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9537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选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多选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多选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多选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多选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多选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多选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多选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多选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多选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多选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多选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多选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多选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多选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多选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多选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多选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多选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多选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多选题.docx

《多选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选题.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多选题.docx

多选题

二、多项选择(200个)

1.《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 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应当坚持原则:

A、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B、党纪面前一律平等。

C、实事求是。

D、民主集中制。

2.《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对严重违犯党纪的党组织的纪律处理措施为:

  A、改组B、解散C、重整D、解权

 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

  A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的;

  B检举同案人或者其他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或者法律追究的问题,经查证属实的;

C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

  D主动上交违纪所得的;

  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分:

  A、在纪律集中整饬过程中,不收敛、不收手的;

B、强迫、唆使他人违纪的;

C、贪污受贿

D、本条例另有规定的。

5、《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党员犯罪,下列哪种情形,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A、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

  B、被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

C、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3年以上(不含3年)有期徒刑的;

D、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2年以上(不含2年)有期徒刑的。

6、《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对违纪后下落不明的党员,应当作出处理:

  A、对有严重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的,党组织应当作出决定,开除其党籍;

B、除前项规定的情况外,下落不明时间超过六个月的,党组织应当按照党章规定对其予以除名。

C、撤职,开除党籍

D、等回来再处分

7、《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通过信息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书籍、讲座、论坛、报告会、座谈会等方式,有下列行为的,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A、公开发表违背四项基本原则,违背、歪曲党的改革开放决策,或者其他有严重政治问题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等的;

  B、不遵守党章

C、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

  D、丑化党和国家形象,或者诋毁、诬蔑党和国家领导人,或者歪曲党史、军史的。

8、《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对抗组织审查,下列哪种行为,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A、串供或者伪造、销毁、转移、隐匿证据的;

  B、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包庇同案人员的;

  C、向组织提供虚假情况,掩盖事实的;

  D、有其他对抗组织审查行为的。

9.《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种类有。

A.警告

B.记过

C.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

D.开除

10.《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关于受处分期间正确的是。

A.警告,6个月

B.记过,12个月

C.降低岗位等级,24个月

D.撤职,48个月

1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应当从重处分的情形有。

A.在两人以上的共同违法违纪行为中起主要作用的

B.隐匿、伪造、销毁证据的

C.串供或者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

D.包庇同案人员的

1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应当从轻处分的情形有。

A.主动交代违法违纪行为的

B.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或者挽回损失的

C.不积极配合调查的

D.检举他人重大违法违纪行为,情况属实的

1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追究纪律责任的,依法对给予处分。

A.领导干部

B.工作人员

C.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

D.直接责任人员

1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发生重大事故、灾害、事件,,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A.擅离职守

B.不按规定报告

C.不采取措施处置

D.处置不力

1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贪污、索贿、,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

A.受贿

B.行贿

C.介绍贿赂

D.挪用公款

1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擅自国有资产,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

A.占有

B.使用

C.处置

D.以上都不是

17.《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用权威、地位或者掌控的资源,,造成重大损失或者不良影响,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

A.压制不同观点

B.限制学术自由

C.批评不同观点

D.发表个人观点

18.《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违法违纪案件立案调查期间,不得。

A.解除聘用合同

B.出国(境)

C.办理退休手续

D.暂停其职责

19.《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案件进行调查,以等非法方式收集的证据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A.暴力

B.威胁

C.引诱

D.欺骗

20.《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参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案件调查、处理的人员,与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的,应当提出回避申请。

A.夫妻关系

B.直系血亲

C.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D.近姻亲关系

2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解除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

A.考核

B.竞聘上岗

C.晋升工资

D.休假

2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下列哪些情形,应当撤销处分决定,重新作出决定或者责令原处分决定单位重新作出决定。

A.处分所依据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B.处分决定未按规定要求存入档案的

C.违反规定程序,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D.超越职权或者滥用职权作出处分决定的

2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工作中有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A.滥用职权

B.玩忽职守

C.徇私舞弊

D.收受贿赂

24.《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例给予处分。

A.刑法

B.法律

C.法规

D.规章

25.《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

A.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B.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C.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D.与公务员现实表现相结合

26.《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为。

    A.警告,6个月

    B.记过,12个月

    C.记大过,18个月

    D.降级、撤职,24个月

27.《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处分期满后,应当解除处分。

A.有悔改表现

B.有积极表现

C.能积极改正

D.并且没有再发生违纪违法行为

28.《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分:

A.在2人以上的共同违纪违法行为中起次要作用的

B.隐匿、伪造、销毁证据的

C.串供或者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

D.包庇同案人员的

29.《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处分:

A.主动交代违纪违法行为的

B.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的

C.主动采取措施,有效挽回损失的

D.检举他人重大违纪违法行为,情况属实的

30.《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对其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依法被,或者已经辞去领导职务,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由行政机关根据其违法违纪事实,给予处分。

 A.判处刑罚

B.罢免

C.免职

D.停职

31.《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A.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的

    B.拒不执行机关的交流决定的

C.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判决、裁定或者监察机关、审计机关、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决定的

D.离任、辞职或者被辞退时,拒不办理公务交接手续或者拒不接受审计的

    32.《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A.不依法履行职责,致使可以避免的爆炸、火灾、传染病传播流行、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或者群体性事件发生的

  B.发生重大事故、灾害、事件或者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不按规定报告、处理的

    C.对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社会保险、征地补偿等专项款物疏于管理,致使款物被贪污、挪用,或者毁损、灭失的

    D.其他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行为

33.《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许可工作中违反设定或者实施行政许可,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ABC)

A.法定权限

B.法定条件

C.法定程序

D.法定事由

34.《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有贪污、、挪用公款、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等违反廉政纪律行为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A.索贿

B.受贿

C.行贿

D.介绍贿赂

35.《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下列属于滥用职权的违纪行为是:

A.以殴打、体罚、非法拘禁等方式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

B.压制批评,打击报复,扣压、销毁举报信件,或者向被举报人透露举报情况的

C.妨碍执行公务或者违反规定干预执行公务的

D.违反规定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摊派或者收取财物的

36.《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被调查的公务员在违纪违法案件立案调查期间,不得或者办理退休手续。

A.交流

B.出境

C.辞去公职

D.请假

37.《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参与行政机关公务员违法违纪案件调查、处理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提出回避申请;被调查的公务员以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要求其回避:

A.与被调查的公务员是近亲属关系的

B.与被调查的案件有利害关系的

C.是被调查的公务员的表弟

D.与被调查的公务员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38.《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受到处分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对处分决定不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有关规定,可以申请。

A.行政诉讼B.行政复议

C.申诉D.复核

39.《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理公务员复核、申诉的机关应当撤销处分决定,重新作出决定或者责令原处分决定机关重新作出决定:

A.处分所依据的违法违纪事实证据不足的

B.违反法定程序,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C.作出处分决定超越职权的

D.作出处分决定滥用职权的

40.《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受理公务员复核、申诉的机关应当变更处分决定,或者责令原处分决定机关变更处分决定:

A.适用法律、法规、规章错误的

B.适用国务院决定错误的

C.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情节认定有误的

D.处分不当的

4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追究纪律责任的,依法对给予处分。

A.领导干部

B.工作人员

C.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

D.直接责任人员

4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发生重大事故、灾害、事件,,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A.擅离职守

B.不按规定报告

C.不采取措施处置

D.处置不力

4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贪污、索贿、,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

A.受贿

B.行贿

C.介绍贿赂

D.挪用公款

44.《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擅自国有资产,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

A.占有

B.使用

C.处置

D.以上都不是

4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用权威、地位或者掌控的资源,,造成重大损失或者不良影响,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

A.压制不同观点

B.限制学术自由

C.批评不同观点

D.发表个人观点

 46.《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违法违纪案件立案调查期间,不得。

A、解除聘用合同

B、出国(境)

C、办理退休手续

D、暂停其职责

47.《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规定,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案件进行调查,以等非法方式收集的证据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

A.暴力

B.威胁

C.引诱

D.欺骗

48.《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规定,对党组织和党员违犯党纪的行为,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为准绳,准确地认定违纪性质,区别不同情况,恰当地予以处理。

A.党章

B.其他党内法规

C.国家法律、法规

D.社会道德

49.《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规定,党组织和党员,依照规定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都必须受到追究。

A.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

B.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C.违反党和国家政策、社会主义道德

D.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

50.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经济方面共同违纪的,按照个人所得数额及其所起作用,分别处分

B.对违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违纪的总数额处分

C.二人以上(含二人)共同故意违纪的,对其他成员,按照其在共同违纪中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分别给予党纪处分

D.二人以上(含二人)共同故意违纪的,对为首者,除本条例分则中另有规定的外,从重处分

51.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规定,对于违纪行为所获得的、奖励、资格等其他利益,应当由承办案件的纪检机关或者由其上级纪检机关建议有关组织、部门、单位按规定予以纠正。

A.职务

B.职称

C.学历

D.学位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也可以与    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交流。

A.民营企业

B.国有企业事业单位

C.人民团体

D.群众团体

5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规定,公开发表的文章、演说、宣言、声明等的,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A.违背四项基本原则

B.违背改革开放

C.其他有严重政治问题

D.以上都不是

54.《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规定,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其收受对方财物的,应当追究该人员的责任,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A.父母

B.配偶

C.子女及其配偶

D.其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55.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的规定,下列哪些属于挥霍浪费公共财产行为:

A.用公款旅游或者以考察、学习、培训、研讨、招商、参展等名义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

B.违反规定参与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的

C.购买、更换超过规定标准的小轿车或者对所乘坐的小轿车进行豪华装修的

D.有其他挥霍浪费公共财产行为的

56.《党章》规定,党员必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A.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B.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

C.执行党的决定

D.贯彻党的部署

57.下列哪些是《党章》规定党员享有的权利:

A.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

B.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C.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D.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58.《党章》规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A.自重

B.自省

C.自警

D.自励

59.《党章》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

A.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

B.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

C.接受党员和群众的来信来访

D.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 

6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下列哪项是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义务。

A.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B.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C.申请辞职

D.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6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下列哪项是公务员享有的权利。

A.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B.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C.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D.提出申诉和控告  

6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等类别。

A.综合管理类

B.专业技术类

C.宗教神学类

D.行政执法类

6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的办法。

A.公开考试

B.严格考察

C.平等竞争

D.择优录取

6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定期考核的结果分为等次。

A.优秀

B.称职

C.基本称职

D.不称职

6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制度。

A.任职前公示

B.任职后公示

C.任职试用期

D.任职前审计

6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或者公务员集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奖励:

 

A.弄虚作假,骗取奖励的

B.防止或者消除事故有功,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免受或者减少损失的

C.申报奖励时隐瞒严重错误或者严重违反规定程序的

  D.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撤销奖励的其他情形的

6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对公务员的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A.定性准确

B.处理恰当

C.程序合法

D.手续完备

6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A.记过

B.记大过

C.降级

D.撤职

6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可以在公务员队伍内部交流,也可以与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交流。

A.民营企业

B.国有企业事业单位

C.人民团体

D.群众团体

7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交流的方式包括。

A.调任

B.借用

C.转任

D.挂职锻炼

7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根据培养锻炼公务员的需要,可以选派公务员到挂职锻炼。

A.下级机关

B.上级机关

C.其他地区机关

D.国有企业事业单位

7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

A.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

B.在同一机关担任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

C.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工作

D.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审计和财务工作

7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辞去公职。

  A.未满国家规定的最低服务年限的

B.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

  C.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D.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

7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领导成员因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

A.工作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

B.工作严重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

C.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

D.个人身体原因

7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务员,不得辞退。

A.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

  B.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

  D.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

76.《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应当切实维护国家和出资人利益。

下列哪些属于滥用职权、损害国有资产权益的行为:

A.授意、指使、强令财会人员进行违反国家财经纪律、企业财务制度的活动

B.未经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和人事主管部门批准,决定本级领导人员的薪酬和住房补贴等福利待遇

C.未经企业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捐赠、赞助事项,或者虽经企业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但未经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批准,决定大额捐赠、赞助事项

D.其他滥用职权、损害国有资产权益的行为

77.《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应当忠实履行职责。

下列哪些属于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以及损害本企业利益的行为:

A.委托他人投资证券、期货或者以其他委托理财名义,未实际出资而获取收益,或者虽然实际出资,但获取收益明显高于出资应得收益

B.利用企业上市或者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定向增发等过程中的内幕消息、商业秘密以及企业的知识产权、业务渠道等无形资产或者资源,为本人或者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

C.未经批准兼任本企业所出资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介机构的领导职务,或者经批准兼职的,擅自领取薪酬及其他收入

D.其他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以及损害本企业利益的行为

78.《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不得在本企业的关联企业、与本企业有业务关系的企业投资入股。

A.配偶

B.子女

C.其他特定关系人

D.同事

79.《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不得将国有资产给配偶、子女及其他特定关系人经营。

A.委托

B.租赁

C.承包

D.以上都不是

80.《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应当勤俭节约,不得有以下哪些职务消费行为:

A.超出报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备案的预算进行职务消费

B.将履行工作职责以外的费用列入职务消费

C.在特定关系人经营的场所进行职务消费

D.不按照规定公开职务消费情况

81.《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应当加强作风建设,注重自身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下列哪些行为违反此项规定:

A.弄虚作假,骗取荣誉、职务、职称、待遇或者其他利益

B.大办婚丧喜庆事宜,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借机敛财

C.默许、纵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本人的职权和地位从事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