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8617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9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高三地球与地图复习讲义精华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与B(40°

S,20°

W)。

②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

经度相对,和为180°

纬度相同。

W)与C(40°

N,160°

E)。

③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

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W)与D(40°

S,160°

三.经纬网图的应用”“方向1.定理论依据: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的西北方向。

在B方格状经纬网图上经线和纬线呈直线。

如图1中A

(1))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弧线式经纬网图(

(2)

的在A,再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两地经度差小于180°

B2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先确定A、①如图正东方。

的正南方。

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C位于B②B、C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原理分别判断东西、南北方A③C、的东南方。

向,可确定C在A”2.定“距离中3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约是111千米,如图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

纬度1°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AB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φcosφ千米(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

经度1°

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约是111×

3中AC值),如图

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估算出。

图(3)3中范围”3.定“

(1)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2)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最短航线”4.定“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弧,该弧线的确定可依据下面两个步骤进行。

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的”大圆:

“大圆”

(1)确定“所示。

交线。

如图4所示。

“大圆”是确定的。

如图5①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具有以下特征:

②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所在“大圆”

a.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

b.南半球——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

(2)确定“劣弧”:

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6中的两段劣弧。

,即两点间的弧度小于180°

如图劣弧则由“劣弧”来决定,所谓“”

(2)

(1)~题。

【典型例题】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据此回答)(该岛位于北京的

(1)

.西北.西南DA.东南B.东北C)

(2)该岛出现最大范围极昼的南北跨度约有(4000D千米.千米.180A.千米B1800C400.千米

四、地图三要素

(一).比例尺2

1、概念

(1)公式:

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

(2)大小:

若用分数表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3)表示形式:

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

2.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1)依据比例尺公式判断

比例尺是个分数值,且分子是1,因此看比例尺的大小,就看分母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2)依据实际面积大小判断

图上面积相同时,实际面积越大,则比例尺越小。

如图,甲、乙、丙三个阴影区比例尺的关系:

甲>乙>丙。

3.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的详略

(1)规律内容:

在同样的图幅上: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

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精确度越低。

(2)规律应用: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

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4.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

(1)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

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

(2)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

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3)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

等高距(等压差)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

等高距(等压差)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5.比例尺的缩放

(1)比例尺放大:

用原比例尺×

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比例尺变大。

(2)比例尺缩小:

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12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

3/4×

1/120000=1/160000,比例尺缩小。

(3)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

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图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

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比例尺缩放后,原面积之比变为缩放倍数的平方。

6.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

(1)根据比例尺求距离AB间的图上距离,、B两点的直线距离。

先用刻度尺量出如下图,求A然后除以比例尺。

根据距离求比例尺

(2)千米,求出该图的比例尺。

先用刻度尺量出AB间图上如下图,AB间为30距离,然后除以30千米即可,注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要统一。

【典型例题】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80厘米。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

)(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1)

B.一千万分之一A.一百万分之一

D.五千万分之一.五百万分之一C

)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________厘米(

(2)80.60C.D.20A.B40

(二).方向一般地图:

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

(2)有指向标的地图:

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

3

(3)有经纬网的地图:

纬线定东西,经线定南北。

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注记是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三).图例和注记:

高、水深的数字。

五、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

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

1.判断地势高低这主要是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

数值大,地势高;

数值小,地势低。

若图中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垂直于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短线)来判断:

示坡线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有时又叫降坡线。

坡线(2.判读地貌类型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1)平原:

海拔在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2)丘陵:

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字形。

(3)山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河谷转折呈“V”)(4)高原:

海拔高度大(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5)盆地:

海拔没有一定标准。

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

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6)海岸线:

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3.判读地形部位判断方法等高线图地形特征地形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山峰数值内高外低,四周低中部高侧山丘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四周高数值内低外高,盆地

侧中部低洼地

②脊线高于两①等高线凸向低值处;

从山顶向外伸出的凸起山脊侧部分

②谷线低于两①等高线凸向高值处;

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山谷侧

位于相邻两个山顶之

位于两山峰之间间,呈鞍部马鞍形

①等高线重合;

陡崖近于垂直的山坡②根据陡崖符号

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所示)

部位ABCDE

鞍部陡崖山谷山脊地貌山顶

4.判断坡度的大小

(1)同一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

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

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

(2)不同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

①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则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

米)的坡度由大到小为:

C>A>D>B。

4

②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

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例如,下C。

D>A>图中(数值单位:

米)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B>

③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

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例如,下图中的坡度由大B。

>D>到小的顺序为:

A>C

坡的类型(3)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等高距相等。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

等高线上疏下密为凸坡,如下图中的甲、乙;

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坡,如下图中的丙、丁。

.判断河流流向5即可”再根据“水往低处流等高线图中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1)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判断出地势的大致走向,根据河流的支流流向进行

(2)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进行判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3)判断;

判断,河流干流和支流的流向总是趋于一致的,知道某支流的流向,干流的流向也可判断。

(1)闭合等高线的判读★特别提醒等值线的闭合原则:

当有闭合曲线位于两等值线之间时,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

高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差距;

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大于大的,即“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差距;

100<

B<

200。

小于小的”原则。

如下图中200<

A<

300、

(2)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即标高为海拔、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判断某地区的最大海拔、最小海拔、相对高度、陡崖相对高度。

低。

低-d<

H小≤H②最小海拔:

大<

H高+d。

H①最大海拔:

H高≤HH低+2d。

高-③相对高度:

H高-H低≤H相<

HH低,等高距为d。

注:

地形区最高处注记高程为H高,最低处注记高程为1)×

d。

-④陡崖相对高度:

取值范围公式是(n1)×

d≤H<

(n+为等高距,n为重合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

H为相对高度,d

(2)题。

m)图”,完成

(1)~【典型例题】读“某地等高线(单位:

)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1)(

米.甲处的海拔可能为A500米或400.乙处可能有河流发育BC.丙处为分水岭

.丁处适宜修建水库D)(

(2)图中①②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米.600C500B400A.米.米.米D700

5

六、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等高线地形图与气候

(1)气温:

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

阳坡热量条件好,阴坡相反;

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2)降水:

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

高大的山地或者高原对大气环流有阻挡作用,从而影响不同坡面的气温和降水状况。

2.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

(1)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常形成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为分水线);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2)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落差大,河流流速大,富水力,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

3.等高线地形图与“线”的区位

(1)铁路、公路线

铁路、公路线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建在坡度和缓的地区;

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陡坡处线路要呈“之”字形弯曲,以降低坡度,保证运输安全。

另外还要充分考虑路线的长度,少过河建隧道,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2)引水、输油线路

引水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从地势高处引水到地势低处,使水自流。

输油管道,路线也应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4.等高线地形图与“点”的区位

点的类型

区位要求

水库坝址

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落差大;

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港口

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气象站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

疗养院

、气候宜(等高线稀疏)、向阳坡、背山面水河、湖、海)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人、空气清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线通过,交通便利

宿营地

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边,以预防临时暴雨造成的山洪暴发;

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

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

航空港

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

注意盛行风向并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

5.等高线地形图与“面”的区位

(1)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湖、海、水库等水域发展水产养殖业。

(2)工业区选址

一般选在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势平坦开阔处,节省建设投资;

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有交通线经过,交通便利。

(3)聚落分布

一般山区聚落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流水沉积形成深厚肥沃的土壤);

山区聚落规模小、数量少;

平原地区聚落数量多、规模大(聚落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典型例题】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为50m),完成

(1)~

(2)题。

6

)(

(1)当地某地理小组沿山间便道进行登山活动,在行进途中组员感觉坡度较陡的路段是.④DC.③.①B.②A)

(2)为了促进旅游活动,加快经济发展,拟在甲、乙之间修建游览索道方便游人,其索道长度大约为(1200mD.900mB.800mC..A400m

七.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应用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A—B)(第一步:

确定剖面线。

在等高线图上画出一条剖面线可能为已知,如下图中的第二步:

建坐标。

纵坐标表示高度,横坐标表示水平距离。

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第三步:

描点。

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或仅描关键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标图中。

两点高度相同,两者之98、第四步:

连线。

用光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如下图中间的剖面图如下:

AB间为河谷,地势较低)

.地形剖面图的应用2地形剖面图可以很直观地帮助我们判断和了解某一方向某一区间的地势高低起伏状况,常用在生产中估算土石方,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野外考察时观测点与被观测点之间的通视情况。

具体优点有如下两个方面:

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的情况比分层设色地形图和等高线地形图形象而且直观。

如下图,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

(1)度陡缓一目了然。

山北D点的山坡以及B

(2)利用地形剖面图可以很好地了解实际地点的通视情况。

如下图,从A点观察,C点到坡通视情况良好,而阴影区表示不可通视的地区。

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典型例题】(2010·

天津文综)貌。

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

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A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答案B

7

地球与地图专题练习题

一、选择题。

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地。

结合所学知“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若图为~2题。

识,回答1

(1.该飞机飞行方向和飞行距离分别是

6660kmB.先东南,后东北A.一路正西3330km

3330km小于D.先西南,后西北.C先东北,后东南大于6660km

)(2.甲、乙两地均位于

B.南半球、东半球A.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

4题。

科学家对不同纬度的经纬线长度进行测量,统计结果部分如下表。

据此回答3~(km)1°

的长度经度1°

的长度(km)纬度测量地的纬度

110.569111.3320°

110.85096.49030°

111.13278.85045°

111.666

19.39480°

)(3.下列对测量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无论是经线还是纬线,都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变长的A.随着度数的增加,纬线的长度在变长,经线的长度在变短B.纬线长度随纬度的变化是测量误差所致C.经线长度的变化反映了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D,则两地的地方时45°

N附近,两城市约相距6940km欧洲)和加拿大的渥太华(北美洲)均在.意大利的威尼斯4()

.渥太华地处威尼斯以南BA.威尼斯地处渥太华以西

88°

D.威尼斯和渥太华间的经度差约90°

C.威尼斯和渥太华间的纬度差约

题。

5~6读“世界某区域图”,其中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四分之三。

读图回答

(N5.若①图比例尺为1∶,则②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3N∶1B.1∶2N.A2∶N3∶N

4N∶2ND.1∶12C.∶N4∶N

)(6.关于图中甲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适宜多汁牧草生长而不适宜谷类作物生长B.该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绝大部分河流注入北海C.该国是所在区域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是世界重要的粮食出口国D.虚线表示国界线,虚线西南部隔比利牛斯山与西班牙、葡萄牙相邻

米,瀑布的落差为100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题。

7~872米。

据此完成)

7.Q地的海拔可能为(米D.420340米.A90米B.230C.米

)(8.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D米.310B260A.米.米C360.米410

8

下图为“我国某景点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B为景区停车场。

读图回答9~11题。

9.ab河段的发展趋势是()

.更加弯曲DC.逐渐变直B.b岸堆积.Aa岸侵蚀)(A顶部和停车场B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10.陡崖400m

D.C.300m100mA.B.200m

索道缆绳的长度至少B之间修建一条双向索道,.要想在陡崖A的顶部和停车场11)

为(3600mD..2400mB1000m.1200mCA.

13题。

,据此回答12~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12.该地丘陵的主体走向为

.南北走向D.西南—东北走向东南走向B.东西走向CA.西北—)(“望江楼”,最合适的地点是13.该地为发展旅游业,欲在某山峰处建一座.丁DC.丙.甲B.乙A

,回答14~15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14)(产业部门是

.棉花种植BA.水产品养殖

D.水力发电C.林产品加工

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a~b15.在图中所示的区域中,)主要是由于沿线(B.地表崎岖不平A.山体坡度大.泥沙淤积严重DC.河水流速快

二、综合题时宣布正式9日0201116.南部苏丹于当地时间年7月从苏丹分离,并成立南苏丹共和国,成为世界上最新的国家。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方________南苏丹首都位于北京(116°

E,40°

N)的

(1)向。

若一架飞机沿最短飞行路线从②地飞往①地,说明

(2)其飞行方向。

图;

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3)甲、乙两幅图相比较,则甲图的,若甲图中②地和③地的图上距离为2.22cm比例尺约为______。

结合图中信息,描述南苏丹的地理位置特点。

(4)

9

17.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沿图中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同学们应把夜晚宿营的地点选在A、B、C、D哪一处?

简述理由。

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瞭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

(3)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________。

某同学因私自外出,在B处迷了路,请给他指出独自走出深山密林的最佳路线。

(4)简要分析图中E城镇形成的有利的区位条件。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