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6557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

《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docx

部编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1.我长大了(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进一步培养他们感恩父母和他人的情感。

2、指导学生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在点滴中感悟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

知道只有在自己的努力与别人的帮助下,才能不断成长与进步,并学会给自己制定成长目标。

活动过程:

板块

(一)展示活动:

 我长大了

1.同学们,你们成为小学生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你们觉得自己的身体有变化吗?

2.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物品,进行展示、试穿。

3.通过试穿,我们发现自己幼儿园时穿的衣服、鞋子现在都嫌小了。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究竟长了多少呢?

 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大班成长手册和上学期的成长手册,找一找自己的身高和体重数据,再算一算,自己变化了多少,把结果告诉同桌。

4.全班交流,发现数据的变化。

5.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自己身体长高了,体重增加了。

这些都说明什么呢?

 (板书课题:

 我长大了)

板块

(二)分享活动:

 父母眼中的我

1.刚刚我们从身体的变化中发现自己长大了。

那么,在爸爸妈妈的眼里,我们成为小 学生后在其他方面还有哪些变化呢?

2.指名交流。

3.(出示一位家长的来信)这是我们班王晨阳同学的妈妈分享的王晨阳的变化,让我们来看看在妈妈的眼里,王晨阳有哪些变化。

(教师读言)

4.指名交流。

5.正如同学们所发现的那样,王晨阳的妈妈夸了王晨阳在生活和学习两方面取得的进步。

老师也来采访一下王晨阳同学:

“你觉得自己有哪些进步呢?

6.让我们把掌声送给王晨阳,为他点赞、加油!

板块(三)反思活动:

 我的成长进步

1.其实,我们每个同学都像王晨阳一样,在生活和学习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下面,就请同学们仔细回顾自己的成长,把最明显的进步写在教材第3页“加油站”的台阶上。

2.学生思考,在留白处进行填写。

3.全班进行交流,展示取得进步的成果(自己的作品、获奖证书、生活的技能等)。

4.老师为每位同学取得的进步而感到骄傲,你们可真了不起!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多、这么大的进步?

 请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寻找进步的原因。

5.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6.我们能进步,最关键的是靠自己的努力。

有这样一句名言,大家能理解它的意思吗?

 (出示:

 有志者事竟成。

7.学生进行交流。

8.同学们的进步离不开他人的帮助。

那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得到过哪些人的帮助呢?

 下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

1.我长大了(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感受到成长的快乐,进一步培养他们感恩父母和他人的情感。

2、指导学生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在点滴中感悟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和物品,课上充分交流与分享,采用对比的方法,自主发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学会欣赏,学会感恩。

活动过程:

板块

(一) 交流活动:

 我的成长故事

1.上节课很多同学提到自己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家人的帮助。

(出示教材

第4页的前两幅图) 这两位同学分享了自己成长中的故事,你们发现他们得到了家人什么样的帮助?

2.学生交流。

3.能说说自己已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家人安慰、鼓励、帮助的故事吗?

4.全班交流分享。

5.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像这两位同学一样,得到别人肯定和夸奖的

故事呢?

 (出示教材第4页后两幅图)

6.全班交流分享。

7.我们怎么做才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夸奖呢?

 请四人小组讨论。

8.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9.正如大家所说,做一个懂事的孩子是表明我们长大的一个重要方面。

板块

(二) 体验活动:

 我想感谢你

1.我们的成长除了离不开家人的帮助,还离不开哪些人的帮助呢?

2.学生交流。

3.看来帮助过我们的人太多了。

你能选择其中一位对你帮助最大的人,怀

着一颗感恩的心,用真情实感写下自己对他的谢意吗?

4.学生在教材第5页的留白处填写,全班交流。

5.学会感恩,也表明我们长大了。

板块(三) 反思活动:

 我的新目标

1.金无定赤,人无完人。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既有很多的进步,

也有一定的不足 。

你觉得自己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学生交流。

3.在父母眼中、老师眼中、同学眼中,你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呢?

 请大家翻看自己的小学成长手册,认真读一读他们对你的评语,找出自己最需要改进的方面。

4.学生阅读成长手册,进行自我反思。

5.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下一步你打算怎样改进呢?

6.全班交流。

7.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制定改进的目标,这也是我们长大了的标志。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2.我在变变变(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讲道理、不任性,初步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指导学生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在点滴中感悟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2、引导学生在不高兴、想发脾气时能够试着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教学重难点:

知道任性、爱发脾气等行为对自己生活的不利影响,初步学会调整和控制情绪的方法。

活动过程:

板块

(一) 故事引入

1.同学们还记得康康熊吗?

 他可喜欢溜冰啦,可是这一次他却因为溜冰吃了大苦头了,怎么回事儿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配音故事《小熊溜冰记》)

2.故事内容明白了吗?

 你有什么想说的?

板块

(二) 话题讨论

1.小熊溜冰的故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啦!

 想想自己平时生活中有过这样任性的时候吗?

2.小结:

 看来,任性、不听劝告给我们的生活真是带来了不少麻烦呢,这样的坏脾气可真要改一改。

3.出示教材上的U歌,学生诵读。

板块(三) 生活观察哨

1.坏脾气要改改啦,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要改掉的不只有任性这一项哦,

来看看这几个小朋友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播放视频片段《我怕黑》《这一步不算》)

讨论:

 发生了什么事呀?

 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呢?

(出示图片:

大哭大闹; 发脾气,长时间不听劝慰)

2.像视频和图片中的小朋友这样,因为一点小事而生气发脾气的事,在你

身上发生过吗?

板块(四) 我在变变变

1.坏脾气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坏处,有些同学可能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正在悄悄地改变呢,把你自己的改变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听。

要求:

(1)认真倾听组员的介绍,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2)小组推荐一位改变最大的同学,在全班交流他的故事。

(3)全班交流时,可以是自己介绍自己的故事,也可以是其他组员来说说

他的故事。

2.小组活动,全班交流。

活动总结

学生谈感受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有哪些收获?

教师总结

点滴改变中,我们在不知不觉地成长,再也不是那个爱哭鼻子、爱发脾气

的孩子了,我们在一点一点地改变,一天一天地长大。

 

2.我在变变变(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讲道理、不任性,初步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指导学生留心生活,细心观察,在点滴中感悟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2、引导学生在不高兴、想发脾气时能够试着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讲故事、讨论交流等活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活动过程:

板块

(一)我是情绪的小主人

在生活中,任性等一些坏脾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我们要远离它们。

可是,当我们生气得想发火时,伤心得想大哭时,怎样才能够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呢?

 有没有一些调整、控制自己情绪的小妙招呢?

上节课,很多小朋友跟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说了自己的改变,能给我们介绍介绍你是怎么调整和控制情绪的吗?

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建议:

 对于学生提出的调整和控制情绪的方法,有些可以当场试试,如深呼吸,听一段舒缓的音乐,介绍一下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在什么地方等)

板块

(二)体验馆

其实,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很多,(老师手拿一颗葡萄干) 瞧,这是什么?

对,这是一颗葡萄干,可别」\瞧了这颗小小的葡萄干,它可以带给我们奇妙的体验呢。

拿起一颗葡萄干,仔细观察它的形状,再把它放进嘴里,用舌尖慢慢地感受葡萄干的硬度和味道,其他什么都不想.....

相信同学们现在对这颗葡萄干一定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能说说你现在的

心情吗?

板块(三)碰碰车

一颗小小的葡萄干竟有这么神奇的妙用,有时眼泪也可以帮助我们舒缓紧

张、痛苦、难受的情绪呢,哭一哭,发泄一下情绪就好了。

可是,关于哭,乐乐猴和康康熊有不同的看法,我们来听一听。

(播放配音图文“碰碰车”)

你同意谁的看法呢,为什么?

活动总结

学生谈感受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

在以后的生活中,希望同学们遇到问题时能够做到不任性、不乱发脾

气,用合适的方法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3.做最好的自己(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接纳、肯定、喜欢自己,进而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与态度。

2、引导学生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客观对待他人评价的方式和

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处理家庭矛盾的一些做法与技巧。

活动过程:

板块

(一) 听故事:

 做自己真好

1.教师模拟乐乐猴出场(教师头戴乐乐猴头饰):

亲爱的小朋友,我是乐乐猴,我很喜欢我自己。

你们喜欢自己吗?

2.听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屋”,听故事《做自己真好》。

(教师播放动画故事《做自己真好》)

3.全班交流:

故事中的小鹿为什么开始不喜欢自己,后来又喜欢自己呢?

 (教师逐图出示重要的故事情节,组织分析、交流)

4.教师小结:

大象、小鸟、袋鼠和小鹿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们每个小朋友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

板块

(二)交流会:

 我有优点和长处

教师继续扮演乐乐猴:

小朋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你发现了吗?

2.小组交流:

每个小朋友向小组里的伙伴介绍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其他小朋友可以补充和提示。

板块(三) 展示台:

 夸夸我自己

1.过渡:

 每个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有的性格开朗,有的会跳绳,有的踢毽子很棒,有的会拼模型,还有的会讲动听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勇敢地走上“展示台”,夸夸我们自己吧。

(教室里可提前布置好“展示台”,黑板上写上“夸夸我自己”或用课件“我能行,我真棒”作背景,营造“交流会”

的氛围)

2.小组推荐。

教师出示推荐要求并逐条解释:

(1)根据刚才组交流的情况,推荐两名同学代表小组上台交流。

(2)推选的同学中要有不同类型的优点和长处,如体育类、文艺类、学习类等。

(3) 交流后可以进行现场展示。

3.全班展示:

每组都推荐好了吗?

 那我们的“夸夸我自己”展示活动正式开始!

 有请第一位小朋友上台。

(这一活动坏节教师要适时调控,可以把类型相同的展示组织在一起,以避免雷同; 可以灵活地组织现场表演,也可以用事先准备的视频代替不适合现场展示的内容)

板块(四) 颁奖会:

 做自己真好

在小组里进行评奖,可以根据本堂课的实际情况多设一些奖项,如“积极发言奖”“认真倾听奖”“声音响亮奖”“勇敢展示奖”等等。

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故事大王奖”“学习优秀奖”“助体的优点和长处设立奖项,如“踢毽子奖”“助人为乐奖”等等。

活动总结

学生谈感受每个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都获得了奖项,你有什么感受呢?

教师总结

只有发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才能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高兴,为自己感到骄傲。

3.做最好的自己(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从而接纳、肯定、喜欢自己,进而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与态度。

2、引导学生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故事欣赏、交流会、七色花涂色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并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好。

活动过程:

板块

(一)走进“加油站”

1.谈话导入:

小朋友,我们了解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欣赏了同学们优点和特长的展示。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为自己加油吧!

2.寻找七色花。

(1)出示七色花的花瓣之一:

“爱劳动”。

层层提问引导:

平时,我们班的哪些小朋友最爱劳动?

 你能介绍一下他是怎么做的吗?

你自己在这方面做得怎样?

 同桌交流。

如果你觉得自己在“爱劳动”方面表现不错或者有进步,就在花瓣上涂上颜色吧!

“有礼貌”“诚实”

“做事有目标”。

(2) 出示七色花的其余花瓣: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表现并指导他们完成涂色。

(3 )出示七色花的空白花瓣:

 怎样让七色花更美丽?

提问:

 小朋友,我们还有哪些方面做得也很不错呢?

 请在空白的花瓣上填一填。

学生交流补充填好的花瓣。

为花瓣涂色,完成全部涂色。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七色花。

板块

(二)家人眼中的“我”

1.语言过渡

小朋友,看着美丽的七色花,我们了解了自己在各方面的表现。

那么,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眼中,“你”又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听一听吧 。

(1)播放视频(爸爸妈妈的评价):

 如“课后独立完成业”“喜欢看书”“做事比较慢”等等。

(2) 播放录音(爷爷奶奶的评价):

 如“尊敬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爱哭鼻子”等等。

2.同桌交流课前完成的家人对自己的评价调查。

3.全班交流。

板块(三)“体验馆”中练身手

1.请你帮帮忙。

课件出示四幅图片,教师进行场景描述:

(除了教材中呈现的两幅图,教师再补充搜集到的另外两幅图):

“爸爸妈妈偏爱弟弟”“爷爷误会了”

“爸爸妈妈在争吵”“奶奶很孤独”.....

每组挑选一幅图进行讨论:

 面对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做?

2.请你演一演。

根据角色需要,每组推荐一到几名同学上台表演。

活动总结

学生谈感受

小朋友,参加了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要和大家分享呢?

教师总结

让我们一起走进“诵读角”(教师领读或播放录音,学生配乐朗读)

我爱唱歌我爱笑,我爱运动我爱跳,我爱读书和读报,我爱交往有礼貌。

我是我自己,我能做得更加好!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单元体验活动:

让爱住我家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体验活动,增进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使他们感受到与父母在一起的幸福与快乐,培养他们爱父母、爱家庭的情感。

2.引导学生了解父母,体贴父母,养成尊敬长辈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贺卡的制作方法,掌握与父母长辈沟通的技巧,学会感受爱,表达爱。

2、通过亲子游戏以及“让爱心飞翔”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美好亲情。

活动过程:

活动一:

 我的宝贝在哪里

1.首先欢迎各位爸爸妈妈走进我们的课堂,和孩子们一起上课、活动,我

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名字叫“我的宝贝在哪里”,规则是每三对父母和孩子为一组,父母要蒙住眼睛,只能用手摸,最先辨认出自己孩子的一组获胜。

2.父母找孩子活动。

3.游戏真有趣,我们很多小朋友都跃跃欲试啦,现在我们交换角色,小朋

友蒙着眼睛,是不是也能很快地找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呢?

4.孩子找父母活动。

(数量可以少一点)

5.教师小结,突出父母对孩子的熟悉,引起学生的思考。

活动二:

 心心相印

小朋友是不是和你的爸爸妈妈很有默契呢?

 下面这个游戏就要来考验大家对彼此的熟悉和了解程度了。

规则是父母和孩子要背对背,仔细听题,同时写出问题的答案,不能交流或暗示,答完请同时亮出自己的答案,答案相同的获胜。

参考题库:

爸爸(妈妈、孩子) 的生日是哪一天?

爸爸(妈妈、孩子) 的属相是什么?

爸爸(妈妈、孩子) 最爱吃的水果(或一道菜) 是什么?

爸爸(妈妈、孩子) 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爸爸(妈妈、孩子)昨天穿的是什么衣服?

.....

活动三:

 让爱心飞翔

1.同学们从小到大一定收到过不少礼物,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收到过谁送

给你的什么礼物吗?

2.在我们的生日或者儿童节、新年等节日时,或者是我们表现好、有进步

时,我们都曾经收到过来自家人的各种礼物,礼物的背后是他们对我们浓浓的爱。

爱是相互的,在我们接受父母长辈爱的同时,也要学会付出爱。

你想送给谁

什么礼物?

3.有的小朋友为没有钱买礼物而苦恼,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亲手做的礼物

更有意义,重在表达一份心意。

你准备怎么做呢?

4.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互相启发。

6.心动不如行动,下面就让我们来给家人制作一份特别的礼物吧。

7.学生制作礼物。

8.礼物准备好了,怎么把它送出去呢?

 你准备怎么做呢?

 指名上台模拟,

教师指导。

活动总结

学生谈感受

你有什么收获要和大家分享呢?

教师总结:

1.小小的礼物中凝聚着我们对家人的爱,这是我们对家人爱的回报,爱要大声说出来,让爱永远住我家。

2.是相互的,在我们接受父母长辈爱的同时,也要学会付出爱。

你想送给谁什么礼物?

3.有的小朋友为没有钱买礼物而苦恼,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亲手做的礼物

更有意义,重在表达一份心意。

你准备怎么做呢?

4.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互相启发。

6.心动不如行动,下面就让我们来给家人制作一份特别的礼物吧。

7.学生制作礼物。

8.礼物准备好了,怎么把它送出去呢?

 你准备怎么做呢?

 指名上台模拟,

教师指导。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10.可爱的家乡(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热爱家乡美丽的风景、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体会做家乡人的自豪,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长大要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2.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在言行上自觉热爱家乡。

教学重难点:

知道自己家乡的名称,能描述家乡的大致方位; 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能作简单介绍; 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和成果。

活动过程:

板块

(一)听听方言,揭示课题

1.小朋友,老师想请大家来听一段录音,你能听懂他们在说什么吗?

 (播

放各地方言的音频)

2.猜一猜,并指名学生交流。

3.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呢?

 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播放方言5普通话对照的

音频)

4.导入新课:

 是啊,他们在用家乡话介绍自己的家乡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自己的家乡。

5.揭题。

板块

(二)聊聊家乡,了解家乡的方位

1.小朋友,你知道你的家乡在哪里吗?

 谁来说一说。

(出示:

 我的家乡在学生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所属的区县,进而到它所属

的省、市,最后可以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

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要对学生提过高的要求,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说清家乡所在地即可)

2.(出示“都市图”和“乡村图”) 交流:

 你的家乡像哪幅图上的景象呢?

3.小结:

 家乡是我们每个人的摇篮,是我们的根。

不论是高楼林立的大都市,还是宁静美丽的乡村,家乡都是我们魂牵梦索的地方。

齐读教材上的小诗。

4.(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图) 小朋友,这是一张中国地图,我们的家乡在这张地图上都能找到,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自己的家乡。

(学生上台指方位,老师适当渗透当地的一些人文特色、风景名胜等)

板块(三) 晒晒家乡,感受家乡的美丽

1.小朋友,你觉得家乡美吗?

 让我们一起来晒晒家乡的美景吧!

2.依次出示教材第51页的图片:

(1) 明家住南京,他觉得家乡的中山陵最美。

中山陵是伟人孙中山的陵

基,这里很有纪念意义。

(2)小刚的家乡在西安,大雁塔是他最喜欢去的地方。

雄伟壮观的大雁塔

可以说是西安的象征,它是唐朝玄奘为保存经卷佛像而建的。

(3)小薇的家乡在海南,她晒的家乡美景是万泉河。

万泉河秀美的自然风

光令人陶醉。

3.你的家乡最美的地方是哪U呢?

 是名山大I,还是名胜古迹?

 或者一个小树林、一片小山坡、一条小溪流?

 拿出你查找的资料和图片,先和小组内的小伙伴分享,然后,挑出同一城市(或乡村)中最美、最有代表性的图片准备集体交流。

(1)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

4.小结:

 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我们自然对它有着别样的情怀。

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让我们牵挂,都让我们感到骄傲。

齐读诗歌《我的家乡真美丽》

活动总结

学生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教师小结

同学们,也许此时此刻你就生活在自己的家乡,那么请你用心感受家乡的

山山水水、乡音乡韵; 如果你现在不在自己的家乡学习、生活,也请你永远不要忘记家乡的山山水水,记得和爸爸妈妈常回家看看!

10.可爱的家乡(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热爱家乡美丽的风景、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体会做家乡人的自豪,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长大要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2.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在言行上自觉热爱家乡。

教学重难点:

尝试用参观、调查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通过收集图片及文字资料,介绍、交流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了解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美好、可爱。

活动过程:

板块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家乡的山山水水,感受了家乡的美丽。

其实家乡不仅山美、水美,还有着许多特有的物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开个“小小物产推广会”。

板块

(二)“小小物产推广会”,了解家乡物产

1.小朋友,你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一定找到了好多家乡的物产吧,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好东西展示出来,开个“小小物产推广会”。

老师已经为你们搭好展台了。

(教师根据课前对学情的了解设置展台,如*省“XX市”等)

2.你们看,有些展台上已经陈列了物品。

江苏省的展台上陈列着苏州的刺

绣、丝绸,南京的盐水鸭、云锦,盐城的发绣、菊花茶..浙江省展台上的龙井茶,是浙江杭州的特产....

3.小朋友,把你们带来的物品也放到相应的展台上去吧!

 如果同一个展台上有相同的物品,可以选择一件留在展台上。

(学生放置物品,教师相机指导)

4.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展台布置好了。

可是你们家乡的一些物产,其他朋友还不了解呢,你能来做个讲解员吗,可以个绍一下物产的名字,它属于哪个种类,或者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学生交流。

5.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你们家乡的物产吗?

 你有什么好办法向更多的人作介绍呢?

6.我们来试着给自己特别喜欢的家乡物产写句广告词,好吗?

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看看别人是怎么介绍自己家乡的物产的。

(播放视

频:

 苏州名小吃)你现在想吃这些好吃的?

 这说明这个小朋友的广告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也能行的。

可以选择一件家乡的物产,写一句广告词。

开动脑筋试一试吧,也可以和同桌商量一下 。

学生创作、交流。

7.小结:

小朋友,在家乡物产展示台上,我们看到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丰富

的物产,这些都是家乡人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我们的祖国,由许多这样的省市组成,可以说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作为一名中国人,你自豪吗?

板块(三) 观察哨,感受家乡的变化

1.小朋友,老师要给大家看一组老师家乡的照片,你们可要睁大眼睛看仔

细,边看边想,从照片中你发现了什么?

 (播放教材第53页图片)

学生交流。

2.小朋友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老师的家乡人们的住宅条件、出行方式、穿着打扮都在变化,这些变化折射出的是家乡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是家乡飞速的发展。

那么,你的家乡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交流。

3.“大家”在变,“小家”也在变。

课前老师给每个同学发放了一份“家庭变化调查表”,你和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一起填了吗?

 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一起分享你的调查结果吧!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3)同学们,通过调查和交流,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4.小结:

在节爷奶奶、爸妈妈等家人的共同努力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