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6473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1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学习用观察、实验、比较、概括等多种方法认识不易直接感知的空气。

2.能根据压“气垫”的感觉和观察,作出假设,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科学知识

1.知道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能被压缩等性质。

2.知道压缩空气有弹性,了解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细心观察、注重证据及认真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材料:

玻璃杯(透明塑料杯)、纸、红色水、水槽、饮料瓶、气球、细木棍、空气充的同样多颜色相同的气球两只、细线、支架、塑料袋、一次性塑料注射器

教学步骤?

?

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地球的表面覆盖着厚厚的一层气体,我们叫它大气层,通常大家把它叫做空气,对于空气大家了解多少呢?

2.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关于空气是材料,大家交流。

?

?

?

?

?

?

二、探索和调查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1.空气有这么多的性质,你能证明它的存在吗?

这里有一个透明的大玻璃缸(出示已注有大半缸水的大玻璃缸),如果将玻璃杯倒置,垂直放到玻璃缸的底部,杯中的纸会怎样呢?

2.演示、提问:

你观察到了什么?

你认为杯子里的纸湿了吗?

学生观察汇报

3.分组实验

将玻璃杯垂直取出。

4.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三、小游戏:

比赛吹气球

1.我想请位同学帮忙做一个游戏:

比赛吹气球。

不过他吹的气球有一些区别。

(出示放在矿泉水瓶子中的气球,并把瓶口封好,另一个就是普通的气球。

)请其他同学来做裁判。

仔细观察发现,一个吹得很大,放在瓶中的只能吹鼓一点。

2.请这位同学说一说自己吹气球的感受。

3.这个现象有说明了什么呢?

与空气有关吗?

4.小组讨论,汇报

5.师生总结:

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6.利用光盘让学生直观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道理。

四、空气是有质量的

1.将一个空杯子口朝下压入水中,再慢慢倾斜。

你看到了什么?

这些水泡是怎样运动的?

2.观察讨论:

杯子里的空气向水面跑。

3.请一位同学,一只手拿一个空矿泉水瓶子,另一只手拿放了三分之二水的瓶子。

不断将瓶口与瓶底倒置,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4.汇报:

空气总会跑到水的上方。

5.我们知道水是有质量的,那空气有吗?

出示研究表格,设计实验装置,画出设计图。

6.小组讨论,提出假设。

7.各组交流。

8.各组说明实验情况以及实验结论。

9.师生总结:

空气是有质量的。

五、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的空气是有弹性的

1.请两同学用手压气垫,说一说是什么感觉?

用塑料袋分组活动。

(注意:

用力不要太大)

2.学生观察松手时气垫发生的变化。

3.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想法?

能证实吗?

提供针筒和橡皮。

4.观察针管里的空气开始所占空间的大小和手压活塞后的大小,手压活塞时的感觉,松开手后看到的现象,比较活塞压下一部分时与压不动时所占的空气、手的感觉及活塞的运动各有什么不同。

5.学生分组实验仔细记录实验过程,讨论得出结论。

6.平时的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7.学生讨论、汇报  

8.利用教学光盘补充。

?

?

?

?

?

?

六、借助其他物体觉察空气占据空间

觉察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有质量

认识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了解压缩空气的应用。

七、回顾和解释

1.和马铃薯、牛奶等固体、液体相比,空气有什么特殊的性质?

2.学生讨论,完成表格后汇报。

 

3.通过活动和不同物体与空气的对比,你得出什么结论?

归纳概括空气的性质

八、作业

1.请你想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空气和水有那些相同的性质,有什么不同的性质?

答:

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

但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

3.填空。

(1)空气和固体、液体一样,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2)木棍两头平衡的气球刺破其中一只气球后,木棍发生倾斜,说明空气有质量。

(3)对着脸放出气球里的空气,感觉有风吹到脸上,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

(4)手松开压着的充气塑料袋后,塑料袋又复原(又鼓起来)了,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5)气枪、橡皮艇、喷雾器都是利用压缩空气来工作的。

九、教学反思:

1.2热空气和冷空气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学会由看风向来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

2.会分析风的形成和流动,热空气上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2.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3.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

2.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

【教学重点】空气的冷热空气对流形成了风。

【教学准备】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2.空气会流动么?

3.我们身边的空气一般是怎么流动的?

谁来描述一下?

4.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把空气加热或者变冷以后还会向我们刚才描述的那样流动么?

二、进入新课

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①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

②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

③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

有能说明什么呢?

④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⑤能不能再想一个实验证明热空气是上升的?

你准备怎么做?

⑥书上的实验你能看懂么?

谁来做?

⑦实验再一次说明了什么?

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

①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

生活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冷空气?

②打开冰箱冷藏室。

冰箱里的“白气”往哪里流动?

③冬季的冷风从哪里钻进来?

④生活中的例子告诉我们冷空气往哪里流?

3.认识冷热空气的对流。

(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

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呢?

(2)演示P8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

(3)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

(4)如果在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冷热不同,它们会怎样?

(5)由于地面冷热不同导致的空气流动就是风。

三、巩固

(1)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吗?

(2)请学生介绍热气球和孔明灯的由来及升空原理。

(3)教师、学生一起来完成一只热气球。

四、作业

1.生活中,为什么制冷空调挂在高处,而取暖器放置在地上?

答:

制冷空调挂在高处,是因为冷空气会下沉,能较快降低室内气温;把取暖器放置在地上,是因为热空气会上升,能较快提高室内气温。

2.填空。

(1)由于地面上各个地方的冷热程度不一样,冷空气总要向热的地方流动,空气的循环流动就形成了风。

(2)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五、课后反思

1.3?

空气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实验探究空气的成份及二氧化碳的性质;

2、在实验过程中能及时作好记录,并会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恰当描述。

科学知识

1、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氮气、氧气等气体混合而成的;

2、知道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3、了解氧气及二氧化碳在生活、生产中的主要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得出的结论要以收集到的证据为依据;

2、体验逻辑推理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3、让学生经历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聚焦空气

1、谈话:

老师听说你们很聪明,老师想请你们来猜一猜,这里有三支点燃的蜡烛,如果在第三支蜡烛上方罩上这只玻璃杯(演示大号的),第二支蜡烛上方罩上这只玻璃杯(演示小号的),第一支蜡烛上方不罩玻璃杯,这三支蜡烛中哪支蜡烛燃烧得最久,哪支最先熄灭呢?

2、谈话:

事实胜于雄辩,最后结果是不是跟你们猜的一模一样呢?

请大家瞪大眼睛看清楚。

(教师演示)

3、提问:

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4、学生尝试分析演示实验结果的原因:

学生有可能会说,没罩杯子的蜡烛周围由于有源源不断的空气,所以暂时不会熄灭;由于杯子小的里面的空气少,一会儿就烧完了,所以它里面的蜡烛第一个熄灭。

5、提问:

由此可以推想:

燃烧跟什么有关系呢?

(板书课题:

空气)

二、层层深入,认识空气

1、提问:

那燃烧与空气有怎样的关系呢?

你们想不想也用实验来探究一下?

2、第9页实验情景图及实验方法。

3、小组商量一下实验步骤及进行成员分工。

4、下发实验记录表及学生进行实验。

5、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6、提问:

饮料瓶中剩下的气体还能支持燃烧吗?

7、学生猜测。

8、引导学生用实验来检验猜测。

9、根据以上研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我们可以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有几种气体?

它们各具有什么性质?

10、讲述:

通过讨论,我们明确了“空气中有什么”了(把课题补充完整)。

原来,空气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而是一种混合气体。

三、运用实验,揭示性质

1、提问:

空气中有一种重要的气体叫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怎样的气体呢?

你们对二氧化碳了解吗?

2、谈话:

你们对二氧化碳的认识正确吗?

为了研究需要,我们先一起来制取两瓶二氧化碳,好吗?

3、指导学生制取二氧化碳。

①实验器材介绍:

广口瓶、橡胶管、瓶塞、食碱、稀盐酸

②多媒体出示制取二氧化碳情景图及实验方法。

③教师讲解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

④学生分组制取二氧化碳。

4、讲述:

二氧化碳已经制取好了吗?

二氧化碳是一种怎样的气体呢?

让我们先从观察二氧化碳开始吧!

①观察二氧化碳,并作好实验记录。

②学生汇报交流。

③提问:

二氧化碳还有什么性质呢?

做了下面这个实验,你们肯定会发现的。

④多媒体出示实验情景图及方法介绍。

⑤学生按实验提示实验并填好观察记录。

⑥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所见所思。

⑦讲述:

二氧化碳还有一个神奇的本领,想不想知道?

那好,自己来探究吧!

多媒体出示实验情景图及操作方法。

⑧学生实验并及时作好实验记录。

5、讲述:

通过实验,现在大家已经了解了二氧化碳的性质。

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能力来参加“慧眼识气体”活动吧了!

6、学生想办法判断二氧化碳。

7、小结:

同学们真是足智多谋,运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就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是吗?

嗯,学习真有用!

四、有效利用,改善生活

1、讲述:

由同学们的聪明才智,老师想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他们将氧气、二氧化碳恰当地运用到了生活、生产中,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同学们,用你们的双眼,用你们的大脑,一起来找找,氧气及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哪些,分别利用了它的哪些性质?

2、学生汇报。

3、小结:

人类多么聪明,利用科学技术,让“小气体”作大贡献。

同学们,学好本领,将来要让这些气体的用途更广泛,好吗?

五、作业布置1.填空。

(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氮气,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气体。

(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能灭火,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动物呼吸主要是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而植物则需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判断。

(1)氮气可以用来制作尿素。

(×)

(2)二氧化碳能隔离空气,所以人们用二氧化碳做灭火剂。

(√)(3)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制造氮肥。

(×)

六、课后反思

1.4、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一、教学目标

1、探究过程和方法:

·会研究车辆尾气对植物的影响

·学会小组调查、访问的方法,及总结调查数据的分析

2、知识与技能:

?

?

·知道空气和水一样,也是生命之源,要防治空气污染

?

?

·了解保护洁净的空气,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从身边的环境变化和动植物变化意识到空气对人类、全世界的重要性

?

?

·空气和生命是密不可分的

?

?

·意识到我们有责任呼吁大家一起来防治空气污染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我们有责任保护它

?

课时安排?

?

?

?

二课时(课堂一课时,课后调查汇报一课时)

三、?

教学准备

盆栽植物两盆,塑料袋,空气污染的图片,让学生准备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已经研究了空气的不少性质,你能总结的说一说?

2、世界环境日是什么时候?

今天的口号是什么?

3、其实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

?

板书;生命之源,空气?

?

?

二、自主学习

1、空气和生命的关系

(1)?

为什么说空气也是生命之源呢?

?

(2)观察P12三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

?

?

空气是生命的关键?

?

意识到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

2、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是我们不能离开的,但是我们现在处在怎样的空气中呢?

哪个小组愿意来介绍你找到的资料?

?

(2)人类一直不断的在污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

空气的污染我们看不到,怎么知道空气受污染了呢?

(3)讨论研究P13的车辆尾气实验,定实验计划

(4)强调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

?

利用小组搜集的资料对小组讨论、制定计划?

?

安全最重要?

?

空气和生命是密不可分的?

从身边的环境变化和动植物变化意识到空气对人类、全世界的重要性

3、我们能做什么

(1)空气被污染了,而且还在不断污染着。

我们能做什么呢?

(2)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宣传计划

(3)有价值的提议,可以向有关部门建议.让学生从小学生的角度讨论我们能做的,意识到我们有责任呼吁大家一起来防治空气污染

4、调查反馈

(1)通过车辆尾气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

(2)空气污染还会造成哪些危害?

?

从实验中了解车辆尾气的“毒害”性,研究车辆尾气对植物的影响.

三、课外拓展

1、调查了解当地采取了哪些措施防治空气污染

2、出一份保护、防治空气污染的小报?

?

?

?

?

四、作业布置

1.填空。

(1)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2)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0年的口号是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

中国主题是: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3)净化空气和减少对空气的污染,主要措施是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

2.选择。

(1)下面不属于空气污染源的是(A)。

A.灯泡发出的光B.煤的燃烧C.工厂废气D.汽车尾气

(2)下列情况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C)。

A.燃放烟花爆竹B.煤的燃烧C.植物的生长D.汽车排放尾气

五、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冷和热

2.1冷热与温度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二)知识与技能:

知道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科学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2.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于科学实践。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

水杯、热水、温度表等。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小结前段时间学习的内容,引入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

1、提出问题:

(1)当着学生的面倒一杯开水,问学生这杯水放在这儿,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猜测。

(3)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2、提出假设。

让学生提出各种假设。

然后让每个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假设,进行验证。

3、设计实验。

(1)各小组讨论怎样进行实验。

(2)请小组汇报实验的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提出一些注意事项:

A.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表,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在本节课中老师适当给予提醒。

B.怎样读出温度计的读数?

C.每隔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温度?

D.从什么时间开始记录温度?

E.把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

(记在P76的表格中)

4、学生分组实验。

5、分析统计。

(1)分析实验中得到的数据。

并将数据画出曲线图。

(2)学生完成P76中的曲线图。

(3)请学生说说看了曲线图后你想到些什么?

尽量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说。

A.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

和我们的预测一样吗?

B.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

6、得出结论。

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逐渐下降的。

继续观测下去,温度将逐渐稳定。

(三)、作业布置

一、填空。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

3.空气、水、人体、大地等都有温度,空气的温度叫气温,水的温度叫水温,人体的温度叫体温。

4.水结冰时的温度是零摄氏度,记做0℃,水烧开沸腾时的温度是一百摄氏度,记做100℃。

二、选择。

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A)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均匀下降

2.2热的传递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2﹑了解固体的主要传热方式是传导﹑气体和液体的传热方式是对流。

教学准备:

酒精灯﹑汤勺﹑蜡烛﹑烧杯﹑木屑﹑石棉网

教学过程:

?

?

?

一﹑导入:

冬天,我们手冷时,爸爸妈妈会用他们温暖的大手握住我们的小手,使我们的小手逐渐温暖起来。

生活中好友许多这样的例子,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热在固体﹑液体﹑气体中是如何传递的。

(教师板书课题:

热的传递)

二﹑科学探究:

今天的实验,离不开酒精灯,现在我们先了解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教师介绍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学生掌握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热在固体中的传递

1﹑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呢?

我们通过实验来了解一下。

2﹑教师讲解实验步骤:

(1)﹑点燃蜡烛,在金属汤匙柄前端﹑中端和末端分别滴上蜡,等其凝固

(2)﹑用试管夹夹住金属汤匙,用酒精灯分别在汤匙前端、中端加热,观察不同位置上蜡融化的情形。

3﹑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并进行观察。

4、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想想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5、小结:

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板书:

热在固体中传导)

(二)、热在液体和空气中的传递:

1、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那么热在液体和空气中也是这样传递的吗?

现在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看看热在液体和空气中是怎样传递的。

(板书:

热在液体和空气中)

2、教师讲解实验步骤:

?

?

?

?

?

(1)、把木屑放入水中加热。

?

?

?

?

?

(2)、观察木屑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

3、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并进行观察。

4、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想想热在液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5、小结:

对流:

液体和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是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称为“对流”。

(板书:

对流)

三、思考:

在夏天的烈日下,为什么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

学生思考,回答。

介绍“辐射”

辐射:

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板书:

辐射)

四、拓展

1、?

热传递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

谁能说说你知道的关于生活中热传递的例子?

2、?

学生自由发言

3、?

出示图画(20页下图)

4、?

请同学们想想,图中都有哪些热的传递方式。

5、?

学生思考分析,自由发言。

五、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热的传递”谁来说说热都有哪些传递方法?

希望同学们能把今天学到的科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六、作业

一、填空。

1.热可以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2.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式叫做传导。

3.水、空气在受热以后会发生流动,靠流动传递热的方式叫做对流。

4.热的物体把热量沿直线传递出去,叫做辐射。

二、连线。

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是:

第一步点燃灯芯

第二步取下灯帽

第三步外焰加热

第四步盖灭火焰

教学后记:

2.3加热和冷却

教学目的:

1、指导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大小发生变化。

?

?

?

?

?

?

?

?

2、了解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

?

?

?

?

?

?

?

?

3、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教学准备:

酒精灯、蜡烛、糖、水槽、热胀冷缩演示器、烧瓶、插有导管的胶赛、三角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谁知道加热和冷却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

二、?

学探究

(一)、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的影响

1、请同学们想想糖、蜡烛加热以后会怎样?

2、他们冷却以后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自由发言

3、真地向同学们说得那样吗?

我们用实验验证一下。

4、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并进行观察。

5、请学生说说看到的现象。

6、板书:

加热后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凝固成固体。

7、还有那些物体像糖或蜡烛一样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凝固成固体?

学生思考,回答。

8、?

结:

这说明加热和冷却会对物体的形态产生影响。

9、?

资料介绍:

干冰

(二)、加热和冷却对物体体积的影响:

加热和冷却会对物体的形态产生影响,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像糖或蜡烛一样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凝固成固体呢?

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1、?

铜球加热或冷却体积的变化

(1)、教师演示实验:

A:

出示“热胀冷缩演示器”,铜球恰好能从铁圈中通过。

B:

用酒精等给铜球加热。

C:

演示铜球过铁圈。

铜球不能从铁圈通过。

D:

铜球冷却后,再试着让它通过铁圈。

?

?

?

(2)、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

?

?

?

?

(3)、板书:

铜球加热或冷却体积发生了变化

2、酒精和水加热或冷却体积的变化

?

?

?

?

?

(1)、酒精和水加热或冷却会有类似铜球的变化吗?

我们用实验来证明

?

?

?

?

?

(2)、教师演示实验。

?

?

?

?

?

(3)、学生观察现象,进行思考。

?

?

?

?

?

(4)、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5)、板书:

酒精和水加热或冷却体积发生了变化。

3、气体加热或冷却体积的变化

(1)、气体加热或冷却会有变化吗?

请同学动脑想想,看看能不能利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设计出研究空气加热或冷却后体积变化的实验?

(2)、学生思考,设计实验。

(3)、说说你的实验方案。

(教师加以适当的指导)

(4)、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5)、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6)、板书:

气体加热或冷却体积发生了变化。

4、小结:

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5、资料介绍:

温度计的发明

三、?

课外延伸

讨论: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情?

学生自由发言

四、?

总结

今天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加热和冷却对物体的体积和形态产生了影响,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能够加以解释。

希望同学们能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我们的生活。

五、作业

一、填空。

1.物体的形态有气态、固态、液态。

2.在温度很低时,二氧化碳会变成一种叫干冰的固体,室温时它又会变为气体状态。

3.最早的温度计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现象制造出来的。

4.夏天自行车车胎的气不能打得太足是因为空气受热膨胀容易爆胎。

二、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通过加热和冷却能为我们做哪些事情。

答:

用热水使瘪了的乒乓球变圆;夏天架电线时要架得松一点,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教学后记:

2.4?

吸热和散热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完成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2.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2.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3.有认真、细致、严格操作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二、教学准备:

杯子、温度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