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帝国兴衰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59514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3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莓帝国兴衰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黑莓帝国兴衰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黑莓帝国兴衰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黑莓帝国兴衰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黑莓帝国兴衰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黑莓帝国兴衰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黑莓帝国兴衰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黑莓帝国兴衰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黑莓帝国兴衰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黑莓帝国兴衰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黑莓帝国兴衰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黑莓帝国兴衰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黑莓帝国兴衰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黑莓帝国兴衰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黑莓帝国兴衰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黑莓帝国兴衰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莓帝国兴衰2.docx

《黑莓帝国兴衰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莓帝国兴衰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莓帝国兴衰2.docx

黑莓帝国兴衰2

黑莓帝国兴衰史(中)

上一期:

黑莓帝国兴衰史(上)

投身创新

让愚蠢的市场需求来压制创新,那是死亡之吻。

MikeLazaridis依然认为他的公司是市场新贵,在许多市场老玩家面前,不过一家加拿大小公司而已。

RIM的总部非常低调,只占用了滑铁卢大学的几幢小楼,那里是Lazaridis的母校,他捐助了1,200万美元给这所大学的科学和数学专业。

1979年,一个平凡无奇的蓝领家庭的大男孩,从渥太华的温莎城来这里报道,他的父亲经营一家杂货铺。

在攻读电子工程学位的时候,把自己设计的「竞猜蜂鸣器」卖了600美金,以支付自己的大学学费。

大学,Lazaridis最好的时光,给他提供了实现儿时工程师梦想的所有资源。

四岁的时候,他就用乐高积木搭出了一台留声机的模型;8岁就制造了一台挂摆时钟,走时颇准。

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特别是在物理和电子工程领域。

贪婪地阅读科幻小说,StarTerk里的加拿大演员WilliamShatner,给他提供了持续的激励。

剧中的无线通讯系统让他着迷,他的大学实验室老师,Micsinszki先生,警告他:

「注意别太沉溺计算机技术偏废了其它,未来电子器件、计算机,和无线技术将完整统一,而这才是未来的大事件。

给Lazaridis带来精神鼓励的WilliamShatner

在滑铁卢大学著名的工程学院,跨学科的训练给Lazaridis提供了成长的沃土,他在这里找到了某种精神。

Lazaridis入学的时候,整个工程学院的兴奋点都集中在快速成长的计算机工业。

一家名叫Microsoft的小公司开始从滑铁卢大学招募优秀学生。

那时候大型机仍旧决定了计算机工业的大部分领域。

ControlDataCorporation(CDC)成为了Lazaridis第一个实习公司,他在那里研究了数据自动化采集和处理技术。

也是在CDC,Lazaridis奠定了自己的商业理念,这也成为了后来RIM的文化基因,预示了RIM的兴起与现在的困境。

一伙日本企业开始出现,挑战CDC的市场地位,使公司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Lazaridis目睹了CDC是如何去争取和挽留客户,让市场部的人削弱了工程师的发言权。

比起制造顶尖的产品,这些销售冠军更热衷于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于是工程师团队开始离开,到冉冉升起的硅谷找前程,这更削弱了CDC的市场竞争力。

Lazaridis告诉自己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他的公司必须是工程师主导的企业,给技术人员空间和时间去创造产未来。

「死亡之吻」他后来说道:

「就是当你让愚蠢的市场需求来压制创新。

在整个大学时代,他一直专注于自己的发明创造。

高中期间,他就已经热衷无线通讯技术,用业余无线电,把字符显示在电视机上。

上了大学,他更是如鱼得水,不断改进自己的设计,1984年,他在大学的毕业季,他开发了一套类似的系统。

他已经为自己的设计想好了商业出路。

在他的想象里,零售商可以用他的无线,可编程的显示系统代替广告印刷品。

但是他对于经商毫无经验,他的金融学教授说服他把这个主意辅助实施。

于是他与他儿时的伙伴和同学,工程师DougFregin一起开始冒险。

23岁的Lazaridis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在更改了几个名字以后,最终定为ResearchInMotion。

RIM的诞生

Lazaridis籍此从AnneHeche手中接过了1994年的艾美奖,并且在四年后获得「学院奖技术成就奖」(不是奥斯卡小金人)。

时间线:

RIM

1984年:

RIM成立。

1985年:

 RIM接到第一份大单:

GM公司的60万美元采购网络监视设备。

1987年:

Lazaridis看准无线数据通讯技术,作为公司未来主要业务。

1988年:

:

TedRogers获得Mobitex技术授权,建立起北美第一个公共无线通讯网络。

1989年:

Lazaridis成为Mobitex网络建设的顾问。

1990年:

RIM开发出自动胶片时码阅读器DigiSync。

1992年:

Balsillie加入RIM,当年销售额超过1百万美元。

1994年:

基于Mobitex网络,RIM推出第一款销售终端系统。

1996年:

第一台双向寻呼机Inter@ctivePager上市

1998年:

 RIM950发布,后来更名为BlackBerry。

1999年:

BlackBerry850无线PDA发布。

2001年:

与NTP的专利官司打响。

2002年:

法院判决NTP胜诉,RIM赔偿2,310万美元

2003年:

法庭下令禁止BlackBerry在北美地区的销售,由于RIM的上诉,禁令推迟执行。

2004年:

BlackBerry付费用户达到200万,上诉法庭支持侵权指控。

2005年:

BalckBerry付费用户超过400万,美国最高法院拒绝受理RIM上诉请求。

2006年:

RIM与NTP达成庭外和解,和解金额6.125亿美元,BlackBerry用户超过500万。

2007年:

美国证券监管机构调查RIM股票期权丑闻。

苹果发布iPhone,BlackBerry用户超过1200万。

2008年:

黑莓Bold,PearlFlip,和Storm智能手机发布.RIM和Motorola卷入专利纠纷。

2009年:

RIM应用商店上线,用户数达到3,600万。

2010年:

PlayBook产品泄露。

2011年:

PlayBook上市后褒贬不一,用户数量达到7,500万。

10月发生全球宕机事件。

2012年:

 Lazaridis和Balsillie卸任联合CEOs,任命ThorstenHeins为新CEO.

创业初期都是一样的开始:

办公室挤在商业区的顶楼,创业者通宵写代码,为了每一份合同而打拼。

他们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营收也足够让公司运转下去,但没有一款叫得响的产品。

早期一份与通用公司签署的,价值60万美金的采购协议似乎预示着RIM的大好前程,但RIM开发的LED系统表现很差,只交付了100套产品之后,公司就把合约卖掉换取一些收入以后,转向了其他项目。

其中一个项目叫「数字胶片条码阅读器(DigiSync)」,可以帮助电影剪辑师和负片剪刀手,让他们的工作轻松一些(小编注:

那个年代的剪辑,真的是用剪刀去剪胶片,用胶水编辑镜头。

)产品在1990年发布,籍此Lazaridis从AnneHeche手中接过了1994年的艾美奖,并且在四年后获得「学院奖技术成就奖」(虽然也叫学院奖,但不是奥斯卡小金人)。

获奖固然值得高兴,但DigiSync不是Lazaridis的真正兴趣所在,对他,和他的RIM来说,无线数据技传输术才是根本。

在1980年代,他开始和Mobitex网络合作,一种由爱立信(Ericsson)新开发的无线通讯技术。

加拿大的无线通讯公司Cantel的老板,TedRogers,已经开始在加拿大部署Mobitext网络,虽然这只是一个未来巨大市场的一点点征兆,但它将成为未来北美地区第一个公共无线通讯网络。

它的出现是突破性的,因为当时消费者对于无线通讯还没有概念。

Cantel雇佣了Lazaridis和RIM来作为项目顾问,开发Mobitext规格的调制解调器,后来还开发了一些工具软件。

不幸的是,当Cantel的网络在1990年面市后,就失败了。

它虽然令人印象深刻,但就连企业自己都没弄明白如何利用。

电子邮件的时代还没有结束(插着网线的),连「双向BP机」的概念都还没有。

Cantel撤回了投资,把雇员转到了其他项目上。

同一年,RAMMobileData(BellSouthMobile的前身)开始架设自己的Mobitex网络,他们雇佣了RIM。

RIM就此获得了大量关于无线网络的经验,Lazaridis开始琢磨如何更好地利用这种网络。

后来Balsillie称它为「黑莓沙盒」。

在后来的十年里,他们开发了调制解调器,终端销售系统,和其他一些基于这种网络的应用产品。

在1990年晚期,RAMMobileData想开发一种「双向BP机」。

BP机那时候已经存在了30年,都大同小异,只能单向寻呼。

随着Mobitex网络的部署,现在有办法可以改变它了。

RIM开始着手开发这种产品,但Lazaridis已经向前看,并有了新的思路:

无线PDA。

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促成了RIM在1990年代的成功,一个是Lazaridis本人对于无线通讯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他在其他大公司已经尝试并且失败(或者是大公司缺乏洞见)的地方,看到了机遇。

他带领他的工程师团队一起,像着魔一样着手把他们的理想实现。

另外一个,则是1992年Balsillie加入了RIM。

一个自称「股票高手」的哈佛MBA,给RIM带来了全新的商业的头脑。

在他到来之前,RIM精于工程开发,但是缺少对商业市场的经验,不了解谈判与合作让RIM看上去就是只无头苍蝇。

Balsillie带着管理经验而来,而且深知自己的角色:

帮Lazaridis倒满咖啡,让他可以安心搞开发。

或者,如他后来所说:

「我的工作就是找钱,Mike任务就是花掉。

」其中,很多钱是Balsillie自己的;他把全部赌注都压在了Lazaridis身上,作价6折抵押了自己的房子,把自己一生的积蓄25万美元,全投资了公司的股票。

一个自称「股票高手」的哈佛MBA,给RIM带来了全新的商业头脑。

在Balsillie登上贼船的时候,RIM正全身心投入无线技术。

就算Lazaridis自己都已经对「双向BP机」项目不感兴趣,开始展望无线PDA产品。

在1992年,苹果公司的JohnSculley,就是把乔布斯从苹果轰走的那个CEO,在CES大展上做了一次演讲,描述了未来电子产品的融合。

他提出了「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s)」的概念。

到了2011年,他所说的这种「非常精巧的PDA」已经遍布全球;它能像Siri一样与用户互动,那时候还是科幻。

但Sculley脑子里已经有了具体的想法。

虽然他那时候没有说出产品名字,他只是预告了苹果Newton的诞生。

但是Lazaridis对于苹果的产品没有什么好感。

他想要的PDA的重点在于能一直保持在线。

苹果的Newton却需要与电脑同步,让它更像一个PC的外围设备,而不是独立设备。

对于苹果来说,Newton只是一个起点;Sculley和他的工程师团队把它当做一个平台,在未来合适的时候,再集成无线连接功能。

和很多投身PDA研发的大公司——名单里包括了像Motorola、BellSouth、AT&T,还有Palm一样,苹果当时认为集成无线技术不可行。

起码来说是「当时还没有可行性」,前苹果牛顿产品开发项目组负责人GastonBastiens在1998年说:

「从设计概念的角度看,Sculley是绝对正确的,双向通讯的基础设施还未建成。

我们都知道那还需要好几年时间,但这已经在我们的产品战略中了。

」苹果在牛顿上砸了1亿美金,直到乔布斯回到苹果干掉了这个项目。

在那时,无线技术的怀疑者们,包括前INTEL主席AndyGrove,也认为技术上不可行,但在Lazaridis眼里,这只是一个工程上的挑战,他觉得如果目前的电子器件耗电太大,改进就行啊,我们就是干这个的。

他坚信自己能让无线技术实现,并且要做到领先其他任何人。

「INTER@CTIVEPAGER」里的这个「圈a」,暗示了他们的杀手锏,EMAIL。

于是,他的公司继续在Mobitex网络产品上越走越远。

在1996年末,发布了RIM900「INTER@CTIVEPAGER」(交互式BP机),一部口袋大小的翻盖机,带有一块缩小的键盘。

RIM900售价$675,但具备了双向寻呼功能,可以收发点对点的文字信息,还能发传真和具备语音朗读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因特网网关,可以收发电子邮件。

这部产品有不少问题,而且份量有点重,算不上RIM的成功之作。

但它展示了RIM所能做到的事情。

RIM开始开发下一代产品,RIM950。

RIM900「INTER@CTIVEPAGER」(交互式BP机)

那时候,Lazaridis已经专注于「拇指键盘」的开发,并且注册了专利,把它装在了RIM950上,这让950的输入速度更快,但更重要的意义是,Email。

有了无线连接和超好用的键盘之后,它成了第一部可以替代PC和笔记本电脑的的设备。

而且只用一枚AA电池,就能续航三周,回击了对于供电问题的质疑。

如潮般的好评让RIM获得了大量订单,包括BellSouth、IBM,还有Panasonic。

RIM950

但大量的新用户还只是把它当个BP寻呼机用,产品名字就是这样,所以这可以理解,但Lazaridis和他的工程师团队知道950的潜力远不止一个BP机而已。

「INTER@CTIVEPAGER」里的这个「圈a」,暗示了他们的杀手锏,EMAIL。

Lazaridis意识到了问题之所在,他们很少主动去做市场推广,而是干等机会上门。

他们有技术。

他们习惯了只和志趣相投,明白INTER@CTIVE之含义的人沟通,这些人每天都用它,那就是工程师和IT总监们。

但想要得到真正的成功,他们必须跳出这个圈子。

RIM需要了解消费者,他们需要「市场营销」。

RIM雇佣了品牌推广公司LexiconBranding,它也是苹果PowerBook和IntelPentium品牌背后的营销团队。

Lexicon马上行动,为RIM建立品牌战略,首先就是要把那个「950Inter@ctivePager」的老土的名字换成更加活力的说法。

Pagers听上去便宜俗气;但950一点都不俗,哪儿不俗?

键盘啊!

键盘使得它远超过BP机的范畴:

这让它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个人数字通讯设备。

如何形象地传递出这个产品特点呢?

它看山去是不是很像「草莓」,按钮就像草莓上的细籽。

Lexicon的语言学家解释说:

「别,千万别叫「草莓(strawberry)」,Straw读起来不够爽朗」。

Berry还不错,简洁轻快,现在就缺一个前缀了。

叫BlackBerry怎么样?

RIM的崛起

这样极速扩张不是因为侥幸,而是谋略。

就算最难伺候的Lazaridis自己都喜欢这个名字。

 在1999年,基于合作伙伴RogerCantel和BellSouth的Mobitex网络设施,RIM在北美发布了黑莓无线电子邮件服务。

RIM推出了一款具备日历、地址簿、任务列表的手持PDA设备,当然,还有招牌的加密电子邮件,可以和用户当前的邮件账户保持同步。

因为可以与企业网络集成,这让IT部门很容易部署。

这是一个成功的开始。

Balsillie知道他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来体验他们的服务,于是他把黑莓设备铺满了整个华尔街和国会山,这吸引了很多专业人士,包括律师、政客和记者们。

他还继续拜访黑莓的早期用户,给他们提供免费的技术座谈,黑莓的设备开始出现在权贵和名流手中,黑莓已经不光是一台电子邮件阅读设备,而是成为了一个身份的符号,一行简洁友好的底部注释:

「发自我的黑莓」,表面了机主的重要身份,从主持人Oprah到歌后Madonna,都将被黑莓征服。

黑莓成了大金牛。

RIM从硬件销售(35%)和增值服务(65%)中获得了巨大的利润;RIM的销售业绩增长了80%,第一年达到了8,500万美元,第二年继续增长160%,达到2.21亿美元。

光在北美地区的用户数就达到164,000,而且都是付费用户。

黑莓的邮件推送服务,从最早程序员桌子底下的服务器,很快变成了仓库在能装下的计算集群。

1999年,RIM上市,融资2.55亿美元。

2000年11月第二次增发又融到9亿美元资金。

RIM成了股票分析师的新宠,正沿着Balsillie设计好的路线攻克一个又个市场。

这样的极速扩张不是侥幸,而是谋略。

在RIM飞速发展的道路上,也有过几次挫折。

他们的运营商合作伙伴负责黑莓手机的销售,但是运营商在销售高端黑莓手机上,出货总是不够迅速。

改成直销模式以后,RIM突然无法实现现金流的增长。

造成2002年裁员10%,减少开支以重整业务。

另外还有专利官司不断。

2000年,弗吉尼亚州的一家叫做NTP专利持有公司联系RIM,向他们兜售相关专利,包括与无线Email有关的专利授权。

NTP称黑莓设备和服务背后的技术,已经侵犯了他们的专利,在Lazaridis的公司没有对他们勒索做出回应以后,他们就把RIM告上了法庭。

作为专利法庭上的常客,RIM不但常被告,也常起诉他人,对这种专利敲诈已经见怪不怪。

他们认为NTP的权利主张纯属扯淡。

(讽刺的是,NTP的法律攻击,部分源自于RIM起诉通用电器的「一体化电子邮箱」侵犯其专利而引起的。

),RIM发表新闻称对方的指控纯属捏造,并且称「NTP寄来的信件中的文件,只是胡乱拼凑了一些市场资料,一部分还是从RIM网站上打印下来的。

进入审判阶段的时候,RIM的律师想放个大招秒了NTP,他们出其不意地主张NTP的专利是「现有技术(priorart)」,所以无效。

RIM的律师在法庭上展示了一种1988年的无线电子邮件设备。

然而,NTP的律师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研究了软件以后,宣称这实际上是1993年的东西。

发现自己被玩了,此案法官噌地怒了,当庭斥责RIM的律师,并做出了不利于RIM判决:

最后的裁决都有点「解恨出气」的意思,判决RIM侵权成立,并赔偿230万美元。

RIM立即提出上诉。

在9·11那天纽约所有电话系统瘫痪的时候,是RIM的网络提供了后备通讯支持。

漫长的司法僵持战打了5年,成了一个烧钱的无底洞,并分散了RIM的注意力。

官司的费用水涨船高。

最坏的情况是败诉的话,法庭可能下令关闭整个黑莓在美国境内的服务网络。

最终,在2006年,两家公司终于达成庭外和解,NTP获得和解金额6.125亿美元。

捱过了司法纠纷,黑莓在公众中的形象与影响力日俱增。

它成了永远在线,可靠联络的象征,甚至都有了「黑莓成瘾症」一词(CrackBerry)。

黑莓是具备良好人际关系和有上进心的符号。

在9·11那天纽约所有电话系统瘫痪的时候,是RIM的网络提供了后备通讯支持。

这让RIM赢得了大量的权贵政客的支持。

在与NTP的官司中,美国司法部公开声明,反对关闭黑莓服务网络。

与此同时,黑莓手机在硬件上的改变只是小修小补小升级,这就是Lazaridis想要的(Balsillie称之为「谨慎地变化」)。

RIM的工程师团队已经攻克的核心技术难点;后面的历代产品都是谨小慎微的改良和改进。

这就是RIM应对运营商对于重要新功能的需求的的时候都不予理睬,哪怕是一些较小的要求。

而缓慢的开发速度让用户一直有一种「熟悉和稳定」的感觉:

用户不应该被巨大的改变和新功能搞糊涂。

RIM的战略很简单:

让老用户开心,然后让BlackBerry这个金子牌子做剩下的事情。

黑莓具有了一种权威,连自己的市场部人员都忍不住要买上一台。

一个新的竞争者正在暗处蓄力,它将会重新定义整个智能手机工业。

这样的战略让黑莓在2007年中期拥有了900万付费用户,而且以每三个月1百万的速度递增。

和超过120个国家的300多加运营商的合作价值420亿美元,未来的一季度里,销售增长了76%,达到10亿美元。

而且企业邮件的市场还在不断增长。

在2007年末,RIM已经开始针对客户需求做出改进。

但是Lazaridis相信不用什么翻天覆地改进,用户也会乖乖冲着RIM的招牌而来。

这种思想早就了新款黑莓手机「BlackBerryPearl」,黑莓第一次有了摄像头和多媒体功能。

虽然那时候许多智能手机,包括摩托罗拉、Palm和三星都有更好的摄像头和多媒体功能,RIM只是想增加一点吸引力而不触及原来的设计核心。

Pearl是一款面相普通消费者的手机:

不但具备黑莓专业级的通讯能力,还有基础的多媒体功能。

Pearl卖的不错,算是给RIM的产品线带来一丝新意。

就在黑莓懒洋洋地略微挑逗了一下消费者的时候,一个新的竞争者正在暗处蓄力,它将会重新定义整个智能手机工业。

这就是iPhon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