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7424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doc

《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doc

2012年广西省南宁市中考物理试卷解析(word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2分)(2012•南宁)下列文字中,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

 

A.

粉笔

B.

塑料尺

C.

大头针

D.

橡皮擦

考点:

磁性材料。

1444826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磁化材料是容易被磁化的物质,如铁、钴、镍.生活中具有这些磁性材料的物体,都容易被磁铁吸引.可根据上述物品是否由磁性物质制成的来进行分析.

解答:

解:

上述物品中只有大头针是磁性材料铁制成的,能被磁铁吸引.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或含有磁性材料的工具的了解,平时要多注意生活和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2.(2分)(2012•南宁)如图是2012年5月21日发生的日环食景象,南宁市当天也能观察到部分奇观.日环食是由于月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光而形成的.说明日环食的形成是由于(  )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的色散

D.

光的直线传播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1444826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是比较多的,主要有:

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解答:

解:

日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月亮转到了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所以我们就看不见太阳或者看到部分太阳.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的简单的光学现象,比较基础,一般情况下记住相关的例子即可.

 

3.(2分)(2012•南宁)如图所示,符合完全用电原则的是(  )

 

A.

同时使用大功率用电器

B.

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

 

C.

使用绝缘皮破损的导线

D.

用湿手触摸开关

考点:

安全用电原则。

1444826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当发生触电事故进行急救时要先切断电源;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其外壳一定要接地,以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

解答:

解:

A、多个大功率用电器接在同一插座板上,会造成电线中的电流过大,造成起火事故,故A错误;

B、金属外壳的用电器要接地,防止金属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此选项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B正确;

C、绝缘皮破损的导线不能使用,会发生触电.故C错误;

D、用湿手触摸开关,水属于导体,有可能使电流通过水传到人体上,使人体触电,十分危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值得注意的是:

生活用水是导体.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一定要接地.

 

4.(2分)(2012•南宁)对于自行车,下列措施能减小摩擦的是(  )

 

A.

车把上刻有条纹

B.

轮胎表面制成花纹

 

C.

刹车皮使用橡胶

D.

链条上加润滑油

考点: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1444826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解答:

解:

A、车把上刻有条纹,B、轮胎表面制成花纹,C、刹车皮使用橡胶,三项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D、链条上加润滑油,是使接触面彼此脱离,减小摩擦力,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具体方法.

自行车是我们使用最熟悉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上包含很多物理知识,我们要从力、声、光三方面找出与物理有关的部件.

 

5.(2分)(2012•南宁)下列光学器材中,能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是(  )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投影仪

D.

平面镜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444826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2)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解答:

解: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各个光学器件的成像原理是不同的,要把握住其成像原理和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6.(2分)(2012•南宁)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

 

A.

课桌的高度约为0.8

B.

一只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

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D.

小明身高约为1.68

考点:

长度的估测。

1444826

专题:

估算题。

分析:

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解答:

解:

A、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课桌的高度是身高的一半,在80cm即0.8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一只铅笔的长度在20cm左右.此选项符合题意;

C、一张试卷的厚度在70u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所以小明身高约1.68m.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7.(2分)(2012•南宁)如图,正确表示了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考点: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1444826

专题:

图析法。

分析:

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

解:

A、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了,不符合折射规律,故A错误;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应分居法线的两侧,而图中两条光线在同侧,故B项错误.

C、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并且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符合折射规律,故C正确;

D、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而图中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线的画法,首先要熟练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关键是搞清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8.(2分)(2012•南宁)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阻断噪音的传播

 

C.

我们可以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D.

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

1444826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决此题需掌握:

(1)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有效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

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

(4)声音有三个特性:

包括音调、响度、音色.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本身决定的,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解答:

解: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此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此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C、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来源:

学。

科。

网]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及声音的音色在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道声学综合题.

 

9.(2分)(2012•南宁)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时,小明把阻值不等的两个灯泡接入电路中,用电流表测出通过A、B、C三点的电路分别为IA、IB、IC.关于它们之间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IA=IB=IC

B.

IA=IB+IC

C.

IA>IB=IC

D.

IA<IB<IC

考点: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444826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分析电路图,两灯并联,IA为干路电流,IB、IC是两条支路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解.

解答:

解:

由图可知,为并联电路,A点在干路上,B、C两点在两条支路;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是: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因此有IA=IB+IC;两个灯的阻值不相等,因此IB≠IC.

故选B.

点评:

抓住电路的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

 

10.(2分)(2012•南宁)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  )

 

A.

将游码向左移动

B.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

将游码向右移动

D.

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考点:

天平的使用。

1444826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托盘天平使用前应调整横梁平衡,此时要用平衡螺母来调节,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则向右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简记为:

“左偏右移,右偏左移”.

解答:

解:

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左侧,说明右侧较轻,故平衡螺母应向右移动.

故选D.

点评:

(1)天平使用之前调平:

游码归零,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

(2)天平使用过程中调平:

不能移动平衡螺母,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来调节.

 

11.(2分)(2011•烟台)如图所示,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体,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沿图示的方向运动时,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

B.

C.

D.

考点: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444826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闭合回路中的导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导体需要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

解答:

解:

四个选项图中磁感线的方向都是向下的.

由图分析可知,A、B、D中的导体运动时都会切割磁感线,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

只有C没有切割磁感线,所以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故选C.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

 

12.(2分)(2012•南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尘土飞扬”就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

人们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手的内能

 

C.

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块不具有内能

 

D.

在压缩冲程中,汽油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考点:

分子的热运动;内能的概念;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1444826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分子属于微观世界的运动,肉眼看不到;

(2)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3)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4)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

解:

A、“尘土飞扬”我们肉眼能看到,所以不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人们搓手取暖,消耗了机械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大手的内能;故B正确;

C、炽热的铁水和冰块都具有内能;故C错误;

D、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分子运动、能量转化等问题,考查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13.(2分)(2012•南宁)对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0米赛跑时,小明相对路边的树木是静止的

 

B.

撤去推力后,运动的木箱很快停止,是由于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

用吸管吸饮料,是大气压的作用使饮料上升到嘴里的

 

D.

硬币越过“栏杆”,是因为空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力的作用效果;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444826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大气压是利用内外压强不同体现的.

(4)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解答:

解:

A、50米赛跑时,小明相对于路边树木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小明相对于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故A错误;

B、撤去推力后,运动的木箱由于受到阻力作用而停止,故B错误;

C、用吸管吸时,管内压强小于大气压,因此大气压使饮料上升到嘴里的;故C正确;

D、硬币越过“栏杆”,是因为空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力的作用效果、大气压的应用以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14.(2分)(2012•南宁)如图是一个指甲剪的示意图,它是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用它剪指甲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ABC

B.

OBD

C.

OEF

D.

三个都是

考点:

杠杆的分类。

1444826

专题:

应用题;图析法。

分析:

杠杆可分为: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解答:

解:

指甲剪可以看成是由一个撬棒和一个镊子组成:

①撬棒是ABC,以B为支点,动力作用在A上,阻力作用在C上,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②镊子是由OBD和OED两个杠杆组成,支点O点,动力作用在E点,阻力作用在D点.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故选A.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15.(2分)(2012•南宁)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  )

 

A.

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

 

B.

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变小

 

C.

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

 

D.

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大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1444826

专题:

动态预测题。

分析:

(1)由电路图知,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

电压表V1测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2)根据滑片的移动方向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如何变化,

由欧姆定律判断电流表示数如何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分压原理判断电压表示数如何变化;

(3)由欧姆定律判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如何变化.

解答:

解:

(1)由电路图知,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电路总电阻变大,

由欧姆定律知,电路电流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小,故B错误;

(2)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

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由串联电路的特点知,电阻R1分压减小,电压表V1示数变小,故A错误.

(3)由欧姆定律得:

R1=,R2=,

因为电阻R1阻值不变,所以:

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不变,故C错误;

因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2变大,所以:

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是一道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题,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明确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方向判断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如何变化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6.(2分)(2012•南宁)家庭电路中,电视机与电冰箱是 并 联连接的,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 36 V.

考点:

家庭电路的连接;电压。

1444826

专题:

简答题。

分析:

(1)用电器之间相互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家用电器之间是并联在一起的.

(2)牢记对人体的安全电压:

是不高于36V的电压.

解答:

解:

(1)家庭电路中,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之间保证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又能正常工作,所以是并联的连接.

(2)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

故答案为:

并;36.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家中用电器为了相互不影响而采用了并联的连接方式,属于基础知识.

 

17.(1分)(2012•南宁)2011年11月1日,“天宫一号”利用的太阳能属于 一次 (选填“一次”或“二次”)能源.

考点:

能源的分类。

1444826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它包括:

原煤、原油、天然气、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生物质能和海洋温差能等等.

(2)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产品,称为二次能源,例如:

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等

解答:

解:

一次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

故答案为:

一次.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身边资源分类的了解情况,属于一道基础题;掌握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8.(2分)(2012•南宁)2012年6月2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的比赛中,刘翔以12.87s的成绩夺得男子110m栏冠军.起跑时,他用脚向后蹬地,就能迅速前冲,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到达终点时,由于 惯性 ,他不能立刻停下.

考点:

力作用的相互性;惯性。

1444826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惯性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解答:

解:

起跑时,刘翔用力向后蹬地,给地面一个向后的力,地面也给刘翔一个向前的作用力,因此刘翔能迅速前冲,说明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到达终点时,由于他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因此不能立即停下来.

故答案为:

相互;惯性.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惯性知识;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19.(2分)(2012•南宁)图中,表示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是其中的 乙 图,矫正近视眼应配戴 凹 (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考点: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1444826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正常的眼睛可以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近视眼会将物体的像呈在视网膜之前,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会将物体的像呈在视网膜之后,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解答:

解:

乙图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方,因此乙图表示近视眼,近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

乙;凹.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近视眼成像原因及其矫正方法的掌握情况.

 

20.(2分)(2012•南宁)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燃料,南宁市有的出租车开始使用天然气代替柴油或汽油.已知天然气的热值是7×107J/m3.当出租车消耗0.2m3天然气时,所释放的热量是 1.4×107 J(假定天然气完全燃烧).若天然气所释放热量的84%被水吸收,能使100kg的水温度升高 28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考点:

热量的计算;热平衡方程的应用。

1444826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已知天然气的热值和质量,可利用公式Q=Vq计算0.2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先根据效率公式求出水吸收的热量,再根据Q=cm△t求出水温的变化量即为水升高的温度.

解答:

解:

(1)∵q=7×107J/m3,V=0.2m3,

∴完全消耗0.2m3天然气放出的热量:

Q=Vq=0.2m3×7×107J/m3=1.4×107J.

(2)水吸收的热量:

Q吸=Qη=1.4×107J×84%=1.176×107J,

水升高的温度:

△t===28℃.

故答案为:

1.4×107;28.

点评:

本题考查了热量的计算和效率公式的应用,要注意温度升高了(△t)与升高到(末温)的区别.

 

21.(3分)(2012•南宁)标有“6V6W”的灯泡L1和“6V3W”的灯泡L2串连接入电路中.L1灯丝的阻值是 6 Ω,通过两灯的电流之比是 1:

1 ,两灯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之比为 1:

2 .(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1444826

专题:

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

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R=求出L1、L2灯丝的阻值;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两灯泡串联时通过的电流之比,根据W=I2Rt求出两灯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之比.

解答:

解:

两灯泡的电阻:

R1===6Ω,R2===12Ω;

当两灯泡串联时,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等,

根据W=I2Rt可知:

W1:

W2=R1:

R2=6Ω:

12Ω=1:

2.

故答案为:

6;1:

1;1:

2.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电功率、电功公式的灵活运用,只要按部就班的计算不难解答.

 

22.(3分)(2012•南宁)利用如图所示的斜面提升物体可以 省力 (选填“省力”或“费力”).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将重为5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斜面,物体移动的距离为1m,上升的高度为0.2m.已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50%,则拉力大小为 2 N.若该斜面越陡,其机械效率越 高 (选填“高”或“低”).

考点:

轮轴及其他常见简单机械;斜面的机械效率。

1444826

专题:

计算题;应用题。

分析:

(1)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斜面的作用及特点,并且掌握功的原理.斜面越陡越省力;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斜面越陡、斜面越光滑,效率越高.

(2)根据公式η=可求拉力的大小.

解答:

解:

(1)根据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但费了距离.

(2)因为斜面的机械效率η==;所以拉力F===2N;

(3)使用同一个斜面,其光滑程度不变,斜面越陡时,其机械效率越高.

故答案为:

省力;2;高.

点评:

本题考查了斜面的机械效率、省力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其中考查了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对这几个概念一定要做到真正理解.

 

三、作图与问答题(共8分)注意: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3.(4分)(2012•南宁)

(1)请在图1中画出AO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2)请在图2中标出静止在磁场中的小磁针的N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