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化学竞赛试卷.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7493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学期化学竞赛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一学期化学竞赛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一学期化学竞赛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一学期化学竞赛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一学期化学竞赛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第一学期化学竞赛试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学期化学竞赛试卷.doc

《第一学期化学竞赛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学期化学竞赛试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学期化学竞赛试卷.doc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化学竞赛

温馨提示:

请把试卷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14P-31S-32Ca-40Fe-56Zn-65

一、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在下表中)

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D.铁杵磨成针

2、永登县有一座著名的龙泉寺,寺内有一泉眼,泉水常年流淌不断。

经测得泉水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其物质组成中所含的锌、钙、锶、硒等指的是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3、某纯净物M稍加热就分解为氨气(NH3),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结论是

A.M有三种元素组成B.M是氧化物C.M中含有水D.M很不稳定

4、发射“天宫一号”,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同时用四氧化二氮为氧化剂,两种物质混合便会剧烈燃烧,产生大量气体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O4+R===3N2+2CO2+4H2O,则R的化学式是

A.C3H5OB.C2H8N2C.C2H8D.C2H5N

5、我国“神舟七号”载入飞船承载着三名宇航员顺利完成太空翱翔,成功返回地面。

在太空舱里,为了保持舱内O2、CO2气体含量的相对稳定,常用NiFe2O4作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CO2转化为O2。

NiFe2O4中铁为+3价,则Ni化合价为

A、+1B、+2C、+3D、+4

6、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

据统计,月球上的He-3可以满足人类1万以上的供电需求。

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碳原子,则核电荷数为2的“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7、善于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够提高我们科学素养。

你认为下列变化事实和相应解释不一致是

事实

解释

A

装有相同体积空气的水的注射器,空气容易压缩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C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原子本身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B.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C.加碘盐中的“碘”通常是指碘元素D.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不是单质

9、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B.用在空气中灼烧的方法除去铜粉中的碳粉

C.用托盘天平称取3.27gNaCl固体D.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CO和CO2气体

10、下图是2008奥运吉祥物,其外材料为纯羊毛,内充PET纤维,化学式为(COC6H4COOCH2CH2O)n。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PET纤维是化合物

B、PET纤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92

a

b

C、PET纤维中C、H、O元素原子的个数比为5∶4∶2

D、PET纤维在空气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

11、如图所示的是收集气体的装置,现若用它收集气体X,当气体X从a口

进入时,瓶内空气从b口排出,则气体X可能为:

①H2②O2③CO2

A、①②③均可B、只有①C、只有③D、只有②和③

12、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1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0

m

20

20

反应后质量/g

2

待测

32

26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待测质量一定为4g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14、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15、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C、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1∶1D、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改变

16、小林和小明同学在学习合作中讨论:

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哪种物质消耗氧气最多?

请你也参与他们的讨论,你认为消耗氧气最多的物质是

A.CB.H2C.FeD.P

二、填空题(21分)

17、(2分)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意义:

⑴3个铝离子。

⑵氯化亚铁中铁显+2价;

18、(4分)有以下几种物质:

①氧气;②人呼出的气体;③五氧化二磷;④空气中的稀有气体;⑤二氧化碳;⑥新鲜的空气;

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⑵请选出一种混合物并分析其中的成分;(2分)

⑶请再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混合物。

19、(4分)下图中,图1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1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图2方框的横线上的数字是。

(2)钠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图1所示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0、(2分)氢化钠(Na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

CaH2与NaH的化学性质相似。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H2与水发生的化学反应:

21、(3分)联合国决定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其活动主题为“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1)化学——使生活丰富多彩。

新型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的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知锂原子(Li)的结构示意图为,则锂离子的符号为;

(2)化学——为健康保驾护航,超超奶奶骨质疏松,医生建议奶奶服用含葡萄糖酸钙

【Ca(C6H11O7)2】的补钙剂。

则葡萄糖酸钙中所含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3)化学——让未来充满希望,纳米材料石墨烯可能帮助科学家实现修建太空天梯的构想。

石墨烯由碳原子构成,请推测石墨烯可能具有的一条化学性质;

22、(6分)已知A、E、F是单质,B、C、D是化合物,它们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其中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物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B和C,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则A、E的化学式为A,E。

(2)请你写出以下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F→C;(2分)

D→B+C。

(2分)

三、实验题(22分)

23、(4分)小明同学家在农村,为了解决饮水的问题,最近打了一口井,请你帮助小明对这口井里的水进行探究:

(1)小明取了一杯水样,发现有些浑浊,于是他向其中加了少量的明矾,用筷子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2)小明用肥皂粉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很少,且有浮渣出现,衣服不易洗干净,说明这种水是(填“硬水”或“软水”),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3)为了喝到放心水,小明的父亲买来了一台活性炭净水器,其中加入的活性炭的作用是:

24、(11分)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

①;②。

⑵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⑶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⑷若B中装有石灰石和稀盐酸,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气体,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⑸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

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

25、(7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碳酸钠粉末、粒状大理石、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这几种药品,探究哪两种药品的反应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

请你参与下列的探究并回答问题。

(提升:

浓盐酸有很强的挥发性)

【提出问题】上述酸和碳酸盐的反应是否适合在实验室制取CO2?

【方案设计】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浓盐酸不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你认为原因是。

讨论后大家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与结论】

(1)请你填写实验报告中①、②处的内容。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内容

A

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量气泡

反应速率过快,气体不便收集,不宜于室制取二氧化碳

B

产生气泡,速率迅速减慢,反应几乎停止。

无法持续产生CO2,不能于室制取CO2

C

(2)根据探究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与迁移】

(1)由上述探究可知,在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要考虑诸多因素,例如反应速率要适中,便于收集等。

请你再写出一种需要考虑的因素:

(2)右图是一种灭火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其中用碳酸钠和浓盐酸反应来产生CO2的理由是

四、计算题(9分)

26、(3分)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有一些同学爱吃的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有毒、有害、致病化学物质,如某些油炸食品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ON)。

请你根据丙烯酰胺(C3H5ON)化学式计算后填写:

⑴丙烯酰胺(C3H5O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⑵碳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是;

⑶氢元素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01%)

27、(6分)将不纯的锌8g(杂质不与硫酸发生反应)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时,发出氢气的质量(m)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

Zn+H2SO4=ZnSO4+H2↑)

⑴第min时,锌粒与稀硫酸完全反应,发出氢气的质量为g。

(2分)

m/g

0

t/min

3

6

⑵求不纯锌粒中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分)

0.2

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