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8082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房屋安全鉴定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由贵州省建筑科研设计院设计,贵阳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五处施工,1998年竣工投入使用。

以人工挖孔桩基础为主,局部为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下设地下室,上为3层框架结构裙房,抬两幢平行布置的5层砖混结构住宅。

由于此次火灾发生在裙房的1层及2层的局部,地下室和3层未过火,上部住宅也未受火灾影响,故对住宅部分不予赘述。

裙房部分平面布置为长7跨45m,宽7跨45m,柱距有m、和m,总建筑面积6075㎡,单层建筑面积2025㎡(详见设计图)。

地下室层高,底层层高,2层层高,3层层高。

裙房框架柱以700×

700㎜为主,部分为800×

800㎜和500×

500㎜,框架梁断面尺寸为300×

700㎜,次梁断面为250×

500㎜;

现浇钢筋混凝土地下室顶板及2、3层楼板板厚100㎜,4层楼板板厚150㎜;

梁板混凝土设计等级,除4层为C40外,其余为C35,柱混凝土设计等级以下为C35,以上为C30;

框架柱在梁底以下有约30㎜厚的水泥砂浆粉刷层,其余均为清水构件。

裙房的1、2层为个体商业用房,中部设有内部楼梯和自动扶梯,有如附件二所示的宽约2m的通道,通道侧为防火铝合金卷闸门。

经营户采用防火(混凝土小板)和非防火材料自行隔断成小间营业铺面,以经营服装百货为主;

地下室及3层大部分为堆放服装的仓库,部分为办公用房(如3层局部为派出所的办公用房)。

室内地坪地砖贴面,吊顶由经营户采用防火材料和非防火材料自行完成。

住宅的砖墙封闭楼梯间设在房屋两侧,与商场分开。

2.火灾情况介绍:

南华商场于2005年1月4日凌晨1时20分左右发生火灾,至5时左右火势得以控制。

据消防部门介绍,起火点位于底层商场的24号铺面内(

~⑥∕B~C轴间),因违规使用石英炉引发火灾。

4日凌晨3时至4时是火势最为猛烈阶段。

由于商场的开间及进深较大,达45m,火势在底层商场内部四处蔓延,消防灭火难以到达中央核心区域。

火势串至③~④∕F~G轴间区域后,烧穿该区域顶板,引燃该区域的2层商品,并造成2层在该区域的部分顶板混凝土脱落,钢筋网外露,但火势未向2层的周边及3层蔓延。

此次火灾在底层商场内的过火面积达80%以上,造成了底层商场内的货物大部分烧毁,仅四周铺面有部分商品幸存,吊顶基本毁尽;

底层商场的顶板部分烧穿,另有近半数的顶板混凝土保护层脱落,楼板钢筋网外露和开裂,有的钢筋网与混凝土已脱离变形,仅剩板面的一层混凝土薄壳;

梁受损裂缝,柱粉刷层龟裂;

楼地面地砖局部起翘,少量脱落。

2层除上述的③~④∕F~G区域结构受损外,其它部位及3层仅因受烟熏发黑。

地下室虽未过火,但因消防水长时间浸泡,导致商品受损。

火灾后的南华商场外貌状况见照片1、2。

3.火灾温度判断:

根据建筑火灾特点,建筑火灾一般分三个阶段,即成长期、旺盛期、衰减期,其中对建筑结构损伤最为严重的火灾的旺盛期阶段。

由于底层商场面积较大,消防灭火时扑灭一点,另一点火势又起,因此整个火灾持续时间较长,但消防灭火采取了有效措施很好的控制了火势不向上部蔓延,以及底层商场的火场温度。

鉴定后初步估计此次火灾旺盛期约为2个小时左右。

根据建筑物(特别是楼板)的受损状况和火灾现场残留物的损毁情况,经综合分析判断,绘制了“南华商厦一层商场火灾受损程度区域分布及温度分布图”(见附件一)。

从图中可见,南华商厦的底层结构受损程度可分为以下四个区域:

严重

烧伤区(T﹥800℃),中度烧伤区(600℃﹤T﹤800℃),轻度烧伤区(300℃﹤T﹤600℃)和未过火区域(T﹤300℃)。

但需说明的是,因商场内的铺面分布、隔断设置以及货物(可燃物)堆放情况的差异,导致这些区域的临界限有的呈犬牙交错状,结构加固时应加以注意。

4.现场检测鉴定情况:

.严重烧伤区域(附件一所示的③~④∕F~G区域及2层同部位):

该区域内的商品基本烧毁殆尽,铝合金卷帘门的钢门轴有下挠变形。

楼板(指顶板,下同):

已大部分烧穿,钢筋呈网状外露和下挠变形(见照片3、4、6、7、8)。

梁:

表面略呈灰白色,下角混凝土局部崩壳脱落,下部1/3区域内的混凝土呈酥松状,有轻微变形下挠,裂缝极为发育,梁底及梁侧均有裂缝,以竖向裂缝为主,贯通全梁高,最大缝宽达㎜,也有大量的水平及斜向的细短裂缝(详见照片4、5、6、7及附件二“2LL-9梁F~G轴段裂缝展开图);

锤击检查,梁侧面1/2梁高以上区域内声音尚清脆,无明显锤击痕迹。

但1/2梁高以下区域声音逐渐变闷,并留下锤击痕迹。

碳化深度检查,梁的碳化深度从上部向下逐渐加深,局部抽样,梁下部最大碳化深度约10㎜(见照片14),中上部碳化深度4~6㎜(平均碳化深度见附件三)。

柱顶混凝土碳化深度约1~2㎜。

强度及烧伤深度检查,回弹法检测显示,梁的上部回弹值较高,越向下,回弹值越低;

超声波检测也显示出,梁的上部超声波传递速度只是略低于在未损伤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但下部超声波传递速度就远低于正常的传播速度了。

梁上部混凝土强度降低幅度较小,基本能满足设计要求,平均烧伤深度也只有5~6㎜;

下部混凝土强度损失较大,强度降低值约

为30%,平均烧伤深度有7~8㎜(详见附件三:

检测报告)。

柱,表面水泥砂浆粉刷层龟裂,无脱落;

清水柱头混凝土略呈灰白色。

锤击检查,柱头上部声音清脆,下部(梁底)声音略有发闷。

碳化深度检测,约2~3㎜。

混凝土强度及烧伤深度检测,柱头混凝土强度基本能达到设计要求,烧伤深度约3~4㎜(详见附件三)。

.中度烧伤区域:

该区域内的商品大部分烧毁,铝合金卷帘门钢门轴个别有软化变形现象。

楼板,板底混凝土保护层脱落,钢筋成网状外露,其中部分钢筋网下挠变形,仅剩板面约3~5㎝的薄壳。

梁,表面受烟熏发黑,部分梁底和梁侧下部略呈粉红色,个别梁的下角混凝土少量崩壳脱落,梁侧裂缝发育,以竖向裂缝为主,缝长达全梁高,一般中间宽两端窄(见照片9、10、11及附件二“2KL-9梁4~5轴段裂缝展开图”),最大缝宽达~㎜,无明显变形下挠。

锤击检查,中上部声音清脆,无明显锤击痕迹;

下部声音稍有发闷,有不清晰锤击痕迹。

碳化深度检查,梁下部最大碳化深度约8㎜(见照片15),中上部碳约3~4㎜。

平均碳化深度详见附件三。

混凝土强度及烧伤深度检测,梁中上部强度基本满足设计强度,下部降低约20%;

平均烧伤深度:

下部约5~6㎜,中上部约3~4㎜(详见附件三)。

柱,水泥砂浆粉刷层龟裂,无脱落,柱头烟熏发黑。

碳化深度约1~2㎜。

强度满足设计强度。

烧伤深度约1~2㎜。

.轻度烧伤区域:

商品部分烧毁,多为消防水浸湿受损,铝合金卷帘门钢门轴无变形。

楼板,板底烟熏变黑,由于施工质量差,多处板底钢筋保护层严重不足,有的清晰可见钢筋网(见照片12),火灾中处于严重不利地位。

板底出现1条或多条裂缝,但未见保护层脱落。

梁,烟熏变黑,无混凝土脱落现象,梁侧出现竖向收缩裂缝,一般一根梁上有3~4条,最大缝宽㎜以下,无下挠变形。

锤击检查,声音清脆,无锤击痕迹。

碳化深度检测,梁下部约3~4㎜,中上部约2~3㎜。

混凝土强度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柱,水泥砂浆粉刷层部分龟裂,无脱落,柱头烟熏变黑。

锤击声音清脆,无锤击痕迹。

碳化深度,柱头约1~2㎜。

.未过火区域:

部分构件为烟熏变黑,结构未受火灾危害。

.第2、3层,除2层的3~4∕F~G轴区域外,其它部分因无法进入而详细查勘。

底层商场严重烧伤区域(附件一所示的③~④∕F~G区域)的楼板即地下室的顶板,经勘察,未见异常(见照片13);

其它部位,初勘未见异常。

五.损坏原因分析

由于柱梁板所处位置不同,相应的火灾烧伤程度也不同。

板所处位置最不利,烧伤最严重,梁次之,柱最轻。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同,烧伤程度也不同,板的钢筋保护层最薄,烧伤最严重,梁、柱的钢筋保护层较厚,烧伤程度轻于板,其中柱更有水泥砂浆粉刷层的良好保

护,受损程度最轻。

因施工质量差,板的保护层过薄,严重不满足要求,也是导致板严重受损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梁的检测报告(混凝土强度和烧伤深度)与现场检查(碳化深度)所反映出的梁的损伤规律是一致的。

即梁的损伤(强度及烧伤深度)由梁顶向梁底逐渐加重,而且受拉区混凝土强度损失较大。

但具体数据上有出入,是因现场检查所反映的是一个点的具体损伤情况,一般选最严重部位;

而检测报告反映的是一根构件的整体情况,反映的平均损伤情况;

另外,回弹测强反映的强度值普遍较高(严重烧伤区除外),一是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强度就大于设计强度,加上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增涨;

二是火灾后提高了混凝土的表面硬度,因此回弹值相应提高。

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梁底明显降低,说明高温后受到损伤。

钢筋强度损失,未通过检测获得。

相关资料介绍如下,以供分析判断时参考。

钢筋表面温度低于300℃时,屈服强度降低不到10%,影响不大,温度大于600℃时,屈服强度降低接近一半。

但高温作用后,钢筋握裹力有一定损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构件的整体性能。

由于消防灭火,混凝土表面高温后遇水急剧降温,混凝土急剧收缩,是混凝土表面出现大量裂缝的重要原因。

六.鉴定结论

板:

严重烧伤区及中度烧伤区内,混凝土和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在遭受高温作用后都发生了变化,判断为严重受损构件。

轻度烧伤区域内的板,已出现裂缝,判断为中度受损构件。

严重烧伤区内,混凝土烧伤严重,烧伤深度局部已达主筋表面,而且梁已出现宽达㎜的裂缝,并有变形下挠,判断为严重受损构件;

中度烧伤区域内,混凝土烧伤深度尚未到主筋表面,但收缩裂缝数量较多,判断为中度受损构件;

轻度烧伤区域内,多数为混凝土收缩裂缝,对承载力影响不大,判断为轻度受损构件。

柱:

仅在严重烧伤区域内有约2~3㎜的烧伤深度,判断为轻度受损构件。

未过火区域内的钢筋混凝土柱、梁、板仅因烟熏变黑,构件基本未受火灾危害。

注:

严重受损构件,属严重不满足国家规范要求,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加固补强处理。

中度受损构件,属不满足国家规范要求,应采取加固处理。

轻度受损构件,属基本满足国家规范要求,若有烧伤处,需予处理。

七.处理建议

严重烧伤、中度烧伤及轻度烧伤区域,须采取技术措施加固补强;

未过火区域内,重新进行粉刷处理。

严重烧伤区域,属严重受损构件,应进行加固补强处理;

中度烧伤区域内,去除烧伤层混凝土,然后进行加固处理;

轻度烧伤区域,对烧伤层混凝土进行处理。

对烧伤层混凝土处理。

另外,处理后的柱、梁、板宜全面作水泥砂浆粉刷。

八.检测鉴定人员

权钧,熊杰,侯波,龙正发,唐敦模。

九.鉴定单位技术人员签章

摄影:

鉴定单位

资料整理:

(公章)

项目负责人:

鉴定负责人:

鉴定日期:

2005年1月12、13日

 

裂缝明细

1

2

3

4

5

6

7

8

9

10

距5轴(㎜)

750

1300

1850

2250

2650

2900

距4轴(㎜)

面1850

背1100

面2400

背2380

面2800

背2890

3000

裂缝长度

h

上2h∕3

h∕2

h(4条)

2h∕3

b

h∕3

中h∕2

最大缝宽

.010

1、2KL-G梁截面为300×

700㎜,4~5轴距为7000㎜;

2、h为梁高减区板厚,即为h-b=700-100=600㎜;

3、单位:

裂缝宽度为㎜。

贵阳市南华商住楼

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

贵州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实验检测中心

2005年1月20日

贵阳市市西路南华商住楼

委托单位:

贵阳市房管局

设计单位:

贵州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施工单位:

贵阳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建设时间:

1996年~1997年

检测单位:

检测人员:

曹新明、黄质宏、朱国良、周万春、刘雄等

报告编写:

黄质宏

报告审核:

曹新明

测试日期:

2005年1月11日~18日

一、工程概况

位于贵阳市市西路的南华商住楼是一栋9层框混结构的建筑物。

由贵阳市南华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兴建,贵州省建筑科研设计研究院设计,1996年~1997年由贵阳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五处承建施工,1998年左右竣工投入使用。

该建筑物-1层~+3层为框架结构,4~8层为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桩基础,局部为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

±

以下1层地下室;

以上为3层框架结构裙房,3层以上为两幢平行于市西商业街布置的5层砖混结构住宅。

由于本次火灾发生在裙房的1层及2层的局部,3层未过火,因此对上部住宅部分未受火灾影响,故以下对住宅部分不再赘述。

裙房平面布置为45m×

45m的正方形,柱距有m、、m,单层建筑面积2025㎡(详见设计图)。

框架柱断面尺寸以700×

700㎜为主,个别为800×

800㎜、500×

500㎜,框架主梁断面尺寸为300×

700㎜,次梁连系梁断面尺寸为250×

梁板混凝土设计等级除4层为C40外,其余为C35,柱混凝土设计等级以下为C35,以上为C30;

框架柱有约25~30㎜厚的水泥砂浆粉刷层,框架梁及现浇楼板板底均为清水,未作粉刷。

裙房的1~2层为商业用房,商场内由经营户采用钢筋混凝土小孔板、木板等不同材料自行隔断成小开间的营业铺面,铝合金卷闸门作门脸,留有约2m宽的内走道,商场内以服装百货经营为主;

地下室及3层的大部分为商场内经营户堆放服装的仓库(3层局部为办公用房)。

室内地坪地砖贴面,顶棚吊顶由经营户自行完成,吊顶材料既有轻钢龙骨的防火材料,也有木龙骨的非防火材料。

裙房商场中部设楼梯及自动扶梯,住宅部分的楼梯间设在房屋两端,有砖砌墙体将之与商场分隔开。

表1主要技术指标

工程名称

南华商住楼

建筑物地点

贵阳市市西路

建筑物面积

约万平方米

建筑物层数

九层

(含一层地下室)

建设单位

贵阳市南华房地产开发公司

设计单位

贵州省建筑科研设计研究院设计

施工单位

施工时间

结构形式

一~三层框架结构、四~八层砖混结构

基础形式

人工挖孔桩和独立基础

框架梁混凝土强度

≥C35(一层~三层)

框架板混凝土强度

框架柱混凝土强度

≥C35(一层~二层)

钢筋

Ⅰ、Ⅱ钢筋

二、检测原因及目的

南华商住楼于2005年1月4日凌晨1时20分左右发生火灾,直至凌晨5时左右火势才得以控制。

据消防部门介绍,起火点在底层商场的24号门面(

~⑥∕B~C轴间),起火后火势在底层商场内部四处蔓延。

由于商场的开间及进深较大,消防灭火难以及时到达商场中央核心部位的火灾区域,因此底层商场的中央部位火灾损伤较为严重,在③~④∕F~G轴间楼板垮塌后火势进入2层商场的同部位,所幸在2层火势未再继续向周边以及3层蔓延。

据介绍,在2005年1月4日凌晨1时20分左右由于电炉短路引起火灾,1时24分消防人员即赴现场进行灭火,2时30分大火被扑灭;

火灾后贵阳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及有关部门立即对该建筑物一层、二层的结构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此次火灾由底层商场起,在底层商场内迅速蔓延,导致底层商场过火面积达80%以上,货物大部分烧毁,瓷砖地面起翘、脱落,顶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有的板底混凝土大面积脱落钢筋网外露,有的板底混凝土开裂严重,最严重的③~④∕F~G轴间,钢筋混凝土板已垮塌。

并由③~④∕F~G轴间楼板垮塌部位火势进入2层商场,造成③~④∕F~G轴间的货物被烧毁,顶棚板底混凝土脱落、钢筋网外露。

所幸火势得到很好控制,未在2层商场内以及向3层继续蔓延,造成更大损失。

但其余部位也因受烟熏,造成墙、顶表面发黑。

地下室完好,未受火灾影响。

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在南华商场一层、二层(局部)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由于火灾高温影响,在不同程度上受损。

为此,受贵阳市房管局的委托,我实验检测中心对该建筑物受本次火灾高温影响区域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检查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结构受损的程度、进行综合评价。

三、检测内容

1.建筑物底层钢筋混凝土构件表层损伤厚度及碳化深度;

2.建筑物底层钢筋混凝土构件表层强度;

3.建筑物底层钢筋混凝土构件匀质性、密实性。

四、检测依据

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2.《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

90);

3.《市西路南华商住楼结构设计图》;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97);

5.《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

五、检测方法

1.采用现场取样和酚酞试剂对建筑物底层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混凝土表层的碳化深度的检测;

2.根据《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采用低频超声波检测仪对各结构构件进行测试,测量超声脉冲纵波在结构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首波幅度和接受信号频率等声学参数,并根据这些声学参数的相对变化,判定混凝土中的缺陷情况。

本项检测需根据结构的损伤情况和外观质量选取有代表性的部位,采用超声波平测法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混凝土受高温影响后的混凝土表面损伤厚度检测;

3。

采用回弹法对建筑物底层框架梁、板、柱进行强度抽检,判断这些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受高温影响程度;

4.采用超声波对测法(直穿法)对结构构件混凝土各部位进行测试,以确定该构件混凝土的相对匀质性和密实性。

六、检测情况简述及结果分析

我检测中心于2005年1月11~18日对该建筑物内受火灾高温影响的框架梁、板、柱进行全面检查,然后根据结构的损伤情况和外观质量选取有代表性的构件进行检测;

本次检测采用仪器主要有:

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ZC3-A型回弹仪及酚酞试剂等。

1.外观分类:

采用回弹、敲击和表层剥离等方法对受灾现场的构件和区域进行逐一检查,根据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损伤情况进行分类,共分四类区域:

表2损伤情况分类表

类别

基本特征

构件外观开裂严重,混凝土表面呈灰白色,胶结疏松,混凝土对钢筋的握裹力低,回弹值低。

构件外观较完整,混凝土表面有明显烧伤,呈粉红色或黑色,回弹值较低,某些部位有隔空现象。

构件表面无明显开裂,混凝土表面无或仅有轻微烧伤,回弹值无明显降低,且无隔空现象。

该区域属未过火区域,钢筋混凝土构件只是因受烟熏而发黑,无因火灾影响而出现的裂缝等损伤现象。

贵阳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根据以上特征对该建筑物受灾区进行了详细分类,详见贵阳市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出具的《贵阳市市西路南华商厦房屋安全鉴定报告》

1.混凝土表层碳化深度:

通过现场取样检查和酚酞试剂对建筑物一层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混凝土表层检测,测试其表层碳化深度,结果如下表(3),由表中结果可知,同一构件的不同部位,其碳化深度也不相同,梁侧的下缘部位的碳化深度大于中上部位,这也说明了在梁的下缘部位受火灾高温影响较大。

表3混凝土表层碳化深度测试结果

构件编号

贵阳市市西路南华商住楼(一层商场)

构件名称

检测部位

平均碳化深度(mm)

备注

4/H轴-(2-5)梁

梁侧中部

3~4

梁侧下缘

5~6

1/3轴-(F-H)梁

6~7

G轴-(2-5)梁

4~5

4轴-(F-G)梁

1/4轴-(F-G)梁

1/4轴-(G-H)梁

2轴-(E-G)梁

2~3

F轴-(3-4)梁

G-2、F-2柱

柱顶侧部

F-4、G-4柱

11

H轴-(4-5)梁

4.混凝土表层损伤厚度:

本项检测需根据结构的损伤情况和外观质量选取有代表性的部位,采用超声波平测法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混凝土受高温影响后的混凝土表面损伤厚度检测,由于考虑到构件内钢筋对测试的影响,因此测区主要布置在梁的侧面中部,测试时选用频率较低的换能器,测试时换能器与混凝土表面保持耦合良好,换能器移动步距为100mm,检测结果如表4。

表4混凝土表层高温损伤深度测试结果

测试方法

平测法

(检测部位)

测点

距离

(mm)

T

(s)

波速

(m/s)

损伤厚度

G轴-(1/4-5)梁

(梁侧)

100

3268

200

3236

300

3142

400

3342

500

3731

G轴-(4-1/4)梁

2950

2924

2857

3103

3599

1/4轴-(G-4/H)梁

3049

2895

3230

3140

3436

3676

3145

3597

3252

3794

F-4柱

(柱侧)

38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