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9712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1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docx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docx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练习

 

图为某海陆分布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B)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2.图中洋流a对甲地环境的影响是(D)

A.增加了湿热程度B.降低了干、热程度

C.减轻了寒冷状况D.加剧了干燥状况

3.图中的乙岛屿附近有世界著名的渔场,该渔场是(C)

A.北海道渔场B.北海渔场C.纽芬兰渔场D.秘鲁渔场

图为某国农业分布图。

读图回答4~5题。

4.甲、乙、丙三地农业对应正确的是(A)

A.甲—乳肉畜牧业乙—谷物种植业和养羊业丙—葡萄、柑橘、橄榄和蔬菜

B.甲—葡萄、柑橘、橄榄和蔬菜乙—谷物种植业和养羊业丙—乳肉畜牧业

C.甲—乳肉畜牧业乙—葡萄、柑橘、橄榄和蔬菜丙—谷物种植业和养羊业

D.甲—谷物种植业和养羊业乙—乳肉畜牧业丙—葡萄、柑橘、橄榄和蔬菜

5.甲农业区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D)

A.市场需求量大B.光照充足C.雨热同期D.温和湿润

读“四国轮廓图”,回答6~8题。

6.四个国家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没有沙漠分布的是(A)

A.甲B.乙C.丙D.丁

7.有关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甲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B.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

C.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D.丁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

8.有关四个国家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C)

A.甲国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生产国B.乙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丙国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D.丁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

图2是某国142°E经线附近气温、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2,回答9~10题。

9.图中(A)

A.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B.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

C.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D.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

10.该国(D)

A.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雨热同期,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C.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D.珊瑚礁世界闻名,利于发展旅游业

读某国2°E经线附近气温、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分析,正确的是(A)

A.乙地由于地形因素影响,年降水量高于甲和丙B.丙地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甲地气候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D.丙地气温年较差大于甲和乙

12.关于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C)

A.粮食需从国外大量进口B.境内热带草原面积广阔

C.核电占全国的电力比重高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城市化水平低

读“2月份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3~15题。

13.①处的渔场是(D)

A.北海渔场B.秘鲁渔场C.北海道渔场D.纽芬兰渔场

14.A海区比B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A)

①有暖流经过②寒暖流交汇③温差大④温差小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5.甲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主要是(B)

①增温②降温③增湿④减湿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图4示意赞比西河水系分布和该流域内的一些地理要素。

读图4,完成16-18题。

图4

16.关于赞比西河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C)

A.上游支流短小急促,峡谷险滩广布

B.中游地势低洼,多支流和湖泊

C.下游的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上

D.该河的汛期出现在7、8月份

17.关于赞比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B)

A.上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积极发展航运业

B.中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积极发展旅游业

C.下游重点利用水资源、积极发展灌溉农业

D.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外资、积极发展外向型工业

18卡布拉巴萨水坝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建设大坝的最主要目标是为了发展交通和旅游

B.能够调节径流,拦蓄洪水,使下游免遭洪水威胁

C.水坝工程保障了中下游的航运,利于淡水渔业的发展

D.导致河口三角洲不断受到海水侵蚀,海岸线向后退缩

读南亚地形分布图(图1)和该地区某城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图2)。

完成19~21题。

19.图2气候资料所示城市最可能是(B)

A.卡拉齐B.班加罗尔C.加尔各答D.孟买

20.该城市所在自然带是(D)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荒漠带C.热带草原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1.导致该城市各月份日照时数差异的主导因素是(C)

A.昼夜长短B.海拔高度C.正午太阳高度D.天气状况

读“某岛国示意图”,完成第22题。

22.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C)

A.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

C.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D.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

甲、乙两图代表安第斯山脉东西两坡上的植被分布图,①~⑦代表不同的植被。

完成9~10题。

23.植被①所在的自然带是(C)

A.热带荒漠带B.热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D.山地垂直带

24.下列因素对东坡植被⑤的形成起主要影响的是(C)

A.土壤B.洋流C.地形D.人类活动

25.某地某日正午太阳高度是子夜太阳高度的3倍,两者均大于0,该地的纬度可能是(D)

A.23.5°NB.66.5°NC.70°SD.80°S

 

二.综合题

26.阅读世界某区域地形示意图(图8)和甲地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曲线图(图9),完成下列各题。

(1)A、B两地都分布着草场资源,分别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10分)

(2)分析图兰平原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少的原因。

(10分)

(3)读图9,阐述甲地在图示时间内河流流量变化的特点,并从天气角度分析原因。

(10分)

(1).(30分)

(1)A地分布着草原主要因为该地该地是丘陵地形,西风受地形阻挡,降水较多;(2分)地势较高,温度降低,蒸发量减少;(2分)B地是高山、高原地形,是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2分)蒸发少;(2分)冰雪融水较多。

(2分)

(2)深居大陆内部,据海洋较远,降水稀少,光照强;(2分)纬度高,夏季白昼时间长;(2分)该地常规能源(石油)丰富;(2分)太阳能利用技术要求高,占地面积大,能量不密集等缺点;(2分)工业落后,能源需求量小。

(2分)

(3)特点:

两日的流量大小都呈波动变化(2分),且第一天变化幅度大于第二天(2分)。

原因:

河水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流量随气温而变化(2分);第一天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流量昼夜变化大(2分);第二天为阴天,昼夜温差小,流量径流昼夜变化小(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材料一:

图13为“土耳其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图14为“安卡拉和贝鲁特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

(1)描述土耳其的地形特征。

(4分)

(2)比较安卡拉和贝鲁特的气候差异,并分析气温出现差异的原因。

(12分)

.

(1)多高原和山地(2分),地表起伏大(2分)。

(2)气温:

安卡拉冬夏气温均低于贝鲁特(2分)气温年较差大(2分)

降水:

贝鲁特年降水量大(2分),季节差异大(2分)或安卡拉年降水量少(2分),季节差异小(2分)

原因:

安卡拉纬度较高,距海远,气温低(2分);贝鲁特纬度低,距海近,受海洋的影响大,气温高(2分)。

28.图15岛屿所在国家人口密度为16人/km2,2010年人均GDP为27000美元,水电占能源消费比重达70%。

图16为图15中甲地气候资料,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4分):

(1)判断图中岛屿的形成原因,并说明判断依据。

(6分)

(2)简述该岛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6分)

(3)分析甲地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

(4分)

(4)2008年以来,该国奶粉悄然走红中国市场。

阐述其生产优质奶粉的区位优势,并说明其重视拓展海外市场的原因。

(8分)

.(24分):

(1)该岛屿是受板块挤压抬升形成(2分);判断依据:

东北海域有深海沟(2分);岛屿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地势起伏大(2分);

(2)(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流量较丰富且稳定(2分),河流落差大(短小湍急),水能丰富(2分);经济发达,技术力量强,能源需求量大(2分)。

(3)特点:

终年温和多雨(1分);冬季降水更丰富(1分);成因:

终年受海洋影响(1分),冬季西风强盛,带来丰沛降水(1分)。

(4)区位优势:

终年湿润气候有利于优质牧草的生长(2分);人均草场多,环境质量好;经济发达,科学技术水平高等(以上两点答对任意一点给2分)

原因:

国内市场狭小(2分);对外交通便利(海运条件好)等(2分)

29.(10分)国际柑橘学会举办的第十二届国际柑橘学大会于2012年11月18日至23日在西班牙巴伦西亚举行。

会议主题为“柑橘和健康”。

下图为西班牙柑橘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试说明西班牙柑橘主要分布特点和西班牙柑橘种植业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

(3分)

(2)试说明西班牙东部沿海柑橘种植业的生产特点。

(3分)

(3)西班牙北部比斯开湾沿岸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试分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

(4分)

解析:

(1)题,西班牙东部沿海平原地带是柑橘的优良产地,该地气候条件良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非常适宜柑橘的生长。

(2)题,从农业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市场、科技力量等方面回答即可。

第(3)题,从地形、气候、市场、科技等方面分析,要抓住区位因素、饲料因素、市场因素来作答。

答案:

(1)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

优势自然条件:

地处地中海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适中,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水源,灌溉方便等。

(2)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人口少,产量高,商品率高;靠近欧洲,销售市场广阔;重视科技研发,科技力量雄厚。

(3)乳畜业有利条件:

①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凉潮湿,多雨雾天气,日照少,不利于谷物的生长,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畜牧业发达;②地处欧盟,周边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食物结构中乳畜产品比重大,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③科研机构多,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好。

30.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非洲地震年平均频率图和毛里求斯岛(火山岛)地形图,图中四种风中有一种被当地人称为可怕的“魔风”,盛行该风时空气极端干燥、尘埃肆虐。

材料二:

每年总计上百万的角马、斑马等野生动物在东非高原的塞伦盖蒂(Serengeti)保护区(面积:

1.2万多平方千米)和马赛马拉(MasalMara)保护区(面积:

0.15万平方千米)间周而复始迁徙(如图)。

在上千公里的迁徙途中,野生动物孕育生命、成长、死亡。

材料三:

松盖阿(10.7ºS,35.6ºE)和内罗毕(1.3ºS,36.7ºE)的多年平均降水量(1961-1990年)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总量

内罗毕

58.3

49.9

92.2

242.3

189.5

38.6

17.6

24.0

31.2

60.8

149.6

107.6

1061.5

松盖阿

279

205

244

115

13

1

3

0

1

8

74

207

1150

(1)图中①②③④中能代表“魔风”的数码是,并说明原因。

(4分)

(2)毛里求斯岛上铁路和城市布局的特点及原因(8分)。

(3)描述非洲地震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理由。

(8分)

(4)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野生动物迁徙过程中长时间停留在塞伦盖蒂的原因。

(6分)

13.

(1)①(2分)①风向从沙漠吹来,性质干燥,且带来大量沙尘(2分)

(2)铁路呈环形分布于沿海低地(平原);(2分)城市多分布于沿海平原,沿河流和交通线分布;(2分)

原因:

岛屿中部为山地,平原多分布于沿海,城市和交通建设较中部山区方便。

(4分)

(3)主要分布在非洲东部,其次为非洲西北部(4分)。

原因是东部地处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2分),多地震;西北部地处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地带,多地震(2分)。

(4)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两个保护区内降水时间上具有南北逐渐移动的规律(2分)。

塞伦盖蒂保护区的面积远比马赛马拉保护区面积大(2分);12-5月是塞伦盖蒂保护区的湿季,雨水充沛,众多的野生动物需要的食物丰富(2分)。

33.(10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据新华网2013年2月26日消息,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主席会晤日前取得重要成果,中俄双方就扩大原油贸易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同时确认通过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每年对华供气380亿立方米,并就东线液化天然气项目和西线供气合作继续研究论证。

下图为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示意图。

(1)对比图中天然气管道的东西线工程,为何东线工程的规划建设意义更大?

(4分)

(2)图示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中俄两国分别具有哪些有利影响?

(4分)

(3)我国西部油气管道的建设和维护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分)

解析:

(1)题,由图可知,东线工程经过了更多的油气田,且天然气直接输往能源紧张的东部地区,缩短输送距离,提高能源输送效率。

(2)题,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输出区而言,可以促进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就业等;对输入区而言,可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短缺的现状,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等。

第(3)题,西部地区气候干旱,风沙较多,应该注意管道的维护和沿线沙漠化的防治。

答案:

(1)东线工程经过更多的油气田,天然气输送量更大;距离北京等东部能源短缺地区更近,输送距离短等。

(2)对俄罗斯:

促进能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等。

对我国:

增加能源供应,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增加了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等。

(3)注意防治沙漠化和管道的维护等。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间题。

材料一菲律宾最大的岛屿吕宋岛和首都马尼拉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巴纳威高山梯田位于吕宋岛北部伊富高省的巴纳威镇附近,距离马尼拉市约300公里。

梯田开辟在1500米高、有肥沃火山灰土壤的山上,是2000多年前由伊富高民族开辟的;他们用竹子做成灌溉用的水管,建成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人造灌溉系统,气势宏伟壮观。

(l)说出甲地的板块边界类型,并简要分析该地区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4分)

(2)简述马尼拉气温与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6分)

(3)评价巴纳威镇发展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

(4分)

.

(1)消亡边界。

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4分)

(2)气温:

终年高温,5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

原因是该地地处热带,5月份太阳高度角高,降水少,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小;1月份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

降水:

夏季(6~10月)降水丰富,冬季(12月~次年4月)降水少。

夏季受西南季风及台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受东北信风影响,同时台风活动少,降水较少。

(6分)

(3)有利条件:

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不利条件:

地形崎岖;多干旱、暴雨、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

(4分)

35.(10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五国的英文名称的首字母合起来写为“BRICS”,五国被称为“金砖国家”。

2013年3月26日至27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在南非东部港口城市德班举行。

材料二下面左图为巴西人口分布图,右图为巴西地形图。

材料三下面为印度东北部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图。

(1)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在南非举行时,南非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

南非最主要的自然景观是____________,对该自然景观进行资源环境方面的调查时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

(3分)

(2)概括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征,并从自然方面分析其原因。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形成的决定性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根据材料三,比较印度东北部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区位条件的异同点。

(2分)

(4)当地时间2013年6月22日,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期间,中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了多达102项的长期供油协议,根据这份有史以来原油贸易最大的合同细节,在未来25年内,俄罗斯将向中国供应总计3.65亿吨石油,总金额高达2700亿美元。

分析石油、天然气合作对两国的地理意义。

(2分)

解析:

(1)题,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在南非举行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南非昼短夜长;南非地处高原地区,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内,生长着大面积的热带草原植被;进行资源环境方面的调查时,最适宜运用遥感技术。

(2)题,从图中看出,巴西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区地形平坦,气候凉爽;而北部雨林地区比较湿热,不适宜居住;南部高原地区也不如东部沿海地区条件优越,巴西利亚是该国的首都,政治因素是其形成的决定性区位条件。

第(3)题,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分析两个工业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4)题,应该分别回答对俄罗斯和中国的地理意义。

答案:

(1)昼短夜长热带草原RS(遥感)

(2)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巴西高原和亚马孙平原地区分布稀少。

原因是东南沿海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且气候较凉爽;北部的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南部的巴西高原气候湿热,不适于人类生存。

政治因素(3)相同点:

①有发达的铁路系统和海港条件,交通运输十分便利;②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不同点:

印度东北部工业区有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沪宁杭工业区矿产资源和能源都短缺。

(4)对中国:

有利于缓解石油资源紧张局面,实现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降低运费,提高安全性等。

对俄罗斯: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东部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和经济发展),扩大石油出口渠道,降低东部地区石油出口成本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