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9375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5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7页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7页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7页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7页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7页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7页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7页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7页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7页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7页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7页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7页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7页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7页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docx

副本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

课题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课时

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具学具

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

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引入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应用

 

四、布置作业

谈话: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1、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2、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3、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

 

学生回答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课外观察不同物体的沉和浮

板书: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砖块沉

木块浮

塑料块浮

猜测与沉浮相关因素:

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

教学反思:

 

课题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课时

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

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难点: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具学具

小组实验一:

物体7种,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小组实验二:

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实验报告单。

小组实验三:

水槽(与实验二共用),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引入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应用

 

四、布置作业

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3、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

1、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呢?

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

 

学生回答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课外观察不同物体的沉和浮

板书:

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球的沉浮物体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立方体的沉浮控制变量

小瓶子的沉浮体积大质量小易浮,体积小质量大易沉

潜水艇应用沉浮原理

教学反思:

 

课题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课时

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难点: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具学具

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引入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应用

 

四、布置作业

1、导入:

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

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

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

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

分析:

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

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

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

2、讨论:

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

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讲授:

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

方法是:

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

 

 

学生回答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思考钢铁造的大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上

板书: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橡皮泥的

形状

量杯里的水量

(毫升)

放入后

水面刻度

排开的水量

(毫升)

沉浮状况

实心团

200

沉的形状

200

浮形1

200

浮形2

200

浮形3

200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船浮在水面上排开的水量很大

教学反思:

 

课题

4、造一艘小船

课时

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

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难点:

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教具学具

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或玻璃弹子若干。

制作多媒体。

收集船的发展史资料和各种船的模型,造个性船需要的各种材料。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引入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应用

 

四、布置作业

谈话导入:

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

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今天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

不过,我们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而且我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橡皮泥小船比赛。

船的发展史和展览会:

1、阅读教材11面内容,教师随机介绍

2、学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

3、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

造个性船:

 

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

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

学生分小组制作,

测试:

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

 

学生说说了解了船的发展、观看了各种船模型后的体会。

讨论如何制造自己喜欢的个性船,重点讨论:

我想造什么样的小船?

我希望它有什么特点?

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

出示《我的造船计划》,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个性船的制作。

课外造一艘小船

板书:

4、造一艘小船

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

造个性船

《我的造船计划》

一、准备二、制作三、改进和完成

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装载量增大

教学反思:

 

课题

5、浮力

课时

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具学具

精确刻度杯一个,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等物体。

弹簧秤一个,一块大泡沫塑料块,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共用),细线,记录表(教材13面)。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引入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应用

 

四、布置作业

观察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况,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

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

测量一块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1、讨论怎样测量浮力:

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

是多大呢?

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

测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块的浮力:

教师出示三块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或者三块不同大小的木块,让学生预测:

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或者木块,完全浸人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吗?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课外观察不同物体的沉和浮

板书:

5、浮力

浮力

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浮力大于重力上浮

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教学反思:

 

课题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课时

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2、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难点:

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教具学具

每组一个弹簧秤、一个钩码、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三块大小不同的石块或砖块、细线、记录表(教材15面和16面)。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引入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应用

 

四、布置作业

提问:

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

联系生活情形,并进行推测。

测量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

 

 

学生回答

 

1、测量钩码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重量),记录在表格中。

2、测量钩码分别浸人水中不同位置时对弹簧秤的拉力,记录在表格中。

3、计算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与钩码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联系。

(发现:

一个下沉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课外观察不同物体的沉和浮

板书: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浮力小于重力下沉

浮力大于重力上浮

教学反思:

 

课题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课时

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2、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许多。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难点: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

教具学具

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味精水。

小组实验:

每组一个马铃薯、酒精灯、不锈钢调羹2个、浓盐水、40克食盐、40克白糖、2只烧杯、一根筷子。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引入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应用

 

四、布置作业

马铃薯的沉浮:

1、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1)推测马铃薯放人水中是沉还是浮。

(2)把马铃薯轻轻放人清水中,观察它的沉浮状况。

(3)把马铃薯从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轻轻放人另一个杯子中,观察它的沉浮。

怎样解释马铃薯在不同杯子中的沉浮?

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

怎么解释马铃薯的沉浮现象?

观察比较两种液体:

1、观察两杯液体有什么不同。

2、做液滴加热实验,教师先指导加热的方法,然后从两个杯子里各取几滴液体,分别滴在不锈钢调羹上加热,比较液滴变干后留下的痕迹。

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提问:

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呢?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阅读本课的资料,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

 

课外观察不同物体的沉和浮

板书:

7、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液滴加热

调制液体

观察—发现—推测—验证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教学反思:

 

课题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课时

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3、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整理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科学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具学具

每组一个钩码、一个马铃薯、一个弹簧秤、一杯清水、浓盐水、糖水、酒精、量筒、天平。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引入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应用

 

四、布置作业

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1、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

 

2、判断塑料块的沉浮:

 

观察教科书第20页中间的2张图片

 

讨论:

马铃薯在有的液体中下沉,在有的液体中上浮,是不是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有大有小?

按照第6课学过的方法,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然后把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原来的推测。

观察教科书提供的资料,判断塑料块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并说说判断的理由。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根据这些物体的沉浮关系,我们能判断这些物体的轻重吗?

注意:

判断轻重的前提条件是同体积。

课外了解

比重计的作用

板书:

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测力计

教学反思:

 

课题

1、热起来了

课时

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尊重客观事实。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难点:

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

教具学具

温度计、毛巾、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引入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应用

 

四、布置作业

师与学生握手感觉手凉手热。

师:

你有什么办法使我(或你)的手热起来吗?

(板书课题:

热起来了)

师:

大家思考过没有,为什么搓手能使我们的手热起来?

(摩擦产生了热)

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

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研究衣服否生热的问题

师:

早上起床和晚上躺入被窝时,你的被子是凉还是热的呢?

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

 

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板书时分四类板书1、外界物质直接给予热;2、外界物质吃进我们身体变成热;3、自身运动产生热的;4、保温的)

学生交流。

衣服到底能不能生热呢?

我们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小组讨论: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穿衣服是不会给身体增加热量。

交流研究方法。

学生分组验证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进行交流。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课外了解有关热的知识。

板书:

1、热起来了

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吃食物(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

跑步等运动(血液循环加快)

加穿衣服、盖被子----(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

教学反思:

 

课题

2、给冷水加热

课时

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过程与方法:

1、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变化。

2、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发现新的问题,愿意积极探索。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关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难点:

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教具学具

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热水,冷水;天平,试管;气球皮,剪刀,橡皮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引入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应用

 

四、布置作业

谈话导入:

1、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有哪些方法?

2、师生交流。

(预设:

这个活动让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

1、师:

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装满冷水,然后浸入热水中,仔细观察冷水袋的变化。

2、根据看到的现象尝试做出解释。

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1、师: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我们的推测呢?

为了把实验做好,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2、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

3、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分析整理

水在变热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有什么疑问?

 

 

学生回答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回答

 

了解有关热量的知识

板书:

2、给冷水加热

水受热------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教学反思:

 

课题

3,液体的热胀冷缩

课时

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过程与方法:

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3、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难点:

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具学具

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冷水,热水,温度计、红墨水、滴管。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引入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三、巩固应用

 

四、布置作业

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

观察:

冷水变成热水后水面的变化

教师演示:

把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

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

再出示同样的两套实验装置,把它们放进温度不同的大烧杯中应该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呢?

请两位同学上来看一下,你们看到了什么?

研究:

观察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

师:

通过气球皮的鼓起程度,我们无法判断这两杯水的冷热了,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一一出示):

杯子、试管、瓶塞、细管、红墨水、滴管。

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水受热会发生变化吗?

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学生回答

(学生看现象进行描述)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实验。

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了解其他物体的热胀冷缩

板书:

3、液体的热胀冷缩

醋受热体积膨胀热胀

果汁

酱油受冷体积缩小冷缩

牛奶

......

液体热胀冷缩

教学反思:

 

课题

4、空气的热胀冷缩

课时

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气体受热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