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8593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5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x

浙江省乐成公立寄宿学校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浙江省乐清公立寄宿学校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30×2=60分)

1.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DNAB.葡萄糖C.CO2D.抗体

2.下列哪种物质是由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A.血红蛋白B.呼吸氧化酶C.胃蛋白酶原D.合成磷脂的酶

3.右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胃蛋白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在A点时温度升高10℃,则反应速率加快

B.若在A点时温度升高10℃,则反应速率不变

C.若在B点时往混合物内加入少量胃蛋白酶,则反应速率会加快

D.若在B点时往混合物内加入少量胃蛋白酶,则反应速率不变

4.某物质的分子式为C184H3012O576N468S21,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核酸

5.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同种生物的不同活细胞中

B.高温使酶失去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酶只有在细胞内才能起作用

6.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过程中,不能说明的是

A.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有一定的联系

B.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分工明确,又紧密联系

C.生物膜结构有一定的连续性

D.分泌物的排出是主动运输

7.把叶绿体色素滤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镜的另一侧观察连续光谱,变暗的区域主要是

A.红光和蓝紫光区B.黄光和蓝光区C.黄光和绿光区D.绿光和红光区

8.由两个氨基酸形成二肽,两个核苷酸形成核苷酸链的片段,都需脱去一个水分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63H103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脱去16个水分子

B.200个核苷酸形成一条单链RNA需脱去198个水分子

C.某环状DNA含200个脱氧核苷酸,形成过程中需脱去198个水分子

D.人工合成含200个脱氧核苷酸的双链DNA片段需脱去198个水分子

9.在光照条件下,将植物培养在18O标记的水中,一段时间后可以首先发现18O存在于

A、蛋白质中B、植物周围的空气中C、葡萄糖中D、三碳化合物中

10.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能量直接来自于()

A.葡萄糖的分解  B.脂肪的分解

C.

三磷酸腺苷的合成  D.三磷酸腺苷的水解

11.关

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

B.ATP中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

C.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12.烟草、烟草花叶病毒和噬菌体三种生物中,核酸的基本单位种类和碱基种类分别是()

A.5和8;5和8;4和4B.8和8;5和8;4和4

C.4和4

;4和4;4和4D.8和5;4和4;4和4

13.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核膜由两层膜构成,mRNA可自由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B.所有时期的细胞,核仁是最显著的结构

C.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D.有的真

核细胞有两个以上细胞核

14.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则在氧浓度为a时()

A.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

B.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C.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

释放的二氧化碳多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

15.用氨基酸饲养饥饿动物,发现动物的肝糖元将增加。

这一现象与哪一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A.合成蛋白质B.氨基转换C.脱氨基D.氧化分解

16.有甲乙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甲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组酵母菌进行发酵,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消耗的氧气总量与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的比为

A.1:

1

B.1:

2

C.3:

1

D.3:

4

17.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顺序是()

①氨基酸②C、H、O、N等元素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缩合④多肽链

⑤形成一定空间结构

A.①③④②⑤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③⑤④D.②①③④⑤

18.下列关于细胞中水的含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老年人细胞中含水量比婴儿的少

C.抗冻的植物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多

D.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9.如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甲乙丙

A.甲图中a点的内在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或色素的数量不足

B.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与C5的生成量都多

C.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D.图中M、N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

20.下列对杨树在光照条件下体内有关物质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肉细胞内,ADP和Pi不断地由叶绿体的基质向基粒囊状结构薄膜移动

B.单位时间内叶片从气孔释放的氧气量不可代表该叶片光合作用实际总量

C.根细胞产生的CO2进入土壤和土壤中的K+进入细胞液穿过的生物膜层数相同

D.形成层细胞内的丙酮酸和[H]不断进入线粒体,ATP可由线粒体移向核糖体

21.研究发现,用不含Ca2+和K+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其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Ca2+和K+的生理盐水灌注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

该实验说明Ca2+和K+

A.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B.是细胞中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C.对维持血浆的酸碱平衡有着重要作用

D.对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22.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需要高尔基体直接参与的是()

A.细胞的有氧呼吸B.胰岛素的加工与分泌

C.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脂质的合成

23.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腺细胞内,核酸合成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B.叶肉细胞内,氧气的产生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上

C.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DNA能够发生转录

D.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24.艾滋病(HIV)研究者发现这么一种怪现象:

有1%~2%HIV感染者往往感染HIV但不会发病。

旅美中国学者张林琦博士及其同事为这一现象找到了初步答案,这些感染者在感染HIV前体内存在3种名为“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这可能就是少数HIV感染者可以长期健康存活而不发病的原因。

下列对“阿尔法—防御素”的认识不可能成立的是()

A.可以人工合成并用于对艾滋病的彻底治疗

B.组成这3种“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氮是构成“阿尔法—防御素”的特征元素

D.其合成加工过程有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内质网等参与

25.细胞的活动和增殖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Merlin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Merlin蛋白的合成需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B.Merlin蛋白主要在细胞质中不断积累而发挥效应

C.Merlin蛋白能够与E3泛素化连接酶结合

D.Merlin蛋白抑制致癌基因的表达来发挥抑癌作用

26.2007年7月21日,大陆首次向台湾捐献2例造血干细胞治疗白血病患者。

请问接受干细胞的病人和病人恢复健康后所生的子女血型的变化情况是()

A.病人血型和所生子女血型都会改变

B.病人血型改变,子女血型随之会改变

C.病人血型改变,而子女血型不会随之改变

D.病人血型和所生子女血型都不会改变

27.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下列变化过程一定会发生的是()

①染色体的复制②DNA含量的变化③核仁核膜的消失和重建

④纺锤体的形成⑤细胞质的分裂⑥着丝点的分裂

A.②⑤B.①④⑥C.②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28.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错误的是()

A.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CO2浓度在a~b之间时,三条曲线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B.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一定是光照强度和温度

C.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

D.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光强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29.人体内主要储能物质和主要能源物质分别是:

A.糖原和葡萄糖B.脂肪和糖类

C.蛋白质和脂肪D.蛋白质和糖类

30.通过生物体内某些物质的分析,可判断各种生物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以下物质可以采用的是()

①DNA②RNA③蛋白质④核苷酸⑤氨基酸⑥密码子⑦碱基

A.①③⑥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满分40分)

二、综合题(满分40分)

31.(9分)下图表示人体在寒冷环境下的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A、B、

C代表相关激素,甲、乙、丙代表相关器官,请回答(在[]中填图中字母或文字):

(1)人在遇到寒冷刺激,身体的温度感受器产生兴奋,以的形式沿神经纤维传到体温调节中枢[]。

(2)体温调节中枢一方面经有关神经的传导通过方式加速热量的产生,全身颤抖;通过方式减少热量散失,使面色苍白。

体温调节中枢另一方面通过使相应的器官分泌相关激素,从而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产生更多的热量,血液中激素含量增加的顺序依次是[]。

(3)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更容易精力集中,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32.(12分)研究发现红细胞与免疫功能有密切相关。

回答下列问题:

(1)骨髓中的________经分裂与分化,产生红细胞、淋巴细胞等,人体红细胞的正常寿命约为120天,红细胞的正常死亡称为_______。

红细胞在体外能够与异种生物的T细胞发生免疫黏附,说明细胞膜上______分子具有识别功能。

(2)为研究红细胞培养液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科研人员设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红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56小时,提取上清液,

②将淋巴细胞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不同处理为:

实验组有A和B;A组:

淋巴细胞+上清液;B组:

淋巴细胞+上清液+刀豆蛋白。

对照组有C和D;C组:

淋巴细胞;D组:

________,另有只加等量培养液的为空白对照。

(注:

刀豆蛋白能诱导淋巴细胞分裂)

③培养一定时间后测量各组数的变化。

上述实验前,要通过实验确定红细胞培养时间、刀豆蛋白的添加量等无关变量,这些研究是本实验的_______。

淋巴细胞分裂的间期,要完成_______,以保证遗传的稳定性。

33.(8分)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突触模式图,请回答:

(1)若刺激A点,该点膜外电位会变成电位。

图中电流计B的指针将偏转次。

(2)图中D所处的内环境是,C是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不能从C传到D的原因是。

(3)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神经递质,它由D释放到E的方式是,

(4)若C表示肌细胞,某病人血清中含有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表现出的症状是(肌肉

松弛/肌肉僵直),这种病属于病。

34.(12分)为研究生长素(IAA)与赤霉素(GA)对豌豆节间生长的影响,有人以某种不能合成GA的突变型豌豆幼苗(形态见下图)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去顶芽、叶片涂抹外源GA等处理,两天后检测该节间的IAA、GA含量以及长度增加值,结果如下表:

(l)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___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浓度时促进生长,在浓度时抑制生长。

(2)在豌豆幼茎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只能,这种运输所需的直接能源是。

(3)比较组实验结果可知,豌豆幼苗中产生生长素的主要部位是顶芽。

比较组实脸结果可知,赤霉素能促进豌豆幼苗产生生长素。

(4)从上述实验还可

推测,生长

素能促进碗豆幼苗对赤霉素的。

为了进一步验证该实验中生长素对赤霉素的作用,还可增加一个实验组,该实验组的处理是。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

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凡是存在于这些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组成成分。

DNA位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成分。

组织液、血浆、淋巴均含有葡萄糖和CO2,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浆和淋巴,三者都是内环境成分,综上所述,A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A

【解析】

试题分析:

人体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A正确。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不是内环境组成成分,B错。

生理盐水指0.9﹪氯化钠溶液,与人体细胞外液钠离子和氯离子浓度相同,但不是细胞外液,C错。

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D错。

考点:

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3.B

【解析】

试题分析:

人体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通过体液的运输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调节机体的代谢活动;外分泌腺的分泌物由管道输送,最终运输到外界环境中;上述腺体中,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胰岛、睾丸、卵巢均属于内分泌腺,唾液腺、肠腺、汗腺、皮脂腺、胃腺、肝脏均属于外分泌腺,所以B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4.D

【解析】

试题分析: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A正确;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对稳态的调节作用需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B正确;病原体侵入机体干扰稳态后,主要是免疫调节起作用,C正确;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可使机体的多项生理指标保持相对稳态,但不是恒定不变,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5.A

【解析】

试题分析:

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时,通过消化系统为内环境通过各种营养成分,通过呼吸系统排出CO2并提供O2,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尿素等代谢废物,通过循环系统将内环境与上述各系统联系起来,所以选A。

考点:

本题考查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6.C

【解析】

试题分析:

人体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钙离子和葡萄糖普遍存在于内环境三种成分中;纤维蛋白原是血浆的重要成分;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选C。

考点:

本题考查内环境成分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7.D

【解析】

试题分析:

O2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空气中的O2要进人的组织细胞中,并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需要依次穿过肺泡壁、肺泡外毛细血管壁、红细胞的细胞膜进入红细胞;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处,再穿过红细胞的细胞膜、组织处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最后再穿过组织细胞的细胞膜、线粒体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共穿过11层由磷脂双分子组成的膜,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自由扩散及体内细胞为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8.B

【解析】

试题分析:

内环境指的是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A错误;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B正确,C错误;内环境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血液是一种结缔组织,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概念及组成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9.D

【解析】

试题分析:

HCO3-、HPO42-都是血浆中缓冲物质,所以可调节人体血浆的酸碱度,A正确。

Na+、Cl-在血浆中含量多,可参与维持人体血浆渗透压,B正确。

人体缺碘时,甲状腺激素不能合成,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低,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所以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多,C正确。

炎热环境中,为了加快散热,皮肤内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并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10.C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图形可知,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B正确;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血浆中,A正确;红细胞中O2浓度比组织细胞中的高,C错误;血浆、组织液、淋巴中可有激素、尿素、葡萄糖、CO2,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人体体液及其相互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1.AD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表中的数据,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生最多,所以是主要的产热器官,A正确。

剧烈运动和安静状态下人体的产热量明显不相同,B错误。

安静时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C错误。

安静时若体温保持恒定,单位时间内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否则体温会改变,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2.B

【解析】

试题分析:

在人体内,能够特异性识别并裂解病毒侵染细胞的是效应T细胞,选B。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免疫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要点的记忆和简单的理解能力。

13.C

【解析】

试题分析:

摘除了垂体,小白鼠无法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选C。

考点:

本题考查垂体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要点的记忆和简单的理解能力。

14.C

【解析】

试题分析:

艾滋病一般依靠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所以共用注射针头容易

被感染艾滋病毒,选C。

考点:

本题考查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15.D

【解析】

试题分析:

聋哑学生要准确地理解老师的手语,要先看(依靠视觉中枢),再理解(依靠语言中枢),选D。

考点:

本题考查大脑皮层中高级神经中枢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16.A

【解析】

试题分析:

兴奋在突触处经前膜传递到后膜,是由于后膜上钠离子通道的正常存在引起钠离子内流才可能形成,所以某毒素的作用于钠通道蛋白应该作用在突触后膜上,选A。

考点:

本题考查突触的结构,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要点的记忆和简单的理解能力以及识图能力。

17.A

【解析】

试题分析:

①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给小白鼠注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属于体液调节;②抗体是体液免疫的活性物质,参与体液免疫;③小猪听到主人“噜噜”叫声就奔向主人,属于条件反射,故A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8.B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胞1是吞噬细胞,细胞2是T细胞,细胞3是B细胞,细胞4是浆细胞,细胞5是记忆细胞,物质a是抗

体;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T细胞、B细胞和记忆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为T细胞和B细胞,在骨髓内成熟的为B细胞;在胸腺内成熟的为T细胞;HIV主要攻击T细胞;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所以B选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体液免疫和淋巴细胞的起源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9.B

【解析】

试题分析:

神经细胞间为组织液,所以图中体现的内环境组成成分是组织液,A错误。

A、B为突触后膜。

突触1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为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面,使突触后电位发生改变,,而产生兴奋,所以A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是有Na+内流引起的,B正确。

突触2中的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甘氨酸,根据B处膜电位没有变化可推知,甘氨酸为抑制性递质,C错误。

Gly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没有产生兴奋,说明没有引起阳离子内流,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0.D

【解析】

试题分析:

受寒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这是一个非条件反射,B正确。

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大于20℃的产热速率,散热速率也大于20℃的散热速率,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1.A

【解析

试题分析:

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成非糖类物质,主要器官是肝脏,A正确。

初次免疫时,浆细胞来自B细胞的增殖分化,二次免疫时,浆细胞来自记忆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B错。

正常人通过调节可保持体温相对稳定,C错。

当温觉感受器兴奋时,说明此时处于炎热环境,因此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不会增多,D错。

考点:

本题考查了血糖平衡调节、体温调节、免疫调节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22.D

【解析】

试题分析:

神经纤维膜上兴奋部分的膜电位是外负内正,A错。

递质一般以胞吐的形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B错。

兴奋在b出传导是以电信号形式传输,速度快;在c处(含突触)有化学信号形式传输,速度较慢,C错。

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都是单向的,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3.ABC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曲线可知,去除顶芽后侧芽部位激素甲浓度下降,激素乙浓度升高,顶端优势去除,说明激素甲是生长素,激素乙是细胞分裂素,A正确;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抑制侧芽生长,B正确;曲线表明随侧芽部位细胞分裂素浓度升高,侧芽长度增大,说明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起促进作用,C正确;低浓度生长素和高浓度细胞分裂素均能促进侧芽生长,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曲线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24.D

【解析】

试题分析:

IAA和IBA都是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NAA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A项错误;图示的结果不能得出促进大豆根系生长的最适浓度IAA>NAA>IBA,B项错误;总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