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顺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7740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山顺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佛山顺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佛山顺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佛山顺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佛山顺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佛山顺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佛山顺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佛山顺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佛山顺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佛山顺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佛山顺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佛山顺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佛山顺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doc

《佛山顺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顺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佛山顺德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doc

2016年顺德初中毕业生水平测试暨中职学校单独招生(春季)考试

语文试题

说明:

1.全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

(2)□□□□□□□,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雁门太守行》)(1分)

(3)李白《行路难(其一)》中“□□□□□□□,□□□□□□□”两句表达了总有一

天会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信念。

(2分)

(4)□□□□□□□,□□□□□□□。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分)

(5)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4分)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⑴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dǎotān()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

⑵我看见他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pánshān()地走到铁道边。

⑶八宝酒,ɡùmínɡsīyì(),是八样东西泡的酒。

⑷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fānláifùqù()地睡不了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

B.远处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C.2016年全年将有9个流星雨,3次半影月食,真是好戏连台,令人眼花缭乱。

D.猴年春晚上,谭维维等演唱的《华阴老腔一声喊》感染力极强,让人回味无穷。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央视《中国成语大会》节目,让我们惊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四字格”,在

现实中竟然如此“乏人问津”。

(删去“通过”)

B.要创建“智慧城市”,就要提高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

更高效、敏捷、低碳。

(把“管理”调到“建设”前面)

C.生态环境因人为破坏而恶化,只有减少环境污染,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才能

逐渐完善生态环境。

(将“完善”改为“改善”)

D.近年来,中国公安机关通过国际执法的合作,成功将一批潜逃境外的犯罪嫌疑人缉

捕归案,这将有效地防止外逃事件不再发生。

(删去“不”)

5.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4分)

许多成语包含了典故,表达着臧否人伦善恶的价值观、境界高下的中国价值观,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祖逖“闻鸡起舞”,实现报效国家的愿望,启示有志之士应该发奋有为;楚襄王“亡羊补牢”,流亡之际重新重用庄辛,告诫我们汲取教训为时未晚;

(1),,;

(2),,。

二、(46分)

(一)(10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⑴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⑵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⑶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⑷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分)

翼然临于泉上()太守之乐其乐()游人去而禽鸟乐()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⑵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乐”:

一是“山水之乐”,二是“宴酣之乐”,三是“乐人之乐”,其核心是“山水之乐”。

B.第⑶段写滁人和太守游山的情景,依次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和太守醉四个场面。

C.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都是一幅山水画。

有山,有泉,有林,有亭,交织一体,既各尽其美,又多样统一。

D.结尾才点出太守姓名,总收全文,既呼应了前文的“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又使文章浑然一体,增加意味。

(二)(9分)

论人性

告子曰:

“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

“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①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搏②而跃之,可使过颡③;激④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

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告子上》

【注释】①就:

趋向。

②搏:

拍打。

③颡(sānɡ):

额头。

④激:

阻遏水势使之上涨。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搏而跃之,可使过颡/及鲁肃过寻阳

B.水信无分于东西/信义著于四海

C.人之可使为不善/京中有善口技

D.其势则然也/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11.选文中,告子和孟子对“人性”各有怎样的看法?

用自己的话作答。

(3分)

(三)(10分)

浓浓乡愁谁来解

何吴明

⑴什么是乡愁?

⑵心理学研究者认为,乡愁是一种心理上的不良反应,通常表现为对家乡的渴望,并伴随着抑郁心境和一些生理上的疾病。

这种看似普通的情绪真的会跟疾病扯上关系吗?

虽然未有严格的因果关系界定,但是科学家发现乡愁与抑郁症的诱发有密切关系,甚至与免疫力下降、糖尿病和白血病有关。

乡愁在生理上一般表现为肠胃不舒服、睡眠紊乱、食欲下降、头痛、困倦。

在心理层面上,思乡者的注意力容易被与家乡有关的事物吸引。

越来越积极地评价家乡,只看到家乡的美好,甚少提到家乡的问题,而对当前的新环境不甚满意。

行为上的症状表现为活动缺少主动性,易疲惫,对新环境没有兴趣。

在一些学生野营训练中,研究者往往会观察到有些学生食欲下降、吵闹或打架以吸引他人注意,在聊天时总是提及家乡。

他们情感上表现为抑郁、失去好奇心和容易紧张。

⑶谁会有乡愁呢?

⑷乡愁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在普通人中不常见,一般只有一到两成的迁徙者真正有比较明显的乡愁症状。

不过,据调查,有一半到四分之三的普通人在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乡愁的体验。

⑸乡愁的发生需要两个基本的地理环境条件:

一个是离开家,一个是到了一个不熟悉的新地方安家或逗留一段较长的时间。

⑹乡愁跟每个人自身也有关系,有些人更容易被乡愁困扰,有些人则能免受思乡之苦。

有研究发现,情绪不稳定的人更加容易产生乡愁情绪。

情绪不稳定的人在很多情绪上都有较大波动,当然也包括乡愁。

内向的人在新环境中较少主动接触他人,因而他们所能获得的情感支持相对较少,所以内向者更易染上乡愁也就不奇怪了。

死板的人由于对新环境的接纳能力较低,因而难以快速适应新环境;低支配力的人感觉缺少对周围事情的控制感;低自尊的人对自身总体评价低,因而总体上对生活难言满意;逃避伤害倾向性高的人缺乏探索新环境的勇气;缺少自主性的人太过于依恋过去或他人,这些人都容易与乡愁扯上关系。

反之,研究发现,情绪稳定的人较少被乡愁困扰。

⑺为什么会有乡愁?

⑻从小在家乡成长,我们会对那里的人、事、物形成一种情感依恋关系。

因为依恋的中断,这种依恋关系会因离去而淡薄,但几乎终生不会完全消失。

⑼到了一个新的地方,生活风格的转变,可能一切需要重新开始。

在家过惯了自由自在的日子,到了需要紧张起来的新地方工作,从睡到自然醒到朝九晚五,一个人在适应能力的过程中难免更加想念以前的美好。

⑽失去控制感也会产生乡愁。

一个新的环境自然会导致一个人有失落、失去控制的感觉。

个人感受到的对环境控制力与乡愁是一种反比的关系,越缺少控制感,越有可能出现乡愁的状态。

⑾角色的转变也可能导致乡愁。

比如,在新的地方很多事情需要亲力亲为,面临着新的角色要求,但又缺少了帮手。

⑿家乡意味着安全和舒服,而新的地方意味着希望和机会,两个地方都有诱惑力。

这会在人心里造成一种两边都想去的冲突。

这种冲突造成的焦虑如果一直延续下去,就会变成乡愁。

⒀如何应对乡愁?

⒁长久以来,研究者认为治疗乡愁的最好方法就是回家。

但是,不需要回家,能“就地”解决乡愁吗?

(选自《百科知识》2016年1月下。

有删改)

1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乡愁虽然是一种情绪,但是,它不但反映在人的精神层面上,也体现在人的生理

上,因此,乡愁也是一种疾病。

B.乡愁症状常表现在注意力容易被与家乡有关的事物吸引,对当前的新环境不甚满

意,活动缺少主动性,易疲惫等。

C.情绪稳定的人获得的情感支持相对较多,对新环境的接纳能力较低,有探索新环境

的勇气,不太依恋过去或他人。

D.依恋的中断、生活风格的转变、控制感的失去、角色的转变、欲望的冲突等会让人

产生乡愁。

1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事理说明文先后介绍了乡愁的原因、对象、概念和应对的办法,条理清晰,一目

了然。

B.第⑵段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患乡愁者的生理反映、心理特征和行为症状。

C.第⑷段中的“一般”,表明只是通常情况下会有一到两成的迁徙者真正有比较明显的乡愁症状。

D.文中多处使用设问句,既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与注意,又能引出下文,使文章衔接自然。

14.请用文中相关的知识,提出“不需要回家,能‘就地’解决乡愁”的方法并加以解释。

(4分)

(四)(17分)

童年

王溱

老爹往阳台上一站,杵成了一座山。

夕阳把他长长的影子扯进屋里,他却把思绪抛向远方。

我问老爹,有心事?

老爹说,我想念我的童年了。

原来如此。

他眺望的,是老家的方向,想必他的童年,还落在那边,被人遗忘。

我决定跑一趟长途,去多年未踏足的乡下,把老爹的童年接来。

老爹兴奋得像孩子,给我细细列了他童年的清单:

一只用线绑着的绿色金龟子,一根甜丝丝的茅根笛,一个捕知了的竹片弓,还有最重要的,一只四四方方烤着绿漆的木匣。

我连夜出发,在远光灯和近光灯的切换中,渐渐靠近老爹的童年。

隧道里飞闪而过的灯,总让我错觉时光穿梭了——兴许到了乡下,老爹和他的光屁股兄弟们,正躲在哪个角落偷嚼槟榔。

时间终究回不去。

唯一还留在乡下的伯父,牙已快掉光。

他听说我来取老爹的童年,自告奋勇要帮忙。

在扬着尘的屋子,老爹指定的角落,我们找到了竹片弓,找到了绿匣,却没有金龟子和茅根笛。

伯父感叹,有些东西,没了就是没了。

我小心翼翼打开绿匣子。

五颜六色的玻璃球,小人书,木头做的手枪,橡皮管水炮,菱角壳哨子……可这,这分明是我的童年呀!

还记得不擅木工的老爹给我削这把枪时,左手拇指的指甲被削去一半。

还有那橡皮管水炮,我找不到废笔头当炮口,竟把老爹崭新的圆珠笔头拆了去,为此还挨了一顿揍。

为什么我的童年会装在老爹的绿匣子中?

老爹的童年又去哪儿了?

打电话问老爹,问三句答一句,没说是,也没说不是,问他绿匣子中原本应该装些什么,他也说不上来。

我只好载着老爹残缺的童年回来。

虽然残缺,老爹还是很高兴。

他给竹片弓安上橡皮筋和绣花针,开始满小区跑,找知了,却一只也没找着。

他细细抚摸着绿匣子里的每一样东西,仿佛那些也是他的童年。

我深感愧疚。

我想,得想办法把老爹的童年补齐,而且,必须得快!

年近古稀的老爹,从拿到竹片弓那一刻起,他的岁月已经开始倒带。

第二天,我就带老爹去了附近那所学校,那里有浓浓密密的榕树,知了正扯着嗓子自曝行踪。

兴奋的老爹几番拨弄他的竹片弓都没使上劲,干脆蹭蹭蹭爬上三楼。

射程短了,命中率就高了!

老爹说。

我惊讶地发现,说这话时,他已经倒带回了十来岁的模样。

回来后,老爹就跟八岁的小孙子较上了劲。

鱼刚端上桌,老爹的筷子就嗖地直奔鱼眼,可还是慢了一步,被小孙子一筷子挖到碗里。

老爹嘟起嘴,把鱼翻个边,还没挪筷子,鱼眼又被掳去。

不吃了!

老爹把筷子一拍,鼻孔呼呼冒着气。

我微笑,像看两个一般大的小子在争抢。

兴许,该是茅根笛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可我跑遍大大小小的药房,也找不到适合的茅根,不是没有味道,就是干瘪吹不响。

我只好带老爹去近郊挖,这玩意埋得还挺深,老爹满手是泥巴。

他得意地扮鬼脸,把甜丝丝的茅根笛吹得贼响。

那一刻,老爹已倒带回五六岁的模样。

我知道,时间很紧了。

幸好,这次下乡考察,竟让我意外逮着了那种全身绿得发光的金龟子。

我用线绑它的脚,一放手,它像个定点的圆规,一圈一圈绕着飞,却飞不出生命的轮回。

老爹兴奋地伸手要抓,快触到了,又胆怯地缩回。

瞧他懵懵懂懂,是否真记得,这家伙曾飞进他的童年清单?

再后来,他倒带回学步时的模样。

我常常推着他到楼下遛弯。

老爹跟每一个“遛孩子”的老人打招呼。

他若刚好看见皮孩子在草地上扯架,会激动得要奔过去帮忙。

很快,老爹只能卧床。

我从音乐转铃中得到灵感,给他做了个可旋转的圆吊柜,把常用的东西都吊在里边,伸手就能拿到。

他应该很喜欢,瞪大眼睛看着吊柜转啊转,时不时伸手拨拉一下。

倒带终究“咔”到了尽头。

老爹静静躺着,没有人出生时那惊慌的啼哭,很安详。

我把所有属于他第二个童年的东西都装进一个纸做的箱子,一并给他带走。

做完这一切,我累了。

我竟也开始想念我的童年。

我兴冲冲翻出那个绿匣子,打开。

可里面是——游戏机、变形金刚、遥控汽车、拼图……

我的童年呢?

妻子说,我拿来装咱儿子小时候的东西了。

【注释】杵,读音chǔ。

像木桩那样站立在那里。

(《2015中国年度小小说》,漓江出版社,有删改)

15.根据小说的情节,梳理老爹的“倒带”过程,完成下列表格。

(4分)

倒带阶段

老爹的活动

十来岁

老爹跟我去附近那所学校拿着竹片弓找知了,跟小孙子争抢鱼眼。

五六岁

学步时

到尽头

老爹静静躺着,很安详的走了。

16.文中画线语句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

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4分)

17.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1)他得意地扮鬼脸,把甜丝丝的茅根笛吹得贼响。

(2)老爹兴奋地伸手要抓,快触到了,又胆怯地缩回。

18.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童年”的含义和作用。

(5分)

三、(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

有人说,幸福很现实,就在加官晋爵时、买房购车后;有人说,幸福很温馨,就在父母平安时、孩子快乐中;也有人说,幸福很简单,就是用心品尝面前的好茶,让此刻愉快的感觉更醇厚……

请以“我的幸福时刻”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

⑴立意自定。

⑵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字数不少于500字。

⑶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l~3题。

A

古老的郊区公园里静悄悄的。

秋风扫下的枯黄的枫叶缓缓地落在已很久无人清理、杂草丛生的小径上。

公园里空寂无人。

保尔在海边找了张长凳坐下,把脸对着阳光,太阳已不那么晒人了。

他坐车来到这个僻静的地方,为的是考虑如何安排他今后的生活。

是该进行总结和做出决定的时候了。

柯察金双手抱头,陷入沉思之中。

他的一生,从童年时代一直到现在,一幕幕地在他眼前闪过。

他这二十四年生活得怎么样?

好呢,还是不好?

他一年又一年地回顾,像一个铁面无私的法官检查着自己的一生。

结果他十分满意,他这辈子过得还挺不错。

但最主要的一点是,在火热的斗争年代,他没有睡大觉,在夺取政权的残酷搏斗中找到了自己的岗位,而且在革命的红旗上,也有他的几滴鲜血。

在精力全部耗尽之前,他没有离开过队伍。

现在,他的身体彻底垮了,归队已经无望。

他应当如何处置自己呢?

他终于从巴扎诺娃口中了解到了真实病情。

应当有思想准备,将来他还会遇到更可怕的事。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办?

这个没有解决的问题犹如阴森森的黑洞摆在他的面前。

B

从这一天起,保尔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

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

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

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

已经写好的部分,他必须逐字逐句全部记住。

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要受到阻碍。

母亲忐忑不安地注视着儿子的工作。

在工作过程中,他必须凭记忆整页整页,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因此母亲有时觉得他疯了。

保尔写字的时候,她不敢走近他,只在趁着替他捡起滑落在地上的手稿时,才怯生生地说:

“保夫鲁沙,你最好还是做点别的什么事吧。

哪里见过像你这样的,老写个没完没了……”

保尔见母亲如此不安,不由得笑了起来,并安慰老太太说,他还没到完全“发疯”的地步。

1.联系原著,说说画线语句中“更可怕的事”指什么?

保尔对今后生活做出了怎样的“安排和决定”?

(2分)

2.阅读B文段,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保尔的性格特点。

(4分)

3.阅读A文段,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的运用。

(4分)

2016年顺德初中毕业生水平测试暨中职学校单独招生(春季)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题号

分值

答案及评分意见

1

10

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⑵报君黄金台上意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⑸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每句1分,每句错、漏、多1字扣0.5分,扣完该句得分为止)

2

4

⑴倒坍⑵蹒跚⑶顾名思义⑷翻来覆去(错漏或多一字扣1分,扣完该小题得分)

3

3

C(应该改为“目不暇接”。

目不暇接:

可看的东西太多,眼睛都忙得看不过来了。

眼花缭乱:

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事物而发花、迷乱)

4

3

B(语序不当,应该把“规划”调到“建设”前面。

5

4

示例:

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留下千古美谈,启迪我们有错就改善莫大焉;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终落得个逃之夭夭的下场,警示我们冒充欺骗终将露馅。

(每个句子2分。

能够写出成语包含的典故1分,能够写出成语蕴含的道理或警示作用1分。

不必拘泥于字数一致)

6

3

⑴靠近;⑵以……为乐(感到快乐,理解为意动用法即可);⑶离开

7

4

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关键采分点:

“得”“寓”“之”,错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

⑵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关键采分点:

“颓然”“乎”和判断句式,错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

8

3

A(其核心是“乐人之乐”,即与民同乐)

9

3

D(前后者都是“这样”的意思;A项前者是“超过”的意思,后者是“经过”意思;B项前者是“诚,真”的意思,后者是“信用”的意思;C项前者是“善良”的意思,后者是“擅长”的意思)

10

3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

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

11

3

告子认为人性不分善与不善(1分)。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1分),但人的本性会因环境的影响而改变(1分)。

(直接抄原文不得分)

12

3

C(其中的“对新环境的接纳能力较低”不相符,应该是“对新环境的接纳能力较高”)

13

3

A(介绍的顺序不正确,应该是“概念、对象、原因和应对的办法”)

14

4

示例一:

结交新朋友。

这是一个建立新的依恋过程,或抵消依恋中断的影响过程。

同时,因为多与外界的人一起会减少乡愁的困扰。

示例二:

减少独处,多点到外面活动,如体育锻炼。

因为情绪不稳定或者神经质强的人会在孤独的时候遇到麻烦,同时,独处时候不需要自我监控自己的行为,情绪更加容易波动。

示例三:

转移注意力,找点有趣的事情做,让自己暂时“乐不思乡”,因为乡愁者总是依恋故乡,满脑子都是“自家的好”。

(方法正确得1分,结合文中相关知识解释正确得3分,解释视回答的情况分四个等级(0、1、2、3)给分)

15

4

①爹跟我去近郊挖茅根(1分),把茅根笛吹得贼响(1分)。

②老爹由我带着他去遛弯,跟人打招呼(1分),还激动地劝架(1分)。

(意思相符即可得分)

16

4

插叙(1分)。

作用:

①回忆了童年时制作玩具的情景;②交代了绿匣子中一些玩具的来历;③表现对童真的向往;④丰富文章内容,突出了文章的主题;⑤使文章的情节有起有伏,避免了平铺直叙等。

(答对一点得1分,作用满分为3分)

17

4

⑴“得意”,生动地描写了老爹挖到茅根后吹茅根笛时的神态(1分),表现出老爹成功“找回”童年玩具时发自内心的高兴、满足(1分)。

⑵“胆怯”,生动地描写出老爹看到绿龟子时欲抓不能的反应

(1),表现了老爹“倒带”回童年喜爱而又担心伤害小动物单纯的天性(1分)。

18

5

含义:

①老爹倒带回童年(或:

老爹、“我”和儿子三代人的童年(1分);②是生命的本真,飞不出的“生命的轮回”(1分)。

作用:

①贯穿全文,是文章的叙事线索(1分);②表达了作者对单纯、快乐童真的怀念(1分);③写出了晚辈对长辈的关心,长辈对晚辈的关爱,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揭示了小说的主题(1分)。

(评分说明:

每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9

50

参照升中考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

附加题

1

2

①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②用写作继续为革命作贡献(以文学为武器继续战斗)。

(一问1分)

2

4

示例:

①保尔在全身几乎瘫痪、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写作,可见其身残志坚、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性格特点;②母亲看见保尔艰难地写作,心痛地劝说,并很不安,保尔却笑着安慰她,可见其乐观豁达的性格。

(至少要从两方面分析,每个方面性格特点1分,内容分析1分,满分为4分。

只答性格特点,没有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不能给分)

3

4

⑴心理描写:

选文写了保尔坐在公园里对自己前段生活的“总结”,用一连串的问句来审问自己,进行深刻的反思,写得细腻感人,较好地展示人物矛盾的内心世界(1分),表现人物善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