理的数据)和材质信息。

显卡芯片处理完数据后,会将数据输送到显存中,然后RAMDAC会从显存中读取数据,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最后输出到显示屏。

因此显卡芯片和显存之间的通道十分重要,它的带宽及显存的速度直接影响着显卡速度。

即使显卡的图形芯片很强劲,但如果显存达不到要求,数据将仍然无法被即时传送。

开以说,在显卡芯片一定的情况下,显卡性能的高低就是由显存决定的。

目前市场上采用最多的是三星(SAMSUNG)和英力士(Hynix)的显存,其它还有钰创(EtronTech),英飞凌(Infineon),美光(Micron)、台湾晶豪(EliteMT/ESMT)等,这些都是比较有实力的厂商,品质较有保证。

1、显存的封装方式

显存的封装方式通常有,TQFP(ThinQuadFlatPackage,小型方块平面封装)、TSOP(ThinSmallOut-LinePackage,薄型小尺寸封装)和mBGA(MicroBallGridArray,微型球栅阵列封装)。

目前主流显卡基本上是用TSOP和mBGA封装,其中又以TSOP居多,其外表成长方形,较长的两边有引脚,极易辨认。

该种方式,寄生参数减小,适合高频应用,操作方便,可靠性较高,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封装技术。

TSOP封装的显存

2、显存类型

显存的类型目前主要有,SDRAM(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DataRateSDRAM,双倍速数据传输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DDRⅡ/ⅢSDRAM。

下图所示的是DDRⅡSDRAM,它是因新款GPU需要高数据带宽而开发的DDRSDRAM的升级产品。

与一代相比,DDRⅡ具有更低的功耗、更高的频率、更小的延迟时间、当然也具备更高的带宽。

DDRⅡSDRAM

DDRⅢ与DDRⅡ相比,能够获得的频率更高。

但高频率也带来了发热量的提升,因此高端显卡大多覆盖着厚厚的散热片,而普通显存就无此必要了。

DDRⅢSDRAM

3、显存速度

显存的速度以ns(纳秒)为计算单位,常见显存多在6ns至2ns之间,数字越小速度越快。

其对应的理论工作频率可通过公式计算得出。

非DDR显存的公式:

工作频率(MHz)=1000/显存速度。

如果是DDR显存,公式为:

工作频率(MHz)=1000/显存速度×

2。

例如,5ns的显存,工作频率为1000/5=200MHz,如果是DDR规格,那么其频率则为200×

2=400MHz。

现在显卡基本均采用DDR规格的显存。

4、显存带宽

显存带宽是指一次可以读入的数据量,即显存与显卡芯片之间数据交换的速度。

带宽越大,显存与显卡芯片之间的“通路”就越宽,数据“跑”得就越顺畅。

显存带宽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显存频率×

显存位宽/8(除以8是因为每8个bit等于一个Byte)。

这里的“显存位宽”是指显存芯片与外部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位宽,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之内能传送的bit数。

从以上公式可以得知,显存位宽是决定显存带宽的重要因素,与显卡性能息息相关。

日常所说的某显卡是64MB128bit规格,其中128bit即指该显卡的显存位宽。

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显卡的显存位宽都是128bit和64bit,部分高端卡已达到256bit。

显卡的接口很多,有输出的,也有输入的。

在近机箱一侧,可看到不少外部接口,如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