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9676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

xx市xx乡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二、建设性质:

新建

三、项目建设单位:

xx市xx乡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法人代表:

xxx

所有制形式:

私营

四、建设地点:

xx市xx乡xx村xx组

规模一期:

饲养能繁母牛100头,年出栏育肥牛200头,黑山羊种羊100头,年出栏育肥羊300头,流转土地120亩种植紫花苜蓿、黑麦草、青贮玉米等优质牧草。

建设内容:

该项目在资金到位3个月内基本完成,预计年累计圈饲养肉牛200头,圈饲养黑山羊300头。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该项目一期2016年至2017年总投资为200万元,采取申请涉农相关部门资金与项目户自筹相结合的模式,其中申请涉农相关部门资金50万元,自筹150万元。

该项目二期2017年至2018年总投资120万元。

发展当地村民利用有机肥,种植反季节的金品水果,利用养殖基地优质肉牛、羊肉发展乡村农家乐休闲度假山庄。

六、综合效益

1.经济效益:

项目正式投入生产后年收入可达60万元,投资利润率达33.3%,回收期3.5年。

各项财务指标均显示项目可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可直接解决10人的就业问题,增加项目户和养殖场工作人员的收入,带动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畜牧业发展,为xx市其它乡镇兴办私营企业探索新的模式,同时可加快清镇市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发展。

2.社会效益:

项目充分利用了我乡丰富的土地资源、优越的光热资源和农村丰富的秸秆资源,为周边地区提供优质的有机肥,又能做为沼气池的清洁能源,是实现燃烧、肥料转化的最佳途径,同时可以带动和加快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提高和改善农牧民生活水平,改变和缓解目前畜产品市场上牛肉的供需矛盾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该项目,不仅给项目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流长的经济发展,强化流长畜牧业基础设施,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起到积极的作用。

3.生态效益:

新建养殖场经过环境评估,确保养殖场建成后不污染周围环境,采用污染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生产、处理工艺和设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通过发酵后深加工成为生态有机肥料发展村民种植反季节金品水果,并可改善当地焚烧秸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第二节、项目编制依据

xx市xx乡地处我国南方山区,市域地貌有山地、丘陵、坝地三大类型,具有可发展畜牧业草山草坡资源较丰富。

养殖场距xx市区40公里,即建成的清织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

其农业产业主要为生猪、畜牧、烤烟和油菜,是个工农复合型乡镇。

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便利的交通优势,面向市场,大力发展畜牧业已得到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中共中央从2004年以来连续出台的6个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发展“三农”经济的,近年来中央及省、州、市相继出台了关于畜牧水产发展的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如: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2009年产业化经营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实行财政补贴的意见>的通知》(国农办[2008]168号)、《贵州省草地生态畜牧业实施方案及贵州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方案》、《xx市十二五畜牧水产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扶持性文件。

为此,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实施“公司+场+农户”等多种经营形式的畜牧产业化生产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

第三节综合评价

实施肉牛、黑山羊产业化生产项目,切合xx乡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项目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全市农业产业开发总体规划,为发展xx具有区域特色的肉牛业黑山羊肉业服务,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项目设计可操作性强,能形成优势产业,有示范带头作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实施条件具备,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一、项目由来

养牛、养羊是xx市xx乡农村养殖业的传统产业,也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

因此许多地区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富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程。

流长乡饲草饲料资源比较丰富,但长期以来,群众基本上以饲养当地品种为主,品种落后、生长缓慢、饲养周期长,经济效益低下。

农民普遍缺乏科学的养殖技术,农户养殖上不了规模,畜产品上不了档次,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养殖业没有真正形成一种农村的优势产业。

为了切实提高我市肉牛、黑山羊圈养生产科技水平,完善良种体系建设,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畜牧养殖方式彻底转变及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该建设项目旨在通过进一步优化生产条件、建基地、带农户,建立健全产业化营销体系,成功打造出xx畜产品名牌,提高项目区农民收入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流长乡田湾村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以粮为主的产业结构,虽然基本上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但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而且还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

广大农民群众都有发展养殖的传统习惯。

草食畜牧业作为经济效益较好的农业产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

发展优势畜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极为有效的途径。

通过实施本项目,引进优良的肉牛品种、黑山羊品种,引入新技术、新观念,带动广大养殖农户发展肉牛、黑山羊圈养产业,促进肉牛和黑山羊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高肉牛业综合生产能力,必将有力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提高土地生产效益,增加农民和地方收入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是,农民经济收入还比较低,离小康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但是,项目区大部分土地属于中低产田,又是高寒、石漠化山区,只能生产玉米、洋芋,并且农业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种植业发展空间有限,草食畜牧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实施本项目,可以引导流长乡及周边地区农户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的肉牛、黑山羊肉生产,为全市提供优质的肉牛、黑山羊肉,提高畜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农民和地方财政收入。

3、是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牛肉、黑山羊肉,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肉食和主要肉食来源,这种消费习惯很难在短期内有太大改变。

特别是优质的肉质鲜美,瘦肉率高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市场供应空间大,是城乡居民主导的肉食品种。

因此肉质的综合利用有待于深入开发,肉质产品国际市场尚须进一步开拓,养牛、养羊生产发展产景广阔。

4、养牛、养羊业是国家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和2004年卫星遥感影像解释等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喀斯特面积2390.58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66.6%。

项目实施区处在潜在石漠化地区,长期的滥砍滥伐、不合理的耕作模式势必会造成对生态的破坏,加重石漠化的进程。

由于放牧草食型牛羊对植被具有很强的破坏性,所以项目采取圈舍饲的方式发展肉牛、羊养殖,舍饲养牛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也满足西部生态建设需要。

因此通过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基地,推广良种化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将大力提高养牛业的规模和效益,是实现以牧补农,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第三章项目区概况及有利条件

第一节项目区概况

1、地理位置

项目区位于xx市xx乡xx村,该村属纯农业村,交通便利;水、电(民用、动力)、通讯等相关设施已全部畅通。

历史上也未发生过重大动物疫情,当地农户有饲养牛的养殖经验,群众基础好,在集中养殖示范场建设过程中流转土地、水电工程实施过程中均得到当地村民的积极支持。

2、自然条件

项目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季无寒冷,夏季不炎热,年平均气温114°C左右,年降水量1033--1220毫米,无霜期245--278天。

光、热、水同季,适宜牧草、肉牛、羊生长。

项目区内拥有丰富的草山草坡资源,养殖基地流转土地120余亩,可用于种植优质牧草来解决肉牛、黑山羊饲草问题。

3、社会条件

全村共辖10个村民组、农户675户、人口2107人。

全村总耕地面积652亩,人均纯收入6560元。

4、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新建肉牛养殖基地地点选在清镇市流长乡田湾村大冲组。

周边无污染性企业,无有毒有害气体、烟雾、粉尘、放射性物质等污染物的排放,是生产无公害绿色肉质的最佳地域。

农业生产条件非常优越,此区域人多地少,劳动力资源丰富,能够满足该项目对劳动力的需求。

本项目将集中建成200头规模养殖场,便于规模化的管理。

第二节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1、政策环境较好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均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肉牛、黑山羊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中央就已相继出台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为指导和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省、州、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意见,大力发展肉牛产业,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重点扶持。

2、科技开发能力较强

养殖基地聘请了具有丰富养牛经验的畜牧专家作为本社的技术总监,与四川江油市助农养殖场建立长期科研合作关系,得到技术、管理上的有力支撑,为本项目建设提供生产技术支持。

3、基础设施条件良好

本项目实施点周边道路四通八达,所属区域内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原料及产品运输方便。

有较为完善的水、电、通讯等公用工程设施。

项目区当地农民具有一定的肉牛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节约可缩短技术培训时间,加快基地工期建设、节省投资,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第一节市场分析

一、项目产品市场供求现状

全球看,世界发达地区牛肉占肉类比例为一半以上,而我国仅占10%左右.牛肉人均占有量,世界发达国家在50公斤以上,世界人均10公斤,我国现有牛存栏头数1.38亿头,牛肉产量达到675.9万吨,是世界第四大牛肉生产国。

但牛肉人均产量只有4.3千克,低于世界平均10千克的水平,更低于一些牛肉主产国家的人均产量水平。

从我市看,我市现有清真馆和羊肉馆50家,高级饭店十多家,每天需要肉牛15-20头、羊100头,项目年出栏肉牛200头,产品远不够本市市内消耗。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肉牛业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

从长远看,我国肉牛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挑战。

但机遇是潜在的,而挑战却是现实的。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关键在于依靠肉质业科技进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肉质业,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推动肉质产业化的发展,全面提升肉质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市场前景分析

在国际贸易中,牛、羊肉的出口被发达国家所垄断,我国在出口方面一直处于弱势,但同时我国牛、羊肉出口也存在价格等方面的优势。

牛、羊肉是投资、产值都很大的产业。

我国每年都要花费大量外汇在外采购。

我们应生产高质量牛、羊肉,以替代进口。

我国与世界交往越来越多,来华旅游者数量很大,国内对高档牛肉的需求增加。

所以必须加速生产,在质量上、供应上保障国内需求。

另外,我国牛肉出口也有一定优势。

第一是价廉。

第二是牛、羊肉产品部位质量适应很广。

近年来,国家对畜牧业给以重点政策倾斜,结构调整战略业已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肉牛带区域规划和冻精政策性补贴等必将推动繁育体系建设和肉牛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家畜饲养向节粮型品种调整以及膳食结构改变的需要,肉牛、羊业将成为一个大产业。

三、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分析国内外的市场需求特点,该项目产品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1、技术管理与自然条件相结合的综合优势

本项目技术采用无公害肉牛、羊绿色养殖技术,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要求进行管理和生产,保证肉质中没有化肥、农药、激素、抗生素、兽药、化学合成物质等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残留。

采取“场+农户”的经营模式,可以形成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公司与农户双赢。

2、质量管理优势

xx市xx乡优质肉牛、黑山羊养殖基地以质量现场管理为突破口,严格按照绿色无公害肉牛、羊肉生产要求规范执行:

生产地环境质量须符合NY/T391的要求,符合我国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AA级标准,按照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规范要求进行生产,实现了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管理。

3、市场、品牌优势

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人们对绿色无公害牛肉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市场潜力巨大。

养殖基地牛肉生产以西门达尔及本地黄牛等优良肉牛品种为主。

第二节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

一、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策略在产品销售中具有关键作用。

本项目生产的牛肉产品基本在国内市场销售。

通过对自身竞争营销战略的规划,从竞争对手、顾客和自身的营销资源、能力等方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营销能力。

为使合作社在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本项目将在企业现有的营销战略基础上,根据新产品的特点,突出产品的差异化。

二、营销方案

1、突出绿色产品的特征,实施绿色营销

近年来,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治病不如防病,药补不如食补,所以无污染、无公害食品倍受消费者的青睐,非常适合现代人的美食追求和消费观念。

因此,发展绿色无公害优质牛肉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形成供应、销售、服务一条龙的销售队伍

全面负责合作社的市场信息调研、营销策略、网络建设、促销等,形成集市场开发、产品销售、信息反馈、资金回收为一体的营销网络。

企业必须积极投入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开发,建立一套符合市场规律的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知名度,开拓客户的需求量和订货量。

三、营销模式

本项目产品主要采取突出合作社和产品品牌的宣传广告,加大销售人员推销等渠道,实行委托生产、订单生产等销售模式,并积极探索营销新模式。

第三节市场风险分析

一、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肉牛、黑山羊养殖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

一是肉牛、黑山羊的来源。

肉牛、黑山羊的来源影响机体健康状况和肥育效果,也是决定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引进健康状况较差的肉牛、黑山羊饲养不仅会降低生产性能,也会增加疫病传播的危险。

二是饲养技术。

降低饲养成本,提高肥育质量是提高肉牛、黑山羊养殖利润的重要方面,如果在缺乏饲养技术的条件下盲目投资,会增加肉牛、黑山羊养殖风险。

三是疫病防治。

疫病发生不但会降低生产性能,而且会增加养殖成本,因此控制动物疫病发生是保证养殖成功的前提。

四是销售渠道和销售价格,选择好的销售渠道,提高销售价格能增加养殖利润。

总体而言,养殖在目前情况下是一个低风险高收益的行业。

1、价格风险:

肉牛、黑山羊价格的确定主要决定于肉质的生产成本、目标利润和税金,此外还受到行业技术发展水平、行业竞争情况及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国外牛肉在中国市场的售价将对国产牛肉形成一种竞争压力。

2、渠道风险:

中间商拥有多家肉牛企业的营销信息,对于肉牛生产企业的经营情况比较了解,当销售利润由于其他市场因素发生下跌时,中间商会出于对自己即得利益而放弃对原有区域市场的销售,这样,肉牛生产企业会面临着失去区域市场风险。

二、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1、降低成本:

一方面,努力降低肉牛的单位生产成本,缩短育肥期,提高商品肉牛出栏率;另一方面,要从管理上降低管理费用和营销费用。

生产成本的降低,意味着经营者有了更广阔的利润空间,可以通过降低价格取得竞争优势。

2、建立直销渠道:

根据目标市场特点,对于远距离、大范围的目标市场,企业应建立销售分公司进行广泛直销以降低中间环节费用。

选择分销渠道对于较小范围的市场,企业可以进行分销,让中间商一起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则会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第五章项目建设总体方案设计

第一节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

项目建设以“场+农户”的方式进行组织实施,选择在农村中有一定文化、能接受技术培训、并有积极性的农户,发展为核心母牛、黑山羊群饲养示范户。

通过项目实施,加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在市场竞争中,通过公司的信息、技术、服务,以科学的技术方式进行产业化经营,带领农民闯市场。

第二节项目建设总体方案及目标设计

一、项目建设总体方案

立足我市农村素有养牛、养羊的传统生产习惯,充分发挥现行推广的牛、羊改工作效应,一是改变役肉兼用为肉牛、羊生产,实施西门达尔改良本地品种,实现肉牛、羊生产繁殖母牛、母羊一代二元杂交化,商品肉牛育肥生产杂交二代三元化;二是改传统饲养为科学饲料育肥;三是改小农经济生产向专业化商品经济生产,充分利用经济杂交优势走商品化道路建设;四是改分散经营为产业化经济,通过以“场+农户”的方式,使肉牛、羊商品生产上规模,成批量,树立肉牛、羊生产商业品牌。

建设肉牛繁殖、育肥、营销体系,实施办法为:

选户进行繁殖饲养,建场进行育肥生产。

1、专业户自筹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建植饲料生产基地、改良草山草坡为基础母牛饲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育肥示范场,利用自有土地牧草或收购农户种植牧草,回收一岁杂交犊牛,实施配合饲料进行育肥生产和销售。

二、目标设计

通过以“场+农户”的肉牛生产方式,选择50-100户具有一定文化、养牛、养羊经验、积极性高的农户作为肉牛、羊繁殖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群众,推动全市的肉牛、羊养殖,形成肉牛、羊产业化生产。

1、核心繁殖母牛饲养,建设100头基础繁殖母牛基地,人工冷冻输配成活率达85%以上,牛繁殖犊牛68头,引进西门塔尔冻精更新基础母牛,逐步实现基础母牛一代二元杂交化,生产三元杂交肉牛。

2、育肥肉牛生产,杂交牛周岁进入育肥场进行育肥,杂交一代周岁150kg,杂交二代200kg。

经100天的持续育肥。

3、轮作牧草生产,冬春种植一年生越冬牧草,夏秋种植一年生热带牧草,亩产2万公斤以上。

4、产品生产计划

(1)项目专业户:

对育肥场销售优质牧草和周岁育成牛,项目建设期2年,第三年开始出售周岁牛。

(2)育肥场:

育肥100天,每年周转3次,通过从周边收购架子牛、回收专业户周岁牛、购卖专业户生产的优质牧草,实施配合饲育肥生产,以短期育肥效益稳定核心母牛群,以短养长。

(3)价格体系:

根据市场价格,杂交一代周岁出栏1200元/头,杂交二代周岁牛出栏1600元/头,出栏肉牛活重9元/kg,牧草每公斤鲜草或青贮料0.1元。

第六章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技术方案

第一节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一、建设规模

育肥肉牛群200头(饲养100天)年出栏200头,核心母牛群100头,年生产有机肥3000吨。

二、已建设内容

(1)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已平整场地2000㎡,建有500㎡标准育肥牛舍三栋,人畜饮用水池180立方米,建有100㎡办公室1栋,建有有机肥料加工房200㎡,已硬化有机肥料发酵场3000㎡,建有60m3化粪池一个。

(2)已购置生产设备

购置肥料翻包机一台,铲车一台,犁土机一台,拖拉机一台,金鹿牌农用车一台,铡草机2台。

累计投入资金达169.2万元。

二、还需投入建设内容

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新建标准育肥牛舍400m2三栋,建50m3青贮池四个、饲料加工车间100m2、饲料库100m2、粪肥发酵场3000m2、兽医室30m2、配种室30m2、消毒室30m2、化粪池140m3、干草料棚400m2、沼气池20m3。

⑵购置仪器设备方面

购置各种设备:

其中饲料加工成套设备1套,兽医、品改设备各1套,铡草机4台、粉碎机2台;购买便捷性青贮袋3000条。

⑶引进优质种公牛4头,引进基础母牛100头,育肥牛200头,种羊100头。

第二节技术方案与工艺流程

一、优质肉牛育肥技术指标

(1)体重400—500kg,平均450kg。

(2)年龄:

育肥期不超过22月龄。

(3)屠宰率达到85%以上,净肉率达到45%以上。

(4)胴体表面脂肪覆盖率80%以上,背部脂肪厚度8mm以上,脂肪色洁白。

(5)高档肉产出,里脊2×2kg以上,西冷2×5kg以上,眼肉2×6kg以上,总重26kg以上。

二、育肥期技术经济指标

犊牛育肥全期平均日增重750克,12月龄体重达到320千克。

架子牛育短期强度肥期平均日增重1.5kg以上。

育肥(精)料肉比2.8:

1。

三、肉牛、羊繁殖、育肥销售的技术方案

1、繁殖技术方案

采用现代家畜繁育技术,生产专门化良种肉牛的冷冻精液,在良种肉牛纯繁中,采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冷冻精液等关键技术;具体为:

 

2、育肥牛舍等设施技术设计方案

(1)牛舍为封闭式牛、羊舍,座北朝南、背风向阳牛舍为砖混结构。

牛舍长40m、宽10m,牛舍屋檐高2.8m,地面采用水泥砂浆地面,不抹光,划线防滑,并向粪沟方向有1%-3%坡度,沟内排水坡度为2-4%;在牛床前面设拴牛架固定式饲槽,饲槽上设自动饮水器;通道的宽度为1.8m。

(2)青贮/氨化池:

每座50m34座共计200m3,长10m、宽2.5m、深2m。

(3)给排水:

圈舍给排水采用PPR塑料管,排水管为塑料管,室外为水泥管。

(4)电气:

100KW负荷。

采用铜芯塑料绝缘导线PVC管入户,导线截面为6mm2,牛舍为防尘灯,管理间采用普通日光灯。

4、生产技术方案

(1)饲料

精料可从正规饲料厂家引进牛用配合饲料,在辅以当地能量饲料配置全价饲料饲喂。

粗饲料为优质牧草、玉米秸秆、青贮、苜蓿粉等。

育肥期全程头日耗精料5kg,粗饲料18kg(玉米青贮10kg,苜蓿粉1kg,优质牧草5kg,),每日拌料过程中再添加瘤胃素、食盐、小苏打等添加剂。

(2)育肥期

分为四个阶段,即进场适应期、育肥前期、育肥后期、肉质改善期,按各阶段中的重量相应达到的育肥目标,确定各期粗、精饲料、饲喂量,精粗饲料配比,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以确保各阶段营养充分合理,提高饲料报酬等,降低饲养成本。

(3)在育肥场设置饲料调制间,配备粗精饲料混合机精确称量,搅拌均匀,以充分发挥饲料效能。

(4)采用五定一限饲养法,即喂料(饮水)定时,定量、定槽位、定日晒、定人员,限制(牛)活动。

执行的严格防疫制度,待育肥中进场严格检疫,消毒,更换牛鼻绳、驱虫,牛体每日刷试,牛舍每日消毒、清扫、定期全场消毒。

5、秸秆饲料生产及饲喂流程

(1)秸秆饲料生产工艺

①青贮

收割高产牧草、乳熟期的全株玉米、麦后复种的青玉米或收获玉米棒后的秸秆等原料,适时运到窖旁,及时用机械铡切成2~3cm的短节,分层(每层30cm左右)装填进青贮窖,均匀铺平,踩踏压实,待原料装到高出窖口0.5~0.7m时,用塑料薄膜(或覆盖20cm左右厚的麦秸)覆盖后,再压上30cm左右厚的土,要求窖顶中间高、四周低,以利于排水,待其不再下陷时,用草泥封闭。

青贮40天左右即可开窖,由少到多添加饲喂肉牛。

②秸秆微贮

将玉米秸秆或小麦秸等原料,用机械铡切为2~3cm。

每吨微贮原料用微贮活干菌3.0g,充分溶解于200ml1%的白糖水溶液中,常温下放置1~2h。

将复活的菌剂充分溶解到0.8%~1.0%食盐水中,搅拌均匀。

食盐水的量以调微贮原料含水量到60%~70%为宜。

在窖底铺放20~30cm厚的秸秆原料,然后均匀喷洒菌液和5%~10%玉米粉或麸皮,再压实。

一层一层的铺放、压实,直至高出窖口50~70cm。

填装结束后,均匀喷洒菌液、玉米粉或麸皮,再按250g/m2撒一层食盐,压实后,盖上塑料膜。

塑料膜上加盖20~30cm厚的未铡短的秸秆,然后覆土15~20cm厚,密封。

一般发酵30~45天即可开窖,由少到多添加饲喂肉牛。

2、饲喂流程

秸秆饲料生产及饲喂流程图

秸秆收获

青绿或半干秸秆

干秸秆

机械切碎

机械切碎

青贮

 

微贮

秸秆饲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