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9934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知识竞赛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

C.节约型

D.环保型

7.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国家实施_______________的能源发展战略。

A.开发为主,合理利用D

B.利用为主,加强开发

C.开发与节约并举,把开发放在首位

D.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8.国务院_______________主管全国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

A.国家能源局

B.国家环境保护部

C.工业信息化部

D.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D

9.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向本级_______________报告节能工作。

A.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

B.人民代表大会

C.常务委员会

D.人民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A

10.国家实行_______________,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A.节能目标责任制

B.节能考核评价制度

C.节能管理责任制

D.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D

11.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_______________制度。

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

A.用能审查

B.用能核准

C.节能评估和审查

D.单位产品耗能限额标准C

12.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生产单位,应当执行_______________。

A.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B.能源之星标准

C.节能考核评价制度

D.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制度A

13.国家对_______________实行淘汰制度。

A.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

B.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

C.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设备和生产技术

D.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和生产技术B

14.对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的生产单位,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_______________。

A.限期关停

B.限期淘汰

C.限期治理

D.限期整改

15.国家对家用电器等使用面广、耗能量大的用能产品,实行_______________。

A.能源效率标识管理

B.单位产品耗能限额标准

C.能源之星认证

D.节能产品认证A

16.生产者和进口商应当对其标注的能源效率标识及相关信息的准确性负责。

禁止_______________应当标注而未标注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

A.生产

B.运输

C.销售

D.使用C

17.用能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可以根据_______,按照国家有关节能产品认证的规定,向经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从事节能产品认证的机构提出节能产品认证申请。

A.强制原则

B.自愿原则

C.限制原则

D.申请原则B

18.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_______,改进和规范能源统计方法,确保能源统计数据真实、完整。

A.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

B.实行单位产品耗能限额标准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

C.实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D.建立健全能源统计制度,完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D

19.国家鼓励节能服务机构的发展,支持_______________开展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

A.节能设备经销商

B.节能设备制造商

C.节能监察中心

D.节能服务机构D

20.用能单位应当按照_______________的原则,加强节能管理,制定并实施节能计划和节能技术措施,降低能源消耗。

A.合理用能

B.经济性

C.技术上可行

D.目标管理A

21.用能单位应当建立_______________,对节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奖励。

A.目标考核制

B.节能目标责任制

C.节能领导小组

D.节能办公室B

22.用能单位应当建立_______________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和统计,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

A.能源消费统计

B.节能考核

C.能源供应

D.节能量检测

23.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推进能源资源优化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推进有利于节能的_______________调整,优化用能结构和企业布局。

A.生产方式

B.用能方式

C.行业结构

D.产品结构

24.电网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发电调度管理的规定,安排清洁、高效和符合规定的_______________以及其他符合资源综合利用规定的发电机组与电网并网运行,上网电价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A.热电联产机组

B.煤矸石发电机组

C.利用余热余压发电的机组

D.热电联产、利用余热余压发电的机组

25.建筑节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并_______________发布。

B

A.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

B.依照法定程序

C.由国家标准化委员会

D.由质检总局

26.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建筑节能规划。

建筑节能规划应当包括_______________节能改造计划。

A.既有建筑A

B.工业建筑

C.民用建筑

D.公用建筑

27.建筑工程的_______________应当遵守建筑节能标准。

A.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

B.建设单位

C.设计单位

D.施工和监理单位

28.使用空调采暖、制冷的公共建筑应当实行室内_______________制度。

A.冬季不得高于20℃,

B.夏季不得低于26℃

C.冬季不得高于20℃,夏季不得低于26℃

D.温度控制

29.新建建筑或者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应当按照规定安装_______________、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

A.用热计量装置

B.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C.太阳能热水装置

D.用热控制装置

30.国务院有关_______________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全国交通运输相关领域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A.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

B.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C.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

D.建设主管部门

31.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_______________,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鼓励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鼓励使用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

A.轨道交通

B.自行车

C.环保汽车

D.公共交通D

32.公共机构应按照规定进行_______________,并根据能源审计结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A.能源审计

B.能源计量

C.节能检查

D.节能监督

33.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的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内容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

A.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B.节能监督状况报告

C.能源消费状况报告

D.节能效益分析报告

34.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_______________,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经验以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中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并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A.能源审计岗位D

B.合同能源管理岗位

C.能源核算岗位

D.能源管理岗位

35.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发布_______________,指导节能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A.节能技术规范

B.节能产品目录

C.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D.节能技术标准

36.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_______________,引导用能单位和个人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节能产品。

A.强制规范

B.推广目录

C.采购清单

D.认证名单

37.国家对生产、使用列入推广目录的需要支持的_______________,实行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

D

A.节能技术、节能设备

B.节能工艺、节能产品

C.节能工艺、节能设备

D.节能技术、节能产品

38.国家运用税收等政策,鼓励_______________的进口,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耗能高、污染重的产品的出口。

A.低价节能产品

B.成熟节能技术

C.实用节能设备

D.先进节能技术、设备

39.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应当优先列入取得节能产品_______________的产品、设备。

A.专利证书

B.质量认证

C.认证证书

D.环保认证

40.国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节能项目的信贷支持,为符合条件的节能技术研究开发、节能产品生产以及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提供_______________。

A.全额补助

B.风险投资

C.优惠贷款

D.融资担保

41.国家运用财税、价格等政策,支持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_______________、节能自愿协议等节能办法。

A.合同能源管理

B.能源需求管理

C.节能服务机构

D.能源效率标识A

42.国家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其他主要耗能行业的企业,分淘汰、限制、允许和鼓励类实行_______________电价政策。

A.统一

B.差别

C.优惠

D.峰谷

43.对违反有关规定,批准或者核准不符合_______________的项目建设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A.推荐性节能标准

B.设备能效标准

C.设备经济运行标准

D.强制性节能标准

44.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_______________,没收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

A.限期销毁

B.停止使用

C.限期改造

D.限期报废

45.应当标注能源效率标识而未标注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_______________罚款。

A.一万元以下

B.二十万元以上

C.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D.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46.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_______________的原则,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工作,增加对农业和农村节能技术、节能产品推广应用的资金投入。

A.因地制宜多能互补

B.节约与开发并举

C.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

D.节约放在首位

47.瞒报、伪造、篡改能源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能源统计数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_____》的规定处罚。

A.标准化法

B.节约能源法

C.质量法

D.统计法

48.任何单位不得对能源消费实行_______________。

A.限制C

B.配额制

C.包费制

D.无偿提供

49.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房屋时,应当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_______________、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

A.能效标识

B.节能措施

C.节能设施

D.建筑节能标准B

50.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_______________的能源计量器具。

A.合格

B.检定合格

C.经检定合格

D.经依法检定合格D

二、判断题

51.新闻媒体应当宣传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A:

对B:

错对

5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每半年向国务院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

A:

错错

53.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

错对

54.节能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向监督管理对象收取一定费用。

55.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

错对

56.国家鼓励行业协会在行业节能规划、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节能技术推广、能源消费统计、节能宣传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方面发挥作用。

57.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节能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

58.国家限制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的用能产品、设备。

59.国务院统计部门会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主要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和节能情况等信息。

错对

60.生产者和进口商应当对列入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管理产品目录的用能产品标注单位产品耗能限额标准,在产品包装物上或者说明书中予以说明,并按照规定报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共同授权的机构备案。

61.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应当对重点用能单位报送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进行审查。

62.用能单位应当定期开展节能教育和岗位节能培训。

63.国家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知识宣传和节能技术培训,提供节能信息、节能示范和其他盈利性节能服务。

64.能源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向本单位职工无偿提供能源。

错错

65.国务院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质量的监督管理。

66.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煤炭等主要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政策,推动企业节能技术改造。

67.国家鼓励工业企业采用高效、节能的电动机、锅炉、窑炉、风机、泵类等设备,采用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洁净煤以及先进的用能监测和控制等技术。

68.限制新建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燃煤发电机组、燃油发电机组和燃煤热电机组。

69.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70.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

已经开工建设的,应当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

已经建成的,可以销售或者使用。

错错

71.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在建建筑工程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情况的监督检查。

72.国家推动和引导社会有关方面加大对节能的资金投入,加快节能技术改造。

73.国家采取措施,对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分步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建筑面积收费的制度。

74.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城市节约用电管理,不包括公用设施和大型建筑物装饰性景观照明的能耗。

75.国家鼓励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等节能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

76.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指导、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和有效衔接,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建设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77.国务院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引导道路、水路、航空运输企业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78.国家鼓励开发和推广应用交通运输工具使用的清洁燃料、石油替代燃料。

79.公共机构应当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带头使用节能产品、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0.公共机构应当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加强能源消费计量和监测管理,向上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报送上年度的能源消费状况报告。

81.公共机构采购用能产品、设备,应当优先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

禁止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

82.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三千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为国家规定的重点用能单位。

83.能源管理负责人无需接受节能培训。

84.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节能技术研究开发作为政府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

85.农业、科技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支持、推广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储运等方面应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鼓励使用高耗能的农业机械和渔业船舶。

86.中央财政和省级地方财政安排节能专项资金,支持节能技术研究开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节能宣传培训、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等。

87.国家通过财政补贴支持节能照明器具等节能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88.国家对能源矿产资源实行无偿使用制度。

89.国家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季节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制度,鼓励电力用户少用电或不用电。

90.各级人民政府对在节能管理、节能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中有显著成绩以及检举严重浪费能源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91.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的,使用伪造的节能产品认证标志或者冒用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罚。

92.生产单位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情节严重,经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或者没有达到治理要求的,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罚款。

93.未办理能源效率标识备案,或者使用的能源效率标识不符合规定的,由工商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94.从事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的机构提供虚假信息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不处以罚款。

95.电网企业未按照节能法规定安排符合规定的热电联产和利用余热余压发电的机组与电网并网运行,或者未执行国家有关上网电价规定的,由国家电力监管机构责令改正;

造成发电企业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96.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违反建筑节能标准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

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97.企业采购未列入政府采购名录的或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的,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予通报。

98.国家工作人员在节能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99.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规定的节能管理措施都是强制性的。

100.修订后的《节约能源法》扩大了法律调整范围,增加了建筑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和公共机构节能等方面的内容。

主办单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室、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等。

竞赛内容

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有关知识,分为单选题和判断题共出100道试题,其中单选题50题,每题1分;

判断题50题,每题1分;

合计100分。

节约能源法知识竞赛须知

1、竞赛目的

为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加大对节约能源法的宣传力度,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组织本次节约能源法知识竞赛。

2、主办单位

3、竞赛内容

4、竞赛对象

各级政府部门机关,有关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可以以单位或个人名义参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