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含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9886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含答案.doc

《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含答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徐汇区中考物理二模含答案.doc

2014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理化试卷

(满分共150分100分钟完成)2015.4

物理部分

考生注意:

1、选择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填涂。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作答,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

1.在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是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火星

2.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A.中子 B.电子 C.质子 D.核子

3.两个物体中,惯性较小的物体一定具有较小的

A.密度 B.体积 C.质量 D.速度

4.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50º,则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

A.0º B.40º C.50º D.100º

5.《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名作,荷塘中月球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月球到水面距离相比

A.相等 B.较小 C.较大 D.A

O

60°

法线

图5图6

无法比较

6.以下事例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固体不容易被压缩 B.建筑工地尘土飞扬

C.酒香不怕巷子深 D.1升水和1升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升

7.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

(多重故障规律表)

作。

一段时间后三个电表中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若导线完好,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L

图1

S

V2

A

R

V1

A.电流表A示数一定变大,灯L可能熄灭

B.电流表A示数可能变大,灯L一定熄灭

C.电压表V2示数一定变小,灯L一定熄灭

D.电压表V2示数可能变小,灯L可能熄灭

8.两个圆柱形薄壁容器放在水平面上,底面积分别

(△p=p△V/V,液体加体积,比例法;或公式推导)

为S甲、S乙。

其中分别盛有质量为m甲、m乙,体积为V甲、V乙两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甲、P乙,现在两液体中分别浸没一个相同的物体(容器足够高),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为ΔP甲、ΔP乙,则下列选项中一定能使ΔP甲>ΔP乙的是

A.S甲V乙B.S甲>S乙,m甲>m乙,V甲

C.S甲>S乙,V甲V乙,P甲

二、填空题(共26分)

图2图3图4图5

12

300

2

4

8

100

200

400

t/秒

6

10

0

s/米

9.如图2所示,重0.06牛的羽毛球竖直上升,则羽毛球相对于地面是

(1)的(选填“静止”或“运动”),羽毛球运动越来越慢,这说明力能

(2);此过程中球的重力势能将(3)(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羽毛球上升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为0.15牛,则羽毛球所受合力的大小为(4)牛。

10.如图3所示快速行驶的赛车所发出的

(3空易错)

巨大声响是通过(5)这种介质传到观众耳中的;若赛车以7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3秒钟,则通过的路程为(6)米。

如图4所示是甲、乙两辆车同时同地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当两车相距200米时,甲车恰好运动了(7)秒,甲、乙均到达距出发点300米处,相差的时间为(8)秒。

11.人体内的血液对血管壁(9)(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压强;如图5所示,常见的血压计的主要部件是一个U形管压强计,U形管压强计是根据(10)原理制成的。

人体安静时,1分钟内心脏推动血液流动做功约为90焦,则心脏的功率为(11)瓦;做同样大小的功可将重30牛的物体匀速升高(12)米。

12.将质量为0.2千克的牛奶放置在冷水中,一段时间后其温度下降了20℃,牛奶的内能(13)(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这是通过(14)的方式改变了牛奶的内能;在此过程中牛奶放出的热量为(15)焦;相同质量的水降低相同的温度,则水放出的热量比牛奶放出的热量(16)(选填“多”或“少”)。

[c牛奶=2.5×103焦/(千克·℃),c水=4.2×103焦/(千克·℃)]

13.某导体两端电压为6伏,通过的电流为0.2安,则在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17)库,这段时间电流做的功为(18)焦,导体的电阻为(19)欧;若减小导体两端的电压,该导体的电阻值将(20)(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

(非滑动变阻器)

不变,闭合电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灯的亮度将(21),电路中示数不变的电表是(22)。

A

V

S

P

图6

L

图7

15.图7所示是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的壮观场面。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许,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顺利点火起飞,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13日13时18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自动交会对接。

在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后,3名航天员进入神舟十号飞船轨道舱,脱下舱内航天服,换上工作服,进入天宫一号。

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组合体飞行期间,3名航天员开展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活动,为后续空间站工程建设积累经验。

航天员王亚平于6月20日进行太空授课,为中国青少年演示讲解失重环境下的基础物理实验。

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

当返回舱从太空进入到距地球表面约100千米的大气层时,尤如一个大火球。

当返回舱成功穿越大气层下降到距地面约10千米高度时,飞船降落伞打开,保障飞船安全回收着陆。

接近地面后返回舱抛掉保护大底,露出反推火箭。

待离地面1-2米时,反推火箭启动,使返回舱稳稳落地。

神舟十号在发射、绕地飞行、返回这三个阶段中涉及很多物理知识,请根据上述资料,提出两个不同的物理问题,并回答。

(示例)

问题:

火箭发射升空时飞船内的航天员是静止的吗?

回答:

火箭发射升空时,飞船内的航天员相对飞船的位置不变,所以相对飞船是静止的。

①问题一:

(23)

回答:

(24)

②问题二:

(25)

回答:

(26)

三、作图题(共7分)

请用2B铅笔将图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6.在图8中,根据给定的标度,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所受的水平向右的6牛的推力F(作用点在A点)。

17.请根据图9中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磁感线方向及电源的正负极。

图8图9图10

18.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以笔线代替导线,补两根导线,要求:

使两灯串联,电键S闭合后,电压表只测灯L1两端的电压。

四、计算题(共23分)

19.杠杆平衡时,动力臂l1为0.3米,阻力臂l2为1.5米,阻力F2为5牛,求动力F1的大小。

图11

20.如图11所示是我国海军的052D型驱逐舰,满载时排开的水的体积为7.5×103米3,求此时驱逐舰受到的浮力大小。

(a)

R2

S

R1

(b)

R2

S

R1

图12

21.如图12(a)所示,将电阻R1与R2串联在电源

(R2信息多给个条件,第3问,新题型,功率相等,即电压相等,串联中使用分压求电阻)

电压U为16伏的电路中,已知R1=4欧,通过电路的电流I为1.6安;若将这两个电阻并联在电压U’为6伏的电路中,如图12(b)所示,通过干路的电流I’为2.5安,求:

①串联电路中,R1两端的电压;

②并联电路中,通过R2的电流;

③若用电阻R0替换R1或R2中的一个,要求使R0在串联与并联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相等,求出替换电阻的值。

22.如图13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

(只浸没不露出算法,浸没△h算法)

圆柱形容器A、B,底面积分别为0.03米2和0.02米2,高均为0.3米,分别盛有0.1米高的酒精和水(已知ρ酒=0.8×103千克/米)。

甲是质量为5千克的实心柱体,底面积为0.01米2。

求:

AB

图13

①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②甲对桌面的压强。

③若将甲物体分别竖直放入两容器内的液体中,均能浸没,并使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求甲物体的体积范围。

五、实验题(共18分)

图14

图15

23.在“测定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可用量筒和水测出

(易错,负极流出)

小石块的

(1);福廷气压计可以测量

(2)的值;如图14所示,在做“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用剪刀将纸片剪成两小块,是为了得出“使物体平衡的两个力必须(3)”这一结论;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4)接线柱流出(选“正”或“负”)。

24.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或15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于光具座的A点处,如图15所示。

将蜡烛、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镜的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5)。

先后两次将蜡烛放置在距B点5厘米处,保持透镜在A点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大小不同的两个像。

比较两次所成的像,当蜡烛置于光具座上(6)厘米刻度处时,所成的像较小;保持蜡烛及透镜的位置不变,若要使光屏接收到的像较小,应选用焦距为(7)厘米的透镜进行实验,且光屏应在光具座上(8)厘米刻度之间移动。

图16

R

1

S

A

V2

V1

P

R

25.小佳和小汇用图16所示的电路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随电阻的变化情况。

实验中保持电源电压不变,他们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然后又用电阻R2替换R1接入电路,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已知R1=10欧,R2=20欧,滑动变阻器规格为“50Ω2A”)

表一电阻R1表二电阻R2

序号

A表示数(A)

V1表示数(V)

V2表示数(V)

序号

A表示数(A)

V1表示数(V)

V2表示数(V)

1

0.2

2

10

7

0.2

4

8

2

0.3

3

9

8

0.3

6

6

3

0.5

5

7

9

0.5

10

2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关系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串联电路中一个电阻变化时,(9);

②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和V2示数变化量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串联电路中一个电阻变化时,(10);

③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电压表V1、V2、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串联电路中一个电阻变化时,

(11)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串联电路中一个电阻变化时,

(12)。

26.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实验室给每个小组提供的

(中等,方程凑数)

(P额→U额→U(1.5Vn),U额→P额)

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标有“0.2A”字样的小灯泡若干(额定功率在0.4瓦~0.75瓦之间)、不同规格的滑动变阻器、每个小组只有3节新干电池、电键以及导线若干。

小徐这组选用的滑动变阻器规格为“10Ω2A”,小汇这组选用的滑动变阻器规格为“5Ω3A”。

他们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移动变阻器滑片,发现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片恰在中点位置。

他们分别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①请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小徐和小汇发现,他们测出的小灯泡电功率值不相等。

请你通过计算分析他们所测的小灯泡电功率是否相等。

2014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初三年级理化学科

学习能力诊断卷

题号

物理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要求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A。

2.B。

3.C。

4.B。

5.A。

6.C。

7.B。

8.C。

二、填空题(每格1分,共26分)

9.

(1)运动;

(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变大;(4)0.21。

10.(5)空气;(6)210;(7)8;(8)6。

11.(9)存在;(10)连通器;(11)1.5;(12)3。

12.(13)变小;(14)热传递;(15)10000;(16)多。

13.(17)2;(18)12;(19)30;(20)不变。

14.(21)不变;(22)A。

15.略(问题和答案自洽,且符合物理原理均可给分。

三、作图题(共7分)

16.力的大小1分、方向1分。

17.N极、磁感线方向、电源的正负极各1分。

18.接线正确2分

四、计算题(共23分)

19.

(4分)

F1l1=F2l2

F1=F2=×5牛=25牛

1分2分

20.

(3分)

F浮=ρ水V排g

=1.0×103千克/米3×7.5×103米3×9.8牛/千克=7.35×107牛

2分

2分

21.

(8分)

①U1=I1R1=1.6安×4欧=6.4伏

②I1’=U1’/R1=6伏/4欧=1.5安

I2’=I’-I1’=2.5安-1.5安=1安

③由P0=P0’得U0=U0’=U’=6伏

若替换R1,则在串联电路中,U2=U-U0=10伏,I=U2/R2,R0=U0/I=3.6欧

若替换R2,则在串联电路中,U1=U-U0=10伏,I=U1/R1,R0=U0/I=2.4欧

3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22.

(8分)

①p水=ρ水gh

=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980帕

②p甲=F甲/S甲=m甲g/S甲=5千克×9.8牛/千克/0.01米2=4900帕

③F酒’<F水’

F’=p’S

ρ酒(h+V/S酒)gS酒<ρ水(h+V/S水)gS水

V>2×10-3米3

若将柱体浸在A容器中液面最高能升至0.15米,则能浸没的最大体积为:

V柱<0.01米2×0.15米=0.015米3

而能使F酒’<F水’的体积为V>2×10-3米3,故不能满足均能使物体浸没的条件。

2分

3分

1分

1分

1分

说明:

在计算中,有关单位错写、漏写,总扣1分。

五、实验题(除说明外每格1分,共18分)

23.

(1)体积;

(2)大气压强;(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4)负。

24.(5)同一高度;(6)25;(7)5;(8)55~60。

25.(9)电流和电压都变化,但V1和V2示数之和不变

(10)电压表V1示数变化量和V2示数变化量相等;

(11)电压表V1与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与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比值相等;

(12)电压表V1与电流表A示数变化量的比值等于定值电阻的阻值,定值电阻阻值不同,比值不同。

26.①略;(1分)

小徐用“10Ω2A”的滑动变阻器,

小灯的额定功率P额1=U额1I额=(4.5伏-0.2安×5欧)×0.2安=0.7瓦(2分)

P额2=U额2I额=(3伏-0.2安×5欧)×0.2安=0.4瓦(1分)

小汇用“5Ω3A”的滑动变阻器,

当电源电压U为4.5伏时,

U额’=4.5伏-0.2安×2.5欧=4伏,不合题意,舍去。

当电源电压U为3伏时,

小灯的额定功率P额’=U额’I额=(3伏-0.2安×2.5欧)×0.2安=0.5瓦(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