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60772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5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7页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7页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7页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7页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7页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7页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7页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7页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7页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7页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7页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7页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7页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7页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卫生资格耳鼻咽喉科考试题75页精选文档文档格式.docx

B.3mm

C.4mm

D.5mm

E.6mm

11、鼓沟位于颞骨的

A.鳞部

B.岩部

C.鼓部

D.乳突部

E.颧突

12、关于鼓膜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外耳道和鼓室之间

B.组成鼓室外壁

C.分为紧张部和松弛部

D.半透明

E.紧张部分为二层

13、刚能引起人耳感觉的声音强度为

A.听阈

B.感觉阈

C.压觉阈

D.触觉阈

E.言语接受阈

14、声波经听骨链传至前庭窗,声压可增加

A.1.3倍

B.2.3倍

C.3.3倍

D.4.3倍

E.5.3倍

15、Corti器位于

A.前庭膜

B.基底膜

C.螺旋韧带

D.嵴帽

E.壶腹嵴

16、蜗窗膜又称

A.紧张部鼓膜

B.松弛部鼓膜

C.前庭膜

D.蜗窗龛膜

E.第二鼓膜

17、鼓室内外径最宽的是

E.前鼓室

18、正确的砧骨与镫骨关节连接是

A.砧骨短突与镫骨头相连

B.砧骨长突与镫骨头相连

C.砧骨体与镫骨颈相连

D.砧骨豆状突与镫骨头相连

E.砧骨豆状突与镫骨颈相连

19、来自中胚层的是

A.骨迷路

B.鼓室

C.鼓膜

D.咽鼓管

E.膜迷路

20、颈静脉球外侧的毗邻结构是

21、在咽鼓管咽口开放中最重要的肌肉是

A.鼓膜张肌

B.腭帆提肌

C.镫骨肌

D.腭帆张肌

E.咽鼓管咽肌

22、关于砧骨豆状突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砧骨窝内

B.参与形成锤砧关节

C.参与形成砧镫关节

D.为砧骨短脚末端的膨大

E.位于砧骨体的前外方

23、声波的传导途径是

A.外耳-鼓膜-听骨链-螺旋器-内耳淋巴

B.外耳-鼓膜-听骨链-听神经-螺旋器

C.外耳-鼓膜-前庭窗-螺旋器-内耳淋巴

D.外耳-鼓膜-前庭窗-听觉中枢-听神经

E.外耳-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内耳淋巴

24、耳声发射反映哪一部位的功能状态

A.外耳道

B.鼓膜

C.听骨链

D.耳蜗外毛细胞

E.听神经

25、根据“行波学说”,2?

kHz频率声波引起基底膜最大振幅的部位是

A.蜗底

B.蜗顶

C.基底膜2周处

D.基底膜的1.5周处

E.蜗孔到镫骨底板的中点

26、茎突和乳突之间的骨孔称为

A.内耳道口

B.茎乳孔

C.鼓室小管开口

D.外耳门

E.乳突小管开口

27、乳突手术时确定鼓窦位置的重要标志是

A.道上三角

B.道上棘

C.乳突切迹

D.鼓乳裂

E.鼓室盖

28、茎突与乳突之间的骨孔称为

A.内耳遭口

29、附着于颞鳞外面的肌肉是

A.胸锁乳突肌

B.二腹肌

C.颞肌

D.头夹肌

E.头长肌

30、鼓窦为下列何部的含气腔

A.鼓室后上方的一个含气腔

B.鼓室后方的一个含气腔

C.鼓室后下方的一个含气腔

D.鼓室内下方的一个含气腔

E.鼓室前下方的一个含气腔

31、对颞骨岩部前面由内向外重要标志的描述,正确的是

A.岩浅大神经沟、岩浅小神经沟、三叉神经压迹

B.岩浅小神经沟、岩浅大神经沟、三叉神经压迹

C.三叉神经压迹、岩浅大神经沟、岩浅小神经沟

D.三叉神经压迹、岩浅小神经沟、岩浅大神经沟

E.岩浅小神经沟、三叉神经压迹、岩浅大神经沟

32、耳蜗的感受器将声能转为电能是通过

A.剪切运动

B.左右摇摆运动

C.上下运动

D.前后运动

E.旋转运动

33、鼓膜松弛部缺如的组织是()

A.肌层

B.粘膜

C.皮肤层

D.纤维层

E.以上都错

34、有关鼓室内壁结构下列哪项是错的()

A.鼓岬位于内壁中央为耳蜗的第一环

B.卵蜗窗在鼓岬后上方为镫骨底板封闭

C.蜗窗在鼓岬的后下方为第二鼓膜封闭

D.卵蜗窗后上方依次是面神经垂直部和后半规管

E.匙突在鼓岬前上方鼓膜张肌肌腱绕过此处

35、面神经最易遭病变侵袭或手术损伤的部位是()

A.内耳道段

B.迷路段

C.乳突段

D.鼓室段

E.颞骨外段

36、前庭阶与鼓阶内的外淋巴经何种结构相通

A.蜗水管

B.蜗窗

C.蜗孔

D.蜗小管

E.膜蜗管

37、对咽鼓管生理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保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

B.传音作用

C.引流作用

D.防声作用

E.防止逆行性感染的功能

38、鼓膜边缘的纤维软骨环嵌于

A.鼓切迹

B.鼓沟

C.鼓乳裂

D.鳞鼓裂

E.岩鼓裂

39、鼓膜边缘的纤维软骨环嵌附的鼓沟位于

A.颞骨鳞部

B.颞骨鼓部

C.颞骨乳突部

D.颞骨岩部

E.颞骨茎突

40、分布于外耳道后壁的感觉神经是

A.耳大神经

B.枕小神经

C.舌咽神经

D.迷走神经的耳支

E.下颌神经的耳颞支

41、对鼓膜张肌收缩时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牵拉锤骨柄向内

B.减小鼓膜张力

C.以免鼓膜震破

D.以防伤及内耳

E.增加鼓膜张力

42、"

颈内动脉垂直段前方的毗邻结构是

A.颈内静脉窝

B.咽鼓管

C.鼓骨

D.三叉神经

E.耳蜗

43、面神经内耳段主要供血的动脉是

A.茎乳动脉

B.迷路动脉的分支

C.脑膜中动脉

D.脑膜中动脉的岩浅支

E.以上均不对

44、由内侧的面神经垂直段、上方的砧骨窝及外侧的鼓索神经所构成的解剖结构是?

?

(?

A.后鼓室

B.锥隐窝

C.面神经隐窝

D.Prussak间隙

E.上鼓室前窦

45、鼓膜突出的标志是()

A.锤骨短突

B.光锥

C.脐部

D.紧张部

E.松弛部

46、茎突长约

A.3.5cm

B.3cm

C.2.5cm

D.2cm

E.1.5cm

47、在外耳道能达到最佳共振的频率是()

A.800Hz

B.1800Hz

C.2800Hz

D.3800Hz

E.4800Hz

48、鼓岬为下列何种结构的所在处

A.镫骨底板

B.前庭窗

C.圆窗

D.蜗窗

E.耳蜗底周

49、不包括在颞骨乳突部的解剖标志是

A.乳突孔

B.乳突切迹

C.乙状沟

D.道上三角区

E.乳突气房

50、咽鼓管的生理功能有误的是()

A.压力平衡

B.引流作用

C.防声作用

D.传声增压作用

E.防止逆行感染

51、人耳对声波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

A.20~20000Hz

B.500~2000Hz

C.1000~3000Hz

D.125~8000Hz

E.8000~18000Hz

52、鼓膜来源于何组织()

A.外胚层——上皮层

B.中胚层——纤维层

C.内胚层——粘膜层

D.第一鳃沟与第一咽囊间

E.以上都是

53、半规管接受的适宜刺激是()

A.匀速旋转刺激

B.匀速直线运动刺激

C.旋转加速运动刺激

D.变速直线运动刺激

E.直线运动刺激

54、中耳的主要功能是

A.声阻抗匹配作用

B.保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

D.感音功能

E.防声作用

55、脑膜中动脉一般起源于

A.颌内动脉

B.颈内动脉

C.颈外动脉

D.椎基底动脉

56、分布于外耳道前壁的感觉神经是

57、颈内静脉在颈静脉孔处与哪一静脉窦相接续,并膨大形成颈静脉球

A.乙状窦

B.岩上窦

C.岩下窦

D.横窦

E.直窦

58、通过鼓室小管下口的结构是

A.舌咽神经的鼓室支即鼓室神经

B.迷走神经耳支

C.耳蜗导水管

D.前庭导水管

E.内淋巴管

59、对外耳道解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外耳道长2.5~3.5cm

B.外耳道由软骨部和骨部组成

C.软骨部约占其外2/3,骨部约占其内1/3

D.外耳道有两处狭窄部位

E.一处狭窄位于骨部与软骨部交界处,另一处狭窄位于外耳道峡部

60、鼓室肌收缩对耳蜗有保护作用,下述哪项有误()

A.可起到20dB的声保护作用

B.发生于声强大于85dB时

C.肌反射有潜伏期

D.对高频的保护作用优于低频

E.强声刺激时镫骨肌和鼓膜张肌均收缩

61、不包含在颞骨内的结构是

A.外耳道软骨部

B.外耳道骨部

C.中耳

D.内耳

E.内耳道

62、耳蜗由蜗底至蜗顶的高度约为

A.3mm

B.5mm

C.8mm

D.10mm

E.12mm

63、耳廓由第几鳃弓融合而成()

A.第1

B.第1、2

C.第3

D.第2、3

E.第4

64、新生儿至5个月婴儿鼓膜与外耳道底约成多少度角

A.30°

B.35°

C.40°

D.45°

E.50°

65、滑车神经支配的肌肉是

A.外直肌

B.内直肌

C.上直肌

D.下斜肌

E.上斜肌

66、听觉和平衡器官位于颞骨

A.岩部

B.鳞部

67、面神经出颅部位是

A.面神经管开口

B.乳突小管开口

D.茎乳孔

E.颈鼓小管

68、对乳突气房发育情况与乙状窦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乳突气房发育好者,乙状窦位置偏后,与外耳道后壁之间的距离较大

B.乳突气房发育较差者,乙状窦骨板坚实,位置前移

C.乳突气房发育好者,乙状窦骨板较薄

D.乳突气房发育较差者,乙状窦与外耳道后壁的距离较小

E.乳突气房发育好者,乳突手术时易损伤乙状窦而造成出血,妨碍手术进行或可发生气栓,导致生命危险

69、颞骨岩部下面位于颈动脉管外口与颈静脉窝之间的骨性解剖标志是

A.乳突小管开口

B.鼓室小管下口

C.蜗水管外口

D.前庭小管外口

E.弓形下窝

70、前庭水管的外口位于颞骨岩部

A.前面

B.下面

C.后面

D.底面

E.尖端

71、根据乳突气房发育程度,乳突类型可分成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E.6种

72、人体中穿过骨管最长的脑神经是

A.听神经

B.面神经

D.舌下神经

E.三叉神经

73、对鼓室肌生理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肌反射对声刺激的保护作用,高频较低频为优

B.耳内肌反射有潜伏期,强刺激时较弱刺激时短

C.耳内肌收缩时鼓膜紧张度增加,各听骨之间连接更紧,听骨链劲度增大,使中耳的传声效能减弱

D.声音引起耳内肌的反射中,镫骨肌收缩起主要作用

E.但因这种肌反射有一定潜伏期,对于突发性爆炸声的保护作用不大

74、颞骨鳞部位于颞骨的

A.后上部

B.前上部

C.中部

D.前下部

E.后下部

75、对耳郭解剖生理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耳郭软骨有神经支配

B.耳郭前面的皮肤与软骨粘连较后面为紧,皮下组织少

C.若因炎症等发生肿胀时,感觉神经易受压迫而致剧疼

D.耳郭若有血肿或渗出物极难吸收

E.由于外伤或耳廓手术,可引起软骨膜炎,甚至发生软骨坏死,导致耳郭变形

76、纤维软骨环嵌于()

77、来自外胚层的是

78、鼓索神经感觉纤维司

A.舌前1/3的味觉

B.颌下腺分泌

C.舌下腺分泌

D.舌前2/3的味觉

E.舌后1/3的味觉

79、成人咽鼓管全长约为

A.25mm

B.30mm

C.35mm

D.40mm

E.45mm

80、人耳镫骨肌反射阈比纯音听阈高

A.20~30dB

B.40~50dB

C.50~60dB

D.70~90dB

E.90~100dB

81、中鼓室于鼓膜脐与鼓岬之间的距离是

A.1mm

B.2mm

C.3mm

D.4mm

E.5mm

82、内耳道平均长约

B.4mm

C.6mm

D.8mm

E.10mm

83、颞骨组成部分中不正确的是

B.鼓部

C.枕部

E.茎突

84、气化型乳突约占乳突发育类型的

A.90%

B.80%

C.70%

D.60%

E.50%

85、耳屏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称为

A.耳屏间切迹

B.耳前切迹

C.对耳屏

D.耳屏软骨间切迹

E.鼓切迹

86、内耳道底前面下区是

A.前庭上区

B.前庭下区

C.面神经管区

D.蜗区

E.壶腹区

87、人乳突由鼓窦向乳突部逐渐发展,多开始于()

A.胚胎期

B.初生时

C.2岁后

D.6岁左右

E.青春期

88、舌咽神经鼓室支(Jacobson神经)通过的是()

A.咽鼓管内口

C.乳突小管开口

D.前庭水管外口

E.导水管外口

89、下列哪项不是颞骨的组成部分()

A.鼓部

B.乳突部

C.岩部

D.枕部

E.鳞部

90、关于锥隐窝描述有误的是()

A.又名鼓室窦

B.位于后鼓室

C.在锥隆起内侧

D.在面神经隐窝外侧

E.以上均对

91、正常中耳上皮有几种分泌细胞

A.5种

B.4种

C.3种

D.2种

E.1种

92、鼓膜紧张部由内向外分哪三层

A.鳞状上皮层、肌层、内膜层

B.鳞状上皮层、纤维层、粘膜层

C.粘膜层、纤维层、鳞状上皮层

D.纤维层、粘膜层、鳞状上皮层

E.纤维层、肌层、内膜层

93、成人鼓膜的前下方朝内倾斜,与外耳道底成多少度角

~35°

~40°

~45°

~50°

~55°

94、成人茎突平均长约()

A.3.5cm

C.2.5cm

E.1cm

95、“平衡三联”是指()

A.耳鸣、耳聋和眩晕

B.前庭、视觉及本体感觉3个系统

C.半规管、椭圆囊及球囊

D.水平眼震、旋转眼震和垂直眼震

E.前庭、小脑和视觉

96、正常人鼓膜有效振动面积与镫骨底板面积的比值是()

A.7:

1

B.13:

C.15:

D.17:

E.27:

97、关于响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响度是指一定强度的声波作用于人耳而引起的一种识别声音强弱的感觉

B.响度是人的听觉器官所引起的主观感觉反应,因此成为声音的主观特性

C.响度与声音的频率无关

D.强度相同而频率不同的声音,人耳感受的响度不同

E.响度决定于声音的强度

98、第2鼓膜是指

A.鼓岬

C.镫骨底板

D.圆窗龛

E.圆窗膜

99、内耳道底面前上区是

100、对膜蜗管的描述,错误的是

A.膜蜗管又名中阶

B.膜蜗管位于前庭阶与鼓阶之间

C.内含外淋巴

D.膜蜗管为螺旋形的膜性盲管

E.顶部称顶盲端,前庭部称前庭盲端

2

1、A1型题:

1、颞骨骨折类型不包括

A.纵行骨折

B.横行骨折

C.混合型骨折

D.开放型骨折

E.岩尖骨折

2、治疗外耳道异物,不正确的是

A.异物位置未超过外耳道峡部、未嵌顿于外耳道者,可用耵聍钩直接钩出

B.活动性昆虫类异物,不必将其麻醉或杀死,可直接用镊子取出或冲洗排除

C.被水泡胀的豆类异物,先用95%乙醇滴耳,使其脱水收缩后再取出

D.如异物较大,且于外耳道深部嵌顿较紧,需于局麻或全麻下取出异物

E.年幼患儿宜在短暂全麻下取出异物,以免因术中不合作造成损伤或将异物推向深处

3、颞骨骨折最常见的类型是

4、颞骨横行骨折面瘫发生率约为

A.20%

B.30%

C.40%

D.50%

E.60%

5、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的外耳道炎是

A.外耳道湿疹

B.外耳道耵聍栓塞

C.局限性外耳道炎

D.弥漫性外耳道炎

E.坏死性外耳道炎

6、治疗颞骨骨折,错误的是

A.及时应用抗生素等药物,严防颅内或耳部感染

B.注意耳部消毒,如患者全身情况许可,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清除外耳道积血或污物

C.如有脑脊液耳漏,可作外耳道填塞

D.如出现颅内压增高,脑神经症状,应与神经外科医生协作,共同抢救

E.危急患者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

7、纵行骨折占颞骨骨折的百分率是

A.20%~40%

B.40%~60%

C.60%~70%

D.70%~80%

E.80%~90%

8、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禁用的是

A.避免感冒

B.勿用力擤鼻涕

C.可用滴耳药

D.较大而不能自愈的穿孔行鼓膜修补术

E.清除外耳道内存留的异物、血凝块等

9、耳郭化脓性软骨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变形杆菌

C.链球菌

D.绿脓杆菌

E.厌氧菌

3

1、B1型题:

(标准配伍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

A.筛泡

B.钩突

C.上颌窦开口

D.额隐窝

E.半月裂

1、筛漏斗的内界为

2、筛漏斗的外界为

3、筛漏斗的前上部为

4、筛漏斗的最后为

A.眼神经和上颌神经

B.岩深神经

C.岩浅大神经

D.面神经

E.动眼神经

5、鼻腔的交感神经来自于

6、鼻腔的副交感神经来自于

7、鼻腔的感觉神经来自于

8、外鼻的运动神经为

A.翼腭窝、颞下窝

B.尖牙窝

C.眼眶底壁

D.牙槽突

E.鼻腔外侧壁下部

9、上颌窦的前壁有

10、上颌窦的后外壁毗邻

11、上颌窦的内侧壁为

12、上颌窦的上壁为

13、上颌窦的底壁为

A.鼻阈

B.后鼻孔

C.前鼻孔

D.筛板

E.下鼻甲前端

14、固有鼻腔的前界为

15、固有鼻腔的后界为

16、鼻前庭的前界为

17、鼻前庭的后界为

A.鼻腔外侧壁前段

B.鼻中隔的前下部

C.鼻中隔后部和下部

D.鼻中隔的后上部

E.鼻中隔的前上部

18、筛前动脉供应

19、筛后动脉供应

20、鼻腭动脉供应

21、眶下动脉供应

22、腭大动脉供应

A.与筛窦连接的上颌窦顶壁

B.腭骨垂直板

C.下鼻甲的泪突和泪骨下端

D.下鼻甲附着处

E.中鼻甲附着处

23、上颌窦裂孔的下界为

24、上颌窦裂孔的后界为

25、上颌窦裂孔的前界为

26、上颌窦裂孔的上界为

A.鼻外侧软骨

B.腭骨突

C.额骨

D.上颌骨额突

E.筛骨垂直板

27、与鼻骨上缘相连的是

28、与鼻骨外侧缘相连的是

29、与鼻骨下缘相连的软骨是

30、与鼻骨后面相连的是

31、与鼻骨下缘相连的骨性突起是

A.上颌骨额突

B.筛骨垂直板

C.腭骨突起

D.鼻骨

E.额骨鼻突

32、梨状孔的上部为

33、梨状孔的外侧为

34、梨状孔的下部为

A.有上鼻甲和中鼻甲附着的鼻腔外侧壁上部

B.由泪骨和纸样板构成的眼眶内侧壁

C.与筛板和眶顶连接的筛顶

D.额骨筛切迹、鼻骨嵴和上颌骨额突构成

E.筛泡、钩突和筛漏斗等中鼻道外侧壁结构

35、筛窦的外侧壁为

36、筛窦的内侧壁为

37、筛窦的顶壁为

38、筛窦的前壁由

39、筛窦的下壁为

A.上鼻道

B.中鼻道

C.下鼻道

D.蝶筛隐窝

E.鼻咽部

40、上颌窦的自然窦口位于

41、前组筛窦的开口于

42、后组筛窦的开口于

43、蝶窦开口于

44、额窦开口于

45、鼻泪管开口于

A.蝶窦下壁外侧的翼突根部

B.蝶窦外侧壁的下部

C.蝶窦外侧壁的上部

D.蝶窦前壁上方近鼻中隔处

E.蝶窦顶部

46、与垂体毗邻的结构为

47、颈内动脉管突起位于

48、视神经管的突起位于

49、翼管神经孔位于

50、蝶窦的自然开口位于

4

(最佳单项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