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8939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docx

宏康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培训资料汇编修订

 

徐州宏康物流有限公司

物流服务标准化基础知识

 

物流服务标准化工作办公室

2012.9

1标准

1.1标准的定义

GB/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

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对标准的定义是: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注:

标准宜以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1.2标准的特征

*标准的基本属性是一种统一规定、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的对象,是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标准是一定范围内的产物

*制定标准的目的,是谋求“最佳秩序”

*标准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制定

*标准要经过有关方面协商

*标准要由有关机构批准发布

*标准要“以特定形式发布”

*标准要大家“共同遵守”,要作为共同的准则和依据

1.3标准的分类:

我们国家的标准分四级管理

1.3.1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局)受国务院委托管理全国的标准化工作。

GB-------强制性标准、GB/T-----推荐性标准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中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种。

1.3.1.1强制性标准。

一经发布生效,就要由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强制执行。

强制性标准,包括:

1)、药品标准,食品卫生标准,兽药标准; 

 2)、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标准,劳动安全、卫生标准,运输安全标准;

 3)、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标准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设标准; 

 4)、环境保护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 

 5)、重要的通用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和制图方法; 

 6)、通用的试验、检验方法标准; 

 7)、互换配合标准; 

 8)、国家需要控制的重要产品质量标准。

 

1.3.1.2推荐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又称建议标准、非强制性标准或自愿性标准。

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

推荐性标准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

GB/T中的"T"表示什么意思?

国家标准(GB)中的"T"是推荐的意思。

1.3.2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或受国家标准委委托的行业协会、学会,负责组织制定和发布。

机械JB、轻工QB、邮政YZ、汽车QC、商业SB、林业LY

1.3.3地方标准

由各省、市、自治区标准化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和发布。

根据《标准化法》规定,制定地方标准的对象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1)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2)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事和物。

3)工农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

例:

DB44/1234—2004,广东省强制性地方标准1234号2004年颁布

北京市11、天津市12、河北省13、广东省44等

1.3.4企业标准

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由企业自行管理。

例:

Q/IBM1234-2004,IBM公司第1234号企业标准,于2004颁布。

2标准化

2.1标准化的定义

GB/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

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中对标准化的定义是: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2.2标准化的含义

1)标准化是一个活动过程;

2)标准化是一项具有特定目的的活动(针对的是现实问题和潜在问题);

3)标准化是一项建立规范的活动,本质是为获得有序化,获得“最佳秩序”的动态过程。

2.3标准化的理论:

1)简化理论:

最一般的理论。

标准化的本质就是简化。

2)统一原理:

人类的标准化活动就是从统一化开始的。

3)协调原理:

一致性靠协调取得,标准本身就是协调的产物。

4)优化原理:

标准化的最终目的是取得最佳效益,没有最优,就没有标准化。

2.4标准化的意义

*是企业组织生产,提供服务的重要前提

*是企业进行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标准化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

*是企业保障安全生产、维护职业健康和加强环境管理的重要措施

*标准化是企业应对技术壁垒、扩大贸易的手段

2.5标准化的对象

凡具有多次重复使用和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产品,以及各种定额、规划、要求、方法、概念等,都可称为标准化对象。

它分为两类:

*具体对象,即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事物;

*总体对象,即各种具体对象的总和所构成的整体,通过它可以研究各种具体对象的共同属性、本质和普遍规律。

2.6标准化的基本特性

抽象性、技术性、经济性、连续性(称继承性)、约束性、政策性

2.7标准化的主要作用

*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基础;

*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标准化可使新技术和新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应用,从而促进技术进步;

*标准化为组织现代化生产创造了前提条件;

*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持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社会当前和长远的利益合理发展产品品种,提高企业应变能力,以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保证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

*在社会生产组成部分之间进行协调,确立共同遵循的准则,建立稳定的秩序;

*在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发展,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保障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大量的环保标准、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制定发布后,用法律形式强制执行,对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作用。

3企业标准

我国的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按照适用范围将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4个层次。

各层次之间有一定的依从关系和内在联系,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又层次分明的我国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虽然是我国标准体系中最低层次的标准,但这不是从标准的技术水平的高低来划分的。

企业标准是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

企业标准一般以“Q”作为企业标准的开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

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得标准者得天下”,标准的作用已不只是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而是企业开创市场继而占领市场的“排头兵”。

4企业标准化

4.1企业标准化概念

企业标准化:

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企业标准化是一切标准化的支柱和基础,搞好企业标准化对于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施标准化管理,能够把企业生产全过程的各个要素和环节组织起来,使各项工作活动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建立起生产、经营的最佳秩序。

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一个成功的企业,标准化带来的不仅是工作的规范,更能通过企业标准化简化操作、降低成本、优化流程、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最终为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机会。

4.2企业标准化的基本任务

 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

 2)、贯彻实施有关的技术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上级标准。

 3)、正确地制定、修订和贯彻实施企业标准。

在制定修订企业标准时,注意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4)、积极承担上级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任务。

 5)、建立和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并使之正常,有效运行。

6)、对各种标准的贯彻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

4.3企业做标准的好处(标准化的意义)

1)企业规模化生产和服务的前提;

2)企业进行技术技术改造,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

4)是企业保障安全生产、维护职业健康和加强环境管理的重要措施;

5)标准化是企业应对技术壁垒、扩大贸易的手段。

6)参与标准化活动,了解最新的行业技术动向;

7)把自己经验和技术上升为标准,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

8)掌握标准的制高点,真正意义上参与全球竞争

SONY公司的总结:

“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产品,三流企业卖苦力。

高新产业:

把专利写入标准,收取标准推广使用中的专利费。

9)国内企业逐步尝到做标准的好甜头:

——非常小器:

做指甲钳国家标准,成就行业龙头;

——铝合金型材行业标准:

数十家企业争夺;

——华为、中兴、海川:

国际标准竞争中崭露头角。

一个来自日本的案例:

精工电子表

在别人的技术基础上搞创新和标准化,获得市场成功,改变了瑞士手表的霸主地位,成为全球钟表市场的赢家。

4.4标准化的方法

4.4.1综合标准化:

针对现实问题

立足已有技术和产品,总结经验,制定标准

4.4.2超前标准化:

针对潜在问题

产品尚未形成,立足科学研究,开发供未来使用的产品

4.5企业标准化——三步走

第1步,制订好能确切反映市场需求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标准;

第2步,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有效标准体系;

第3步,把标准化向纵深推进,运用多种标准化形式支持产品开发,占领市场制高点。

4.6企业标准化的表现形式

简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和组合化。

以企业中的表现形式为例:

1)、简化——产品品种、产品型号的简化、标准件的使用、流水线生产、文件的简化;

2)、统一化——绝对的统一:

名称、代号、编号、图形标志、颜色标记(如管道颜色的统一)等;相对的统一:

如零件加工精度的上下限、零部件配合的公差等。

3)、系列化——产品的系列化设计,力求用较少规格型号的产品覆盖较广阔的市场。

4)、通用化——产品零部件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突出地表现为典型工艺。

5)、组合化——组合式家具、组合式玩具、组合化房屋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组合式机床、组合式夹具、组合式模具、组合式工具等。

5企业标准体系

5.1定义

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5.2依据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

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GB/T13017-2008《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GB/T13016-2009《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5.3“企业标准”指什么?

企业内重复使用的由上级发布的规范性文件(通知等一事一文除外):

1)、“标准”、“规范”、“规程”、“方法”、“操作卡”、“作业指导书”等,如:

产品标准、原材料检验方法、设备操作规程、包装工序作业指导书等。

2)、“程序”、“控制”、“办法”、“制度”等,如:

合同评定程序、采购控制、能源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人事考核制度等。

3)、“工作标准”、“作业标准”、“岗位说明书”、“上岗条件”等,如总经理工作标准、会计岗位说明书、电工作业指导书等。

5.4“体系”又是什么?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

内在联系:

(1)系统联系

——企业标准体系包括三个子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

(2)结构联系

(3)功能联系

5.5企业标准体系表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

1)技术标准—物(核心)

对标准化领域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2)管理标准—事

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3)工作标准—人

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注意:

ISO9001体系文件中既有管理标准,也有工作标准,诸如“XXX岗位职责”的就属于工作标准。

5.6企业标准体系表文件

(1)体系表结构图(技术、管理、工作)

(2)标准明细表

a)技术标准明细表

b)管理标准明细表

c)工作标准明细表

(3)标准统计表(或称“汇总表”)

(4)体系表编制说明

5.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依据

(1)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2)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

6物流标准化

6.1什么是物流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包括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并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物流标准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

  1)从物流系统的整体出发,制定其各子系统的设施、设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以及业务工作标准。

  2)研究各子系统技术标准和业务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

  3)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谋求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

以上三个方面是分别从不同的物流层次上考虑将物流实现标准化。

要实现物流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沟通和交流,在物流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建立通用的标准,首先要在物流系统内部建立物流系统自身的标准,而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的建立又必然包括物流各个子系统的标准。

因此,物流要实现最终的标准化必然要实现以上三个方面的标准化。

6.2物流标准化的主要特点

6.2.1物流标准化系统是属于二次系统,或称后标准化系统。

  这是由于物流及物流管理思想诞生较晚,组成物流大系统的各个分系统,过去在没有归入物流系统之前,早已分别实现了本系统的标准化,并且经多年的应用,不断发展和巩固已很难改变。

在推行物流标准化时,必须以此为依据,个别情况固然可将有关旧标准化体系推翻,按物流系统所提出的要求重建新的标准化系统,这就必然从适应及协调角度建立新的物流标准化系统,而不可能全部创新。

6.2.2物流标准化要求体现科学性、民主性和经济性。

  这是标准的"三性",由于物流标准化的特殊性,必须非常突出地体现这三性,才能搞好这一标难化。

科学性的要求,是要体现现代科技成果,以科学实验为基础,在物流中,则还要求与物流的现代化(包括现代技术及管理)相适应,要求能将现代科技成果联结成物流大系统。

否则,尽管各种具体的硬技术标准化水平颇高,十分先进。

但如果不能与系统协调,单项技术再高也是空的,甚至还起相反作用。

’民主性指标难的制订,采用协商一致的办法,广泛考虑各种现实条件,广泛听取意见,使标准更具权威,易于贯彻执行。

经济性是标准化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标准生命力如何的决定因素,物流过程不像深加工那样引起产品的大幅度增值,即使通过流通加工等方式,增值也是有限的。

所以,物流费用多开支一分,就要影响到一分效益,但是,物流过程又必须大量投入消耗,如果不注重标准的经济性,片面强调反映现代科技水平,片面顺从物流习惯及现状,引起物流成本的增加,自然会使标准失去生命力。

6.2.3具有较强的国际性。

  改革开放以来的事实表明,对外贸易和交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而所有的对外贸易又最终靠国际物流来完成。

因此,我国的物流标准化从运输

工具、包装、装卸搬运工具、流通加工等都要与国际物流标准相一致,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完善国内标准体系,提高运输效率,缩短文货期限,保证物流质量。

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降低成本,增加外汇收入。

6.3物流标准化的困难

  物流从上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在标准化方面却存在很大的困难和很多的问题。

  物流标准化工作复杂,难度大。

其主要原因:

  1)涉及面广,物流包含了从运输、保管到搬运、包装、信息处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要实现物流的标准化牵涉到很多方面的问题;

  2)物流标准化系统属于二次系统。

或称后标准化系统(物流系统思想形成晚,各子系统已实现了各自的标准化),由于在不同国家、地区,不同行业之间已经有了存在多年的自身的经营标准,因此,连接这些方面的物流,等于要将这些标准统一起来,可想而知其所存在的困难;

  4)要求更高地体现科学性、民主性和经济性;

  5)有非常强的国际性,要求与国际物流标准化体系相一致,因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地球变为地球村,物流涉及的必然是整个国际的流通,因此,实现物流的标准化,最终要实现国家物流的标准化。

尽管物流标准化存在着许多困难,但物流标准化必然推动物流业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进步,因而意义重大。

6.4物流标准化的形式

  制定物流标准化要通过以下的形式:

  1)、简化

  简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缩减物流标准化对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般需要。

如果对产品生产的多样化趋势不加限制地任其发展,就会出现多余、无用和低功能产品品种,造成社会资源和生产力的极大浪费。

  2)、统一化

  统一化是指把同类事物的若干表现形式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

统一化的目的是消除混乱。

物流标准化要求对各种编码、符号、代号、标志、名称、单位、包装运输中机具的品种规格系列和使用特性等实现统一。

  3)、系列化

  系列化是指按照用途和结构把同类型产品归并在一起,使产品品种典型化;又把同类型的产品的主要参数、尺寸,按优先数理论合理分级,以协调同类产品和配套产品及包装之间的关系。

系列化是使某一类产品的系统结构、功能标准化形成最佳形式。

系列化是改善物流、促进物流技术发展最为明智而有效的方法。

比如按ISO标准制造的集装箱系列,可广泛适用于各类货物,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还为计算船舶载运量、港口码头吞吐量和公路与桥梁的载荷能力等提供了依据。

  4)、通用化

  通用化是指在互相独立的系统中,选择与确定具有功能互换性或尺寸互换性的子系统或功能单元的标准化形式,互换性是通用化的前提。

通用程度越高,对市场的适应性越强。

  5)、组合化

组合化是按照标准化原则,设计制造若干组通用性较强的单元,再根据需要进行合拼的标准化形式。

对于物品编码系统和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同样可通过组合化使之更加合理。

6.5物流标准化的分类

  根据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功能,物流标准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1)、基础标准:

物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其间的配合应有统一的标准。

基础标准是制定其他物流标准应遵循的、全国统一的标准,是制定物流标准必须遵循的技术基础与方法指南。

*专业计量单位标准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系统各标准尺寸的最小公约尺寸,ISO认定的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是:

600mm×400mm

*集装基础模数尺寸

*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

*物流专业术语标准

*物流核算、统计的标准化

*标志、图示和识别标准

2)、大的物流系统又分为许多子系统,子系统中也要制定一定的技术标准。

*运输车船标准

*作业车辆标准

*传输机具标准

*仓库技术标准

*站台技术标准

*包装、托盘、集装箱标准

*货架、储罐标准

3)、工作标准及作业规范,是指对各项工作制定的统一要求及规范化规定。

*工作标准:

对工作的内容、方法、程序和质量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物流作业标准:

在物流作业过程中,物流设备运行标准,作业程序、作业要求等标准。

其内容很多,如岗位责任及权限范围,岗位交接程序及作业流程,车船运行时刻表,物流设施、建筑等的检查验收规范,等等。

6.6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性

  只有实现了物流标准化,在能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有效地实施物流系统的科学管理,加快物流系统建设,促进物流系统与国际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衔接,有效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

  1)、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

  物料从厂商的原料供应,产品生产,经市场流通到消费环节。

再到回收再生,是一个综合的大系统。

由于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物流系统的高度社会化显得更加重要。

为了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的高度协调统一,提高物流系统管理水平,必须在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制定标准,并严格贯彻执行。

在我国,以往同一物品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名称和计算方法互不统一,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物资流通,国家标准《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的发布,使全国物品名称及其标识代码有了统一依据和标准,有利于建立全国性的经济联系,为物流系统的信息交换提供了便利条件。

2001年出版发行《物流术语》一书,这是国内物流的第一个基础性的标准。

  2)、物流标准化是物流产品的质量保证

  物流活动的根本任务是将工厂生产的合格产品保质保量并及时地送到用户手中。

物流标准化对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等各个子系统都制定了相应标准,形成了物流质量保证体系,只要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就能将合格的物品送到用户手中。

  3)、物流标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有效措施

  物流的高度标准化可以加快物流过程中运输、装卸的速度,降低保管费用,减少中间损失,提高工作效率,因而可获得直接或间接的物流效益,否则就会造成经济损失。

我国铁路与公路在使用集装箱统一标准之前,运输转换时要“倒箱”,全国“倒箱”数量很高,为此损失巨大。

  4)、物流标准化是我国物流企业进军国际物流市场的通行证

  物流标准化已是全球物流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我国物流企业在物流标准化方面仍十分落后,面临加入WTO带来的物流国际化挑战,实现物流标准的国际化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开展国际竞争的必备资格和条件。

  5)、物流标准化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各国或地区标准不一是重要的技术贸易壁垒,严重影响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因此,要使国际贸易更快发展,必须在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信息,甚至资金结算等方面采用国际标准,实现国际物流标准统一化。

6.7物流标准化涉及的方面

  *物流设施标准化:

托盘标准化、集装箱标准化等

  *物流作业标准化:

包装标准化、装卸/搬运标准化、运输作业标准化存储标准化等

*物流信息标准化:

EDI/XML标准电子报文标准化、物流单元编码标准化、物流节点编码标准化、物流单证编码标准化、物流设施与装备编码标准化、物流作业编码标准

7部分物流标准

7.1托盘标准

GB/T3716-2000托盘术语

GB/T2934-1996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eqvISO6780:

1988)

GB/T4995-1996联运通用平托盘性能要求

GB/T4996-1996联运通用托盘实验方法

GB/T10486-1989铁路货运钢制平托盘

GB/T15234-19940塑料平托盘

GB/T16470-1996托盘包装

7.2集装箱标准

GB/T1992-1985集装箱名词术语

GB/T1413-1998系列1集装箱分类、外部尺寸和额定质量(idtISO668:

1995)

GB/T17770-1999集装箱空/陆/水(联运)通用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idtISO8323:

1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