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901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通三防工作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

(4)、严格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安装反向防突风门,定期检查、维修,保证其完好、正常使用。

(5)、严格执行远距离放炮规定。

4、安全监测监控

(1)、定期对井下的各种传感器及地面的便携式瓦检仪进行调校;

(2)、严格按质量标准化对监控电缆的吊挂进行整改;

(3)、加强监控系统的检查、维护,确保数据传输灵敏、可靠;

(4)、每天安排对监控系统与人员定位系统进行正常维护

5、防治粉尘

(1)、定期对责任范围内的粉尘冲洗,杜绝出现粉尘堆积现象;

(2)、必须安排专人维护喷雾与净化水幕,确保能够正常使用。

(3)、加大冲尘力度。

6、设施维护

(1)督促抽放加大设施检查整改力度,对查出的问题督促防突队按计划进行整改,确保设施质量。

(2)严格按质量标准化要求,对各工作面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设施按时进行全面整改。

7、抽放系统及瓦斯抽放

(1)、重点抓好抽放系统的检查与放水。

(2)、抓好抽放参数检测与分析。

(3)、抓好钻孔的施工与封孔质量。

(4)、3月12日前完成地面抽放泵房低负压管理连接,确保1072综采工作面低负压抽放及时到位。

8、通风系统

强化通风系统的管理,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风量分配合理,严格按规定每旬对全矿井通风系统、风量、瓦斯进行全面检查和测定。

9、防尘管理

(1)监督施工单位努力完善防尘设施,解决局部地点漏水现象;

掘进工作面放炮必须坚持使用水炮泥,炮前、炮后必须洒水降尘。

10、安全监测监控

(1)、定期对井下的各类传感器及地面的便携式瓦检仪进行调校,确保显示值准确,能发挥效能;

(2)、每周对瓦斯电、风电闭锁进行实验,能够正常断电,确保灵敏可靠。

附件13月份通风工程计划表

序号

项目

计划内容

备注

1

拆除轨道下山、运输下山、回风下山密闭

2

1073运输石门构建一组防突风门

3

轨道下山中部联络巷构建一组调节风门

4

拆除东大巷密闭

回收完成后构筑密闭

5

随1072综采工作面回采拆除1072运、回两巷风水管、三通及闸阀;

1073回风石门接风水管30m

6

风筒

1073回风石门接风筒40m

7

回风下山接风筒100m

8

运输下山接风筒80m

9

防火

材料

消防材料库、机电硐室、配电点、绞车房的地点更换失效防火材料及工具

10

抽采

钻孔量

2500m

11

瓦斯

抽采量

32万m³

附件23月份矿井风量分配及测定计划

一、依据

1、瓦斯:

采掘工作面回风和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

1%(二氧化碳<

1.5%),总回风流瓦斯浓度<

0.75%。

2、温度:

采掘工作面≤26℃,机电硐室≤30℃。

3、风速:

1)主要进回风巷:

V≤8m/s。

2)采煤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0.25m/s≤V≤4m/s。

3)掘进中的岩巷和其它通风人行巷道V≥0.15m/s。

4、无循环风:

供给局部通风机的全风压风量必须大于风机的吸入风量。

5、主扇使用变频柜时,电流频率≤50Hz。

6、3月份工作计划安排。

二、井下需风量计算

井下需风量按各采煤、掘进工作面、硐室及其它巷道等用风地点分别进行计算,现有通风设施必须保证各用风地点稳定可靠供风。

1、1072采煤工作面风量计算方法

(1)、按照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按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的浓度不超过1%的要求计算:

Q采=100×

q采×

KCH4

=100×

3.2m³

/min×

1.6=512m3/min

其中:

Q采——采煤工作面需风量,m3/min

q采——回采工作面瓦斯(或二氧化碳)的平均绝对涌出量,m3/min;

可根据采煤工作面的煤层埋藏条件、地质条件、开采方法、顶板管理、瓦斯含量、瓦斯来源等因素进行计算。

抽放矿井的瓦斯涌出量,应扣除瓦斯抽放量进行计算。

生产矿井可按条件相似的工作面推算。

按我矿1072综采工作面形成后还未进行回采,按平均瓦斯浓度0.4%乘以配风量800m³

/min计算,该工作面的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2m³

/min。

KCH4——采面瓦斯涌出不均衡通风系数,即该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的最大值与平均值之比。

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和月平均日瓦斯绝对涌出量的比值,取最大值。

没有观测数据时,机采面取1.2~1.6,我矿取1.6。

2、按工作面气象条件计算

Q采=Q基本×

K采高×

K采面长×

K温

=771.2×

=771.2

其中Q采——采煤工作面需风量,m3/min

Q基本——不同采煤方式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风量,m3/min。

Q基本=60×

工作控顶距×

工作面实际采高×

70%×

适宜风速(不小于1.0m/s)=60×

5.4×

1.7×

K采高——回采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见表1)

表1回采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

采高m

<

2.0

2.0-2.5

2.5-5.0及放顶煤

系数K采高

1.0

1.1

1.5

K采面长——回采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见表2)

表2回采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

回采工作面长度m

80-150

150-200

>

200

系数K采高长

1.0-1.3

1.3-1.5

K温——回采工作面温度与对应风速调整系数(见表3)

表3回采工作面温度与对应风速调整系数

回采工作面空气温度℃

回采工作面风速m/s

系数K温

<20

20-23

1.0-1.5

1.0-1.10

23-26

1.5-1.8

1.0-1.25

26-28

1.8-2.5

1.25-1.4

28-30

2.5-3.0

1.4-1.6

3、按回采工作面最多同时作业人数计算:

Q采=4×

N

=4×

40

=160

其中:

Q采——采煤工作面需风量,m3/minN——工作面最多同时作业人数,人,选40。

4、按风速进行验算60×

0.25×

S<

Q采<

60×

4.0×

S=133<771.2<2121.6,符合相关规定。

其中Q采——采煤工作面需风量,m3/min,

S——工作面平均断面积,m2,取8.84。

三掘进工作面需风量计算

1073回风巷掘进工作面

(一)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掘=100×

q瓦掘×

k掘通(m3/min)

式中:

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mim);

q瓦掘—C7煤层的瓦斯绝对涌出量,经计算为1.494m3/min;

k掘通—炮掘工作面的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1.8~2.0),k掘通取=2.0。

则:

1.494×

2.0=298.8(m3/min)

(二)、按炸药量计算:

Q掘=25A

=25×

6.75=168.75m3/min;

(三)按人数计算

Q掘=4×

N(m3/min)

式中:

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14人(按交接班时最多人员)。

14=56m3/min)

(四)掘进工作面风速验算

煤巷、半煤巷掘进工作面的风量应满足:

15×

Sj≤Q掘≤240×

Sj

Sj—掘进工作面巷道过风断面,8.0m2(净断面);

Q掘—局部通风机吸风量m3/min

120m3/min≤298.8m3/min≤1920m3/min

通过以上计算,最大所需风量298.8m3/min,但根据3月份1073回风巷的实际瓦斯浓度和供风距离;

选用FBD№6.3/2×

30kw型防爆对旋式局部通风机,风量600~415m3/min,全压840-5900Pa,给工作面配风548m3/min,能够满足此掘进工作面要求。

四、其它巷道需风量计算:

(1)、井下水泵房200m3/min;

(2)、轨道绞车房120m3/min;

(3)永久避难硐室300m3/min;

(4)主回联络巷120m3/min;

(5)+787联络巷300m3/min。

综合以上计算,井下其他巷道需要风量合计1040m3/min。

(4)矿井总进风量

Q矿进=(∑Q采+∑Q掘+∑Q掘+∑Q硐+∑Q其它)×

k矿通m3/min

∑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Q硐——硐室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

∑Q其它——矿井除了采、掘、硐室地点以外的其它巷道需风量的总和m3/min

K矿通——矿井通风系数取1.20。

得:

Q矿进=(772+299+1040)×

1.20=2533m3/min。

五、矿井风量分配

用风地点

需风量m3/min

配风量m3/min

1072综采面

772

1200

1073回风巷

299

330

主回联络巷

120

150

避难硐室

300

320

井底水泵房

220

轨道下山绞车房

+787联络巷

合计

2111

2690

六、矿井内部有效风量率

根据我矿实际情况计算矿井有效风量率,配风总量/回风平硐×

100%=矿井有效风量率:

2690/3065×

100%=87.7%

七、风量测定计划

3月份计划5日、15日、25日对全矿井风量进行测定,通风系统调整时,根据风量调整方案进行实测。

附件33月份瓦斯检查点设置计划

设置检查地点

每班检查次数

检查人

交接班地点

01瓦斯抽放回风巷

1次

巡检

水泵房

永久避难硐室

1073回风巷工作面

3次

每班固定一人

掘进工作面

1073回风巷工作面回风

1073回风巷局部风机前

1072工作面

回采工作面

1072工作面进风

1072工作面上隅角

1072工作面回风

回风平硐

回风下山

轨道下山绞车硐室

各处密闭墙

注:

瓦斯检查员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无空班、漏检、假检。

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

杜绝瓦斯超限作业。

做到井下记录牌、瓦斯手册、瓦斯调度台账“三统一”。

各密闭墙由通风队早班巡查人员负责检查,遇特殊情况由通风队长安排巡检。

此计划适用于未复工复产前,复工复产后,根据采掘作业变化情况做相应调整。

附件43月份测尘点布置计划

一、粉尘测定工作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GB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MT79—84《粉尘浓度和分散度测定方法》等规定,结合矿井生产实际,合理布置在尘源的回风侧,粉尘扩散较均匀区域的呼吸带。

二、必须按国家规定对生产性粉尘进行监测,并遵守下列规定:

(一)总粉尘:

1、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

2、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1次。

(二)呼吸性粉尘:

1、定点呼吸性粉尘监测每月测定2次。

(三)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

各接尘作业场所每次测定的有效样品数不得少于3个。

三、测尘人员由经专业培训,取得合格证的人员担任,负责矿井的粉尘测定工作。

四、测尘人员严格执行测尘规程、操作熟练、记录详细,粉尘浓度要准确无误。

五、测尘人员必须认真负责,按照规定,认真操作和填写测尘内容,准确无误地做好统计、计算工作,如实地将测尘结果上报有关单位和领导;

有权监督井上、井下防尘措施的执行情况,对于违章作业者,有权及时制止,责令整改,或者上报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六、井下作业场所测点的选择和布置:

1、采煤工作面测尘位置

生产工艺

测尘地点位置

1、采煤机落煤

2、司机操作采煤机

3、液压支架司机移架

4、电煤钻打眼

5、工作面放炮作业

6、回柱放顶移刮运输机

7、工作面多工序同时作业

8、人工霍煤

9、带式输送机作业

10、工作面回风巷

采煤机回风侧10-15m;

司机工作地点;

作业人员回风侧3-5m;

放炮后工人在工作面开始作业前在工人作业地点;

作业人员工作范围

回风巷距工作面端头10-15m;

回风侧3-5m;

转载点回风5-10m

距工作面20m处。

2、掘进工作面测尘位置

1、掘进机作业

2、司机操作掘进机

3、风钻、煤电钻打眼

4、工作面放炮作业

5、打眼与装岩同时作业

6、机械装岩

7、人工装岩

8、抽出工通风

9、刷帮

10、挑顶

11、拉底

12、砌旋

13、打锚杆眼

14、打锚杆

15、喷浆

16、搅拌上料

17、装缷料

18、带式输送机作业

机后4-5m的回风侧

司机工作地点

距作业点4-5m处的巷道中部

放炮后工人开始作业前工作面工人作业地点

装岩机回风侧3-5m处巷道中部

在未安装风筒的巷道一侧距装岩机4-5m处的回风流中

产尘点与除尘器吸法罩间粉尘扩散较均匀地区的呼吸带内

距作业地点回风侧4-5m外

在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内

工人作业地点回风侧5-10m

疇功点回风侧5-10m处

3、转载点及其它

测尘点位置

1、带式输送机作业

2、装煤(岩)点及翻罐笼

3、翻罐和放煤工人作业

4、人工装缷材料

5、地质

6、地质刻槽

7、材料库,配电室、水泵房,机修室等处工人作业

转载点回风侧5-10m处

尘源回风侧3-5m处

作业人员工作地点

作业地点回风侧3-5m处

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内

粉尘浓度测定测点布置计划

2016年3月

测点分类

地点

测点个数

采煤工作面测点

1072综采工作面

掘进工作面测点

装转卸点测点

运输下山卸载点

运输下山给煤机

1072运输巷煤仓上口

1072运输巷一部皮带机头

1072运输巷二部皮带机头

1072运输巷转载机头

硐室测点

1072采面配电点

中央泵房

其它测点

地面斜带点

地面筛选点

地面驱动机点

附件53月份防火检查点布置计划

检查频率

1次/天

1072回风巷

附件63月份巷道粉尘冲洗计划

生产性粉尘不但容易造成矿工尘肺病,而且当煤尘浓度达到一定值时,遇火还容易发生煤尘爆炸事故,为了加强矿井粉尘管理,最大

限度的降低煤尘的危害,防止发生煤尘事故,推进煤尘治理工作,特

编制矿井2016年3月份粉尘冲洗计划。

一、工作要求:

1、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并且保持矿井水量充足。

2、主要运输巷、采煤工作面运输巷与回风巷、掘进巷道、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卸载点等地点必须敷设防尘管路,并安设支管和阀门,主要运输巷为100米安设一个三通分支,皮带机、刮板运输机巷50米安设一个三通分支。

3、洗尘顺序应由顶板至两帮和底板,并包括背板和笆片上部积

尘必须全部进行冲洗或清扫。

4、井下各地点的洗尘工作必须安排专人负责,定期冲洗或清扫。

5、工作面放炮前后,必须设置专人使用软胶管,沿巷道由外向里进行洗尘工作(距迎头20米范围内),不得留有死角。

6、认真执行定期冲洗清扫积尘制度,其洒水的湿润程度以风吹不动、震动不起为准。

主要进风巷道每月必须冲刷一次积尘,采区巷道每月必须冲洗一次,采区内工作面的各个巷道每半月必须冲洗一次,所有清扫必须达到规定要求,并记好冲刷记录。

巷道积尘比较严重的地点可适当增加清扫频率和范围。

二、责任分工:

1、各运输大巷每月冲洗一次积尘,具体负责人为代启高。

2、各回风巷及掘进巷每半月冲洗一次积尘,具体负责人为代启高。

三、2016年度3月执行此洗尘计划,如有变动另行修改。

四、详细分工情况见附表。

2016年3月巷道粉尘冲洗计划

洗尘地点

洗尘次数/月

具体负责人

监督人员

主、副平硐

代启高

何文

轨道下山

皮带下山

01瓦斯瓦斯抽放进、回风巷

1072运输、回风顺槽

回风平硐、回风下山

30

恢复掘进后

附件73月份通风仪器调校、检定计划

名称

单位

计划

数量

调校/检定

便携式瓦检仪

调校

光干甲烷测定器

光干式甲烷测定器校正仪

检定

甲烷测定仪检定装置

甲烷传感器

风表

粉尘采样器

全年通风仪器调校及检定工作由通风队在3月份完成统计,并根据生产所需及时调校和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