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5945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编制人:

校对人:

审核人:

审批人:

XXXXXX项目部

XXX年XXX月

  1有毒有害气体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中毒窒息

  1.2事故易发生的区域

  采空区、采掘工作面、盲巷中。

  1.3事故可能发生的时间和造成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1.3.1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发生无季节之分,任何时间只要超出限度范围,便会发生事故。

  1.3.2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3.2.1一氧化碳(CO):

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它可燃烧,当含量在13%~75%时,遇火能引起爆炸;一氧化碳极毒,当其含量达0.4%时,人在短时间内就可中毒死亡。

  1.3.2.2硫化氢(H2S):

是一种无色、微甜、有臭鸡蛋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遇火后能燃烧及爆炸;硫化氢极毒,它能使血液中毒,对眼睛及呼吸系统的粘液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1.3.2.3二氧化硫(SO2):

是一种无色、有强烈硫磺味及酸味的气体,同呼吸气管潮湿表皮接触能产生硫酸,刺激并麻痹上部呼吸气管的细胞组织,使肺及支气管发炎。

  1.3.2.4二氧化氮(NO2):

为红褐色,易溶于水,是剧毒气体,对人的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作用。

  1.3.2.5沼气(CH4):

沼气是煤矿常见的有害气体,化学名称叫甲烷,无色、无味、无臭、无毒;它比空气轻常聚集在巷道上方,当其在空气中含量高时可降低氧含量,引起窒息;它具有爆炸性,爆炸浓度一般为5%~16%。

  1.3.2.6氨气(NH4):

是一种无色气体,有似氨水的剧臭;它极毒,能刺激皮肤和上呼吸道并能严重损伤眼睛。

  1.3.2.7二氧化碳(CO2):

是一种无色、微毒、稍有酸味的气体,它不助燃,也不维持久的呼吸,它比空气重,常聚集在巷道的下方及通风不良的下山尽头;易溶于水,生成碳酸,对人的眼、鼻、喉的粘膜有刺激作用。

  1.3.3有毒有害气体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

  1.3.4影响矿井局部安全生产,甚至影响整个矿井安全生产。

  1.4事故发生前的征兆

  1.4.1巷道内空气流动或风速低于0.15m/s,巷道空气温度升高,巷道中出现雾气或巷道壁“挂汗”,冬季塌陷区冒出蒸汽或冰雪融化。

  1.4.2巷道出现煤焦油或松香油的气味。

  1.4.3从自燃发火处流出的水或空气温度比通常温度高,CO2气体浓度异常增大。

  1.4.4巷道空气中或密闭内出现CO气体,并且现场人员有不舒适感、呼吸困难或急促,头疼、精神疲乏、判断意识减弱等

  1.5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中毒窒息事故可能引发瓦斯爆炸事故

  2应急工作职责

  2.1成立事故应急自救小组

  组长:

基层单位负责人

  副组长:

基层单位副职、技术主管、班长

  成员:

基层单位全体作业人员

  2.2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2.2.1专业教育、日常培训。

  2.2.2组织指挥实施自救行动。

  2.2.3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发出救援请求。

  2.3人员职责

  2.3.1区队长:

根据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救援方案,积极组织区队人员开展自救工作;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及现场救援工作等信息;协调救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3.2区队技术人员:

是区队长组织开展自救工作的助手,在区队长领导下组织参与制订应急救援方案;准备与事故救援相关的技术资料。

  2.3.3副队长:

根据区队制定应急救援方案,负责组织好处理事故所需的人员、材料、设备等,带领人员进行救援工作;负责完成区长安排的某一方面的抢救工作;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以及正在进行的救援工作等事故信息。

  2.3.4区队值班人员:

事故发生后及时了解事故经过、人员伤亡以及现场基本情况等详细的事故信息,并立即将情况报告区队长、矿调度室,通知区队管理人员以及区队应急自救组织的职工到值班室集合,及时向矿指挥部汇报事故信息,协调事故救援工作中的其他事项。

  2.3.5班长:

采取措施控制灾情;及时汇报现场事故及救援信息;积极组织现场救援或者引导避灾。

  2.3.6职工:

按照事故应急救援方案以及措施的要求,在事故救援指挥部指挥下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发生事故,现场跟班队长、班组长、瓦检员及现场其它人员要通过各种通讯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同时组织现场人员立即按照避灾路线撤离;设置危险警示标识;为救护人员做好向导。

  3.1.2矿调度室立即指导现场人员安全撤离,停止灾区供电(掘进工作面不得停电),同时向矿长,迅速通知矿山救护队进行救援;通知医疗组赶赴现场待命。

  3.1.3立即启动矿级预案,抢险救灾指挥部所有人员迅速到位,研究决定采取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相关部门要做好抢险救灾的设备物资、图纸的准备工作。

  3.1.4调度室要立即通知作业区队、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其他人员在调度室集合待命。

  3.1.5抢险救灾指挥部责令相关单位清查伤亡人数。

派遣救护队员灾区侦查,根据灾区地点及波及范围制定和完善救援方案。

  3.1.6抢险救灾指挥部责令救护队救援按方案进行有计划的人员救治、抢险救灾救灾工作。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应急处置措施主要是进行自救和互救,撤离事故现场。

  3.2.1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发生时的处置措施

  3.2.1.1现场发生超限事故后,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工作,由现场管理人员、班组长组织撤到全风压进风巷道新鲜风流中,并汇报调度室。

撤离前必须按照调度室要求切断工作地点机电设备电源。

  3.2.1.2因有毒有害气体异常涌出造成出现人员窒息、伤亡时,要在保证自身人身安全的情况下搞好自救、互救。

撤离期间要尽可能通知沿途受灾害影响区域人员一同撤离到安全地点。

  3.2.1.3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保持情绪镇定,切忌惊慌失措、到处乱跑,在班组长统一指挥下,尽可能开展自救、互救工作,并同时向调度室汇报、发出警报。

  3.2.1.2现场人员应视事故地点情况,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首先应戴好自救器立即撤离事故地点,到安全地区躲避。

  3.2.1.3撤离事故地点较远的人员应注意警戒,防止人员、车辆进入事故区段,扩大灾害损失。

  3.3事故报告联系方式、汇报内容

  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跟班队长、班组长、瓦检员、安检员等人员及时向矿调度室【电话:

4850818、(4850)396、(4850)397、(4850)398、(4850)399】汇报。

  汇报内容:

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矿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等。

  汇报要求:

汇报人员不得慌张,汇报时吐字清晰,汇报内容简明扼要。

  4注意事项

  4.1戴上自救器后绝不能因为吸气干热而把自救器拿掉。

未达到安全地点前严禁取下鼻夹和口具,以免有害气体毒害。

  4.2撤退时控制行走速度,呼吸要均匀。

  4.3现场人员应保持镇定,判断事故地点和自己的位置。

坚定信心,同时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4.4在进风侧时,迎风撤;在回风侧时,迅速配戴自救器,尽快转入进风侧。

注意发生爆炸的威胁。

  4.5注意躲避处的生存条件,有危险时,设法改善,条件允许时可以转移。

  4.6逃避有毒有害气体灾害时,按规定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撤离,人员严禁走含有有害气体的总回风巷和皮带回风巷。

不可图省事或有侥幸心理,也不能犹豫不决。

  4.7在场的干部和有经验的老工人要发挥核心和骨干作用,组织和领导其他职工统一行动。

  4.8受困人员必须稳定情绪,尽量减少体力和空气消耗,节约照明。

对伤员应注意保护与照顾。

  4.9饮水时应选择适宜水源,并注意用纱布或衣服过滤。

  4.10长时间被困在井下,发现救护人员到来营救时,避灾人员不可过度兴奋。

  4.11在抢救受困人员中,要注意遇险人员的姿势和倒向,做好记录。

  4.12在抢救中要严禁不佩用呼吸器的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防止中毒扩大事故。

  4.13长时间被困在井下人员上井应避开强烈的光线,不可吃硬质和过量的食物。

  4.14事故抢救前先检查事故区域的有毒有害气体情况,按照先抢救幸存者(先抢救重伤、后抢救轻伤),后运送死亡人员的原则,积极抢救受困人员。

  1矿井停电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机电事故

  1.2区域和地点

  全矿井所有电气设备使用的地点。

  1.3可能发生的时间和造成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1.3.1无季节性,任何时间电气设备、设施突发故障或人员违章操作等都会造成停电事故。

  1.3.2电气设备、设施突发故障或人员操作易造成电气设备设施损坏或局部停产、矿井停产和人员伤亡。

  1.3.3影响矿井局部或全矿井安全生产。

  1.4事故前可能发生的征兆

  无征兆。

  1.5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火工品事故可能引发火灾、中毒窒息、水害事故

  2应急工作职责

  2.1成立事故应急自救小组

  组长:

基层单位负责人

  副组长:

基层单位副职、技术主管、班长

  成员:

基层单位全体作业人员

  2.2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2.2.1专业教育、日常培训。

  2.2.2组织指挥实施自救行动。

  2.2.3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发出救援请求。

  2.3人员职责

  2.3.1区队长:

根据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救援方案,积极组织区队人员开展自救工作;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及现场救援工作等信息;协调救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3.2区队技术人员:

是区队长组织开展自救工作的助手,在区队长领导下组织参与制订应急救援方案;准备与事故救援相关的技术资料。

  2.3.3副队长:

根据区队制定应急救援方案,负责组织好处理事故所需的人员、材料、设备等,带领人员进行救援工作;负责完成区长安排的某一方面的抢救工作;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以及正在进行的救援工作等事故信息。

  2.3.4区队值班人员:

事故发生后及时了解事故经过、人员伤亡以及现场基本情况等详细的事故信息,并立即将情况报告区队长、矿调度室,通知区队管理人员以及区队应急自救组织的职工到值班室集合,及时向矿指挥部汇报事故信息,协调事故救援工作中的其他事项。

  2.3.5班长:

采取措施控制灾情;及时汇报现场事故及救援信息;积极组织现场救援或者引导避灾。

  2.3.6职工:

按照事故应急救援方案以及措施的要求,在事故救援指挥部指挥下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发生事故,现场跟班队长、班组长、瓦检员及现场其它人员要通过各种通讯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同时组织现场人员立即按照避灾路线撤离;设置危险警示标识;为救护人员做好向导。

  3.1.2矿调度室立即指导现场人员安全撤离,停止灾区供电(掘进工作面不得停电),同时向矿长,迅速通知矿山救护队进行救援;通知医疗组赶赴现场待命。

  3.1.3立即启动矿级预案,抢险救灾指挥部所有人员迅速到位,研究决定采取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相关部门要做好抢险救灾的设备物资、图纸的准备工作。

  3.1.4调度室要立即通知作业区队、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其他人员在调度室集合待命。

  3.1.5抢险救灾指挥部责令相关单位清查伤亡人数。

派遣救护队员灾区侦查,根据灾区地点及波及范围制定和完善救援方案。

  3.1.6抢险救灾指挥部责令救护队救援按方案进行有计划的人员救治、抢险救灾救灾工作。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110KV变电所发生停电事故

  迅速判断故障点,将故障设备切换掉,恢复备用回路,主变恢复供电运行后,向矿调度室汇报,应首先恢复主通风机,再按中央变电所、各采掘配电点、局部通风机、地面锅炉房、主井、办公大楼电源、压风机及其它负荷的顺序联系用电单位恢复送电。

  3.2.2中央变电所发生停电事故

  迅速判断故障点,将故障设备切换掉,投入备用回路,恢复供电运行后,应首先恢复中央泵房及各采区变电所进线电源,由各采区变电所值班人员恢复局部通风机供电。

  3.2.3采区变电所发生停电事故

  恢复供电运行后,应先恢复局部通风机供电,再向各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等供电。

  3.2.4采、掘工作面发生停电事故

  由事故单位查明故障设备及原因,并进行处理,汇报矿调度室,矿调度室安排机电信息部、机电队按程序恢复供电。

  3.2.5发生人员触电事故时

  3.2.5.1立即切断电源,或使用绝缘工具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3.2.5.2迅速观察伤者有无呼吸和心跳,如发现已停止呼吸或心音微弱,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

  3.2.5.3若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时,应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3.2.5.4对遭受电击者,如有其他损伤(如跌伤、出血、烧伤等),应作相应的急救处理。

  3.2.5.5将伤者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3.2.6停电影响区域人员撤离

  3.2.6.1掘进工作面风机停电后,跟班队长(或班长)要立即组织本工作面内所有人员撤离到有新鲜风流的地点等待。

  3.2.6.2采区变电所全部停电后,本采区范围内各掘进工作面的跟班队长(或班长)要立即组织本工作面的全部人员撤离到有新鲜风流的地点等待。

  3.2.6.3中央变电所全部停电后,井下各掘进工作面的跟班队长(或班长)要立即组织本工作面的全部人员撤离到有新鲜风流的地点等待。

  3.2.6.4110KV变电所停电造成主提风机停止运转后,指挥部根据停风时间长短,通知井下各单位全部人员沿进风巷撤离到辅运大巷、副斜井,辅助运输车辆不允许入井时,人员沿副斜井步行升井。

  3.3事故报告联系方式、汇报内容

  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跟班队长、班组长、瓦检员、安检员等人员及时向矿调度室【电话:

4850818、(4850)396、(4850)397、(4850)398、(4850)399】汇报。

  汇报内容:

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矿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等。

  汇报要求:

汇报人员不得慌张,汇报时吐字清晰,汇报内容简明扼要。

  4注意事项

  4.1在10KV母线发生故障后,双回路负荷必须先拉开故障段母线负荷开关、刀闸后,方允许恢复其另一回路的正常供电。

  4.2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及高、低压设备操作规程,并且认真地做好操作记录并向事故操作指挥人员汇报,严防出现误操作。

  4.3在事故处理工作完毕,值班人员要及时做好各项纪录。

  4.4高压操作应戴合格绝缘手套,穿合格绝缘靴,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操作过程中严禁做与本工作无关的事。

高压验电器要符合电压等级要求,每次使用前后应在带电导体上试验。

  4.5与薛家湾供电局联系必须使用录音电话录音并做好电话记录,接薛家湾供电局操作令时必须在电话里复述无误,执行操作令前应再次从录音电话里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命令。

  1主运输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运输事故

  1.2区域和地点

  井下胶带运输巷的煤仓、胶带机机头、胶带机机尾及转载点。

  1.3可能发生的时间和造成的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

  无季节性,造成设备设施损毁、全矿井或局部停产,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影响矿井局部或全矿井安全生产。

  1.4事故前可能发生的征兆

  煤仓下口淋水由小变大、风流中有焦糊气味、胶带接头有异常变化、运输系统保护失效等。

  1.5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可能引发火灾、中毒窒息事故

  2应急工作职责

  2.1成立事故应急自救小组

  组长:

基层单位负责人

  副组长:

基层单位副职、技术主管、班长

  成员:

基层单位全体作业人员

  2.2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2.2.1专业教育、日常培训。

  2.2.2组织指挥实施自救行动。

  2.2.3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发出救援请求。

  2.3人员职责

  2.3.1区队长:

根据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救援方案,积极组织区队人员开展自救工作;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及现场救援工作等信息;协调救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3.2区队技术人员:

是区队长组织开展自救工作的助手,在区队长领导下组织参与制订应急救援方案;准备与事故救援相关的技术资料。

  2.3.3副队长:

根据区队制定应急救援方案,负责组织好处理事故所需的人员、材料、设备等,带领人员进行救援工作;负责完成区长安排的某一方面的抢救工作;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事故现场的基本情况以及正在进行的救援工作等事故信息。

  2.3.4区队值班人员:

事故发生后及时了解事故经过、人员伤亡以及现场基本情况等详细的事故信息,并立即将情况报告区队长、矿调度室,通知区队管理人员以及区队应急自救组织的职工到值班室集合,及时向矿指挥部汇报事故信息,协调事故救援工作中的其他事项。

  2.3.5班长:

采取措施控制灾情;及时汇报现场事故及救援信息;积极组织现场救援或者引导避灾。

  2.3.6职工:

按照事故应急救援方案以及措施的要求,在事故救援指挥部指挥下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发生事故,现场跟班队长、班组长、瓦检员及现场其它人员要通过各种通讯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同时组织现场人员立即按照避灾路线撤离;设置危险警示标识;为救护人员做好向导。

  3.1.2矿调度室立即指导现场人员安全撤离,停止灾区供电(掘进工作面不得停电),同时向矿长,迅速通知矿山救护队进行救援;通知医疗组赶赴现场待命。

  3.1.3立即启动矿级预案,抢险救灾指挥部所有人员迅速到位,研究决定采取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相关部门要做好抢险救灾的设备物资、图纸的准备工作。

  3.1.4调度室要立即通知作业区队、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其他人员在调度室集合待命。

  3.1.5抢险救灾指挥部责令相关单位清查伤亡人数。

派遣救护队员灾区侦查,根据灾区地点及波及范围制定和完善救援方案。

  3.1.6抢险救灾指挥部责令救护队救援按方案进行有计划的人员救治、抢险救灾救灾工作。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胶带着火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3.2.1.1当发生着火时,胶带机司机要立即停机,并在上风口积极进行灭火,必要时撤出下风口所有受到威胁的人员。

  3.2.1.2火势难以控制时,受威胁人员应及时撤离,关闭联络巷风门。

  3.2.1.3灭火后再对胶带或液力耦合器进行修复。

  3.2.2胶带撕裂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3.2.2.1当胶带出现撕裂事故时,现场人员立即拉动沿线胶带机闭锁开关使胶带输送机停机。

  3.2.2.2撕带宽度小于原带宽的20%时,要将撕裂的胶带条剪掉;撕带宽度超过原带宽的20%时,必须制订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更换胶带。

  3.2.2.3撕边胶带缠绕在滚筒轴上时,必须依据现场情况卡好夹板,采取拆卸滚筒等有效方式,拉出胶带,或根据实际情况砸胶带卡子临时处理。

  3.2.2.4处理完毕必须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2.3断带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发生断带事故后,根据现场情况安设回柱绞车,松开胶带机张紧装置,将断开的胶带两端用回柱绞车牵拉至硫化点位置进行硫化。

  3.2.4煤仓溃仓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3.2.4.1出现溃仓事故时,及时停止给煤机和上仓口胶带机运行。

  3.2.4.2如埋压人员,必须积极进行抢救。

  3.2.4.3组织人员清理下仓口。

  3.2.5人员坠仓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3.2.5.1发现人员坠入煤仓(溜煤眼)时,要立即停止胶带输送机。

  3.2.5.2现场人员要积极与坠仓人进行对话,若坠仓人能施行自救时,现场人员要利用安全绳进行抢救,否则,现场人员做好准备,等待救护队到来。

  3.2.6胶带机挤伤人员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发现人员被卷入胶带机的某一转动部位时,要立即停止胶带输送机。

然后松开胶带输送机张紧装置,或用手拉葫芦把胶带吊起,救出伤员,必要时截断胶带。

  3.3事故报告联系方式、汇报内容

  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跟班队长、班组长、瓦检员、安检员等人员及时向矿调度室【电话:

4850818、(4850)396、(4850)397、(4850)398、(4850)399】汇报。

  汇报内容:

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遇险人数;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矿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等。

  汇报要求:

汇报人员不得慌张,汇报时吐字清晰,汇报内容简明扼要。

  4注意事项

  4.1处理煤仓溃仓时,要设定安全警戒区,禁止人员入内。

给煤机司机在安全位置操作。

  4.2处理人员坠仓事故时必须使用保安绳,并栓在牢固的物体上。

  4.3处理胶带机着火时,要及时撤出受影响区域的人员,现场人员有危险时要按照避灾路线撤离。

受威胁人员必须立即使用自救器,经最近联络巷道进入轨道进风巷道,撤出时应随手关闭风门。

油脂类着火时禁止用水灭火。

  4.4处理胶带机伤人事故时,胶带机停机后要切断电源,闭锁并挂牌。

  4.5严禁煤矸磨胶带。

  4.6皮带机六大保护要确保正常使用,并定期进行试验。

  4.7皮带机转动部位及给煤机旋转部位要加设防护栏、罩。

  4.8仓口作业及巷道卫生清理要制定专项措施,严禁开机清理卫生,仓口作业要扎好合格的安全带。

  4.9操作、检修按操作规程操作。

  4.10所有下井工作人员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着装整齐,施工时衣袖要扎好。

  4.11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1辅助运输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车辆事故

  1.2车辆追尾事故

  1.2.1发生地点

  辅助运输大巷、采掘辅运巷道

  1.2.2事故造成的危害

  容易造成车辆损坏及人员伤亡等。

  1.2.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车辆制动系统、灯光、转向系统有故障。

  1.3乘坐人车人身伤害事故

  1.3.1发生地点

  人车运输沿线及上下车地点。

  1.3.2事故造成的危害

  造成人员伤害。

  1.3.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车辆不完好,人员不按秩序乘车。

  1.4无轨交轮车运输事故

  1.4.1发生地点

  矿井辅助运输巷道。

  1.4.2事故造成的危害

  造成人员伤害,车辆损坏。

  1.4.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车辆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灯光、雨刷器等不完好。

  1.5无轨胶轮车火灾事故

  1.5.1发生地点

  无固定地点。

  1.5.2事故造成的危害

  造成车辆损坏、人员伤亡。

  1.5.3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线路出现冒烟或有烧焦糊味、消防器材不齐全等。

  1.6胶轮车交通事故

  1.6.1发生地点

  运行沿线。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