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6908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

《世界现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

篇一:

世界现代史材料解析题答案

世界现代史材料解析题答案

(1)“一战”爆发的真正原因:

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或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

英国威廉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用武力保护肮脏的鸦片贸易。

(2)举出一个符合事实的例子即可。

如:

坦克、飞机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首次在“一战”中使用;抗日战争的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3)举出两个能批驳谬论的事例即可。

如:

731部队用健康活人代替动物做实验,进行细菌战和毒气战;对占领区的杭日根据地进行“扫荡”,野蛮实行“三光”政策。

(1)A: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B:

以同盟国的失败而高中,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美国和苏联;(4)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1)一战:

萨拉热窝事件(1分)二战: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1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广岛(1分)长崎(1分)

(3)残酷性(1分)破坏性(1分)(与之意思相近即可)

战争是残酷的,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在战争;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等

(1)A德国,三国同盟;(2分)B英国,三国协约。

(2分)

影响: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使国际关系日趋紧张,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原因:

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遭到了日本的突然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举措:

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分)

意义:

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分)

(3)两次世界大战伤亡人数多,经济损失大,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

1)萨拉热窝事件(1分)

(2)三国同盟或同盟国、三国协约或协约国(答出任意一个即可,1分)

(3)慕尼黑会议或有慕尼黑字样即可(1分);绥靖政策或牺牲小国利益,安抚侵略者

(4)《联合国家宣言》(有无书名号都可,1分);雅尔塔会议(1分)

(1)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要求从背景、时间、地点、国家、内容、影响等方面作答,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满分6分)

(2)国共实现合作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分)国共合作,共同领导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2分)(3)A。

(3分)

(1)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偷袭珍珠港。

(3分)

(2)国际反法西斯同盟。

(1)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1分)冷战格局(或两极格局)(1分)

(1)日本。

(1分)五四运动。

(1分)

(2)苏台德等地。

(1分)慕尼黑会议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2分。

答其它也可以,如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膨胀;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助长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等

(1)主要影响:

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或“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2)结论: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

(1)列宁(1分)俄国十月革命(2分)

(3)苏联军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尊严,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分)

莫斯科保卫战(或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柏林战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关东军(2分

(1)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开始或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

(1分)

(2)台儿庄;(1分)百团大战。

(1分)

(3)斯大林格勒战役(或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分)

(4)《联合国家宣言》;(2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分)

(5)战后成立联合国;(2分)苏联答应有条件地参加对日作战。

(2分)

(1)中国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苏联的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中国军民从1937-1945年抗击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消灭了日本关东军。

(1)华盛顿(1分);美国独立战争(l分);1787年宪法(1分)

(2)列宁(l分);俄国+月革命(l分);社会主义革命(1分)

(3)罗斯福(l分);新政(国家干预经济)(l分)

(4)斯大林(1分);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1分);雅尔塔会议

(1)《九国公约》(1分);日本(1分)。

(2)《联合国家宣言》(1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分);轴心国(1分)

.

(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或同盟国、协约国);(2分)萨拉热窝事件。

(1分)

(2)冷战政策;(2分)杜鲁门主义;(1分)两极对峙格局(或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2分)

(3)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或由对抗走向缓和);(2分)台湾问题。

(1分)

探究一: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

(2)两极格局(1分)苏联解体(1分)

探究二:

(1)多极化(1分)

(2)综合国力(1分)探究三:

(1)中国(1分

(1)三国协约、三国同盟。

)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2)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

(1分)冷战。

)形成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

(3)苏联解体。

(1分)出现了“一超多强”的政治局面(或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1)但丁

(3)英国新航路的开辟

(2)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攻占巴士底狱德国(4)第二次世界大战

把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到西方(或把印度计数符号西传,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1分)

(2)因素:

民族问题、宗教问题、领土问题、水资源问题、石油问题、民主问题、大

国争夺等。

(3)英国。

(1分)第一次世界大战:

协约国;第二次世界大战:

界反法西斯同盟(或同盟国)。

(2分)(4)政治:

杜鲁门主义;经济:

马歇尔

计划;军事:

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1)事件一:

俄国十月革命;事件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

(2)冷战。

(3)联合国。

(1)1979年《中美联合公报》(2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45年以后)杜鲁门主义(2分)(4)《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或亚太经合组织(APEC),或世界贸易组织(WTO)(答出任意一个即得1分)

(5)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

(1)台儿庄战役,(1分)百团大战。

(1分)

(2)《联合国家宣言》。

(1分)(3)杜鲁门主义。

(1分)两极格局。

(1分)

.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斯大林格勒战役(3)雅尔塔会议(4)“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多极化

(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2分)加剧世界局势紧张,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战争灾难。

(2)二战中,中美合作共同打击日本法西斯;抗美援朝(2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中美两国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开始步入关系正常化的轨道。

(1分)

(3)地球生态危机、国际恐怖主义等(2分)世界各国加强对话、合作

(1)《独立宣言》(1分);《人权宣言》(1分)

(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分)

(3)罗斯福(1分)(4)对内:

颁布《法典》或《拿破仑法典》(《民法典》)(1分);对个:

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打击欧洲封建势力(1分;答出任意一点给1分)

(1)三国协约,三国同盟(协约国,同盟国)(2分)。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分)。

《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2分)。

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1分)。

中国政府拒绝在对德合约上签字(1分)。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华约)(2分)。

两极格局(1分)。

1)《凡尔赛和约》(1分)、《九国公约》(1分)

(2)协调了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1分),对建立联合国有积极作用(1分)

(3)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2分)(4)欧洲联盟或欧盟(1分)

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对抗走向缓和)(2分)(答中美建交得1分);台湾问题(2分)⑵印巴冲突(1分);巴以冲突(1分)

(1)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2)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3)国际政治环境:

和平与发展的进步潮流;经济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

(4)(某)。

(1)一方面,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体,促进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分)另一方面,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侵略亚非拉地区,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1分)

(2)郑和下西洋。

(1分)(3)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2分)

(4)英国。

(1分)(5)全球化趋势;(2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1)新航路的开辟或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2)蒸汽时代电气时代(3)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4)欧盟(5)经济全球化或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或WTO

机遇:

有利于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为对外贸易增长提供了广阔市场;中外合作领域日益密切等。

(答出两点即可,2分)

挑战:

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国际经济风险的影响进一步加大等。

1)张骞出使西域。

(1分)

(2)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鼓励对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南宋的对外贸易所复,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3)哥伦布。

(1分。

其他航海家也可)

积极作用:

世界各地区间贸易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促进了物品交流传播。

(2分)

(4)特点:

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

(1分)

促成因素: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跨国公司的推动。

(2分)

(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分。

或:

加入WTO)

(l)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把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技,利用高新科技成果,重视培养人才;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等。

(2)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军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质;引进最新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3)成立欧共体(或欧盟),学生回答发行使用欧元,成员国内舞人员、资本、货物自由流通也可(1分)。

(1)日本(1分);允许土地买卖(1分),引进西方技术(1分),鼓励发展近代工业(1分)资本主义(1分)

(2)美国(1分);独立战争(1分),南北战争(美国内战)(1分)

国家干预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华盛顿: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赢得了民族独立。

林肯:

领导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

(2)原因:

1929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措施:

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

(3)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探究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2分)斯大林格勒战役。

(1分)【探究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分)杜鲁门主义出台。

(1分)马歇尔计划。

(1分)多极化。

(1分)全球化。

(1分)【探究三】和平与发展。

(2分)经济实力。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鼓舞和支持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分)

(2)新经济政策。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分)

(3)赫鲁晓夫;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新经济政策。

(1分)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分)

(2)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损害。

)(2分)(回答斯大林模式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只得l分)。

(3)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政治上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1)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3)斯大林模式

(1分)戈尔巴乔夫。

(1分)

(2)新经济政策;(1分)作用:

一是巩固了工农联盟,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分)二是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

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1分)

(3)斯大林格勒战役;(1分)雅尔塔会议;(1分)台儿庄战役;(1分)百团大战。

(1)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2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1分)不同:

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

(2分)

(2)罗斯福新政;(1分)目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2分)

(1)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分),实施新经济政策(1分)。

(3)(2分)1929--1933年“大危机”(或经济危机)的打击(1分);实施新政(1分)。

(1)新经济政策;(2分)利用商品、货币、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或把商品、货币、市

篇二:

世界现代史测好

下学期期末历史测试题(世界现代史)

一、单项选择题(45分写在答题卡)

A.高速度.低通胀B.起伏性.周期性C.信息化.全球化D.高速度.低失业率2.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这句话评价的是: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B、三国协约C、雅尔塔体系D、三国同盟

3.美国参加二战后,英国首相丘吉尔说:

“假使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的再起,本来永远不会降落到我们的头上。

”你知道英美等国家后来采取的共同措施是

A.成立国联,维护世界和平B.发表《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C.召开巴黎和会,惩治战后德国D.召开慕尼黑会议,纵容德国侵略4.以下战役,从战略意义上讲作用相同的是

①中途岛战役②斯大林格勒战役③莫斯科战役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⑤诺曼底登陆A.①②③⑤B.①②④C.③④⑤D.①②⑤5.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找对策。

下列历史事件的发生,与这次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B.希特勒上台,德国法西斯统治的建立C.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D.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6.学习历史需要准确理解并运用知识,下列关联正确的一组是A.华盛顿会议——便利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B.欧盟——当今最大的军事政治集团C.伊拉克战争——体现出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D.当今国际格局——多极化格局形成7.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中国经济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1年,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中国成功加入了_______。

A.WTOB.ENC.UND.APEC

8.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与之密切相关的是A.三国协约的成立B.三国同盟的成立C.华盛顿会议的召开D.巴黎和会的召开9.下列能够突出反映“地球村”这一当今世界特征的有

①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出现②错综复杂的中东地区矛盾③克隆技术的出现④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10.集中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快速、便捷、高智能和全球化的特点的图片新闻是

A.首个人类基因图公布B.互联网融入校园生活C.国产太空机器人揭开面纱D.田湾核电站发电11、二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大国是在20世纪:

A、50年初B、60年代初C、70年代初D、80年代初

12、漫画往往是生动的历史。

《绞死希特勒》右图描绘了苏美英联合打击德国法西斯的史实。

这一情景最早出现于:

A、《联合国家宣言》签订后B、美英开辟第二战场后

C、雅尔塔会议后D、苏联美国参战后

13、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分赃会议,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重划德国疆界B、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C、成立国际联盟D、限制德国军备14、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在总统就职演说中,他鼓励美国人民:

“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当时美国人感到恐惧的事情是:

A、法西斯势力猖獗B、经济危机严重C、罗斯福推行“新政”D、美国卷入二战15、20世纪美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

《格尔尼卡》是它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揭露资本主义的黑暗和腐朽B、描述经济大危机带来的苦难C、控诉法西斯的暴行D、歌颂人间的美善和光明

16、成功同学从印度.纳米比亚.古巴等国家的独立及发展史中提炼出下列学习主题,其中最恰当的是

17、公元l500年以后,世界逐步由分散走向整体。

如今,世界已形成了“地球村”的局面。

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殖民主义扩张B资产阶级思想传播C、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广泛建立D、科学技术的进步

18、下列能够体现“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这些霸权主义现象的是:

①巴黎和会②华盛顿会议③慕尼黑协定④《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9、有人断言:

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但是从今天的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了。

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是:

A、联合国作用加强B、两极格局已经结束C、欧洲联盟的建立D、和平与发展已成世界潮流

20、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一直在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出现了军国主义复活的现象。

下列看法错误的是:

A、军国主义的本质就是侵略B、军国主义复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军国主义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D、日本存在军国主义复活的社会土壤21、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虽然使苏联取得巨大的建设成就,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弊端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B、排斥市场调节C、权力高度集中D、民主法制健全

22、二战后美国经济强大,被称为经济“巨无霸”。

下列不属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A、科学技术进步B、经济发展迅速C、跨国公司飞速发展D、资本输出增加23、弱国无外交,落后遭欺凌。

中外历史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充分表明了这一深刻的道理。

在《九国公约》中体现弱国无外交的内容是:

A、中国赔款2100万元B、中国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确立列强在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24、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希特勒上台B、意大利法西斯上台C、国会纵火案D、轴心国集团

25、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大肆扩军备战,吞并奥地利,但英、法对其推行绥靖政策。

下列事件中,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是

A.《计算机史话》B.《原子能开发历程》C.《飞机简史》D.《飞向太空第一人》

A、苏联B、苏俄C、俄罗斯D、沙俄

28、为其他国家实施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性自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经验的是:

A、1861年改革C、新经济政策B、明治维新D、罗斯福新政

C、调整工业,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D、缩减农业产量3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A、德国突袭波兰B、斯大林格勒战役C、日本偷袭珍珠港D、莫斯科保卫战31、下面关于爵士乐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爵士乐起源于黑人音乐B、即兴演奏使爵士乐形成了多种风格C、爵士乐是现代音乐的一个代表D、爵士乐先在欧洲流行,而后传到美国

32、失业率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缩影。

经济危机后,针对失业严重的状况,德国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是:

A、建立法西斯专政B、加入“欧洲共同体”

C、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D、寻求美国援助

33、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分治遗留了许多问题,造成印、巴间的严重对立。

炮制印巴分治方案的国家是:

A、美国B、英国C、法国D、俄国

34、2022年伦敦奥运会会徽象征着“活力、现代与灵活,反映了一个崭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不再处于静止状态,而是用新技术和新媒体网络武装起来工作”。

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技术的有

①原子能②网络技术③航天技术④蒸汽技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35、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A、宗教问题B、种族问题C、水源问题D、巴以冲突36、20世纪60年代,曾风靡西方的摇滚乐诞生于

A、法国B、中国C、美国D、俄罗斯

37、罗斯福曾说,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国遭到了“突然和蓄谋的进攻”。

那么,在这个“日子”发生的事件是:

A、慕尼黑阴谋B、日军偷袭珍珠港C、诺曼底登陆D、美国轰炸南联盟38、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B、马歇尔C、北约建立D、华约建立

39、2022年度中国“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上,排在前两位的是“北京奥运会”、6“金融危机”,如果1917年的俄国也有一个“年度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排在前两位的应是

A、十月革命、人民委员会B、苏联成立、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新宪法D、一五计划、赫鲁晓夫改革

40、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后,有报纸评论说:

“这是北约成立以来首次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对一个主权国家采取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这里的“主权国家”是指

A、伊拉克B、南联盟C、阿富汗D、阿尔巴尼亚41、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中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A.重视科技.发展教育B.力争成为大国的军事物质供应地C.经济由国家完全干预D.照搬别国的先进技术或经济模式

42.如图所示,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对此变化,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①从美国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②美国丧失了世界一流经济强国地位③欧共体的建立促使了欧洲的崛起④日本上升为第二经济强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3、1956年从英国、法国手里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国家是A.古巴B.埃及C.巴拿马D.印度

44、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军的铁蹄横扫了北殴、西殴和东南殴。

但德军这种“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在()

A.莫斯科保卫战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C.诺曼义登陆D.中途岛海战45、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不包括()

A.战后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B.在德国西部开辟第二战场C.苏联决定在打败德国后对日本作战D.决定成立联合国

二、判断改错:

10分

1、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是二月革命。

错误:

改正:

2、法西斯势力在一个国家掌握政权的现象最早出现于德国。

错误:

改正:

3、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的总统是肯尼迪。

错误:

改正:

4、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发展农业。

错误:

改正:

5、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较为突出的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

错误:

改正:

三、组合列举题:

10分

1、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最早开始于国。

3、在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4、标志着欧洲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的是国的独立。

5、非洲独立年是年

6、美国挑战多极化而发动的战争是7、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到时代。

8、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错一个不得分)

四、材料分析题

图一两大集团的对峙

图二臭名昭著的“轴心”图三“铁幕”已经拉下

(1)图示一反映的是哪场战争前剑拔弩张的气氛?

这次战争后形成的世界格局是怎样的?

是通过哪两个会议形成的?

实质是什么?

这个格局在什么时候终结?

(2)图示二反映了哪一种反动势力的猖獗?

轴心国是哪三个国家?

最终导致了哪场战争的爆发?

(3)图示三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世界形势?

这种格局的名称是什么?

其开始及结束的标志是哪一事件?

(4)当今的世界格局是怎样的?

你认为理想的世界格局是什么样的?

推动这样趋势有什么积极作用?

2.读图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两幅国旗的图案。

材料二:

柏林墙被打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面国旗分别是哪两个国家的国旗?

左图旗帜被右图旗帜取代在国家上空升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