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9314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3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docx

大米生产加工环评报告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年产2万吨大米生产加工项目

建设单位

XX市皖诚粮油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XX省XX市XX区XX镇XX村

联系电话

传真

/

邮政编码

247104

建设地点

XX省XX市XX区XX镇XX村

立项审批部门

XX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贵发改备[2017]17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A0513农产品初加工服务

占地面积(平方米)

16667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2400

其中:

环保投资(万元)

47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1.96

评价经费

(万元)

/

投产日期

已投产

工程内容及规模:

1.1项目由来

XX市皖诚粮油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注册资金200万元,注册地位于XX省XX市XX区XX镇XX村,主要从事稻谷、大米加工销售,粮食收购,食用油分装、菜籽收购。

我国粮食生产规模小、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面临进口粮食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充分利用和整合企业现有的粮食仓储、加工、运输设施等资源,发展社会化粮食储运体系、粮油精深加工和粮食产业化经营,推进粮食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

为此,XX市皖诚粮油有限公司投资2400万元,在XX市XX区XX镇涓XX村征地25亩,建设生产车间、仓库、办公楼及配套附属设施,购进初筛机、烘干机、振动筛、去石机、砻谷机、白米筛等大米精加工设备,进行绿色大米的生产加工,项目达产后形成年产2万吨绿色大米的生产规模。

企业目前已投入正常生产,一直未进行环评审批,需通过本次环评完善环保审批手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

务院253号令]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该项目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为此,XX市皖诚粮油有限公司委托XX显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对本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公司在接受委托后,按项目特点与专业要求,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针对本项目可能涉及的污染问题,从工程角度和环境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工程中的污染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管理措施,尤其对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正负影响和效益进行了客观的论述,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该环境影响报告表,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

1.2地理位置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省XX市XX区XX镇XX村,厂区东北侧为农田,东南侧为林地,西南侧临道路,西北侧为农田,距离318国道约400m。

西南侧分布有XX村居民。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一,项目周边环境示意图见附图二。

1.3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本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总占地面积约25亩,建有办公楼、仓库、生产车间等建筑共计10000m2,购置初筛机、烘干机、振动筛、去石机、砻谷机、白米筛等设备,进行大米的生产加工,可形成年产2万吨绿色大米的生产能力。

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及建设设施见表1-1。

表1-1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

工程

类别

工程名称

现有工程内容及规模

备注

主体

工程

1#烘干车间

建筑面积380m2,设有烘干机2台,配套1台热风炉(1#热风炉),进行稻谷的烘干。

已建

2#烘干车间

建筑面积390m2,设有烘干机4台,配套2台热风炉(2#、3#热风炉),进行稻谷的烘干。

已建

大米加工

生产车间

建筑面积510m2,设有大米加工生产线1条,配套初筛机、烘干机、振动筛、去石机、砻谷机、白米筛等设备,进行大米的生产加工,年产2万绿色大米。

已建

闲置厂房

建筑面积600m2,闲置。

已建

辅助

工程

办公楼

建筑面积为250m2,2层。

已建

配电间

建筑面积为16m2,1层,1间。

已建

储运

工程

原粮仓库

建筑面积为1775m2,用于稻谷的储存,稻谷进厂烘干后一般及时进入生产线生产或外运出售,堆存时间不超过2个月。

已建

大米仓库

建筑面积为450m2,用于大米成品的堆存。

已建

堆棚

占地面积450m2,用于稻壳、炉灰等的堆存。

公用

工程

供水系统

用水量为600t/a,由XX镇自来水管网引入。

已建

排水系统

雨污分流,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排放附近河道;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肥综合利用,不外排。

已建

供电

由XX镇供电所电网引入,厂内设配电设施,变电后用于厂内生产和生活供电。

已建

环保

工程

废气

1#热风炉燃烧废气接入沉降室沉降除尘后再经袋式过滤器除尘最后通过15m排气筒排放;

2#、3#热风炉配套有除尘系统(旋风+布袋除尘器),燃烧废气经除尘系统两级除尘后通过15m排气筒排放;大米加工生产线配置集气罩,将各产尘点产生的粉尘收集后引至布袋除尘器除尘处理后通过15m排气筒排放。

/

废水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农肥综合利用。

/

固废

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处置;沙石颗粒物交环卫部门统一清运;稻壳可作为热风炉的燃料燃烧使用,多余部分外售综合利用;谷糠和杂碎米作为动物饲料外售综合利用;除尘收集粉尘收集后交环卫部门统一清运;炉灰集中收集运送至农田作为肥料使用。

/

噪声

采用低噪声设备;设备安装做减振处理、安装消声设施;加强生产管理。

/

1.4产品方案

项目主要进行绿色大米的生产加工。

具体项目产品方案详见下表1-2。

表1-2项目产品方案表

产品名称

年产量

运输方式

备注

主产品

绿色大米

2万t

汽车运输

副产品

稻壳

2560t

汽车运输

部分作为燃料直接使用,多余部分外售

谷糠和杂碎米

6400t

汽车运输

作为动物饲料外售

1.5原料、能源及燃料消耗

本项目所有生产过程均为物理过程,不添加任何化学反应药剂。

项目原料及能源消耗情况详见表1-3。

表1-3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

序号

原辅材料

年耗量

用途

备注

1

稻谷

3.2万t

主要原料

汽车运输

2

稻壳等生物质

1080t

能源

热风炉燃料

3

生活用水

600t

自来水

4

100kWh

XX镇供电所

1.6生产设备

本项目的生产设备具体见表1-4所示。

 

表1-4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备注

1

初清筛

1台

2

振动筛

1台

3

去石机

1台

4

砻谷机

2台

5

双体筛

1台

6

米机

3台

7

白米筛

2台

8

抛光机

2台

9

铁辊米机

日照300

1台

10

提升机

T6低速

12台

11

提升机

4台

12

风机

4台

13

关风器

5台

14

色选机

SKC-R8

1台

15

烘干机

6台

16

热风炉

3台

配套烘干机

注:

本项目的生产设备中无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设备。

1.7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项目全厂劳动定员为20人;生产制度为8小时工作制,年生产300天。

1.8公用工程

1、给排水

项目生活用水由自来水供给,耗水量为600t/a。

厂区建立雨污分流,雨水通过雨水管网排入附近河沟;生活用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农肥综合利用。

2、供电

项目用电由XX市XX镇供电所供给,可以满足项目的生产、生活供电。

1.9平面布置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6667m2,厂区大门朝西南方向,面临道路,方便运输;正对门为一幢2F办公楼,生产区位于厂区的东北侧,两侧分别布设有稻谷烘干车间、原粮仓库、大米加工车间以及大米仓库,仓库均靠近主体车间设置。

车间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运输线路短,并能充分发挥设备的能力。

项目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三。

1.10项目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属于A0513农产品初加工服务,查阅《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改委2013年第21号令),本项目不属于国家产业政策中淘汰、限制类项目,且项目已经XX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贵发改备[2017]17号进行备案,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1.2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故不存在与现有有关的污染排放情况。

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2.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2.1.1地理位置

XX区是XXXX市市辖区,位于XX省南部,北临长江,东北与铜陵接壤,南连黄山、九华山,西北与安庆隔江相望,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本项目建设地位于XX省XX市XX区XX镇XX村,XX位于XX市西郊,集镇距市区15公里,境内交通便捷,资源丰饶,318国道东西贯穿全镇15公里,清溪河、秋浦河分别沿东、西缘环绕8个村28公里,正在建设中的沿江高速公路和铜九铁路分别17公里穿镇而过。

2.1.2地形地貌

XX区境地势南高北低,依山傍水,分山区、丘陵、圩区,呈阶梯形分布。

南部中低山区,群山起伏,绿树如云,是林木、茶叶的重点产区;中部丘陵区,岗垄相间,田园平整,盛产粮、油、麻、桑;北部为沿江洲圩区,江堤全长59公里,堤外是宽数十米至百米的挡浪林带,圩内,河渠交错,平畴如毯,风翻稻浪,莲藕飘香,有“XX粮仓”之称。

2.1.3气候气象

XX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但降水量在年内和年际变率甚大。

本县年平均温度16.1℃,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28.7℃;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3.1℃。

适宜农作物生长地时期,大约始于3月30日至11月17日,此间,日平均温度等10℃或10℃以上。

2.1.4水文

XX境内纵横贯穿的诸河流,主要是长江干流及其支流的秋浦、九华、黄盆、龙舒、青通、白洋河等,流域面积2311.7km2,占总面积的95%,控制耕地面积46.8万亩,几乎占整个上报耕地面积。

境内主要河流几乎都与地形相一致,由南向北,流入长江。

2.1.5生物资源

XX物产富饶。

盛产粮、棉、油、茶、蚕茧等,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大县,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淡水有核珍珠和无核珍珠养殖基地。

水产品有鳜鱼、青虾、螃蟹、甲鱼、珍珠等,尤以鳜鱼名扬大江内外,“秋浦花鳜”获2001年度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

农林名特产品有高坦翠微、肖坑绿茶、XX红茶、梅村板栗、西山焦枣、秋浦花鳜,其中不少为古时贡品。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可供开采的有金、铜、煤、银、铅锌、花岗石、白云石等30多个品种,是全省煤炭、黄金生产重点县之一。

 

3、环境质量情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

本项目厂区位于XX镇XX村,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引用《XX恒安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年检10万辆机动车综合检测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告表公示链接详见

3.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XX市环境监测站于2015年7月27日至29日对本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监测,监测因子为PM10、SO2、NO2。

具体见表3-1。

表3-1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单位:

mg/m3

采样日期

监测结果(日均值)

PM10

SO2

NO2

2015.07.27

46

39

33

2015.07.28

36

32

35

2015.07.29

52

37

33

(GB3095-2012)二级

150

150

80

由监测结果可知,由监测结果可知,区域环境空气PM10、SO2、NO2的24小时均值浓度均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表明评价区域内的空气环境现状较好。

3.2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次评价范围内的地表水主要是秋浦河及其支流,XX市环境监测站于2015年7月27日对河流相关断面的监测结果见表3-2。

表3-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单位:

mg/L,pH无量纲

监测点位

监测日期

pH

COD

BOD

NH3-N

秋浦河王家冲断面

2015.7.27

7.26

8

<2.0

0.16

(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

6-9

20.0

4.0

1.0

监测数据表明,此段秋浦河王家冲断面水体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的要求,项目所在地地表水质量良好。

3.3声环境质量现状

2017年3月24日对项目区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期间,企业正常生产,具体监测结果见表3-3。

表3-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监测点位

监测

时间

监测结果/(单位:

dB(A))

执行标准

昼间

夜间

东厂界

2017-3-24

54.3

42.5

(GB12348-2008)

2类标准

南厂界

55.6

43.2

西厂界

54.7

42.9

北厂界

56.1

41.8

西南侧居民点

54.3

40.5

(GB3096-2008)

2类标准

由监测结果可以看出,项目厂区四侧厂界噪声监测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西侧敏感点声环境现状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位于XX省XX市XX区XX镇XX村,评价区域内无文物保护点、无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敏感点,未发现有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其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4。

表3-4项目周边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

要素

环境保护对象

方位

距离厂界距离

距离粮仓距离

距离大米车间距离

规模

环境功能

环境

空气

项目建设地

/

/

/

/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

XX村居民点

西南

12m

59m

72m

约32户

地表水环境

秋浦河支流

西

577m

/

/

中湖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Ⅲ类

声环境

厂界

/

1m

/

/

/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

XX村居民点

西南

12m

59m

72m

32户

 

4、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4.1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详见表4-1。

表4-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序号

污染物项目

1小时平均

24小时平均

年平均

标准来源

1

SO2

500

150

6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

2

NO2

200

80

40

3

NOx

250

100

50

4

TSP

300

200

5

PM10

150

70

2、水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所在地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详见表4-2。

表4-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序号

污染因子

标准值(mg/m3)

标准来源

1

pH

6~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Ⅲ类

2

COD

≤20

3

BOD5

≤4.0

4

氨氮

≤1.0

3、声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2类标准。

详见表4-3。

表4-3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位置

标准

级别

标准限值[dB(A)]

标准来源

昼间

夜间

厂界

2类

60

50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污染物排放标准

4.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排放标准

本项目运营期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4。

表4-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单位:

mg/m3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排放筒高度

(m)

二级(kg/h)

监控点

浓度限值

(mg/m3)

颗粒物

120

15

3.5

周界外浓

度最高点

1.0

本项目烘干机配套的热风炉燃烧废气排放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二级标准,具体见表4-5。

表4-5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窑炉类别

SO2(mg/m3)

烟尘(mg/m3)

烟气黑度(林格曼级)

热风炉

850

200

≥6

2、废水排放标准

本项目不产生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附近农田施肥,综合利用。

3、噪声排放标准

营运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

具体标准值详见表4-6。

表4-6营运期噪声排放标准

位置

标准

类别

标准限值(dB(A))

标准来源

昼间

夜间

厂界

2类

60

50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4、固体废物

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

总量控制指标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执行环保管理目标责任制的基本原则之一,目前,国家总量控制污染因子主要考核烟(粉)尘、VOCs、COD、SO2、氮氧化物及氨氮四项。

本项目无生产废水排放,生活污水作为农肥综合利用,不外排。

结合本项目污染排放特征,本项目纳入总量控制的污染因子为SO2、NOX、粉尘,其达标排放量为SO20.72t/a、NOX1.11t/a、粉尘0.8624t/a,需作为本项目申请总量控制指标,由环保主管部门在XX市XX区内通过区域平衡解决。

 

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5.1施工期

本项目目前厂区已正常生产,故不存在施工期污染。

5.2运营期

5.2.1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稻谷烘干工艺流程:

图5-1项目稻谷烘干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

(1)称量卸粮

收购的稻谷经汽车运输至厂区后,经地磅称量后稻谷送至粮仓暂存。

(2)清杂

使用铲车推入卸粮坑,使用提升机送入清杂筛。

使用清杂筛对稻谷进行清理,去除草棒、沙石等杂质。

(3)烘干

清杂后的稻谷进入烘干机烘干处理,烘干时控制温度不超过90℃。

热风炉使用稻壳作为燃料,每小时燃料用量约150kg。

本项目设有6台烘干机,配套3台热风炉提供热源,热风炉使用稻壳作为燃料,其中1#热风炉燃烧废气接入沉降室(1间,20m×14m×8m)除尘,2#和3#热风炉各配套有一套除尘系统(旋风+布袋)进行除尘。

(4)储存

烘干后的粮食使用输送机输送至原粮仓库内储存,储存时间不超过2个月,仓储车间设置轴流风机加强车间通风,储存时无需熏蒸。

生产需要时进入生产流程。

大米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图5-2项目大米加工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

(1)清杂:

除杂是去掉比稻谷轻的草棒和比稻谷重的石块等杂质。

草棒等比较轻的杂质可用振动筛来去除,石块等比重较大的杂质可用去石机来去除。

去除后的净谷应保证杂质基本去除干净,石块含量不应超过1粒/kg稻谷。

(2)去石:

去石的目的是清除稻谷中所含的并肩石。

去石工序在清杂流程的后面,这样可通过初清工序将稻谷中所含的大杂、小杂及糙碎米清除,避免去石工作面的鱼鳞孔堵塞,保证良好的工艺效果。

去石在吸式比重去石机中完成。

(3)砻谷:

稻谷去杂后就可达到净谷上砻了,砻谷机是将稻谷的外皮稻壳去掉的过程。

经砻谷后,稻谷脱壳率达到75~90%。

砻谷后还有极少部分稻谷没有脱壳,这时利用稻谷与糙米粒流动性不同的特点把砻谷后未去壳的稻谷与糙米粒分离出来,再次打回砻谷机脱壳。

(4)谷糙分离:

剩下的糙米自动进下一道工序—谷糙分离,其主要作用是对砻谷后进行二次处理,这将会大大提高大米加工的精度。

谷糙分离前需对大米进行润糙处理,润糙是使用适量的水来润湿糙米粒,使米糠层软化,便于剥离米糠层,为下一步碾磨做准备。

(5)碾米:

碾磨可分为三步进行,第一步先用砂辊碾磨机破坏糙米表面的米糠层,为下一步米糠层脱离做准备,接着用第一道铁辊碾磨机对糙米进行碾磨,去除米糠层和胚芽,然后再用第二道铁辊碾磨机进行碾磨,主要是去除米粒表面附着的米糠。

(6)白米分级:

白米分级是通过不同孔径的振动筛将大米中的大碎米和小碎米分别筛除。

(7)抛光:

抛光是通过抛光机使大米的表面有光滑和光亮的效果。

抛光时米粒与米粒之间通过摩擦产生热量,这时需要加水以细小的雾状喷向流动的大米。

水会起到一个润滑剂的作用,从而使得米粒表面形成一层薄而光亮的保护膜。

(8)色选:

色选是通过光学感应原理去除垩白粒、病斑粒、黄粒米、未成熟粒等颜色和外观不同于正常大米的米粒。

(9)白米分级、色选:

由于大米可能还带有一些碎米、外观不同于正常大米的米粒,达不到成品米的标准,再经白米分级、色选过程,保证大米的质量。

要求在大米加工生产线配置集气罩,由引风机将生产线各产尘点产生的粉尘收集引至布袋除尘器中处理。

5.2.2污染源强分析

本项目营运期主要污染工序见下表5-1。

表5-1营运期主要污染工序一览表

污染类别

污染源名称

产生工序

主要污染因子

废气

热风炉

烘干

烟尘、SO2、NOx

大米加工车间

清杂、垄谷、碾米、抛光等

粉尘

原粮仓库

装卸、转运

粉尘

废水

生活区

职工生活

COD、NH3-N、BOD5、SS

噪声

生产设备

生产过程

机械噪声

固废

生产区

生产过程

沙石、稻壳、谷糠和杂碎米、除尘收集粉尘、炉灰等

生活区

职工生活

生活垃圾

1、废气

本项目营运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热风炉废气、工艺粉尘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粉尘。

(1)烘干热风炉废气

本项目6台稻谷烘干机配套3台热风炉,用于提供稻谷烘干所需的热源,项目热风炉以生物质燃料(主要为稻壳)作为燃料,不添加煤或其它燃料。

每台热风炉年工作时间约2400h,每小时燃生物质量约150kg,单台热风炉年消耗生物质约360t。

生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SO2、烟尘、NOX。

本环评引用《霍邱县凯迪生物质能发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武汉大学对XX省霍邱县区域农作物秸秆、稻壳的工业成分分析检测报告,本项目生物质燃料成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