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5875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docx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ps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张夫妻俩为到谁家过年发生争吵,情急之下还动手打了起来,为此两人要离婚。

社会工作者在了解小张夫妻俩争吵的基本情况后,问他们:

“根据刚才你们讲的情况,你们觉得问题出在哪里?

”社会工作者这样是为了()。

5

A.了解需求

B.了解问题

C.界定需求

D.界定问题

【答案】D

解析:

社会工作者要注意,服务对象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是界定问题时最重要的起点。

因此,在使用沟通技巧与服务对象会谈时,服务对象所关心的问题、他们的困惑即是界定问题的入手点。

从询问服务对象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开始来界定问题,其道理在于,服务对象对自己问题的看法可以让社会工作者了解服务对象希望改变的是什么。

题中,社会工作者这样做是为了界定问题。

2.长期照顾患病老人的家庭成员身心疲惫。

社会工作者与这些家庭的邻居们联系,每周末由邻居帮忙照顾老人,让老人的家庭照顾者放松休息。

上述做法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工作是()。

352

A.建立社会互助网络

B.推动居民社区参与

C.建立邻居协助网络

D.推动社区发展

【答案】C

解析:

邻居协助网络具体做法是:

社会工作者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召集和推动邻居了解服务对象,强化邻里和服务对象之间的联系,发展互助性支持,有效减低正规服务的烙印效果。

题中,社会工作者运用的工作是建立邻居协助网络。

3.社会工作者小王发现矫正对象小芳情绪不稳定,常常前言不搭后语,幻想有人要害她,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小芳的丈夫因在外地工作,不常回家。

小王察觉到小芳的精神状况有异常后,首先要做的工作是()。

201

A.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开展治疗,改善小芳的情绪问题

B.转介给社区精神科医生,由医生做出评估

C.送小芳到丈夫工作地,由其丈夫照顾

D.向小芳所在社区的司法所工作人员报告小芳目前情况

【答案】A

解析: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指出,服务对象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受到服务对象的信念系统的影响。

如果服务对象用一些非理性的信念看待引发事件,这种非理性信念就会促使服务对象情绪和行为上出现困扰。

因此,社会工作者发现小芳不理性的认为有人要害她时,应该对她情绪进行治疗,改变她的思考方式

4.小军因吸毒被强制戒毒结束后,矫正社会工作者小张跟进了小军的个案。

接案时小张了解到小军为非婚生子女,母亲改嫁后一直无人管他,小张对小军的需要进行了评估。

此时,小军最需要满足的是()要求。

178

A.生理脱毒

B.基本生活保障

C.就业

D.法制教育

【答案】B

解析:

矫正对象的需要包括:

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题目中,小军戒毒成功后,最先需要解决的生活压力,也就是基本生存的条件,所以小军最需要满足的是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

5.社区矫正对象小李告诉社会工作者,自己从小到大被家长、老师认为是个没出息的人,他也觉得自己就这样了,以后的日子过一天算一天。

小李的这种情况可以应用()来解释。

A.行为主义理论

B.认知理论

C.标签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答案】B

解析:

认知理论认为,人的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其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引导。

题中,小李的这种情况可以采用认知理论来解释,社会工作者帮助其获得正确的认识。

6.某单位为了支持残疾人就业,将本单位部分保洁工作交由社区残疾人承担,但残疾人在工作时,遭到其他员工的歧视,有人经常让残疾人替他们完成本应自己完成的工作,这些残疾人敢怒不敢言。

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宜采取的做法是()。

A.为承担保洁工作的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

B.评估这些残疾人身心方面的适应性,疏导他们的情绪,以便做好工作

C.在员工中开展残疾人权益宣教工作,消除对残疾员工的歧视

D.探访残疾人,了解他们在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帮助他们解决

【答案】C

解析: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应逐步创造良好的环境,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

大力提倡和实现人道主义精神,消除社会上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激励残疾人的自强自立精神,建立一种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

题中,社会工作者宜采取的做法是在员工中开展残疾人权益宣教工作,消除对残疾员工的歧视。

7.贫困山村的阿芳今年快40岁了,由于小时侯没有条件上学,她和周围一些年龄相仿的姐妹既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技术专长,加上村子交通不便,她们一直在贫困线上徘徊。

社会工作者都希望帮助她们连接资源,解决贫困,宜采取的方法是()。

136

A.与她们一道分析贫困的原因

B.让她们挤出晚上的时间学习致富技术

C.请农技站技术员对她们进行种养技术现场指导

D.在全村宣传学习文化的重要性,让村里的女孩好好学习

【答案】B

解析:

针对妇女的贫困状况,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的支持,以加大扶贫的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妇联和民间组织运用小额贷款和农村综合发展等形式减低妇女的贫困状况。

这些措施不仅增加了妇女的收入,改善了妇女的经济状况,而且从妇女的能力入手,增强妇女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妇女的综合素质。

根据题目中妇女的贫困状况,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的方法是帮助贫困妇女学习致富技术。

8.下列服务中,属于社会工作者为居家老人所提供的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服务内容的是()。

106

A.为老人联系和安排送餐服务

B.建立老人健康风险评估档案

C.联系社区医院,为老人就医设置便利条件

D.为老人出行提供辅助设施

【答案】B

解析:

健康促进服务即是为老年人提供的与身心健康直接有关的治疗、康复、预防等方面的服务,主要内容包括健康风险评估、例行体检、营养咨询与教育、有关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推广活动、处理酗酒和滥用药物问题、协助进行压力管理、开展锻炼身体方案、采取防范措施以控制在家中受伤、提供精神健康服务、推广预防性服务、提供跟年龄有关的疾病的信息、提供老年学咨询、提供有关社会服务和后续性健康服务的咨询等。

9.矫正对象小张经社会工作者小王推荐,参加由某职业学校为失业青年举办的为期两年的教育培训,两个月后,小王在随访时了解到,学校老师认为小张表现不错,但小张觉得同学们用异样眼光看自己,他感到焦虑、紧张、很不开心,开始不愿参加培训。

按照认知理论,小王针对小张的情况宜采取的做法是()。

195

A.赠送小张喜欢的游戏币,鼓励他继续培训

B.对小张进行“冥想”放松训练,缓解他的焦虑情绪

C.帮助小张更改看待同学们的态度,努力学习,赢得尊重

D.无条件关怀小张,增加随访的次数

【答案】C

解析:

认知理论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

它着力于改变人的行为,但它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促使人的行为的内心世界上。

与心理分析理论不同,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

它认为,人的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其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引导。

题中,针对小张的情况,小王应帮助小张更改看待同学们的态度,努力学习,赢得尊重。

10.社区矫正对象小李告诉社会工作者,自己从小到大被家长、老师认为是个没出息的人,他也觉得自己就这样了,以后的日子过一天算一天。

小李的这种情况可以应用()来解释。

A.行为主义理论

B.认知理论

C.标签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答案】B

解析:

认知理论认为,人的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其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引导。

题中,小李的这种情况可以采用认知理论来解释,社会工作者帮助其获得正确的认识。

11.社会工作者组织某军休所老干部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为他们牵线搭桥服务社会。

老干部中有的在中小学担任校外辅导工作,有的为社区的环境绿化提供设计方案,干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

社会工作者协助军休干部实现了()的功能。

239

A.老有所养

B.老有所乐

C.老有所为

D.老有所学

【答案】C

解析:

社会工作者对军休社会工作的服务管理内容之一是协助军休干部力所能及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为”。

题中,社会工作者协助军休干部实现了“老有所为”的功能。

12.社会工作一直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而在微观、中观、宏观环境中,影响力最大的是( A)。

A.家庭B.学校C.社会D.同辈

13.儿童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脏器官、肌肉骨骼组织等都处于成长之中。

这样全方面的发展,只发生在儿童期。

这说明儿童具有(B)特点。

A.基础性B.成长性C.发展性D.可塑性 

14.某社区积极开展社区信息苑活动,这是由市委宣传部等多部门联合推出的集电子政务、数字电影欣赏、数字图书阅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项目。

青少年社会工作者与信息苑建立起了相互合作的网络关系,为社区青少年提供了包括就业培训、就业技能辅导等多方面的服务。

这个案例体现了( C)。

A.社会工作行政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B.个人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

C.社区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D.群体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

15.能够发展社会资源和青少年潜能,使青少年的能力得到增强的社会工作服务是(D)。

A.支持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B.预防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C.治疗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D.发展性的青少年社会工作 

16.青少年( B)层面的社会工作即针对青少年家庭以及有相同需要或背景的青少年群体而开展的社会工作服务。

A.微观B.中观C.宏观D.混合

17.15、黄玲要为服务对象撰写预估摘要,则对服务对象自身系统的预估不包括( D)。

A.自身存在的优势B.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动机C.自身存在的可能导致其困难的问题D.服务对象家庭情

18.对于立一等功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其遗属在应当享受的一次性抚恤金的基础上,增发()。

A.25%B.30%

C.25%D.15%

【答案】C

19.新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要从事儿童服务。

该中心的社会工作者近期在社区开展了“预防儿童性侵害”和“0~3岁儿童的早期教养”等活动。

在上述专业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可以担当很多角色,其中特殊的角色是(D)。

A.支持者B.教育者

C.服务者D.保护者

20.“接案”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D)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

A.协商B.熟悉C.参与D.接受

21.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指通过社会工作的各类服务,对一些潜在的、阻碍社会功能有效发挥的条件和情境进行早期发现和控制。

下列各项社会工作服务中,属于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内容的是(B)。

A.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服务,以拓展青少年的就业能力

B.倡导有效的青少年服务,促进青少年政策的发展

C.提供安全保护、收容服务及不适合在家庭居住的青少年的安置服务

D.设计并举办各种活动,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2.社会工作者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的工作中,可承担的工作是()。

382

A.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B.管理传染病的传播源

C.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D.为易感人群实施预防接种

【答案】A

解析:

根据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特点,社会工作者可以协助医疗服务人员对传染性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包括传染源管理、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具体包括:

①协助管理传染源,对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②切断传播途径,倡导健康生活方式;③保护易感人群,协助进行预防接种。

其中,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协助医疗服务人员进行的,社会工作者主要承担的工作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23.在中国城市的区、街、居等社区范围内,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理论知识指导下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为全体社区成员尤其是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专业服务。

这里指的是()。

A.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B.家庭社套工作

C.学校社会工作

D.社区社会工作

【答案】D

24.在政府的福利政策和公共财政扶持下,在社会资源支持帮助下,依靠社区居民的组织参与,动员社区内在的资源力量,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统称为(C)。

A.社区教育

B.社区动员

C.社区服务

D.社区行动

E.社区自治

25.小组的开展一定要建立在(B)的基础上。

否则小组就容易流于形式,难以取褥好的效果。

A.相互信任

B.满足学生实际需要。

C.广泛参与

D.相互支持

E.组员同质性与异质性平衡

26.(C)是医务社会工作最基本内容。

A.危机干预

B.临终关怀与哀伤辅导

C.心理社会评估和干预

D.出院计划

E.外展服务

27.在我国,长期以来妇女社会工作的宏观指导理论主要是(A)。

A.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B.福利主义女权主义

C.机会主义妇女观

D.自由主义妇女观

E.相对主义妇女观

28.(B)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实施于司法矫正体系中的一种福利服务活动。

A.救助

B.矫正

C.司法

D.医务

E.改造

29.医务社会工作是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下列社会工作服务中,不属于医务社会工作内容的是(B)。

A.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评估

B.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定

C.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情绪疏导

D.对绝症患者提供临终关怀

30.某小区有几位精神疾病患者,病情多次反复,照料他们的家属感到心力交瘁。

医务社会工作者小李通过走访了解到,家属们普遍感觉到自身照顾患者的能力和技巧不足,希望获得帮助。

小李将他们组织起来,开展小组活动,一同分享体会学习照料技巧,建立相互支持。

这类小组属于(C)。

A.心理教育小组

B.家庭治疗小组

C.家庭支持小组

D.家庭互助小组

31.黄玲要为服务对象撰写预估摘要,则对服务对象自身系统的预估不包括(答案:

D预估摘要对服务对象自身系统的预估包括:

①自身存在的优势;②自身存在的可能导致其困难的问题;③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动机;④服务对象生理、情感和智力方面的功能发挥)。

A.自身存在的优势B.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动机C.自身存在的可能导致其困难的问题D.服务对象家庭情况

32.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者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

介入中和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是评估方法中的(答案:

C基线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者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介入中和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

)。

A.过程评估B.结果评估C.基线测量评估D.对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

33.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阿斌发现服务对象的需要超出了自己和机构的能力。

他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答案:

A当社会工作者发现服务对象的需要超出了自己和机构的能力时就要结案。

这属于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

A.结案B.转介C.结束关系D.继续服务

34.接案期的工作非常重要,它的目标是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一种良好的(答案:

C接案期的工作非常重要,它的目标是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一种良好的专业关系,为后续的预估和介入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以便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能以此为起点一道工作,实现社会工作的助人目标),为后续的预估和介入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以便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能以此为起点一道工作,实现社会工作的助人目标。

A.合作关系B.服务关系C.专业关系D.帮扶关系

35.矫正社会工作在我国香港地区又称为(答案:

D在我国香港地区,矫正社会工作被称为感化工作)。

A.教育工作B.特教工作C.缓刑工作D.感化工作

36.社会工作者小李主要负责军休社会工作,下列不属于其工作内容的是(答案:

AA项属于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的内容)。

A.协助搭建信息咨询平台B.协助依法维护军休干部的合法权益C.协助做好工作人员的情绪疏导和压力释放工作D.协助军休干部实现角色转换,做好心理关怀和精神服务

37.社会工作者小王在郊区某社区调查发现,该社区周边环境差,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社区的青少年无所事事,经常发生矛盾。

为此,小王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组织青少年兴趣小组、技能学习小组等。

小王在提供上述服务的过程中,遵循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的( D)原则。

A.尊重青少年的价值与尊严B.接纳与关爱青少年C.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

D.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

38.社会工作者张洁在开展家庭社会工作时经常通过讲座、宣传、知识竞赛和娱乐活动等方式增进家庭成员的生活常识,改善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

这种方法属于改善亲子关系服务中的(答案:

A在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活动方面,常见的有家庭生活教育、有关家庭的主题活动以及家长学校等服务活动。

家庭生活教育是一种通过讲座、宣传、知识竞赛和娱乐活动等方式增进家庭成员的生活常识,改善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的服务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协调,增强家庭的社会功能,提高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

A.家庭生活教育B.家庭主题活动C.家庭心理辅导D.家庭救助与帮扶

39.下图所示的家庭结构图所代表的意思是(答案A)。

A.一个40岁的离婚女性带着一个10岁的女儿B.一个40岁的离婚女性带着一个10岁的儿子C.一个40岁的离婚男性带着一个10岁的儿子D.一个40岁的离婚男性带着一个10岁的女儿

40.家庭社会工作起源于(答案:

D家庭社会工作的产生要比家庭治疗早,它起源于社会工作初期的美国慈善组织运动中的“友好访问者”活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A.日本B.德国C.中国D.美国

41.文静的父母在机构改革中下了岗,全家仅靠每个月的低保生活。

文静在学校中不和同学攀比,学习也很认真,但成绩却不是很好,父母很着急,向社会工作者王欣求助。

王欣与文静的父母一起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讨论提高文静学习成绩的方法。

王欣发现,虽然文静在学习新知识时领会能力较差,但是她一旦理解就能很好地掌握,以此来增强父母对文静学习的信心。

王欣进一步指出,父母应该培养文静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王欣的服务体现了家庭社会工作中的(答案:

D帮助家庭成员增能原则假设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有效帮助家庭成员克服困难的方式是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

帮助家庭成员增能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增强家庭成员自身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力和独立能力)原则。

A.家庭处境B.家庭个别化C.满足家庭成员需要D.帮助家庭成员增能

42.朱大爷肺癌晚期住院,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家人痛苦烦躁。

社会工作者来到其家中,帮助家人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及置办相关物品,辅导家人进行最后的照顾,并为家人讲解可能出现的状况等。

朱大爷过世后,家人按事先安排处理相关事宜。

在这个案例中,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是(答案:

D就社会工作者而言,对于绝症患者应提供临终关怀,这是尊重生命、重视生活品质的体现,包括:

①减轻患者的痛苦;②协助患者及其家属面对并接纳死亡;③提供居家和住院服务以及丧亲后的哀伤辅导等)服务。

A.危机干预B.家庭治疗C.危机介入D.临终关怀

43.在处理医患关系时,医务社会工作者扮演(答案:

D尽管医务社会工作者是医疗团队中的一员,但其专业价值的要求决定了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为患者服务,在医患关系的处理上要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和利益。

因此,由医务社会工作者扮演调解者的角色来处理医患关系,这样的安排会更加恰当,更能保证患者利益)的角色。

A.使能者B.管理者C.教育者D.调解者

44.社会救助区别于社会保险的最明显之处是(答案:

A当社会成员因为个人、社会或者自然原因陷入贫困,且仅仅依靠自身和家庭的力量无法解决风险和摆脱贫困时,国家通过社会救助手段向他们提供物质上的帮助。

这种救助是无条件的,享受社会救助的人员和家庭无须先尽义务,只要符合有关条件就可以获得救助。

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是社会救助区别于社会保险的最明显之处。

)。

A.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不对等性B.救助对象的有限性C.救助手段的多样性D.救助资格审查的严肃性

45.儿童的心理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抚养环境。

因此,对这些环境中的要素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儿童的心理成长。

这说明儿童的心理具有(答案:

C基于生理的发育,儿童的智力和心理也不断地发展,但与成年期相比,儿童在心理上还存在强烈的初期特征,表现为:

①发展性,儿童的心理与其生理一样处于发展期,人格基本成形,认识和社会化还处于雏形;②依恋性,儿童对其抚养者的依恋,不仅基于情感上的需要,同时也是生存需要的自然反应;③可塑性,儿童的心理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抚养环境)。

A.发展性B.探索性C.可塑性D.模仿性

46.儿童社会工作中,对那些家庭儿童关系体系在结构上虽然完整,但已经出现压力,如果不介入外部力量,则可能导致结构性问题,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损害,如离婚、分居时的家庭冲突,亲子关系过度紧张或者过度亲密等情况,通过家庭工作或者以个案及小组方法给予支持的服务是(答案:

C支持性服务是指通过提高儿童所处环境(通常是指其家庭)的功能,强化照料者的能力,以促进儿童发展。

此种服务对那些家庭儿童关系体系在结构上虽然完整,但已经出现压力,如果不介入外部力量,则可能导致结构性问题,并对儿童发展产生损害,如离婚、分居时的家庭冲突,亲子关系过度紧张或者过度亲密等情况,通过家庭工作或者以个案及小组方法予以支持。

支持性服务的重点是充分运用环境自身的力量,通过环境培育的方法来促进儿童发展)。

A.保护性服务B.补充性服务C.支持性服务D.替代性服务

47.近年来,幼儿园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经常邀请家长参与到课堂中,进行亲子类的活动。

于是,学校社会工作者林萍决定对家长团体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开展活动,训练内容包括沟通技巧、孩子行为改变技巧、家庭改变技巧等,这些活动很受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

林萍的这种工作方法属于(答案:

A亲职教育服务是儿童小组工作方法中的一种,是指专业人员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向家长提供诸如沟通、孩子教育、家庭环境改善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活动。

亲职教育服务大多以训练方式为主,其训练的内容有:

沟通技巧、环境设计技巧、孩子行为改变技巧、家长训练、家庭改变技巧等)。

A.儿童小组工作B.儿童团体辅导C.儿童社区工作D.儿童个案辅导

48.社会工作者唐倩在对社区9岁的小女孩慧慧开展个案辅导时发现,慧慧的手背和眼角都起了大包,背上也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发现这种情况后,唐倩首先应该(答案:

C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差,社会工作者要特别注意保护儿童。

在本题案例中,慧慧的手背和眼角都起了大包,背部还青一块紫一块的,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先辨别慧慧是否有受到虐待的危险,以保护慧慧)。

A.向公安机关举报B.通知慧慧的监护人到场C.辨别慧慧是否有受到虐待的危险D.继续按计划进行个案辅导

49.社会工作一直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而在微观、中观、宏观环境中,影响力最大的是(答案:

A社会工作一直强凋人与环境的关系,而在微观、中观、宏观的环境中家庭的影响力无疑是最大的)。

A.家庭B.学校C.社会D.同辈

50.王老伯腿部残疾,行走不便,日常生活处处需要家人照料,很少与外界接触。

在照顾王老伯的过程中,家人感到缺乏社区的理解与帮助。

针对这一问题,社会工作者可提供的综合性服务是(答案:

D残疾人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