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5438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docx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docx

中考化学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1.(2018赤峰)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银B.镁C.铜D.铁

2.(2018扬州)下列物质加入到稀硫酸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

A.ZnB.CuC.K2SO4D.NaOH

3.(2018大连)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铜质插头是利用铜的导电性

B.钨制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低

C.铝制成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

D.用铁锅炒菜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4.(2018广州)将铜丝插入下列溶液中,有明显现象的是()

A.HCl溶液B.AgNO3溶液

C.MgSO4溶液D.Ba(OH)2溶液

5.(2018苏州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金属都呈银白色

B.合金属于纯净物

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D.工业炼铁的主要原理是用一氧化碳与铁矿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

6.(2018河北)下列验证Zn、Fe、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中(“—”表示未进行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ZnSO4溶液

Fe

Ag

Fe

FeSO4溶液

Zn

Ag

Zn

AgNO3溶液

Fe

Fe

7.(2018河南)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直接用各金属表示)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

①Mg>Al>Zn;②Al>Mg>Zn;③Al=Mg=Zn;④Al=Mg>Zn;⑤Al=Zn>Mg;⑥Al>Mg=Zn。

其中合理的个数为()

A.5个B.4个C.3个D.2个

8.(2018长沙长郡双语实验中学模拟)湖南省的矿藏极为丰富,有铅、锌、银、金、钼、铼、铋、铜、铁等多种有色金属,其中的某两种金属可用FeCl2溶液来比较其活动性顺序的是()

A.Pb和AgB.Ag和Au

C.Cu和ZnD.Cu和Ag

9.(2018日照)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洁净无锈的铁钉对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一周后观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和②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③中的铁钉明显生锈

B.②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C.③中铁钉的甲、乙、丙三处,甲处锈蚀最严重

D.探究发现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空气和水(或水蒸气)直接接触

10.(2018连云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在化学学习中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不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

B.Ag能将硝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

C.在Al、Mg、Fe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l

D.“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11.(2018原创)已调平的托盘天平(高灵敏度)两边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倒入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足量的稀硫酸,然后在左边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同时在右边的烧杯中放入等质量的锌粉,在反应过程中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为()

A.先左后右B.先右后左

C.不偏转D.无法确定

12.(2018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模拟)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

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13.(2018山西)在学

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老师给大家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表面始终没有明显变化

B.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C.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D.通过实验现象推测银和硫酸铜溶液也可以反应

14.(2018通辽)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15.(2018重庆A)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D.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16.(2018朝阳)提起金属和金属材料,你应不会感到陌生。

常见部分金属的活动顺序如下:

(1)上面金属活动顺序中方框内元素符号为_____;

(2)按年代,最早广泛使用的金属是________(选填上述金属活动

顺序中的元素符号);

(3)已知X、Y、Z三种金属中,只有X不与酸发生置换反应,而且Y(NO3)2+Z===Z(NO3)2+Y,则X、Y、Z三种金属可能是下列的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AgZnMg

B.CuAlZn

C.CuMgZn

(4)废旧的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18云南)

(1)2018年底,沪昆高铁和云桂高铁即将开通,人们的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

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动车电路中的导线大多是用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___性。

动车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________(填“大”或“小”);

②动车表面喷漆除美观外,主要是为了防止外壳生锈,其防锈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铝热剂是修建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铝与氧化铁反应得到熔融的铁与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已知M、N、R三种金属存在如下反应:

R+NCl2===N+RCl2;M+RCl2===R+MCl2。

这两个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都是______________,M、N、R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3)向m克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克。

对所得滤液和滤渣有如下四种判断:

a.滤液可能是无色

b.滤液中一定有ZnCl2和FeCl2

c.滤渣中的物质可能有3种

d.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以上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8.(2018临沂)下图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细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___(填a或b或c)。

(3)C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会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人教教材下册P18图8-23改编)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

一周后发现:

A、B中铁钉未生锈,C中铁钉已生锈。

(1)A中蒸馏水的上面加入一层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

_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B中铁钉没有锈蚀,而C中铁钉锈蚀,通过B、C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写出一种常用的防锈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

(4)铁制品表面若出现锈迹,可用一种物质将其除去,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8齐齐哈尔)铁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

(1)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甲处玻璃管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装置甲处玻璃管内黑色粉末变红

B.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甲处的酒精喷灯

C.一氧化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2)每年因腐蚀而浪费掉的金属材料数量惊人,铁栅栏采取的防锈措施是________,除防止金属腐蚀外,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还有______________。

(答一点即可)

21.(2018重庆A)金属钯是稀有的贵金属之一,金属钯制成的首饰不仅有迷人的光彩,而且经得住岁月磨砺。

现有银(Ag)、铂(Pt)、钯(Pd)三种金属制成的戒指,某实验小组利用它们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

(1)将钯戒指放入稀硫酸溶液中,戒指完好无损,可推测钯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铁之________(填“前”或“后”)。

(2)如果将钯粉置于盐酸溶液中,边通入氧气边搅拌,钯粉溶解得到二氯化钯(PdCl2)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将银、铂戒指分别放入甲、乙两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只有银戒指表面有明显变化,推测甲烧杯中还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该实验判断,银、铂、钯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_________。

22.(2018陕西)小王同学想测定某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取合金粉末13g,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2)计算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答案及解析

1.B2.A3.B

4.B【解析】铜与氯化氢溶液、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均不发生反应,故将铜丝插入上述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A、C、D错误;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有明显现象,B正确,故选B。

5.D【解析】

A

×

大多数金属是银白色的,铜是紫红色的,金为黄色的

B

×

合金属于混合物

C

×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不是铁

D

工业炼铁的主要原理是一氧化碳与铁矿石反应生成铁

6.C【解析】将金属锌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锌能置换出铁,说明锌比铁活泼,将金属铁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铁能置换出银,说明铁比银活泼,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锌、铁、银,A能够达到目的;将金属铁放入硫酸锌溶液中,铁不能置换出锌,说明锌比铁活泼,将金属银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银不能置换出铁,说明铁比银活泼,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锌、铁、银,B能够达到目的;将金属银放入硫酸锌溶液中,银不能置换出锌,说明锌比银活泼,将金属锌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锌能置换出铁,说明锌比铁活泼,三种金属中锌最活泼,无法确定银、铁的活动性强弱,C不能达到目的;分别将金属铁放入硫酸锌、硝酸银溶液中,铁不能置换出锌,但能够置换出银,说明锌比铁活泼,而银不如铁活泼,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锌、铁、银,D能够达到目的。

7.C【解析】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a.当酸不足或酸恰好与锌反应时,即酸被完全消耗,此时产生氢气的质量由酸的量决定,由于是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故产生氢气的质量Al=Mg=Zn;b.当酸的量与Zn反应有剩余且与镁反应不足时,或当酸恰好与Mg反应时,此时产生的氢气的质量Mg>Zn,对于Al和Mg来说,酸已消耗完,故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由酸的质量决定,故产生的氢气Al=Mg,即Al=Mg>Zn;c.当酸的量与镁反应有剩余且与铝反应不足时,与Al反应的酸中氢离子完全转化成氢气,而与Mg反应中只有酸中部分氢离子转化成了氢气,故产生氢气的质量Al>Mg,对于Zn和Mg来说,酸是过量的,故产生氢气的质量由金属质量决定,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反应后该原子的化合价的比值和产生氢气的量成反比,Al:

=9,Mg:

=12,Zn:

=32.5,故等质量的Al、Mg、Zn与等质量、等浓度盐酸反应时,Zn产生的气体最少,其次是镁,铝产生的气体最多,故产生氢气的量Al>Mg>Zn;d.当酸过量时,或酸恰好与Al反应时,此时三种金属已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可由金属质量来计算,情况与c相同,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

8.C【解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排在铁前面、铜排在铁后面,可将锌、铜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氯化亚铁溶液中,锌能置换出铁、铜不能置换出铁,从而确定锌、铜的活动性顺序,C正确。

9.C【解析】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易生锈。

①中的铁钉只与空气接触,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一周后,两个试管中的铁钉均无明显变化,③中的铁

钉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一周后,③中铁钉生锈严重,A正确;结合图示,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②中铁钉只与水接触,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加蒸馏水煮沸处理后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B正确;观察图示③乙处的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锈蚀最严重,C错误;对比分析三个图示,可知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D正确。

10.D【解析】

A

×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位于氢之前,Zn能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B

×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Ag位于Cu之后,Ag不能置换出硝酸铜溶液中的铜

C

×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Al、Mg、Fe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从强到

弱的顺序是Mg>Al>Fe

D

金的金属活动性较弱,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11.A

12.D【解析】银、铜、锌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是锌、铜、银,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时,锌粉首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当硝酸银反应完后,再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根据题干信息“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可知滤液中含有硝酸铜,即铜没有全部被置换出来,锌粉已被消耗完,滤渣中不可能含有锌,A、B判断错误;进一步分析:

如果锌粉恰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完,则滤液中不含硝酸银,C判断错误;滤液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硝酸锌,以及未反应完的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D判断正确。

13.C【解析】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可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硝酸银溶液为无色,硝酸铜溶液显蓝色,所以实验中可观察到铜片上有银白色物质附着,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A、B错误;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所以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铜,也可能还含有没有反应完的硝酸银,C正确;铜可置换出硝酸银溶液中的银,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较银强,所以银不能和硫酸铜发生反应,D错误。

14.B【解析】锌和铁与稀硫酸反应后,都显+2价,由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所以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铁产生氢气的质量更多,A、C错误;锌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在相同条件下,锌与稀硫酸反应比铁与稀硫酸反应快,B正确,D错误。

15.D【解析】若横坐标表示时间,则曲线倾斜度表示单位时间内产生氢气的质量,即表示产生氢气的速度,通过产生氢气的速度可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但图示的横坐标表示的是酸的质量,则无法判断Mg和Zn的金属活性顺序,A错误;由图可知,a点时两个烧杯中所加稀硫酸质量相等,镁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锌早已消耗完,且放锌的烧杯中稀硫酸已经过量,B错误;根据图像可知,b点时锌早已经消耗完,且产生氢气质量较少,镁还未反应完,产生氢气质量较多,C错误;c点以后两种金属继续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逐渐增加,说明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D正确。

16.

(1)Fe

(2)Cu(3)A(4)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解析】

(1)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方框内是Fe。

(2)人类最早广泛使用的金属是铜。

(3)X不与酸发生反应,Z能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说明X的活动性在氢后,Z的活动性强于Y,三种金属可能分别是银、锌、镁。

(4)回收废旧金属不但可节约金属资源,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17.

(1)①导电大②隔绝氧气和水③2Al+Fe2O3

2Fe+Al2O3

(2)置换反应M>R>N(3)b

【解析】

(1)①铜具有延展性和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导线;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②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导致生锈,在动车表面喷漆,可隔绝氧气和水,防止外壳生锈;③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

(2)题干中的反应均为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根据题干反应可知,金属R能将金属N从N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R比N活泼,金属M能将金属R从R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M比R活泼,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是M>R>N。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铁>铜,锌、铁都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反应。

首先锌与

氯化铜反应,待锌完全反应后铁继续和氯化铜发生反应。

根据题干数据信息“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相等,均为m克”,结合反应中锌、铜质量比为65∶64,铁、铜质量比为56∶64,可知如果只有锌参加反应,则固体质量应减少,所以实验中一定发生了两个反应,即Zn+CuCl2===ZnCl2+Cu、Fe+CuCl2===FeCl2+Cu。

进一步分析可知:

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锌、氯化亚铁,氯化亚铁溶液显浅绿色,滤液不可能是无色,a错误、b正确;滤渣中的物质一定含铜、一定不含锌,可能含铁,也可能不含铁,滤渣中的物质可能是1种或2种,c错误;如果反应中锌、铁没有剩余,则滤渣中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d错误。

18.

(1)3Fe+2O2

Fe3O4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2)b(3)Fe+CuSO4===FeSO4+Cu

【解析】

(1)细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铁丝在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需事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2)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导致生锈,b处的铁与空

气和水同时接触,最易生锈。

(3)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19.

(1)隔绝氧气

(2)铁钉与水接触(3)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油漆(4)Fe2O3+6HCl===2FeCl3+3H2O(合理即可)

【解析】

(1)A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氧气。

(2)B中铁钉只和氧气接触,C中铁钉和氧气、水同时接触,一段时间后,B中铁钉没有锈蚀,而C中铁钉锈蚀,通过B、C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铁钉与水接触。

(3)使铁钉与水和氧气隔绝,可以防止铁钉生锈,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油漆可以使铁钉与水和氧气隔绝,从而防止铁钉生锈。

(4)稀盐酸可以用来除去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

铁,和稀盐酸能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20.

(1)①3CO+Fe2O3

2Fe+3CO2②B

(2)喷漆或刷漆或寻找金属代用品或合理开采金属矿物(或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

【解析】

(1)①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在高温下CO还原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②实验过程可观察到装置甲处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为黑色,A错误,实验结束时为了防止铁被重新氧化,应先熄灭酒

精喷灯,继续通入CO直至玻璃管冷却,B正确,反应中CO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C错误。

(2)防止铁锈蚀就是破坏铁锈蚀的条件

,即隔绝空气(或氧气)或水,可在铁栅栏上刷漆;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除了防止金属锈蚀,还可以寻找金属代用品、合理开采金属矿物或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

21.

(1)后

(2)2Pd+O2+4HCl===2PdCl2+2H2O(3)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银、钯、铂

【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将钯戒指放入稀硫酸溶液中,戒指完好无损”,可知钯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可知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钯排在氢后,因为铁排在氢前,故钯位于铁之后。

(2)根

据题干信息,确定反应物为钯、盐酸、氧气,生成物是二氯化钯和水,据此写出化学方程式即可。

(3)根据题干信息“将银、铂戒指分别放入二氯化钯溶液中,只有银戒指表面有明显变化”,说明银能置换出二氯化钯溶液中的钯,同时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银,铂不能置换出二氯化钯溶液中的钯,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银、钯、铂。

22.

(1)0.1

(2)解:

设13gCu-Zn合金中Zn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2

x0.1g

x=3.25g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100%=75%

答: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75%。

【解析】根据图像,向13g合金样品中加入49g稀硫酸时,合金中的锌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1g。

解题时不能将稀硫酸的质量代入计算,因为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未知,只能将生成的氢气代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合金中锌的质量。

而铜与稀硫酸不反应,用合金的质量减去锌的质量即为铜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