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总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7335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东阳马生序总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送东阳马生序总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送东阳马生序总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送东阳马生序总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送东阳马生序总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送东阳马生序总复习资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送东阳马生序总复习资料.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送东阳马生序总复习资料.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送东阳马生序总复习资料.doc

《送东阳马生序总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东阳马生序总复习资料.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送东阳马生序总复习资料.doc

送东阳马生序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

著有《宋学士文集》。

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

著有《宋学士文集》。

(2)本文是作者晚年辞官后写的一篇勉励后学的文章。

洪武十一年,作者从家乡进京朝见。

同乡马君则是国子监的学生,回原籍探亲前,来拜见作者。

于是,作者写了这篇文章作为赠序送与马生。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8

嗜学shì

叩(kòu)问

叱(chì)咄(duō)俟(sì)

负箧(qiè)

曳(yè)屣(xǐ)

皲(jūn)裂

媵(yìng)人

衾(qīn)

容臭(xiù)烨(yè)

缊(yùn)袍敝衣

烨然yè

划分句子停顿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三.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解释。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同“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四.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1.走送之(走古义:

跑今义:

)2.日再食(再古义:

两次今义:

又,又一次)

3.媵人持汤沃灌(汤古义:

热水今义: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

这,此;今义:

判断动词)

5.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趋:

古义:

为奔向;今义:

趋向)

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

古义:

为借;今义:

与“真”相对)

五.解释下列加点字,注意对一词多义字的积累。

  然:

(1)……的样子。

烨然若神人。

佁然不动。

(2)可是;但是。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3)这样。

然则北通巫峡。

虽:

(1)虽然。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虽有千里之能。

(2)即使。

故虽有名马。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故:

(1)所以。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故虽有名马。

(2)原来。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原因;缘故。

以:

(1)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中有足乐者。

以其境过清。

(2)用。

以衾拥覆。

因以为号焉。

(3)来。

无从致书以观。

不敢出一言以复。

俯身倾耳以请

(4)把,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5)而计日以还

或:

(1)有时。

或遇其叱咄。

或置酒而招之。

(2)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

(3)有人。

或凭或立,不一状。

之:

(1)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吾欲之南海。

(2)的。

益慕圣贤之道。

醉翁之意不再酒。

(3)主谓之间,不译。

当余之从师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4)音节助词,不译。

久之,目似瞑。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何陋之有。

(6)代词。

弗之怠。

策之不以其道。

(7)定语后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

则:

(1)就。

则又请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却。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3)那么。

然则北通巫峡。

(1)周到。

礼愈至

(2)到达。

至舍

(1)好像。

烨然若神人

(2)如。

口体之奉不若人

道:

(1)道路:

道不通/伐竹取道  

(2)学说:

益慕圣贤之道

(3)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 

(4)说:

不足为外人道也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腰:

腰佩

緼袍敝衣:

穿着緼袍敝衣

(2).名词作状语手自笔录:

用笔

六.解释文中的重点词语

1.余幼即嗜学:

酷爱,喜爱。

2.无从:

无法。

3.致书以观:

取得,这里指买到。

4.假借于藏书之家:

借。

5.弗之怠:

否定词,不。

6.怠:

懈怠,放松。

7.录毕:

完。

8.走送之:

跑,赶快去。

9.不敢稍逾约:

超过。

10.以是:

因此。

11.既加冠:

指成年。

12.益慕:

更加仰慕。

13.圣贤之道:

学说。

14.又患无硕师:

担心。

15硕师名人与游:

大。

16.游:

交往。

17.尝:

曾经。

18.趋百里外:

小跑,这里指跑。

19.先达:

有德行学问而显达的先辈。

20.执经叩问:

执:

拿;经:

经书;叩问:

请教。

21.德隆望尊:

道德高,声望高。

22。

填其室:

挤满。

23.援疑:

提出,引。

24.质理:

询问。

25.俯身:

弯下。

26.倾耳以请:

侧着。

27.或遇其叱咄:

有时。

28.叱咄:

斥责,训斥,呵责。

29.色愈恭:

脸色,神情,态度30.礼愈至:

周到。

31.复:

还言。

32.俟其欣悦:

等到。

33.卒:

最终。

34.负箧曳屣:

箧:

箱子,这里指书箱。

曳:

拖着。

屣:

鞋子。

35.穷冬:

严冬。

36.皲裂:

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37.媵人:

服役的人。

38.汤:

热水。

39.沃灌:

浇洗。

40.寓:

寄居。

41.逆旅:

旅店。

逆:

迎。

42.衾:

被子。

43.再:

两次。

44.享:

享受,享用。

45.绮绣:

绣花的衣服,这里指华丽的衣服。

46.腰:

腰里挂着。

47.容臭:

香袋。

48.煜然:

光彩照耀的样子。

49.缊袍敝衣:

缊:

旧絮。

敝:

破旧的。

50.略无:

一点也没有,毫无。

51.慕艳:

羡慕,欣羡。

52.奉:

供给,这里指享受,享用

七.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无从致书以观。

(无从:

没有办法。

致:

取得,这时指买到。

)没有办法买书来看。

  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每:

时常。

假借:

同义词连用,可译为“借”。

)时常向藏有书籍的人家去借。

  3.益慕圣贤之道。

(道:

学说。

)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4.弗之怠。

(弗:

不。

之:

代词,指学习。

“弗之怠”即弗怠之,否定句式代词宾语前置句。

)不敢放松学习。

  5.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硕:

大。

硕师即大师,才学渊博的人。

游;交往。

  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大师,不能与有名望的人交往。

  6.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俟:

等待。

欣悦:

高兴。

请:

请教。

焉:

兼词,“于之”的合音,向他。

等先生高兴了,便又向他请教。

  7.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

(之:

取消句子独立性。

箧:

箱子,这里指书箱。

曳:

拖。

屣:

鞋子。

在我当年从师求学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

  8.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支:

通“肢”。

僵劲:

僵硬。

媵人:

服役的人。

汤:

热水。

沃灌:

浇洗。

衾:

被子。

拥覆:

围盖。

久而:

好久,“而”是副词词尾。

和:

暖和。

到了住所,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役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我)才暖和过来。

  9.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通“披”,穿。

绮绣:

丝绸做的华丽的衣服。

)同旅舍的同学们都穿着华丽的衣服。

  10.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全句译作:

有时遇到先达训斥,(自己的)脸色(就)更加恭敬,礼节(就)更加周到不敢(随便地)回一句话,等到先达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1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全句译作:

因为(我的)心中有足以快乐的(读书)事,(我)不去理会嘴里吃的和身上穿的不如别人。

  12.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

  13.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_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并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14.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15.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曾经跑到百里以外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拿着书请教。

八.课文结构梳理。

第一段:

记述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经历。

第一层:

叙述幼时求学的情形。

写出求学的勤和苦。

第二层:

叙述成年后求师的情形。

写出求师之难和作者求知的渴望和决心。

第二段:

写从师求学的艰苦情况。

第一层:

写从师求教道路的艰辛。

第二层:

叙述生活的简朴,与“同舍生”作比较,说明作者一心向学、不追求“口体之奉”的情况。

第三层:

总括全段,说明学有所成的原因。

结构图解

主旨:

通过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苦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勉励同乡晚辈马君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余幼时即嗜学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十.课文内容理解探究。

1.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求学之难和用心之艰。

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

2.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幼时求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或四个方面:

家境贫寒,无书可读;无师求教难;远道求学,备受艰苦;艰苦的求学生活。

或读书难,要借书,抄书;拜师难,冒严寒顶风雪,到外地寻师;

求教难,常遭“叱咄”;生活难,“日再食,”穿“緼袍敝衣”。

3.文章开头的“嗜学”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

4.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嗜学”与“家贫 ”之间的矛盾来决定的。

5.第一、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对比,增强说服力,突出中心。

6.“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

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

7.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

(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

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鼓励马生勤奋学习。

因为课文是赠序,参照后文叙太学的优越学习条件,以及对马生语重心长的鼓励和期望,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

同时,文章由自己的经历写起,读来也更亲切平易。

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8.第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对比,增强说服力,突出中心。

9.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答:

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序、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

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十一.迁移拓展。

  

1.文中叙述了宋濂自己求学时的情况,你还能举出与之相似的古人读书的事例吗?

(也可用成语概括)

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

 “囊萤映雪”说的是晋朝车胤、孙康。

他们很爱读书,家里很穷。

车胤就捉萤火虫放入袋子里,晚上读书用;孙康冬天在雪地里,借着月光读书。

 (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

“悬梁刺股”悬梁是说西汉孙敬孙敬昼夜苦读,就把头发绑到房梁上;刺骨是说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时常睡觉,就用锥子扎大腿。

 (孙敬和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

“韦编三绝”是说孔子读《易》次数之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多次。

后就用来形容读书勤奋、刻苦治学。

(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

“画荻教子”,欧阳修幼年丧父,母亲郑氏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妇女。

她勇敢地挑起了持家和教养子女的重担。

她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教欧阳修学习。

欧阳修按照母亲的教导刻苦学习,终于成材。

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

(欧阳修幼年受母教的故事)

2.根据积累,请写出几句劝学的诗句。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的《满江红》

2、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的《劝学解》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的《戒子书》

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出自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的《劝学》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的治学名联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出自民间流传的《警世贤文》中的勤奋篇

3.作者成人后求师的艰难,包括哪三种情况?

(高度概括回答即可)并从文中找出几处形象描写的例句。

叩问之难:

“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旅途之艰: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生活之苦,与同舍生的对比:

“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4.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为获得知识,学问,他不辞辛苦,不怕困难,非常虚心虔诚的求教。

5.作者“緼袍敝衣”处在“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

答:

他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不羡慕别人的衣食之忧,专心向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6.作者并不因衣食住行的条件比“同舍生”差而稍有自卑,足见其内心充实,志存高远。

请结合他的生活补充出所缺下联。

负箧曳屣求师苦;俯身倾耳读书勤。

7.认为读书苦,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同感,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之不及。

当你深谙了宋濂之苦及宋濂之累时,你对读书之苦想必会有新的认识。

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认识。

现在的中学生,认为“读书苦,”几乎成了口头禅。

深谙了宋濂之苦与累后,我认为我们所谓的苦,简直是微不足道的。

宋濂借书,抄书,而我们的书应有尽有,却不曾用心读过;宋濂百里之外求师,行深山巨谷中,还常“遇其叱咄”,而我们坐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却不一定“有所闻”;宋濂受冻馁之苦,而我们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用心不专。

这么优越的条件,却不知珍惜,又何苦之有?

8.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现代中学生,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之不及。

条件何等的优越,应更好的珍惜,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具有远大的理想,读书虽然苦些,但和宋濂求学相比,又何苦之有?

只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就会以苦为乐,且乐此不疲。

9.读完此文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勤奋学习是取得成绩的根源。

10.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

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孙权通过自身体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下奇功。

那么这员大将叫什么名字?

从他身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吕蒙;启示:

后天学习很重要;勤能补拙,学能治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11.《送东阳马生序》是传诵了几百年的名篇,勉励后人学习的好教材。

宋濂的苦读并不比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更动人,却能流传至今。

请从对现实的学习生活有借鉴意义的角度,谈谈本文为人称颂的原因是什么?

我认为至少有两种原因:

1、作者求学时的可贵品质,他勤奋,刻苦,专一的精神,达到了更好的启迪,鼓舞,教育后人的目的。

2、是使人们懂得了学习的好坏与环境关系不大,关键取决于主观是否努力。

12.“加冠”一词是什么意思?

你还能从古代汉语中找出类似的用法吗?

试举一例。

1、古时男子20岁时行冠礼,戴上成人帽子,后来常已冠或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

2、“及笄”女子满15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表示已成年。

十二.中考链接。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你知道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吗?

请解释。

(4分)(4分,每空1分)

  ⑴俟其欣悦(等待)⑵媵人持汤沃灌(热水)⑶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⑷腰白玉之环(腰佩)

  2.你理解下列文言语句的意思吗?

请翻译。

(2分)(2分,如关键词漏译,酌情扣分)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我的译文:

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3.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

(2分)

  我的概括:

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

(2分,意同即可)

 4.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2分)

  我的感悟:

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

(2分,意同即可)

   5.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

为什么?

(2分)

  我的看法:

不可取。

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

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可取。

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

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

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分,无论赞同与否,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