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0651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

(二)

语文试卷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

150分钟。

第Ⅰ卷(36分)

注意事项

第一.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本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第1~12的相应位置。

第二.本卷共三题,36分。

得分

评卷人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间(jiàn)歇黝(yǒu)黯血(xiě)淋淋螳臂当(dānɡ)车

B.臧(zānɡ)否嗔(chēn)怪黄澄(dēnɡ)澄载(zǎi)歌载舞

C.粗糙(zào) 结(jié)彩大杂烩(huì)渐臻(zhēn)佳境

D.蹊(qī)跷应(yìnɡ)邀供给(jǐ)制踽(yǔ)踽而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赃款告罄木版画言简意赅

B.秉承禅联显像管珊珊可爱

C.谩骂贻误金刚钻雍荣华贵

D.穹庐服帖衍生品一如继往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情况很复杂,你不了解一下就大发议论,太主观。

③这部小说的构思又精巧又严密,真是天衣无缝,。

A.品位未免无可非议B.品位不免无可厚非

C.品味未免无可厚非D.品味不免无可非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要实现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在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同时,还应当研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经济、社会和家庭发展的政策,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

B.此次活动共举办主题讲座五场,听众达千余人左右,这对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的侵害,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

C.电动汽车和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市场的迅速扩张,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将成为一个全新的机会领域。

国家必须适时地支持发展这项技术。

D.铁总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铁路推出乘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服务,是为了适应旅客多样化、便利化、个性化服务需求,为旅客乘坐火车旅行提供的一项增值服务。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秦汉时期,匈奴是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集团,秦始皇之所以修筑万里长城,就是为了抵御匈奴。

一说到秦始皇,可能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汉武帝。

       ,      ,        ,        ,         。

秦始皇比较热衷于修长城和寻求长生不老药,而汉武帝则致力于经营西域和积极引进域外物质文明,从而迎来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峰。

①这两位帝王都堪称天之骄子

②似乎汉武帝要略胜一筹

③正所谓“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④但如果单单就拓展中西文化关系而言

⑤世人常常将二者相提并论

⑥就开拓疆土、雄才大略而论可谓各有千秋

A.①③④②⑥⑤B.①⑥⑤④②③

C.⑤④②⑥③①D.⑤③①⑥④②

得分

评卷人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王道”,一是“民本”。

孟子崇尚“王道”政治,以“王道”为最高政治理想,而贬黜“霸道”。

他分别以尧舜禹、“春秋五霸”为“王道”和“霸道”的代表。

孟子所说的“王”,就是“以德行仁”,让人“中心悦而诚服”;他所说的“霸”是“以力服人”,结果是“非心服”。

孟子要求行“仁政”,讲“民本”,其落脚点都在“王道”上。

他向往尧舜禹先王之治,实质上是希望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合一,即以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通过对圣王历史与业绩的诠释,批判他所处的纷乱的战国时代,目的是引导历史的走向。

孟子的政治思想体系以“民本”为基础,这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传统是形同水火的。

如朱元璋读《孟子》至“草芥”“寇雠”之语而大怒,于洪武三年(1370)废黜孟子祠,并于洪武十七年命大学士刘三吾删节《孟子》,就是明显的水火不相容的例子。

两千多年来,《孟子》成了为苦难民众伸张正义的书,它召唤着历代读书人的良心,如“诗圣”杜甫的“致君尧舜上”,为民呐喊,忧国忧时。

要讲“仁政”,就要以民为本,这就是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

从这一理念出发,孟子阐述了自己的“仁政”学说。

这一学说,简单说来,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这两方面的内容。

孟子说:

“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就是说,君主若能行仁政,那他的臣民就会拥护君王,会为长官去拼命。

孟子一直以为,国君和社稷都是可以变换的,就是改朝换代,而民众是不变的,民心向背与政权的稳定与否直接相关,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

可是,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之大,后世的不少帝王望孟生畏,《孟子》成“经”之难可见一斑。

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这一思想,是对春秋以来“以民为本”人文主义思潮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对中国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如果说孟子言心言性是侧重于哲学思想的话,那么他谈君谈民就是偏重于政治思想了,二者密切相关。

因为孟子的理想是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的合一,也就是“王道”。

孟子“仁政”说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

“性善论”,简言之就是: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孟子以为,仁爱基于善性,这个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其目的是要为他的“仁政”说找依据。

他说“道性善”,即善性人皆有之,应当不断加以扩充,达之于天下,那么“仁政”说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深植于人的本性之中。

这样一来,“仁政”学说就有了一种天然的合理性、普遍的可行性。

他“称尧舜”,是称道尧舜的德治天下,不失为仁义之道。

德治天下是人们的理想政治,孟子的机智之处就在于把自己的“仁政”说,托之于人们理想中的圣王,这样说服力、可信度都会增强。

然而,孟子虽然为“仁政”说找到了“性善论”这个内在依据,不过在当时崇尚“霸道”的形势下,这种“性善论”“仁政”说是很难有市场的。

难怪到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就说孟子的“仁政”说“迂远而阔于事情”了。

(摘编自郑杰文等主编《经学十二讲》)

6.下列关于“王道”“霸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道”是孟子的最高政治理想,孟子把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

B.“霸道”是孟子所贬黜的,“王道”是孟子所提倡的,他认为二者的代表分别是尧舜禹和“春秋五霸”。

C.“王道”是孟子行“仁政”讲“民本”的落脚点,“王”即“以德行仁”,行王道的结果是让人“中心悦而诚服”。

D.历史上,孟子处于“霸道”的形势下,他认为“霸”的本质是“以力服人”,“非心服”是其自然结果。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孟子阐述自己的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两方面内容的“仁政”学说的出发点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

B.孟子认为朝代可以改换,但民众是不变的,民心向背与政权的稳定与否有直接的关系,这是他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

C.《孟子》很难成“经”,因而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大。

D.孟子继承和发展了春秋以来“以民为本”人文主义思潮,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元璋废黜孟子祠,删节《孟子》,可见以“民本”为基础的孟子的政治思想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传统是不相容的。

B.孟子提出的“王道”思想,在中国思想界是破天荒的,它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影响不可估量。

C.“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其内容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中的“善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D.在崇尚“霸道”的时代,孟子的“仁政”“性善论”是很难有市场的,因而司马迁称孟子的“仁政”说是“迂远而阔于事情”。

得分

评卷人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

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

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

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冬春射猎。

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

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

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

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

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

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

答言:

“曹公尚在,未可也。

”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

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

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幸而破绍,枭其二子。

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

孤复定之,遂平天下。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论语》云: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

”夫能以大事小也。

、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

“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

”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

“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子桓兄弟:

指曹丕、曹植等;曹丕字子桓。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若获戾戾:

凶暴B.兴举义兵举:

发动

C.妄相忖度度:

猜测D.昔乐毅走赵走:

投奔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胡亥之杀蒙恬也鹏之徙于南冥也

B.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身死国灭,为天下人笑

C.夫能以大事小也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而遭值董卓之难青,取于之蓝而青于蓝

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曹操的志向高洁的一组是()

①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

②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

③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④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⑥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A.①④⑥B.③④⑤C.②④⑤D.②④⑥

12.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叙述自己起初只想做一个好郡守;世道混乱,便想隐居乡下,读书射猎;后兴兵讨伐董卓,并且得到了很多兵马。

B.在文中曹操历数自己的功绩,历陈古人行事,并以周公自况,申明自己功业虽大,但无代汉自立之心。

C.在文中,作者提到每次阅读有关乐毅和蒙恬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

很真切地表明了自己忠于汉室的决心。

D.文章用质朴、坦率、沉着的语言直剖胸襟,毫不矫情作态,故读来亲切感人。

充分显示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及军事家的过人胆识和非凡气概。

河西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

(二)

第Ⅱ卷(114分)

座位号

注意事项:

第一.用蓝或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范围内。

第二.本卷共四题,共114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①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3分)

译文:

②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

(3分)

译文:

③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

(2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下面的问题。

(8分)

山亭柳·赠歌者晏殊

家住西秦,赌①博艺随身。

花柳②上,斗尖新。

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成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

衷肠事,托何人?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本词作者写作时年已衰老,政治失意。

①赌,与人竞赛。

②花柳,借指欢场上的歌舞技艺。

(1)词的上阕是如何表现歌者技艺的?

请简要赏析。

(4分)

(2)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4分)

15.在横线处补写出相应句子。

(5分)

①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②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音乐达到高潮的两句是“银瓶乍破水浆迸,

”。

③曹操横槊赋诗,“对酒当歌,”,是对“时间无限,人

生有限”的感慨。

④李白《蜀道难》中的“西当太白有鸟道,”,极写蜀道的高峻雄奇,不可攀越的险要。

⑤王维的《使至塞上》中“,长河落日圆。

”写出了

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得分

评卷人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烟花惊艳肖复兴

⑴我家住的小区里,有家小理发店。

十四年前,我刚住进这个小区,它就存在。

十四年来,花开花落,世事如风,变迁很大,它依然偏于小区一隅,没有任何变化。

别的理发店都重新装潢了门面,在门前还装上了闪闪发光的旋转灯箱什么的,连名字都改作美发厅了。

它依然故我,很朴素,也很有底气地存在着,犹如一株小草,自有自己的风姿,并不理会花的鲜艳和树的参天。

而且,别的理发店里伙计不知换了几茬儿,甚至老板都已经易人。

它的伙计一直是那几个,老板始终是同一个人。

什么事情,能够坚持十四年恒定不变,都不容易,都会老树成精的。

⑵想说的是今年大年三十的事情。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快一年,但印象很深,每一次去小店理发,见到老板都忍不住想起这件事,而且会和他谈起。

他总会哈哈大笑,笑声回荡在小店里,让回忆充满暖意和快乐。

⑶因为常去那里理发,我和这位老板很熟,其实,小区好多人图个方便,更图老板手艺不错,都常去小店。

大家都知道每年春节前是他生意最好的时候,他会坚持到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直送走最后一位客人,然后回江西老家过年。

他买好了大年夜最后一班的火车票,他说虽然赶不上吃团圆饺子,但这一天车票好买,火车上很清静,睡一宿就到家了。

⑷一般我不会挤在年三十晚上去理发,那时候,不是人多,就是他着急要打烊,赶火车回家。

但那几天因为有事情耽搁了,我一直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才去他那里。

时间毕竟晚了,进门一看,伙计们都下班回家了,客人也早已经不在,店里只剩下他一人,正弯腰要拔掉所有的电插销,关好水门和煤气的开关,准备关门走人了。

见我进门,他抬起身子,热情地和我打过招呼,把拔掉的电插销重新插上,拿过围裙,习惯性地掸了掸理发椅,让我坐下。

我有些抱歉地问他会不会耽误乘火车的时间。

他说没关系,你又不染不烫的,理你的头发不费多少时间的。

⑸我知道,理我的头发确实很简单,就是剪一下,洗个头,再吹个风。

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活儿了。

但毕竟有些晚了,还是有些抱歉。

迎来送往的客人多了,理发店的老板都是心理学家,一般都能够看出客人的心思。

他看出我的心思,开玩笑对我说,怎么我也得送走最后一个客人,这是我们店的服务宗旨。

⑹就在他刚给我围上围裙的时候,店门被推开了,进来一位女同志,急急地问:

还能做个头吗?

我和老板都看了看她,三十多岁的样子,穿着件墨绿色的呢子大衣,挺时尚的。

我心想,居然还有比我来得更晚的。

老板对她说:

行,你先坐,等会儿!

那女人边脱大衣边说,我一路路过好多家理发店都关门了,看见你家还亮着灯,真是谢天谢地。

⑺等她坐下来,我替老板隐隐地担忧了。

因为老板问她的头发怎么做,她说不仅要剪短,要拉直,而且关键是还要焗油,这样一来,没有一个多小时,是完不了活儿的。

等她说完这番话时,我看见老板刚刚拿起理发剪的手犹豫了一下。

⑻显然,她也看出来了老板这一瞬间的表情,急忙解释,带有几分夸张,也带有几分求情的意思说:

求您了,待会儿,我得跟我男朋友一起去见他妈,是我第一次到他家,而且还是去过年。

虽说丑媳妇早晚得见公婆,但你看我这一头乱鸡窝似的头发,跟聊斋里的女鬼似的,别再吓着我婆婆!

⑼老板和我都被她逗笑了。

老板对她说:

行啦,别因为你的头发过不好年,再把对象给吹了。

她大笑道:

您还是真说对了,我这么大年纪,也是属于“圣(剩)斗士”了,找这么个婆家不容易。

⑽我知道,老板的时间紧张,便赶紧向老板学习,愿意成人之美,让出了座位,对老板说:

你赶紧先给这位美女理吧,我不用见婆家,不急。

她忙推辞说,那怎么好意思!

我对她说,老板待会儿还得赶火车回家过年。

她说,那就更不好意思了。

但我抱定了英雄救美的念头,把她拉上了座位,然后准备转身告辞了。

老板一把拉住我说,没你说得那么急,赶得上火车的。

正月不剃头,你今儿不理了,要等一个月呢!

我只好重新坐下,对老板说,那你也先给她理吧,我等等,要是时间不够,就甭管我了。

⑾那女人的感谢,开始从老板转移到我的身上。

我想别给老板添乱了,人家还得赶火车回家过年呢,便想趁老板忙着的时候,侧身走人。

谁知悄悄拿起外套刚走到门口,老板头也没回却一声把我喝住:

别走啊!

别忘了正月不剃头!

看我又坐下了,他笑着说,您得让我多带一份钱回家过年。

说得我和那女人都笑了起来。

⑿老板麻利儿地做完她的头发,让她焕然一新。

都说人靠衣服马靠鞍,其实人主要靠头发抬色呢,尤其是头发真的能够让女人焕然一新。

但是,时间确实很紧张了,老板招呼我坐上理发椅时,我对他说,不行就算了,火车可不等人。

老板却胸有成竹地说,没问题,你比她简单多了,一支烟的工夫就得!

⒀果然,一支烟的工夫,发理完了。

我没有让他洗头和吹风,帮他拔掉电插销,关好水门和煤气的开关,拿好他的行李,一起匆匆走出店门的时候,看见那位女人正站在门前没几步远的一辆汽车旁边,挥着手招呼着老板。

我和老板走了过去,她对老板说:

上车,我送你上火车站。

看老板有些意外,她笑着说,走吧,候着您呢。

老板不好意思地说,别耽误了你的事。

女人还是笑着说,这时候不堵车,一支烟的工夫就到。

⒁汽车欢快地开走了。

小区里,已经有人心急地放起了烟花,绽放在大年夜的夜空,就像突然炸开在我的头顶,挺惊艳的。

(节选自2014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

16.文中的理发店老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6分)

17.文中有三处写了“一支烟的工夫”,分别说说其作用。

(3分)

18.文章题目是“烟花惊艳”,请结合全文探究“惊艳”的深刻含义。

(8分)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1段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在理发店,运用了对比、比喻等手法,突出了理发店的特点,从侧面表现了理发店老板的人物形象。

B.“他总会哈哈大笑”表明理发店老板对自己眼前所做的好事的称心、满意,回忆起来,心中总充满快乐。

C.“火车上很清静,睡一宿就到家了”,这是委婉的说法,实际上写出了理发店老板一直忙到大年三十的疲倦,好在火车上睡一觉。

D.原本理一个人的头发时间就紧张,女同志的到来让时间更紧张了。

理发店老板的手犹豫了一下,可以看出他不愿意做这件事,但听了我的话之后,他还是笑着答应了。

E.文章最后一段点题,烟花绽放既营造了喜悦的节日氛围,又表现了我们的欢快心情,在美丽的烟花中结束了一个充满温情的故事。

 

得分

评卷人

六、(12分)

20.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段句式相近且富含思想哲理的句子。

(4分)

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继续;最慢的脚步不是缓慢,而是徘徊;最好的道路不是大道,而是坦荡;最险的道路不是陡坡,而是陷阱。

答:

21.今年3月25日晚,“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2015-2016”在清华大学揭幕。

登上本年度“影响世界华人”榜首的分别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和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叶嘉莹。

当主持人手持奖杯准备发奖时,却得知获奖者屠呦呦没有来。

面对这种境况,主持人该做怎样的即兴解说?

请你替主持人写一段即兴发挥的解说词,100字左右。

(8分)

得分

评卷人

七、(60分)

22.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家和万事兴”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

文。

要求:

①不得抄袭或套作。

②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