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修一综合测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6728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选修一综合测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生物选修一综合测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生物选修一综合测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生物选修一综合测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生物选修一综合测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生物选修一综合测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生物选修一综合测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生物选修一综合测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生物选修一综合测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生物选修一综合测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生物选修一综合测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生物选修一综合测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生物选修一综合测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选修一综合测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

《生物选修一综合测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选修一综合测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选修一综合测试题一文档格式.docx

 

( 

A.榨汁机用温水进行清洗,并晾干

B.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

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

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

8、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差别是()

A、碳源B、氮源C、无机盐D、特殊营养物质3

9、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D.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10、请选出下列正确的取样培养操作步骤

①土壤取样②称取10g土壤取出加入盛有90无菌水的锥形瓶中

③吸取0.1进行平板涂布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

11、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熔化、倒平板、灭菌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待平板冷却凝固约5~10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12、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碳源、氮源及能量来源的物质依次是()

A.含碳有机物、氨、光B.含碳无机物、氮、氮

C.含碳有机物、氨、氨D.含碳无机物、氨、氨

13、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牛物。

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

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

在培养基中加入10%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

利用上述方法不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

A.大肠杆菌B.霉菌C.放线菌D.固氮细菌

14、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C.脱离母体后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或组织,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D.将成熟筛管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中

15、关于制备固体培养基的过程,有误的是(  )

A.在使用提前配制的母液时,可直接用移液管从母液中取

B.配制母液时,无机物中大量元素浓缩10倍,微量元素浓缩100倍

C.配制培养基时,琼脂要及早加热熔化

D.培养基的应严格控制在5.8

16、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

B.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

C.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D.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

17、检验培养基是否有杂菌污染的最有效方法是(  )

A.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实验桌培养B.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窗台培养

C.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D.将已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

18、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

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B.导入其他植物的基因

C.脱离母体并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

D.将成熟的筛管的细胞移到去核的卵细胞中

19、在下列选项中,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

A.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B.利用花药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C.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D.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20、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脱分化发生在b步骤,形成愈伤组织,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B.再分化发生在d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C.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

D.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

21、下列关于醋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菌为严格有氧呼吸B.醋酸菌有氧无氧都能生存

C.醋酸菌能形成芽孢D.醋酸菌能将淀粉分解成醋酸

22、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

A.计算、称量、倒平板、溶化、灭菌B.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C.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D.计算、称量、灭菌、溶化、倒平板

2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调至碱性

C.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24、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列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ABCD

25、下列有关碳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源主要用于构成微生物的细胞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

B.某些碳源可以作为微生物的主要能源物质

C.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的碳源可能不同

D.蛋白质一定不能做碳源

26、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27、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通过消毒不能杀死物体内所有的微生物

B.利用平板划线法可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C.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常用于微生物的接种

D.微生物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和植物组织培养用的培养基成分不同

28、利用菊花的茎段进行组织培养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或条件是可以省略的  (   )

A.消毒灭菌       B.适宜的温度

C.适宜的养料      D.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29、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涉及的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密封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

B.果醋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和醋酸菌

C.毛霉属于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D.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在无氧条件下,也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2

30、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

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

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

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粉状硫

10g

K24

4g

04

0.5g

蔗糖

(4)24

0.4g

H20

100

9.25g

2

I

+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都足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足自养微生物

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31、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恒温箱的目的是()

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

B.对比分析培养基上是否生有杂菌

C.没必要放入未接种的培养基

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

32、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

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2的量如图所示

(两种呼吸作用速率相等),问:

在氧浓度为a时()

A.酵母菌只进行厌氧发酵B.67%的酵母菌进行有氧发酵

C.33%的酵母菌进行厌氧发酵D.酵母菌停止厌氧发酵

33、可以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

A、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

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二苯胺试剂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苏丹Ⅲ试剂

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34、人工种子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包裹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并在适宜的

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下列与人工种子形成过程无关的是()

A.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B.细胞的全能性

C.细胞的有丝分裂D.细胞的减数分裂

35、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细胞培养或克隆的生物材料是()

A.花粉B.幼叶C.卵细胞D.人血中的红细胞

36、农田土壤的表层,自生固氮菌的含量比较多,将用表层土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特制的培养基上培养,可将自生固氮菌与其它细菌分开,对培养的要求是()

①加抗生素②不加抗生素③加氮素④不加氮素⑤加葡萄糖

⑥不加葡萄糖⑦37℃恒温箱培养⑧28℃30℃温度下培养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②④⑤⑧D.①④⑥⑦

37、微生物与人类生产生活越来越密切,如酵母菌可以用于酿酒,醋酸菌可以用来制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酵母菌与醋酸杆菌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若在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说明原因。

(3)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根据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

冲洗的主要目的是,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时关闭,在时连接充气泵,并连续不断地向内

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产生的,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是。

写出与

题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为。

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为。

(4)在农业生产研究上,常常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

下图是利用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分析下面培养基的配方:

3、24、24、4•7H2O、、H2O。

若此培养基用于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则应除去上述

成分,并加入物质,以补充源。

三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细菌数量。

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统计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6和260,取平均值248;

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

丙同学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

在三位同学的统计中,只有一位同学的统计是正确的,指出另两位同学的统计为什么不正确?

38、将基因型为的小麦的花粉细胞通过无菌操作接入含有全部营养成分的培养基的试管中,在一定条件下诱导形成试管幼苗,其过程如图:

小麦的花粉细胞①→愈伤组织②→丛芽③→

生根→植株④

(1)发育成的植株④称

为,基因型有。

(2)小麦形成花粉的细胞分裂方式是,花粉发育成植物体的过程中细胞分裂方式是。

(3)若得到可育的植株,需要用对(填符号)进行处理,所获得的植株基因型可能是。

(4)①→②过程需要的条件有。

A.营养B.激素C.光照D.适宜

39、某同学在做微生物实验时,不小心把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混合在一起。

请你完成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的实验步骤,并回答有关问题:

(1)主要步骤:

①制备两种培养基:

一种是培养基,另一种的培养基。

分别分成两份,依次标上A、A′和B、B′,备用。

②分别向A、B培养基中接种。

③接种后,放在恒温箱中培养3~4天。

④分别从A、B培养基的菌落中挑取生长良好的菌种,接种到A′、B′培养基中。

⑤接种后,把A/、B/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培养3~4天。

(2)回答问题:

在步骤①中,为保证无杂菌污染,实验中应采用的主要措施有、、

第④⑤两个步骤的目的是。

40、某二倍体植物是杂合体,图为其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产生

完整植株的过程。

据图回答:

(1)图中

表示的是过程,X代表的是。

(2)图中从愈伤组织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条,具体通过那一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成分中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最后获得的来源于为成熟花粉的完整植株都称为植株(甲)。

(3)对所培养的植株幼苗用处理使其,才能使其结实产生后代;

由此所得后代植株群体中每一植株产生可育花粉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种。

41、右图为提取胡萝卜素的装置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补充完成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胡萝卜→→干燥→→过滤→→胡萝卜素。

(2)胡萝卜素提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和,一般来说,要想萃取效果好,要保证。

(3)在石油醚、醋酸乙酯、乙醚、苯和四氯化碳这五种有机溶剂中,最适宜用于萃取胡萝卜素的是。

(4)萃取过程应该避免明火加热,采用加热,其原因是。

(5)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的目的是。

(6)本实验对标准样品和提取样品进行点样层析,如果,则说明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成功。

42、随着社会的发展,石油产品的使用越来越多,石油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筛选出分解石油烃能力更强的微生物,人们不断地进行研究。

请回答与此筛选过程有关的问题:

(1)一般来说,微生物生长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源、源、水、无机盐等。

(2)分解石油烃的微生物一般要从土壤中分离,获取土壤样品的取样地点最好选在。

(3)下图为获取土壤样品后的培养研究过程:

为了能有效地分离出分解石油烃的微生物,过程①一④所用培养基,其成分的特点是,从而有利于的生长,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这样的培养基可称做培养基。

(4)④中的培养基从物理特征看属于培养基,这可以通过往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来实现,对④进行接种常采用的两种方法分别是和。

(5)若发现在⑤中无法区分菌落,可以将③中取出的菌液。

(6)在实验室应采用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       条件下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