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6117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运动基础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会全变红了D.苹果从树上落下

3.站台前停着甲、乙两列火车。

当甲车开动时,乙车上的乘客会觉得自己乘坐的火车向相反方向运动,它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站台B.甲车C.乙车D.乘客自己

4.在向北行驶的甲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向南行驶的乙列车从旁边驶过,并且感到乙车开得特别快,这是因为乘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地面B.甲车C.乙车D.无法判断

5.某人乘游艇在黄河上逆流而上,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黄河水B.岸边的高楼C.他乘坐的游艇D.迎面驶来的游艇

6.以下是人们描述运动世界的几种方式,其中物理学家用的是()

A.语言的韵律和意境B.形态和色彩

C.旋律和节奏D.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以及实验方法

7.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B.流星划破夜空

C.夏威夷群岛每年靠近上海8~10cmD.房屋随地球自转

8.我国古书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闭牖(牖指门窗),舟行而人不觉动”,这是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人不觉动”选择的参照物是()

A.人本身B.大舟C.河岸D.流水

9.某同学在公路旁由东向西行走,一辆汽车从它后面向西疾驰而过,则这个同学相对于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A.静止的B.由东向西运动C.由西向东运动D.无法判断

10.甲以乙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以丙为参照物是运动的,则乙以丙为参照物应是()

A.可能是运动的B.一定是运动的C.可能是静止的D.无法判断

11.据报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飞机玻璃窗边一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啊!

竟然是一颗子弹,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是()

A.子弹飞行速度很慢    B.飞机飞得很快

C.子弹在空中静止     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速度接近

12.如图所示,由于风的缘故,河岸上的旗帜如图飘扬。

在河面上的两艘船上旗帜如图状态,则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乙船肯定是向左运动的   B.甲船肯定是静止的

C.甲船肯定是向右运动的   D.乙船肯定是静止的

13.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B.对于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同

C.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可以不选取参照物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4.甲、乙两列火车,以甲车为参照物,得出乙车向东运动的结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的运动情况是()

A.一定向东运动B.一定向西运动

C.一定静止不动D.向东、向西运动或静止均有可能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单位换算:

(1)8cm=µ

m;

(2)4.2nm=cm;

(3)6.7dm=km;

(4)0.18km=m;

(5)1.7dm=cm=mm=µ

m=nm;

(6)6min=h=s(7)23.15min=mins;

(8)20min=h;

(9)0.5h=min=s;

(10)15dm=m;

(11)2.155h=hmins

2.给下列长度补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用符号表示)

(1)一本书的厚度为8;

(2)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0;

(3)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

(4)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

(5)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

(6)教室门的宽度是0.95;

(7)教室黑板的水平长度约为3.5;

(8)小明家距离学校1.5。

3.时间单位中,比秒大的常用单位有天(d)、年(y),则1d=s。

4.“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某次频闪摄影的频闪光源每秒钟闪光50次,则它每隔ms闪亮一次,每次闪光持续的时间大约1/1000s,合ms。

5.高速摄影抓拍子弹运动的瞬间,曝光时间只有百万分之一秒,持续μs。

6.现有10m、2m、1cm、1mm、300nm几个长度,请分别选择其中一个完成下列填空:

壹角硬币的厚度最接近于,小手指的宽度最接近于,教室门的高度最接近于,SARS病毒的大小最接近于。

7.把下面的测量结果与对应的测量工具用线连起来。

 

8.测量球体直径,常采用如图所示方法,则此时球的直径应取cm。

9.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记录到的数据是5.72cm,则准确值是cm,估读值是,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

10.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右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纽扣的直径是cm。

11.如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s。

12.为了探究刻度尺精确度的决定因素,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观察刻度尺读数回答问题:

(1)甲尺的读数是,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乙尺的读数是,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3)综上所述,刻度尺的精确度取决于。

13.刻度尺使用前需要先观察和是否合适;

测量时应该紧贴;

读数记录的数据包括值和值。

1.小华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2.某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值为12.0mm,若用米作记录数据,则测量

的结果的小数点后面应有几位数()

A.1位B.2位C.3位D.4位

3.下列各长度单位中不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的是()

A.kmB.mC.cmD.尺

4.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1dm的是()

A.乒乓球的直径B.成人拳头的宽度C.火柴盒的长度D.保温瓶的高度

5.在下面方框中的一组数据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①1.5m②23.0mm③4.8cm④0.72dm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①

6.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7.在学校运动会的铅球比赛中,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卷尺拉直,这是因为若不拉直,测量成绩就比真实成绩()

A.偏小B.偏大C.无影响D.无法判断

8.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5.43cm、25.45cm、25.46cm,则此物长应是()

A.25.44cmB.25.45cmC.25.46cmD.25.47cm

9.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仪器有关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有效方法

B.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人有关D.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消灭误差

10.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测量方法都是正确的,那么不论是哪个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都应得到相同的结果

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出的数值不同,其中一定有一人的测量方法不正确

C.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一定的,只要测量方法正确一定不会有误差

D.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一定的,即使测量方法正确也会产生误差

运动的描述--速度:

(1)3.6m/s=_______km/h;

(2)0.8cm/s=_______km/h;

(3)1m/s=km/min=km/h;

(4)4.8km/min=m/s=km/h;

2.百米赛跑中,观众是以_____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而终点裁判员是以_____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3.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的和不变的运动。

4.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第1秒的距离是2m,第2秒内的距离是4m,第3秒内的距离是6m,第4秒内的距离是8m,这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

(填“一定”或“不一定”)

5.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通过45m的路程时用了30s的时间,则它前15s内的速度为m/s。

6.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所走的路程之比是5:

1,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7.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前2s经过的路程是24m,后4s经过的路程是42m,这个物体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m/s,后4s内的平均速度是m/s,在整个6s内的平均速度是m/s。

8.一辆小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车上的一位乘客在车经过如图所示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7时整;

当车经过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7时48分,则小汽车从A处到B处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min,在A、B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km/h。

9.雷达可用于飞机导航,也可用来监测飞机的飞行,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假设某时刻雷达向飞机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遇到飞机经反射后又被雷达接收,整个过程用时52.4μs。

已知电磁波的速度为3.0×

108m/s,则飞机离雷达站的距离是m。

10.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图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________min。

11.小军乘车沿高速公路从福州到厦门,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显示距厦门120km,这时小军看到车上的速度计示数如图所示。

如果汽车以这样的速度继续行驶,再过

_____h可以到达厦门。

12.一滑雪运动员沿240m的斜坡下滑后,又在水平面滑行250m才停止。

运动员在斜坡和水平面滑行的时间分别是16s和25s,则滑雪运动员在斜坡上下滑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

13.某物体在第一、第二分钟内共前进了260m,第三分钟静止不动,第四分钟前进了100m,则它在4min内的平均速度为。

1.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2.火车的速度为72km/h,汽车的速度为18m/s,则()

A.火车的速度大B.汽车的速度大

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D.无法确定

3.三个人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步行的速度是3km/h,乙在1min内走了63m,丙行进的速度是1m/s,比较三者速度大小,则()

A.

B.

C.

D.

4.关于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s比1km/h的速度大B.1m/s比1km/h的速度小

C.1m/s与1km/h的速度一样大D.单位不同,不能比较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小

C.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6.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1h内行驶15km;

乙在3min内行驶750m;

丙行驶100m需24s;

则三人骑车速度的快慢为()

A.甲最快,丙最慢B.甲最慢,丙最快C.乙最快,甲最慢D.三人一样快

7.甲、乙两人从相距200km的A、B两地相向运动,甲骑自行车、乙步行,则在通常情况下,甲、乙两人相遇时所需时间约为()

A.60minB.200minC.600minD.2000min

8.一列队伍行进速度是2.5m/s,经过一座全长100m的桥,从队伍第一人踏上桥到最后一人离开桥共需1min,则这列队伍长()

A.50mB.100mC.150mD.250m

9.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图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10.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如图中反映了甲、乙两人运动路程与时间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人都做加速运动

B.甲做加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

C.甲、乙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

D.相同时间内,乙跑过的路程比甲的长

11.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

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

12.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D.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13.一辆客车以10m/s的速度驶上某一段斜坡,经过16s到达坡顶,接着又以16m/s的速度经6s到达另一侧的坡底,该车上下坡的平均速度为()

A.13m/sB.12m/sC.12.3m/sD.11.6m/s

1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面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15.下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综合练习:

1.一辆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通过全长为2000m的隧道,需要s,以隧道的照明灯为参照物,该轿车是(填“静止”或“运动”)的。

2.甲、乙两火车都向东行驶,甲车长200m,在前面以30m/s的速度行驶;

乙车长150m,在后面,速度为40m/s。

则乙车车头追上甲车尾到乙车车尾离开甲车车头的总时间为。

3.A、B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车通过450m用了30s,而B车通过9km用了12min,那么速度快的为车。

4.某班同学在用皮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计时员记录了王军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的时刻,并记录在下表中。

路程s/m

10

20

30

40

时间t/s

3.2

5.3

6.8

9.2

根据上面数据,计算出王军同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从起点到10m处的平均速度为m/s;

(2)从10m处到20m处的平均速度为m/s;

(3)从20m处到40m处的平均速度为m/s;

(4)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

5.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行驶,在这条公路上任意取如图所示的5段路程,并将小汽车通过的各段路程及对应的时间记录下来。

据此可判断:

小汽车在这5段路程中做运动,速度大小是m/s。

6.如图所示“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

请你观察情境,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判断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

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物理学中用______表示运动快慢的程度。

7.一列火车以54km/h的速度完全通过长1100m的铁桥,用时1min20s。

求这列火车的长度。

8.如果铁路钢轨每根长25m。

火车行驶过程中,若在45s内听到车轨与钢轨接头处的撞击声30次,那么火车的速度是km/h。

9.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前半段时间用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时间用3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10.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结果为12.82cm,乙测得结果为12.8cm,那么:

若这两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

11.一小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以后过0.6s开始刹车,又经过4.4s滑行52m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车停止的平均速度为m/s

12.根据下面表格中物体的运动描述填出参照物:

运动状态

参照物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

“泰坦尼克号终于撞上了冰山。

“冰山迎面压了过来……”

歌曲: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树叶在小溪中漂流而下

为了不从马上摔下来,小战士紧紧地贴在马背上,动也不敢动

13.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值分别记录为10.31cm、10.32cm、10.3cm、102.9mm,已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则上述测量数据中,是记录错误的应放弃,其余三个数据的平均值是cm。

14.一列长200m的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整列火车通过1.8km长的大桥所用的时间是100s,那么,这列火车行驶的速度是m/s。

15.信号沿动物神经传播速度大约是100m/s,身长30m的鲸,尾巴被鲨鱼咬了一口,大约经过

s,它能感觉到被咬。

身高1.8m的人,大约经过s能感觉到脚上被咬了一口。

16.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在一条公路上直行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0~4s内汽车做运动;

4s~8s内汽车做运动。

17.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测量值为cm,其中准确值为cm,估计值为cm。

18.一列匀速行驶的列车,有一节宽为2.5m的车厢被垂直于列车运动方向射来的一颗1000m/s的高速子弹击穿,在车厢两侧留下的弹孔沿列车前进方向的距离为10cm,则列车的速度为。

19.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同时向一个方向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由此可以判定三人中骑车速度最快的是。

20.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s内通过5m的路程,接着静止5s,再在5s内通过10m的路程,物体在这15s内的平均速度是m/s。

1.甲以5m/s的速度向正北运动,乙以15m/s的速度向正南运动,丙以10m/s的速度向正南运动,则()

A.甲看乙是向北B.甲看丙是向正北C.乙看甲是向正南D.丙看乙是向正南

2.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C.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以内的

D.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

3.某同学参加投铅球比赛,他的最后成绩是6.5m,那么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路程是()

A.等于6.5mB.小于6.5mC.大于6.5mD.无法判断

4.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逐渐加快的变速运动,测得它最后3m所用的时间为0.5s,则下面哪个数据可能是全程的平均速度?

()

A.3m/sB.6m/sC.6.3m/sD.0

5.两物体分别以速度υ1、υ2作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分别为s1、s2,所用时间为t1和t2,那么()

A.若s1>s2,υ1>υ2,则一定有t1>t2B.若s1=s2,υ1>υ2,则一定有t1>t2

C.若υ1>υ2,t1=t2,则一定有s1>s2D.若s1<s2,t1>t2,则一定有υ1>υ

6.甲、乙两人同时从跑道的一端跑到另一端,其中甲在前一半时间内跑步,后一半时间内走;

而乙在前一半路程内跑步,后一半路程内走。

假设甲、乙两人跑步的速度相等,走的速度也相等,则()

A.甲先到达终点 B.乙先到达终点  C.同时到达D.无法判断

7.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

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C.一定静止 

D.无法判定

8.乘客坐在“女王”号游轮中,游轮沿长江顺流行驶,以下列()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A.江岸的码头 

B.游轮的船舱C.迎面驶来的汽艇 

D.奔流的江水

9.下列物体运动最快的是()

A.4h内通过160kmB.10s内通过了100m 

C.1h内通过1.2×

106cmD.1min内通过1000m

10.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火车减速进站B.人造地球卫星在回收途中烧毁

C.划破夜空的流星D.骑自行车上学

11.茫茫宇宙,浩瀚无垠。

要描述宇宙天体间的距离,最方便的单位是()

A.年B.光年C.米D.千米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越准越好

B.用分度值不同的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相同的

C.测量长度的准确值只与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关,与刻度尺的长短无关

D.测量长度要估读数字,估计的数字越多越好

13.三个同学同时登一座山,他们登山的平均速度为:

甲是3.5km/h,乙是1m/s,丙是每分钟走63m,则谁最先登上山顶()

A.甲B.乙C.丙D.同时到达

14.甲、乙两人分别坐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到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

乙看见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B.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快

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慢D.以上都不对

15.一个物体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