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6475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下健康教育教案.docx

7下健康教育教案

七年级下期

《健康教育》

教案

 

麓山外国语实验中学

2016年

 

题目

“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日期

第二学期第一周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初步了解结核病的发病,临床表现和诊断。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日,掌握结核病的预防方法,防止结核病的传播。

教学难点

结核病的预防、治疗。

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同学们,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那么什么是结核病呢?

它的发病、临床表现是什么呢?

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今天,我们的健康教育将使同学们了解这些问题。

首先,讲一下,结核病的发病、临床表现和诊断:

1.病原菌是结核杆菌。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肺结核排菌病人(传染源)的飞沫在空气中传染。

2.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人人都发病也无确切的潜伏期,在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导致发病,如患糖尿病,尘肺等并发结核病。

3.可引起全身各器官病变,主要(80%以上)以肺结核形式发病。

4.临床表现有发热,午后潮热感,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

肺结核还有咳嗽、胸痛、咯血、气急等肺部症状。

5.结核病的诊断依据主要是痰检查找到结核菌,其次是胸片影象学检查等。

痰检查对诊断极其重要。

痰检要求病人要用力深吸气后猛咳,咳出深部痰,痰标本量一般3到5毫升。

接着,我们来讲一讲结核病的发病因素及传染途径:

机体的抵抗力常可由于内外环境因素而有所降低,如社会制度、年龄、性别、职业、生活等条件以及感染疾病如麻疹、百日咳、糖尿病等都可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到一定程度时,在病原菌作用下,则可发病。

结核菌的传染途径有二种:

1.呼吸道传染:

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染的。

当病人在咳嗽、打喷嚏、讲话时,很多极微小的唾沫颗粒,漂浮在空气中,如果健康人和病人接触频繁,很易把附着结核菌的飞沫吸进肺里去。

肺结核排菌病人的痰里,含有大量致病结核菌,如果吐在室内或公共场所通风条件差的地方,干燥后就可随灰尘飞扬,健康人如果把这些灰尘吸进肺里,就可能引起肺结核病。

儿童多喜欢在地上玩,传染的机会比较多。

2.消化道传染:

病人还可以通过食品、食具把结核菌传给健康人,例如同吃共喝,碗筷不分,可以引起咽喉或胃肠道结核,也可以引起淋巴结核。

如果病人把自己的痰液吞咽下去,同样可引起喉部或胃肠道结核。

此外病人的痰液可以污染地面、墙壁、家具、衣被、日常同具或书籍等,也可引起传染结核病。

结核病的预防:

1.治愈肺结核排菌病人是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与病人密切接触者预防措施,主要是成人进行胸透检查,儿童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为主,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者,可考虑服药化学预防。

3.新生儿卡介苗接种。

4.排菌病人的住房应经常通风,日用品日光照射杀菌,经二周正规治疗后排菌病人传染性基本消失。

结核病的治疗:

1.结核病治愈率95%以上。

2.治愈的关键是用药方案合理、规律用药、疗程足够。

3.服药的剂量、方法、时间以及空腹服药后的进餐时间要正确。

4.有毒副反应,如发生及时就诊,为观察药物反应,每月做作血常规、肝功能等检查。

5.为确实保证病人每日服药,应建立家庭督导请家人参于督促每日服药,保证病人不漏服药,并及时正确录服药卡,督促及时配药、复查、及时送痰检查。

6.为考核治疗效果,请按期查痰及摄胸片,因为每月痰检查是考核疗效最主要的指标,相当重要,务必请病人配合。

7.是否停止治疗由医师决定,不能自行停药或减少用药。

8.在目前有效的抗痨治疗下病人的症状在一到二月时间很快好转或消失,给人以疾病治愈的错觉,此时如果停止治疗或不规则服药,将导致治疗失败,这是许多病人未治愈最常见的重要因素,所以由医师决定治疗结束时间。

配合治疗的基础要求是适当增加营养。

疾病早期需休息,何时恢复工作由医师决定。

9.正规治疗后,该病的复发率极低,但是如果首次治疗不规律服药、疗程不够等,治疗效果差,即使治愈,以后该病复发机会极大,复发或治疗效果更差,医疗费用成倍加大,药物的毒副反应增加。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健康教育主要介绍了有关结核病的基本防治知识,希望大家一定要记住“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有关结核病的一些基本知识和预防、治疗,知道世界结核病日——3月24日。

题目

中学生急救基础知识教学目标

日期

第二学期第三周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急救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急救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心肺复苏术

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语:

人人与“急救”有关,因为谁都难免分发生一些危急情况,甚至意外伤害。

即使自己未受到病痛伤害,在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中,在旅游出差的路上,有时也会遇到紧张突愕的场面,需要你伸出援助的手。

所以,学点急救知识实在是件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一、急救从家庭开始

美国每次年约有70万人死于心脏病急症,其中1/2是死于“医院外”,即在病人家中和送往医院的途中。

根据北京急救中心1990年1月至1994年6月共四年半的时间内大量日常统计资料,88%的猝死发生在家庭。

对猝死的年龄分析表明,50~59岁这个年龄组占的比例最高。

一些其他的意外,诸如吃错了药,食物中毒,煤气中毒,小儿气管异物,老人噎食等,家庭也是最常见的发病环境。

因此,急救的“第一现场”是家庭。

做好家庭急救,对于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让生命重现辉煌

例如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病例中,约有1/2以上是死于发病一小时内。

究其原因是发生了严重的合并症。

所谓“第一目击者”就是病人身旁、周围的人,就是广大的民众。

平时积极提高民众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一旦发生意外,如能在现场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病人就能及时得到周围人们的有效的救治。

三、急救电话——救护第一步。

急救电话是急救通讯系统中重要的一环,急救通讯系统是急救反应的中枢,应急工作的前哨。

它负责急救信息的接收、传送、应召、指挥与协调等联络工作,使医院外和医院内急救工作各环节协调紧密结合,迅速反应,运行无阻。

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和成批伤病员时,急救通讯系统成为国家、城市、地区和医疗急救指挥联络系统。

“120”——中国的急救电话号码呼救电话讲什么:

语言必须精练、准确,重要的一定要讲清楚,无关的话不讲,以免耽误时间。

电话中一般要讲清以下几点:

(1)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

(2)目前最危急的状况,如神志不清、昏倒在地、心前区剧痛、大出血、呼吸困难等发病的时间、过程、用药情况,以及过去的病史与本次发病有关的部分;(3)病人家庭或发病现场报道场的详细地址和电话号码,以及等候救护车的确切地点,最好是在有明显醒目标志处;(4)意外灾害事故还需说明伤害性质、受伤人数等情况。

急救医生根据上述呼救内容,携带急救药品装备,准确及时赶到现场,迅速救援。

四、急救前如何对病人进行最简单的检查?

对受伤或发病的人进行急救之前,首先必须观察病人的变化。

通常在现场应检查的最简单、最重要的项目就是心跳、呼吸。

1)心跳:

婴儿每分钟心跳130~150次/分钟,儿童110~120次/分钟,正常成年人心跳次数为每分钟60~100次,心脏跳动的节律一般与全身大动脉搏动的节律相同。

检查脉搏通常选用较表浅的动脉,最常采用手腕部靠拇指一侧的桡动脉,还可选用耳前的颞浅动脉,颈部气管旁的颈动脉等。

检查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齐按放在患者近手腕段拇指一侧桡动脉上,压力大小以能清楚感到搏动为宜。

注意不要用拇指摸脉,也不可用按压双侧颈动脉。

(2)呼吸:

正常人呼吸均匀而规则,成年人每分钟16~20次,小儿每分钟可达20~30次,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可达每分钟44次。

呼吸的观察主要是看患者胸廓的起伏,除注意一分钟呼吸次数外,还要注意节律是否均匀,呼吸深度是否一致,呼吸时有无异常气味呼出。

重患者呼吸运动极为微弱,甚至不易见到胸廓明显起伏,这时可见薄纸片或小草、树叶、棉花丝等放在患者鼻孔旁,看这些小物体是否来回飘动,即可判定呼吸是否存在。

五、家庭急救“八戒”一戒惊慌失措:

遇事慌张,于事无补。

如慌慌张张用手拉拽触电者,只能连自己也触电。

此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用木棍等绝缘体使病人脱离电源再行救护。

二戒因小失大:

遇到危重病人,先看病人是否还有心跳呼吸,瞳孔和神志情况如何。

如果心跳呼吸已停止,则应马上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而不能急于包扎止血(病人已死,止血何用)。

三戒随意搬动:

万一发生意外,家人往往心情紧张,乱叫病人,猛推猛摇病人,搬来拖去。

其实,最好原地救治,切忌随意搬动,特别是脑出血,脑外伤,急性心肌梗塞,骨折病人更忌搬动。

四戒舍近求远:

急救之时,时间就是生命,应该就近送医院,特别是病人呼吸心跳濒临停止时,更不宜送较远处的大医院,要相信小医院完全有能力进行初期急救,急救后病情相对稳定再转送上级医院。

五戒乱用药:

不少家庭备有药品,但使用药物的知识有限,切勿乱用。

如急性腹痛,过量服用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

六戒滥进饮料:

不少人误以为给病人喝点热茶热水会缓解病情,实际上毫无必要。

烧伤病人不宜喝开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应禁食禁水,尤其是神志不清病人,更不能硬灌饮料,那样容易灌进气管引起呛咳、窒息七戒一律平卧:

并非所有急重病人都要平卧,如失去意识的病人应让其平卧,头偏向一侧;心性哮喘病人让其取坐位,腿下垂,略伏在椅子背上更好;急性腹痛者让其屈膝以减轻疼痛;胸腔积水病人取半坐位。

八戒自做主张乱处理:

平时留意学习一些基本的抢救知识,紧急关头切忌想当然处理。

六、常用急救方法1、外伤止血法2、心肺复苏术(录象)

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

急救基础知识;懂得心肺复苏术。

题目

中学生急救基础知识教学目标

日期

第二学期第五周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急救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急救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中暑急救

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导入新课:

一、触电1、症状

2、急救原则:

A、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即切断电源,拉下电闸,或用不导电的竹、木棍将导电体与触电者分开。

在未切断电源或触电者未脱离电源时,切不可触摸触电者;

B、对呼吸和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拳击复苏或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挤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为止。

如呼吸不恢复,人工呼吸至少应坚持4小时或出现尸僵和尸斑时方可放弃抢救。

有条件时直接给予氧气吸入更佳;

C、在就地抢救的同时,尽快呼叫医务人员或向有关医疗单位求援。

用呼吸中枢兴奋药,针刺人中和十宣穴。

在心跳停止前禁用强心剂。

3、预防

  加强安全用电知识教育,定期检查维修电器设备,遵守用电规定,不能乱拉接电线,不能在通电的电线上晒衣物,不能接触断落的电线;雷雨天不要站在高墙上、树木下、电杆旁或天线附近。

二、中暑周璇,为30-40年代我国著名的电影演员,素有“金嗓子”之称,1957年9月,周璇因中暑高热,导致中暑性脑病,引起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年仅38岁。

1、病因2、中暑的预防;A、避免在夏季午后太阳光最强的时间内(中午12点到15点左右)在室外长时间停留或着通风不好的室内埋头学习;B、室内保持良好通风;C、适当午睡,体育课和锻炼宜安排在上午或傍晚;D、根据需要大量饮水,以补充体内失去的水分;E、服饰的颜色要浅淡,穿宽松肥大、透气性好的浅色纯棉衣物。

F、带解署药如人丹,十滴水等,高温作业人员应供给含盐、含钾清凉饮料,也可远用中药藿香,佩兰,香薷,荷叶等煎汤代茶饮,以驱署解热。

3、处理和急救:

(1)轻度:

先兆中署,应急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吞服一些解署药,并给予清凉饮料,经过短时间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

若还有发热,体温高于38℃,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者,为轻度中署,这时应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给予清凉含盐、含钾饮料及解署药,同时查刮痧或针刺合谷、人中、太冲、大椎、风池等穴位;伴有高热者可给予物理降温。

(2)重度:

若症

状不见好转,反出现昏迷,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持续高热者,为重度中署,应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危及生命。

三、煤气中毒后如何急救

如果发生煤气中毒时,首先要冷静沉着,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1、

首先打开门窗,关闭阀门,切忌打手机或打开电源2、立即把病员搬到室外空气流通的地方,吸入新鲜空气,排出一氧化碳,但要注意保暖。

3、如果中毒症状较轻,可给他喝些热浓茶,这样不但可抑制恶心,而且有助于减轻头痛。

头痛时可给服去痛片或APC。

一般1—2小时即可恢复。

4、如果中毒的症状严重,有恶心、呕吐不止、神志不清或昏迷现象时,应立即送医院抢救,最好请救护站送到有高压氧仓设备的医院。

如果拖延时间较长,昏迷可能会受到不可逆的大脑损伤。

护送途中要尽可能清除他口中的呕吐物或痰液,将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5、如果呼吸不匀或微弱时,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进行抢救;如果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可在现场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即使在送医院途中,也要坚持抢救。

四、被电击伤后如何救治  一旦发生电击伤,其紧急救治步骤是:

  ①立即切断电源。

切断电源的方法一是关闭电源开关、拉闸、拔去插销;二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扁担、塑料棒、皮带、扫帚把、椅背或绳子等不导电的东西拨开电线。

  ②迅速将人移至通风处。

对呼吸、心跳均已停止者,立即在现场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人工呼吸至少要做4小时,或者至恢复呼吸为止,有条件者应行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

  ③出现神志昏迷不清者可针刺人中、中冲等穴位。

  ④呼吸、心跳恢复后立即送往医院救治,路上还要密切注意病清变化。

  ⑤对症治疗。

缺氧所致脑水肿者,可使用甘露醇、50%葡萄糖等脱水;对由于肌肉强烈收缩造成的骨折及脱位,要复位、固定;对烧伤者,以暴露疗法为好。

六、毒虫咬伤急救法  1.蜈蚣咬伤。

其伤口是一对小孔,毒液流入伤口,局部红肿。

蜈蚣的毒液呈酸性,用碱性液体就能中和。

可立即用5-10%的小苏打水或肥皂水、石灰水冲洗,不用碘酒。

然后涂上较浓的碱水或3%的氨水。

  2.蝎子蜇伤。

蝎子尾巴上有一个尖锐的钩,与一对毒腺相通。

蝎子蜇人,毒液即由此流入伤口。

蜇伤如在四肢,可在伤部上方缠止血带,拔出毒钩,将明矾研碎用米醋调成糊状,涂在伤口上。

必要时请医生切开伤口,抽取毒汁。

  3.蚂蟥叮咬。

被蚂蟥咬住后不要惊慌失措地使劲拉,可用手掌或鞋底用力拍击,经过剧烈的震打以后,蚂蟥的吸盘和颚片会自然放开,蚂蟥很怕盐,在它身上撒一些食盐或者滴几滴盐水,它就会立刻全身收缩而跌下来。

  4.毛虫蜇伤。

被毛虫蜇伤后可用橡皮膏粘出毒毛。

  注意事项  1.如被毒虫叮咬后,出现头痛、眩晕、呕吐、发热、昏迷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

  2.被蜈蚣、毛虫叮咬后,常在被叮咬过的皮肤上形成风疹或水泡。

对于风疹,可先用酒精将皮肤擦干,然后涂上1%的氨水;有水泡的,不可因痒而用手去抓,可用烧过的针将水泡刺破,将血挤出,然后涂上1%的氨水。

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

急救基础知识;懂得中暑急救。

题目

科学用脑

日期

第二学期第七周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科学用脑能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及做到科学用脑的具体方法,从而使学习和休息安排合理。

学习、健康两不误。

教学重点

怎样做到科学用脑。

教学难点

头昏、注意力不集中、伸懒腰,这是大脑疲劳的信号,也就是告诉我们,大脑需要休息了。

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睡眠是恢复疲劳的最好休息方式,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在日常的各项活动中还是应该预防疲劳的,比如学习时要科学用脑,那该怎样科学用脑呢?

首先介绍一下大脑的功能:

大脑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大脑每个部分都有独特的功能,严格的分工,分成几个区域,如:

运动中枢、视觉中枢、书写中枢、听觉中枢,当我们看书、听课、写字思考时,大脑分管听、看、写、思考的脑细胞,开始紧张的工作,而其他的则在休息。

学习是一种复杂而消耗能量的脑力劳动,如何科学用脑,使学习取得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从两个方面说明怎样科学用脑:

一.各项活动交替进行:

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大脑皮层),它是神经细胞体的集中部分,约含140亿个神经细胞的细胞体。

根据皮层各个部分的主要机能,可将其划分为许多神经中枢。

兴奋和抑制是大脑神经的基本过程,兴奋能激发或加强神经活动,抑制能停止或削弱神经活动,学习时,管听、看、写、思考的大脑皮层区域兴奋(在紧张工作),而其他区域则处于休息状态;体育活动时管

 

运动功能的区域在工作(兴奋),其他区域则相对处于休息状态,如果长时间听课、做功课,管学习的一些大脑皮层就容易疲劳,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做1小时功课后,要休息活动一会儿,这就是课间要休息10分钟的道理。

如果皮层某一区域的兴奋状态占优势,并形成优势兴奋灶,则其他区域呈现或加强抑制,形成兴奋区和抑制区互相镶嵌的活动方式,各项活动交替进行,就使兴奋区和抑制区不断交换,各个区域轮流休息,不使机能减弱,导致疲劳,皮层就能较长时间保持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的效果也高。

另外,科学家发现人类大脑皮层细胞对数学、英语、语文等不同的科目引起的兴奋灶不一样。

因此学校课程的安排,多种科目要交替,镶嵌或排列,这才符合大脑活动的规律。

二:

劳逸结合:

大脑有个特性,当脑细胞出现疲劳时,就会产生抑制现象,如:

头昏、注意力不集中、伸懒腰,这是大脑疲劳的信号,也就是告诉我们,大脑需要休息了。

如果长此以往,用脑过度,就会出现头痛、眼花、失眠、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下降等症状,这也是医学上的“保护性抑制”,以避免大脑细胞进一步损伤。

因此“开夜车”是不好的学习方法,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有时即使会取得一点好的成绩,但时间一长,必然要失败的,因为会休息的人才会学习、工作。

休息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听音乐、看电视、参加文娱活动等。

而睡眠是其中最好的休息方式,睡眠使生长激素明显则增高,对消除大脑疲劳促进生长发育十分重要。

中学生应睡足9小时,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

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及睡眠深度,必须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用脑的重要性,从而正确地掌握科学用脑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科学用脑能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题目

你的发育是否正常

日期

第二学期第九周

教学目的

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否发育正常,了解进入青春期的年龄

及进入青春期的表现有哪些,正确认识青春期。

教学重点

进入青春期最明显变化是骨骼生长加速和第二性征的变化。

教学难点

了解青春期延迟,与先天遗传方面因素,后天的营养和疾病因

素有关。

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最近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朋友来信问自己的身体发育是否正常,那么到底多大年龄算进入青春期呢?

进入青春期的年龄有个体差异,我国一般将青春期年龄定为13-18岁,其中又分为青春早期(10-14岁)及青春晚期(15-19岁)。

而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又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分为两大类,即遗传和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包括种族和家庭。

不同种族的少女,其初潮年龄可相差6岁,而同一家族的女孩初潮年龄仅相差十几个月。

亲属关系越近,初潮年龄越接近。

环境因素包括气候、营养、体育运动等多方面。

热、湿地区的孩子发育较早,居住在干、寒地区的孩子发育较晚。

营养状况对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

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青春期常常被认为是一个混乱的时期。

随着内分泌因素的原因,身体发生许多引人注目的变化,最明显的改变是骨骼生长加速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许多男孩子来信说觉得自己发育比别人慢,担心自己长不成真正的男子汉。

的确,很多时候,在我们从青春期的一个阶段走向另一个阶段的时候,特别是最初的几个阶段中,我们的身体变化可能非常小,以致我们感到纳闷,我们是否真地在长大。

其实,晚进入青春期通常并不是说,你的身体有问题。

这中间牵涉到青春期发育延迟的问题。

青春期延迟是指:

身高较正常同年龄的孩子矮小,第二

性征及性器官成熟程度缓慢。

青春期延迟的特定年龄标准目前尚未取得一致意

见,但从性和身体发育的观点看来,青少年如果比同龄儿童发育要慢得多的话,则可以认为是青春期延迟。

如男性在14岁时睾丸还不发育,或在16岁时还不出现骨骼生长突增,女性到了14岁乳房还不发育,或到15岁还未出现骨骼突增,则可认为青春期延迟。

女性身体和性发育正常但没有月经来潮者,则不能认为是青春期延迟。

青春期延迟的男孩,由于不发达的肌肉和矮小的身材,常造成社会心理问题,而女孩这种影响则不很明显。

可是,偶尔也有一些男孩子迟迟不进入青春期,不是因为他们仅仅是发育得慢,而是因为他们的身体真的有问题。

因为,青春期延迟的原因很复杂,有先天遗传方面的,也有后天的营养和疾病因素等。

先天因素有:

1、先天体质因素:

他们的父母或亲属往往也有生长及性发育延迟的情况。

一般身高发育和青春期开始,比同龄儿童晚了3~4年。

2、垂体促性腺激素异常因素:

表现为身体矮胖,性器官发育不良。

3、先天性甲状腺素缺乏:

俗称呆小症,除身体矮外,尚有智力低下.4、先天促性腺激素缺乏:

主要是性器官发育不良。

5、先天性腺发育障碍:

除身体矮小外,常伴有其他先天崎形.后天因素是多方面的,它与疾病有直接关系,如血吸虫病、营养代谢障碍、脑炎、脑外伤、脑垂体的肿瘤等,均可导致青春期延迟。

这种孩子需要去找医生,医生有办法治疗这些疾病,使这种男孩的身体产生正常的青春期变化。

 

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发育是否正常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且可了解进入青春期后的生理变化,营养状况对生长发育有直接的影响,体育活锻炼可以促进生长发育。

 

题目

剧烈运动之后六不宜

日期

第二学期第十一周

教学目的

让学生掌握剧烈运动后必须注意六不宜,使学生在上体育课

或参加校运动会后,不会发生意外情况。

教学重点

做到六不宜,可以避免产生不良后果。

教学难点

剧烈运动后,身体机能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这种变化如果

不注意调整,可能将会对身体产生一些病理现象。

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1、不能立即休息:

剧烈运动时人的心跳会加快,肌肉、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同时肌肉有节律性地收缩会挤压小静脉,促使血液很快地流回心脏。

此时如立即停下来休息,肌肉的节律性收缩也会停止,原先流进肌肉的大量血液就不能通过肌肉收缩流回心脏,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状。

所以,剧烈运动后要继续做一些小运动量的动作,呼吸和心跳基本正常后再停下来休息。

2、不可马上洗浴剧烈:

运动后人体为保持体温的恒定,皮肤表面血管扩张,汗孔张大,排汗增多,以方便散热,此时如洗浴冷水浴会因突然刺激,使血管立即收缩,血液循环阻力加大,同时机体抵抗力降低,人就容易生病。

而如洗热水澡则会继续增加皮肤内的血液流量,血液过多地流进肌肉和皮肤中,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轻者头昏眼花,重者虚脱休克,还容易诱发其他慢性疾病。

所以,剧烈运动后一定要休息一会再洗浴。

3、不应暴饮止渴:

剧烈运动后口渴时,有的人就暴饮凉开水或其他饮料,这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胃液稀释。

这样既降低胃液的杀菌作用,又妨碍对食物的消化。

而喝水速度太

快也会使血容量增加过快,突然加重心脏的负担,引起体内钾、钠等电解质发生一时性紊乱,甚至出现心力衰竭、胸闷腹胀等。

故运动后不可过量过快饮水,更不可喝冷饮,否则会影响体温的散热,引起感冒、腹痛或其他疾病。

4、不宜大量吃糖

有的人在剧烈运动后觉得吃些甜食或糖水很舒服,就以为运动后多吃甜食有好处,其实运动后过多吃甜食会使体内的维生素B1大量消耗,人就会感到倦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