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体验中考.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8533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解度体验中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溶解度体验中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溶解度体验中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溶解度体验中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溶解度体验中考.doc

《溶解度体验中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解度体验中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溶解度体验中考.doc

2017中考真题专题汇编——溶解度曲线

一.选择题

1.(2017深圳)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a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升温至a2℃时,均有固体析出

C、a2℃时,M点对应的甲溶液不饱和

D、a2℃时,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2.(2017随州)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

B.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40℃时,将50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150g乙的饱和溶液

D.将130g20℃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

0t1t2温度/℃

/g

3.(2017·宁夏)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t2℃丙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变为不饱和溶液

B.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明显的是甲

C.t2℃甲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到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的多

4.(2017·黔南)(2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5ga的饱和溶液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5.(2017青海省).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5℃时,a、b的溶解度均为20g

B.15℃时,将15gb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是65g

C.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将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二.填空题

1.(2017聊城)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______。

(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____________的相等。

(3)t3℃时,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a>bB.a=bC.a

2.(2017达州)如图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X中含有少量Y,应采用的方法提纯X。

⑵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⑶t3℃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X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⑷t3℃时,等质量X、Y、Z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溶液质量没有变化的是。

3.(2017南充)根据下图中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为℃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

(3)分别将100g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

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填序号)

A.甲、丙都是饱和溶液B.所含溶剂质量:

甲=丙

C.溶液的质量:

甲>丙D.溶质的质量分数:

甲>丙

4.(2017呼和浩特).t2℃时,将甲,乙各80g分别放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现象如图一。

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填“a”或“b”)。

(2)M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

(3)向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g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甲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们将t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b.两溶液质量甲<乙

c.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5.(2107邵阳)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t1℃时,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3)将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不会析出晶体的是_________。

6.(2017襄阳)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_____℃时,甲的溶解度为20g。

(2)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

7.(2017长沙)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

(2)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

(3)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写一种)

8.(2017甘肃)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25g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g。

(2)t2℃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填“>”、“<”或“=”)乙的溶解度。

(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欲提纯甲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4)将100g10%的甲溶液稀释到4%需加入______g水。

9.(2017广州)右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a、b在溶解度曲线上。

(1)a点对应的溶液是溶液。

(填“饱和”或者“不饱和”))

(2)a点对应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只列计算式)

(3)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其质量分数。

(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4)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

10.(2017安顺)(l)以下是有关CO2气体溶解度的几组数据: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单位:

ml)

压强/大气压

温度/℃

0

25

50

75

100

1

1.79

0.752

0.423

0.307

0.231

10

15.92

7.14

4.095

2.99

2.28

25

29.30

16.20

9.71

6.82

5.73

请根据数据分析:

①根据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表,叙述外界条件是如何影响气体溶解度的?

_____、______;

②打开可乐瓶有气体溢出,说明原瓶中的压强_____(填:

小于、等于或大于)瓶外大气压强。

(2)右下图是无结晶水合物的固体甲和乙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该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20℃时,150g水中溶解______g甲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②现有60℃的乙的饱和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

A.水的质量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C.溶液的质量

D.乙的质量分数E.60℃时乙的溶解度

保持温度不变,将该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量是_(填序号,下同);如果将该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不变的量是_________。

11.(2017河南)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将t3℃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

则乙的溶解度曲线为(填“X”或“Y”);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_;t3℃时,将3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12.(2017武汉)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

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1)t1℃时,氯化铵的济解度为______g。

(2)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出R是________(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

(4)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

A.①、②、③中,只有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若使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

C.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

13.(2017·河池)(5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  ℃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3)欲将一定温度下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4)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应用  的方法提纯甲.

(5)将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配成t2℃时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甲  乙(填“>”、“=”或“<”)

14.(2017·攀枝花)(4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25g丙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2)现有操作步骤:

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

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填序号)。

(3)将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向100gt2℃的水中加入55g甲的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固体析出。

“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

15.(2017·锦州)(4分)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还可采用的方法是  。

(2)t3℃时,甲、乙两种物质各70g分别加入100g水中,能形成溶液质量为170g的  物质。

(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采取的方法是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分别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关系是:

甲  乙(填“大于”、“等于”、“小于”)。

16.(2017·丹东)(5分)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0t1t2t3温度/℃

溶解度/g

10

A

B

C

P

(1)p点表示的含义是。

(2)将t3℃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

方法是(一种即可)。

(3)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到t2℃时,有晶体析出

的是。

(4)t1℃时,将15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5)将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7.(2017·贺州)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

①t1℃时,溶解度相等的两种物质是 .

②B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物质A,要除去A得到较纯的B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

③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  ,乙试管内的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