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9131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8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角钢塔步骤演示教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添加塔身上下开口参数后,点“确定”即可。

新建完后,与直线塔一样,进行塔材分段,并给出各段主材的规格、材质、螺栓数及编号。

因为猫头塔有变坡处,所以为了使放样出来的主材长度与图纸尽量一致,要对主材的楞点定位方式进行修改。

塔身最上段主材的始端楞点定位及塔身最下段主材的终端楞点定位要改为“分两步偏移”-“节点即基点”-“平推”。

在角钢属性对话框中,点楞点坐标中的“设计”按钮,进入下图。

基点定位方式为:

节点即基点;

基点→楞点的定位方式改为:

平推。

其它主材的始端楞点定位方式改为“点线平推”,如下图:

各段的连材,与主材相连的角钢端都要平推,如下图。

2.3.图层名控制构件的显示

当定义节点后,只想让该节点只在某一视图中显示,而另外的视图不显示,可以通过修改它的图层名,如下图节点原来图层名为图1所示,当改为图2后,就只在前视图显示。

图1

前视图右视图

图2

前视图右视图

只想在侧视图显示时,把图层名改为所在侧面就行了,如右视图中改为Y。

如果构件既不想在正视图显示又不想侧视图显示,就把图图层名改为如图3。

图3

注意以上几点,进行连材即可。

3.塔身连接设计

3.1.准备

在做连接设计前,先要确保无重复节点,使用“校核”菜单中的“重复节点合并”来检验是否有重复节点。

再用“构件号检查”命令来检测一下是否有做错的构件。

校核通不过,进行修改。

校核通不过,看提示什么,由提示信息来按照TMA工作原理进行相应修改。

通过了,才能做板。

3.2.塔身主材螺栓位置平推

当设计塔身主材连接时,由下图可看到,射线角钢心线与主材心线正好交于其基点位置,因射线角钢定位方式是“向心线平推”,所以其螺栓位置应该就是节点平推面与主材心线交点。

所以连接设计时,对主材角钢螺栓进行设计时,如下图,因螺栓要在平推的位置,所以要把“螺栓位置平推”选上。

螺栓位置平推效果图

如果在连接设计过程中,忘记选上“螺栓位置平推”,则用

“连接属性”命令点板所在节点,出现“连接属性”对话框时,选择“设计参数”按钮,如下图。

在螺栓设计表中,对相应螺栓的位置设计进行修改,选为“基准节点平推”,如下图。

3.3.塔脚板设计

3.3.1.做板前的工作

a)腿部主材角钢属性的修改:

腿部主材角钢末端的螺栓数量、大小及排数必须与图纸相符。

b)腿部斜材角钢的设置

当腿部斜材与塔脚板有连接设计时,其图层名中第二个字母是Z或H时,斜材是不参予塔脚板设计的,当是B或X时,斜材才参予设计。

c)塔脚板中心坐标的确定

由塔脚板俯视图及前视图,可知,楞点与底脚板中心的关系。

首先由“工具”-“查看角钢关键点”,来得出塔腿最下面节点所平推出的楞点坐标,这样由这个楞点坐标就可算出底脚板中心的XY坐标;

其Z坐标由下图可知,节点Z坐标即为底板上平面Z坐标。

查看角钢关键点

塔脚板俯视图

塔脚板前视图

3.3.2.底脚板设计过程

点“底脚板”命令,当出现底脚板参数设计对话框时,填入底脚板各参数。

a)底板中心点坐标

底板中心点坐标修改点如底脚板设计参数对话框所示的“底板位置”按钮。

会出现下图:

直接修改XYZ坐标为我们计算所得的坐标值。

底脚板设计参数对话框

b)上侧C

由于,腿部主材终端的楞点定位是“节点即基点”-“平推”,所以当点腿部主材属性时,会看到如下图:

主材角钢为什么会出现+3/+2呢,如下图所示。

当在TMA中主材楞点是由节点平推得到的,与图纸中标注的以楞点确定的心线点不是同一个点,所以为了与图纸保持一致,当给角钢正负头时也要考虑这个因素。

在底脚板设计时,上侧C填入的数所决定的角钢负头,应该是图纸负头大小再加上角钢属性中给出的角钢平推时已多出的部分,即当图纸负头为-50时,由角钢属性知道角钢已多伸出3mm,则填入上侧C,使后面的那个数显示为-53才能是与图纸相符。

还有就是当修改底板中心点坐标时,直接使上侧C后的数与图纸上负头相对应即可,当修改了底板中心点坐标时,相当于主材角钢负头计算基准变了,所以这时上侧C填入的数仍然不准,只有点确定后,如下图进入“底脚板设计”对话框后,点“参数设定”后再对上侧C进行编辑,这样角钢负头才与图纸要求一致。

3.4.接头设计

接头间隙的确定

由于主材的楞点位置都采用了平推,如下图所示,图纸中角钢负头的基准不同,所以反映在TMA中,其上下两段的正负头差,有时不是正好是标准角钢间隙。

所以,用“工具”-“角钢平推正负头计算”来获知上下两段主材由平推所影响的正负头差值,如下图。

TMA中与图纸中正负头标注基准是不同的

角钢平推正负头计算命令

角钢肢楞点平推面正负头差值计算

由“角钢平推正负头计算”命令可知上下段主材由平推所影响的正负头差值。

当上下段差值一样时,直接做主材角钢接头,只是给角钢正负头时由图纸上正负头进行相应增减,即图纸上正头+400,由上图所平推差值是+3,则给正头时是+403。

当上下段差值不一样时,由“设置”-“系统设置”,选择“设计”选项卡,修改其中的“角钢间隙”,即标准角钢间隙是10时,平推正负头差值之间的差值是2,那么角钢间隙要修改为8。

如下图。

再进行角钢接头设计。

3.5.连接设计的顺序

原则:

对整塔而言,先做那些影响铁塔坡度的设计,即先设计铁塔变坡处的连接设计,再做接头及塔脚板,最后才是各段中的连接设计。

对单个角钢而言,先做角钢两端节点的连接设计,再做中间节点的连接设计。

做连接设计的优先级:

主材>

斜材>

补材。

4.头部设计

猫头塔头部是其最复杂的部份,其控制点的确定很关键,其连材顺序也有讲究。

以下将就几个重点问题进行说明,如遇到其它问题请以TMA操作说明书为准。

4.1.识图确定控制点:

头部单线图的一部分

头部上下两展开面结构图

加工说明的角钢准距表

由加工说明中的角钢准距表,及图纸中角钢规格可知:

Z坐标0~1500的角钢132、133、134、135、136角钢肢平面在同一平面内,且这些角钢肢的法线方向与TMA坐标系中的Y轴方向平行。

由头部的单线图确定控制点坐标:

在Z坐标0~1500这段中,关键控制点分别为(4100,369.5,0)XYZ对称、(3700,369.5,0)XYZ对称、(0,369.5,900)Z对称、(4245,363.5,1500)XYZ对称。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头部Z坐标0~1500的部分,角钢外皮是在同一平面内,所以为了设计方便,定控制点时把它们定为同一平面以避免做连接设计时遇到麻烦。

这样我们就统一把这些控制点Y坐标统一成369.5或363.5。

当定为369.5时,上下段头部主材角钢延TMA坐标系中Y轴方向偏移都按135/136号角钢偏移为28;

反之,当都定为363.5时,上下段头部主材角钢延TMA坐标系中Y轴方向偏移都按132号角钢偏移为34。

4.2.连材

我们以Y坐标为363.5来定控制点。

由控制点定义出(4100,363.5,0)XYZ对称、(3700,363.5,0)XYZ对称、(0,363.5,900)Z对称、(4245,363.5,1500)XYZ对称。

连接(-4245,363.5,1500)和(4245,363.5,1500)之间的主材,角钢两端楞点定位方式都为节点即基点,肢法向偏移都为34。

然后再在单线上用轴向坐标不变点定出(3000,363.5,1500)XYZ对称的四个节点,进行打断。

连接(4100,363.5,0)与(0,363.5,900)之间的主材,角钢两端楞点定位方式都为节点即基点,肢法向偏移中与Y轴方向一致的肢法向偏移为34,另一肢还为28。

其余补材的连接通过构造图来定义节点连材即可。

4.3.角钢肢法线的确定

连完材后,主材角钢肢的摆放方向不是水平或垂直的,这时就要通过修改肢法向法线来使主材角钢是水平放置的。

在打断前得调整角钢肢法线,来保证角钢是水平放置的。

例如,前视图中角钢是由左向右连的喝水里铁,这样此角钢的Y肢法线就应当与Y轴方向相同。

故点此角钢属性,点

图中的连接选项卡,就可看到角钢肢法线方向选项,此时Y肢法线方向不是(0,1,0)。

点Y肢法线方向中的设计按钮(如下图中红框所示),出现角钢肢法线设计对话框,点“基准法线”按钮,进入法线设计对话框,这时要把肢法线设计方式选为“指定法线”,在最下面的法线坐标值中分别改成0、1、0。

这样角钢Y肢法线就修改完成了,角钢X肢法线在角钢肢法线设计对话框中选成“由另一肢确定法线”。

点设计进入下图

点基准法线

直接修改红框中XYZ坐标值

有时角钢肢法线不能一次改正过来,一次修改后,保存一下,F7到位后再进行修改才行。

为了不影响连接设计,当132、133、134这些打断形成的角钢,楞点位置及法线确定后,把其楞点定位方式改为直接指定楞点坐标。

4.4.163/164角钢连材及其楞点定位

直接由控制点(4100,363.5,0)和(3700,363.5,0)连材。

这时角钢要修改角钢楞点定位,其中一端楞点定关系是:

节点即基点,两肢法向偏移都为g,要改成延着TMA坐标系Y轴方向偏移为-34。

注意用右手定则判断出,其一肢法线方向应为(0,0,-1),其修改方法与前文所述一样。

4.5.上下曲臂的连材

连接AB两点XYZ对称,修改一下角钢与塔身处的楞点定位关系,其基点定位方式为:

节点向楞线投影,基点——楞点的定位方式中两肢法向偏移都为“自定义,0”。

之后用主材四边形命令来计算一下角钢肢法线方向。

用塔材分段命令

把上下曲臂分成垂直高度3000及4700各一段。

变坡处曲臂主材端楞点定位关系

曲臂及横担部分单线图

修改角钢规格、材质等。

其余不用修改。

用“主材四边形”命令来调整一下角钢肢法线。

4.6.头部横担部分的做法

如下图,横担结构图及头部横担及上曲臂的单线图,可知D点坐标为(5600,200,4500)。

头部横担结构图

头部横担及上曲臂单线图

由控制点可定义出节点D;

直接连材ED即可。

节点A和B由相似形可知其为角钢上的等分点,但由于CE角钢和ED角钢都有一端要与火曲板相连,所以其角钢楞点位置必然发生变化,而AB两点还是等分点的话,就会出现如左图中所示情况。

如要使角钢的摆放是右图所示,则遇到此种情况时,要把节点属性改为轴向坐标不变点。

即A点改为CE角钢的Z坐标不变点,B点改为ED角钢的X坐标不变点。

(只有AB两点是用等分点定义出来时,才可在节点属性的“依附关系”选项卡中直接修改“坐标依附类型”为某轴坐标不变点。

现在只有G和H节点没有定义出来了,下面介绍此两节点定义方法。

由于CD和EF不在同一平面内,故H节点无法通过交叉点定义出来,G节点同理。

上图为CHD展开面可知,H节点直线EF与CD所在平面的一个交点,所以我们用空间直接求交来算出一个近似的它们的交点。

空间直线求交命令

点“空间直线求交”命令,出现“三维直线求交”对话框,分别拷贝E、F节点坐标粘贴到左边的“始端粘贴”和“终端粘贴”处;

同理,分别拷贝C、D节点的坐标粘贴到右边的“始端粘贴”和“终端粘贴”处;

把粘贴坐标的Y坐标改为0。

点下面的计算,即可求出两条直线投影到前后对称面上的交叉点坐标。

计算得到的这个点也就是H点投影到前后对称面上的点。

分别拷贝两条直线的始末端节点坐标并粘贴后,

点计算按钮来计算空间近似交点坐标

这时只需要复制Z坐标,然后用“轴向坐标不变点”命令在EF角钢上定义出Z坐标不变点H即可。

G点同理。

节点定义出后,连材即可。

4.7.曲臂交叉补材的做法

连材时选择Z轴对称。

做角钢交叉点时,注意一下交叉点的父角钢是谁,其父角钢应该是不打断的角钢。

对角钢进行打断时,先打断子角钢,再打断父角钢。

4.8.122/123角钢的做法

4.8.1.制作辅助角钢

由上图中由A到B连一根喝水外铁角钢,其规格与122/123一致。

再定义角钢两等分点,进行角钢打断。

注意先打断子角钢,再打断父角钢。

这样打断角钢参与218板的设计。

板设计完后,对角钢正负头进行手工修改,使其符合图纸要求。

4.8.2.做横担主材背靠背角钢

在横担主材上做偏移点,其偏移距离随意。

再由K节点与偏移点连材。

其角钢楞点位置定义为,在偏移点一端为“节点向楞线投影”,两肢法向偏移都为0。

由于它一肢要与横担主材一肢背靠背摆放,所以设置这个肢的法线为横担主材一肢法线的反向,如下图。

其中基准法线角钢为横担主材句柄;

肢法线计算方式选为单角钢肢法线;

基准肢就是要与横担主材哪个肢相贴就选哪肢;

因为是背靠背,所以朝向选为朝内,正好与横担主材肢法线相反。

4.8.3.两段角钢制弯

当218板做好后,由下面横担展开面图可知122角钢在何处进行火曲。

122角钢火曲详图

即用角钢制弯命令,分别选择122的两段角钢,由与板218连接的角钢为基准,偏移73进行火曲。

4.8.4.改横担主材楞点定位关系

当122角钢制弯后,横担主材107的楞点位置也就确定了,它的楞点位置就是122角钢制弯楞点,由角钢属性可查看出122角钢制弯楞点坐标是多少,拷贝下来,把107角钢的楞点定位改为直接指定楞点坐标,把制弯楞点坐标粘贴给107即可。

4.8.5.修正角钢肢法线

使用计算角钢肢方向

命令来调整107角钢的朝向。

再F7到位就行了。

4.8.6.做无板螺栓连接

给出107角钢的正负头,在前面第二步做背靠背角钢时所做的偏移点上直接做连接设计,即在107角钢上做无板连接(见下图),定义出几个螺栓孔,其螺栓孔定位是距107角钢端楞点来定位。

去掉“用板连接”的对勾即为无板连接

螺栓由角钢端楞点定位

当无板连接设计后,107角钢上有螺栓孔而122角钢上没有孔,这时就要在连接设计的参数设计中进行编辑,把这几个孔加到122角钢上。

其做法是:

1、由右手定则判断出这几个孔是在122角钢的哪个肢上。

2、用

命令,点偏移点,选择“设计参数”进入“连接设计”对话框,如下图,在角钢表里添加122角钢,正确补充它的设计参数,如连接肢,连接设计位置(选中间),在螺栓引用中填入和107角钢一样的螺栓引用即可。

3、设计参数修改好后,确定,点重新设计即可。

5.多接腿的做法

铁塔设计加工都比较复杂,尤其是重复性工作较多。

一条线路下来可能由于地势不同,需要设计不同高度的塔,但对头部的要求往往是一致的。

故工程设计过程中,经常把铁塔设计成可互换性的,即多基塔有相同的头部或相同部分的塔身段,其下接不同高度的塔身及塔腿段就组成了多基有着相同头部的若干基不等高塔。

在TMA系统中,把这种具有共用部分的一组不等高塔称为多接腿,建模时按一基塔外挂多个接腿和塔身段处理。

5.1.做多接腿前的准备

5.1.1.识图

由上图可看出,无论铁塔呼度多大,它总有一部分构件是这些呼高所共用的。

而这些共用部分在TMA中如何处理,使它能够与多个接腿相接,而不互相影响,就是我们下面要讲的内容。

5.1.2.指定塔身部分配材号

a)配材号的概念:

对于具有多接腿的铁塔,存在着普通的共用现象,即某一根角钢或某一块板在1号接腿里用到,在2号接腿里仍有可能用到,而且在两个接腿塔中此构件是完全一样的,此时称这一构件被1号腿和2号腿所共用,或者说此构件同时从属于1号和2号接腿。

对于同时从属于多个接腿的塔材,TMA系统用一个叫作配材号的构件属性来标定此构件同时从属于哪些接腿。

即构件在哪个接腿中存在时,它的配材号就应该有此接腿的信息。

b)指定公用部分配材号

在透视图状态下,用

命令,选择铁塔公用部分;

当选择好,点右键,点出现菜单中的“指定配材号”,如下图。

这里要注意的是:

公用部分是接哪些腿,则其配材号就应该有此接腿的模型号。

5.2.建立新塔腿

5.2.1.模型操作树的操作

在模型操作树中,点右键如下图,新建一个模型。

在模型属性中,定义新建接腿属性,如下图。

其它接腿以此类推。

5.2.2.定义点及连材

激活新模型,如下图,这时在主界面中只显示共用部分的单线图,用偏移或轴向坐标不变点定义新呼高的节点。

连材,然后修改它的楞点定位关系,改成如下图

然后用主材四边形命令调整一下腿部主材的肢朝向。

F7到位后,把腿部主材最下端楞点定位改为直接指定楞点坐标;

之后,把节点的父角钢改为新连的腿部主材。

其它连材、连接设计及塔脚板设计等与前面所述一致。

5.2.3.高低腿操作

当塔腿是高低腿时,在TMA中的做法有两种:

a)直接做高低腿

四个腿部主材先按呼高最高的接腿连材并且保证它们的楞点位置及法线定义无误,再定义节点打断腿部主材,无用角钢设为“隐含角钢”。

b)组合为高低腿

分别按照呼高来做接腿。

在模型操作树中,新建接腿,四个象限的接腿号选择高低腿的配材号。

在模型树中,选择四个象限各自激活哪个呼高的接腿。

5.3.多接腿注意

5.3.1.连接设计

在多接腿变换处,要注意各角钢心线交点的变化,及正负头计算的基准等要统一。

5.3.2.脚钉布置

在新建的塔腿上布置脚钉,要从上向下布置,这样才能与已做的主材角钢上螺栓接应上。

5.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